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释“凤姐点戏,脂砚执笔”

 pengxq书斋 2017-05-20
释“凤姐点戏,脂砚执笔”
来源:中国文学网 赵宁 更新时间:2014-11-13 8:13:07

  《红楼梦》第廿二回写贾母给宝钗作生日,定了一班新出小戏,昆弋两腔都有,还在贾母上房摆了几桌酒席。饭后点戏,贾母一定要宝钗先点,宝钗点了一折《西游记》。接着便叫凤姐点,“凤姐亦知贾母喜热闹,更喜谑笑科诨,便点了一出《刘二当衣》,贾母果真更又喜欢。”

  庚辰本在这几句上有两条朱笔眉批。一云:“凤姐点戏,脂砚执笔事,今知者聊(寥)聊(寥)矣,不怨夫!”一云:“前批书(知)者聊(寥)聊(寥),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宁不痛乎!”评者显然是畸笏叟。

  “凤姐点戏,脂砚执笔”究竟是一样什么事情呢?有的红学家认为在这里找到了脂砚参加写作《红楼梦》的铁证。他们把“执笔”解释为“撰稿”。正如我们在上面所引出的,有关凤姐点戏的文字只不过寥寥四句,如何非要脂砚斋来撰写呢?

  “执笔”承“点戏”而来,应当是同一事。凤姐本人不能和宝钗、黛玉、湘云、迎春、探春、惜春、李纨等人相比,她是不识字的。第十四回写凤姐到宁府去办理秦可卿的丧事,“命彩明钉造簿册”,庚辰本上有朱笔眉批云:“且明写阿凤不识字之故。壬午春。”这条批语的作者显然也是畸笏叟。

  畸笏叟深知书中所描写的凤姐有生活中的原型,凤姐点戏这件事也有生活素材的根据。现实生活中那个凤姐的原型,也是一位不识字的妇女,她知道《刘二当衣》这出戏是热闹戏,有许多插科打诨,易得老人欢心。因此由她口授,而在她身边的脂砚曾经代为执笔,在戏摺上圈点。

  我们再看第廿八回,凤姐站在门前,见宝玉来,就笑道:“你来的好,进来,进来,替我写几个字儿。”四十匹,上用纱各色一百匹,金项圈四个。”由此可知凤姐也曾叫宝玉充当她的执笔人。作为凤姐原型的那个妇女,情况也是相似的。

  这样解释,比起把“脂砚执笔”解为“脂砚撰稿”,似要妥当一点。质之高明,以为然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