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安姓氏》之【缪氏】

 GNLB 2017-05-20

《福安姓氏》之【缪氏】X
转载▼

标签:
(十九)缪 氏
1、渊源
缪氏,以谥为氏。《通志》卷二十五《氏族略·序》说:“周人以讳事神,谥法所由立。生有爵,死有谥,贵者之事也。氏乃贵称,故谥亦可以为氏。……文氏、武氏、哀氏、缪氏之类皆氏于谥者也。”据《兰陵缪氏源志》记载,兰陵缪氏溯源姬姓,系周文王第四子姬旦(周武王姬发母弟)的后裔,出自鲁穆公谥号“缪”。
姬旦即文公旦,也称叔旦。因采邑在周,故称周公或周公旦。辅佐幼童周成王治理天下,由他摄政当国,为周朝第一位得“周公”爵位者。又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后,大行封建、营建东都、制礼作乐、还政成王,在巩固与发展周朝统治上起了关键作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周公之祚有八,长子伯禽封鲁公、次子君陈封平公、三子伯龄封蒋侯、四子靖渊封邢侯、五子封祭伯、六子封茅为茅叔、七子封凡为凡伯、八封胙为胙伯。
伯禽(?~前998年),亦称禽父。周成王元年(约前1042)封伯禽为鲁公,公爵。伯禽就是周朝诸侯国鲁国的第一任君主。伯禽长子酋,后为鲁考公;次子熙,后为鲁炀公。据《史记·鲁周公世家》,鲁国历任君主次序为:
鲁公伯禽→鲁考公→鲁炀公→鲁幽公→鲁魏公→鲁厉公→鲁献公→鲁真公→鲁武公→鲁懿公→伯御→鲁孝公→鲁惠公→鲁隐公→鲁桓公→鲁庄公→子般→鲁闵公→鲁僖公→鲁文公 →鲁宣公→鲁成公→鲁襄公→鲁子野→鲁昭公→鲁定公→鲁哀公→鲁悼公→鲁元公→鲁穆公→鲁共公→鲁康公→鲁景公→鲁平公→鲁文公→鲁顷公
鲁顷公二十四年(前256),鲁国为楚考烈王所灭,迁顷公于下邑,封鲁君于莒。后七年(前249)鲁顷公死于柯(今山东东阿),鲁国绝祀。自周公至鲁顷公,传三十四世。
其中,鲁国第三十任君主鲁穆公,姓姬名显,公元前415年~前377年在位33年,在位期间实
行改革,任命博士公仪休为鲁相,摆脱了哀、悼、元三代三桓大夫专政,国政开始奉法循理,确立了鲁公室的权威。与邻国齐国展开多次战争,并取得胜利。由于鲁穆公杰出的政治、军事历史表现,其子鲁共公接位后,尊穆公谥“缪”。鲁国为楚所并,国亡,后裔子孙以“缪”为姓,尊鲁穆公姬显为始祖。
缪氏是个起源多元的姓,除了鲁穆公后裔改姓缪外,源自姬姓的还有周文王之子召公奭的后裔。召公奭长子燕召封于北燕,而支子袭召,世为召伯。其封于唐者为阳伯,灭于齐。而北燕四十三世灭于秦,其后子孙改姓燕氏、喜氏、攸氏、缪氏、厘氏、噌氏、快氏、喻氏等。其中之一“缪氏”为召虎子孙。
召虎,又名召伯虎。召公奭后裔。姬姓。周武王克商,封姬奭于召(今陕西岐山西南),称为召公或召伯(一作召公或康公)。时周厉王暴虐,召虎谏,不听。以卫巫监谤,召虎再谏,又不听。周厉王终为国人所逐,流于彘。太子请避居召虎家,虎以己子替死。厉王崩,册立靖为宣王。时淮夷不服,宣王命召虎率师讨平之。宣王加封申伯之地于召虎,卒谥“穆”,称召穆公。其后裔也以“缪”为姓。
缪氏以谥号为姓的还有春秋时代秦穆公之后,如《元和姓纂》载:“缪、立木,秦缪公之后,以谥为氏,或作穆。”
另外,还有翏氏、寥氏、廖氏、颜氏同宗同源说。据《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昔有飂(liù)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杜预注:‘飂,古国也。叔安,其君名。’省称‘飂叔’。”飂国历经夏、商、西周,下传至第三十七世君主叫飂伯高,时已值春秋时期。这位飂伯高其人十分精明、亦或比较擅长文字改革,他将国号“飂”字去了“风”字旁,简笔为“翏”,此后其国被称之为翏国、或寥国、或廖国、或缪国,实为一国。周庄王姬佗九年(前688)起,楚文王持续发动攻灭申国、邓国之战,同处于南阳盆地的小翏国也被楚国吞灭。翏国灭亡之后,其公族以及国民有以故国名为姓氏者,按其字称翏国氏、寥国氏、廖国氏、缪国氏、颜国氏等,后大多省文简改为单姓翏氏、寥氏、廖氏、缪氏、颜氏等,只有翏国氏仍保留复姓至今。故而董姓(豢龙氏)缪氏族人皆尊奉飂叔安为得姓始祖。
