分享

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

 铁血老枪 2017-05-20
                                                            荀子(约前3l 3一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后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在年轻的时候,曾经到齐国稷下学宫游学。后离齐赴楚,并在齐襄王时返回稷下学宫。稷下学宫位于齐都临淄的稷门之外,是齐王延揽人才、著书讲学的一个学术中心,儒、道、法、阴阳、五行等学派的著名学者都曾汇聚于此。荀子在程下学宫是最受尊重的老师,曾三次任学宫的领袖,当时称之为“祭酒”。荀子的时期,秦国已经跃居于列强之首,但许多学者对秦不感兴趣,而荀子却独具卓识,入秦访问,拜见了秦昭王和宰相范睢,考察了秦国情况。荀子晚年,应春申君之请,赴楚为兰陵令。春申君死后,荀子被解职,但仍居于兰陵讲学著书,并葬于兰陵。    荀子早年出身于儒家,但后来批判和总结了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把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荀子认为天是没有意志的自然界,它的运行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不因为有了贤君尧才存在,也不因为有暴君架就消亡。星坠日食等现象,都是自然界的变化,并不是什么天有意志,同*的好坏毫无关系。特别可贵的,是他的“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认为人力能够征服自然,制服“天命”,应该利用自然为人类  服务。荀子的这种唯物主义思想,在当时是非常进步的,  对后来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也有重大的影响。
    荀子提倡“性恶论”,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这种“性恶论”,同孟子的“性善论”一样,也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论,是唯心主义的思想。但是,他认为“性恶”经过教育是能够改变的,这是相当正确的。
 
< 1 >   < 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