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武帝司马炎的贵嫔—胡芳 胡贵嫔,名芳,父亲胡奋,她为司马炎生有一女武安公主。 胡贵嫔不但姿色过人,性格也异于平常女子,初见武帝时不卑不亢的姿态给武帝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泰始九年(273), 晋武帝选良家女充备后宫,选中者以红色纱布系臂表示。胡芳入选后却在殿下号泣。左右阻止她说:“陛下闻声。”胡芳说:“死且不畏,何畏陛下!”武帝派遣洛阳令司马肇策拜她为贵嫔。当胡芳面对武帝的问答时,不饰言辞,率尔而答,进退方雅。
有一次,晋武帝与她玩游戏,在争夺箭矢的过程中被伤到了手指。晋武帝大怒道:“此固将种也!”胡芳则对答:“北伐公孙,西距诸葛,非将种而何?”一番话说得武帝甚有惭色。从这点来看,胡芳不但个性使然,而且胆识过人。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别具一格的性格才得到武帝的特别宠爱。但是因为皇后杨艳十分的厌恶她,以致于临死前还怕胡芳会荣登皇后之位,所以念念不忘的嘱托武帝一定要将其堂妹杨芷立为皇后,以绝胡芳立后的念头。 左棻,字兰芝,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生年不详,卒于永康元年(300)。她的父亲左雍,官至殿中侍御史,哥哥左思是当时著名文人,“洛阳纸贵”的成语典故,就源于左思。因他精心构思十年,而写了一篇描述魏都、吴都和蜀都的《三都赋》,当时的人们争相传抄,结果导致京都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而价格猛涨。 西晋武帝司马炎的贵嫔——诸葛婉 诸葛绪子诸葛冲在晋朝为廷尉,女为晋武帝妃。孙诸葛诠兖州刺史,二十四友中人物。 晋书后妃传:“诸葛夫人,名婉,琅邪阳都人也。父冲,字茂长,廷尉卿。婉以泰始九年(273)春入宫,帝临轩,使使持节、洛阳令司马肇拜为夫人。 [晋]琅邪阳都人也。父冲,字茂长,廷尉卿。婉以泰始九年春入宫,帝临轩,使使持节、洛阳令司马肇拜为夫 人。兄铨,字德林,散骑常侍。铨弟玫,字仁林,侍中、御史中丞。玫妇弟周穆,清河王覃之舅也。永嘉初,穆与玫劝东海王越废怀帝,立覃,越不许。重言之,越怒,遂斩玫及穆。临刑,玫谓穆曰:“我语卿何道?”穆曰:“今日复何所说。”时人方知谋出于穆,非玫之意。 泰始九年春晋武帝召幸诸葛冲的女儿诸葛婉,那床上的风韵胜过了胡芳。武帝疼爱非常,将诸葛婉封了夫人,那是仅次于皇后的等级。 王媛姬,晋怀帝的母亲。因为史书记载太少,只知道她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妃嫔,生子司马炽,为后来的晋怀帝。她初入晋武帝的后宫时,被封为中才人。 公元284年,生皇子司马炽,字丰度。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二十五个儿子,也就是后来西晋第三任皇帝。但是王媛姬早逝。所以,等到晋怀帝司马炽即位后,才追尊她为怀王皇太后。武帝太熙元年(290),司马炽被封为豫章郡王。晋惠帝在位时爆发的八王之乱,司马炽冲素自守,不交宾客,不与世事,攻读史籍,获得时人称誉。历官散骑常侍、射声校尉、车骑大将军、都督青州诸军事。 惠帝永兴元年(304),改授镇北大将军、都督邺城守诸军事,同年立为皇太弟。光熙元年(306),东海王司马越毒死惠帝,司马炽继皇帝位,次年改元永嘉。司马越辅政。永嘉五年(311)正月,晋怀帝密诏荀晞讨司马越,三月发布诏书讨伐,司马越于同月病死。四月,遣军队在护送司马越灵柩回到东海封国时,与匈奴汉国的将领石勒的二万军队交战,石勒纵骑围而射之,将士十余万人相践如山,全被歼灭。六月,匈奴汉国刘曜、王弥率兵攻入京师洛阳,晋怀帝在逃往长安途中被俘,皇太子司马诠被杀,史称“永嘉之祸”。 晋怀帝被送往平阳,匈奴汉主刘聪封他为特进、左光禄大夫、平阿公,次年进为仪同三司、会稽郡公,并被囚禁。永嘉七年(313),刘聪命令晋怀帝在正月的朝会上着青衣行酒,侍中庾珉、王俊等号哭,令刘聪很厌恶,随后派人毒死怀帝,享年三十岁,葬处不明。 |
|
来自: 金色年华554 > 《历代皇妃之西晋、东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