最后,缪氏尚有源于官位改姓者。出自秦、汉时期官吏缪吏,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
缪吏,亦称缪人、缪使,是战国末期出现并一直延用至清朝时期的官吏,也就是专职负责绞杀罪犯的刽子手。
“缪”,古通“绞”,本义为将麻线扭绞在一起当绳索,后延伸为绞杀、绞刑,属于是一种宽宥性质的死刑。据《礼·檀弓》载:“衣衰而缪绖。缪,当为不樛垂也之樛。疏注:缪绖,谓绞麻为绖。”又,《前汉书·孝成赵皇后传》记载:“即自缪死。师古曰:缪,绞也。”
缪吏之职多为世袭,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或职业称谓为姓氏者,称缪氏,世代相传至今。
2、传衍
据《兰陵缪氏源志》介绍,福安缪氏始祖鲁穆公,为周公伯禽封鲁二十二世孙讳顕,字不衍,行十七,谥号穆公,为始祖。自战国以来,子孙繁衍,缙绅相继。
缪氏谱记载,汉代著名经学家(大儒)缪生官为长沙内史晋忠肃公,居鲁之沂州兰陵,为兰陵郡始祖。又有缪环仕汉为兰陵刺史,三国有文学家缪袭居东海仕魏为尚书光禄勲,延及晋代有左太仆射公讳龛。龛因愍帝失驭,中原鼎沸,知机而避,于太兴元年(318)九月廿三挈家南渡,徙居江西洪州丰城(今隆兴镇),称南兰陵。至隋大业末(618)録事公讳珙,避乱再迁浙江会稽(今绍兴市)。至五世孙讳祐,唐宣宗大中四年(850)进士,官监察御史封银青紫光禄大夫,被闽浙两省尊为一世祖,亦即犀溪、穆阳缪氏一世祖。
祐公,讳天保,字汝锡,号介庵,谥忠诚。夫人陈氏,生二子,长讳承霸,为襄阳令,居会稽。次讳承保,为(东阳令)婺州县尉。
承霸生三子:延奭、延旭、延庆。
承保生一子讳延亮,字天瑞,行十一,号冰台,赐进士第,为越州司户参军,随子入闽被尊为福建一世祖,亦即城山兰陵一世祖。夫人孟氏生铜、録、钱三子。铜公义勇韬略,从外氏幕宾守官于闽;録公、钱公侍父避刘汉宏之乱,于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徙居福建长溪县青皎泥湾。
继后裘甫之乱,铜公于五代后蜀应顺二年(935)任满回乡,遂辞职至温州府平阳县,因贼党汹汹,即卜居平阳县慕贤里缪家埕(今苍南缪家桥)。
继后刘汉宏之乱,録公、钱公相商,新峰犀溪、韩阳穆江两处皆大钟灵之所。五代后蜀年间(约935年),録公徙居犀溪,钱公迁穆江溪南(今康厝邮亭),为缪姓宗祖徙居福安第一人,墓葬寿山下。
缪録生五子,第四子缪恺(说)约于五代显德年间(955)从寿宁犀溪迁入穆阳溪北狮子岩下,为穆阳东鲁缪氏五世祖。
缪钱(917~991年),字景员,行十五,号梧斋。妣施氏,生六子:辙、诞、敏、惠、弼、辨。长子缪辙,赐进士第,任唐都太尉,出居缪家埕。次子缪诞,出居霞浦东关。三子缪敏,分支城山。四子缪惠,分支寿宁犀溪。五子缪弼,出居罗源后张(或连江东岱)。六子缪辨,分支穆阳溪南。
缪钱第三子缪敏,字隆熙,号南钥,行十九。妣官氏,生二子:繁、繋。约于五代显德年间(约955年)自穆水溪南徙居城山,为城山缪氏肇基祖。缪敏、缪辨后裔又繁衍赛歧青江等地。缪氏入闽至今,后裔传衍松罗牛落洋、溪柄坂边、下白石青司下(管头)、上田坪,境外的有宁德霍童、八都、连江东岱等地。
缪氏传衍历代世第,据西浦缪祐公后裔缪曙晖所撰世系可供参考(编者按,此世系为开列世祖人物,而非完全嫡系先祖):
第一世:鲁穆公姬显,谥号“缪”,其庶子以其谥号“缪”为姓,称为缪姓。
寿宁西浦缪姓世居山东曲阜,出自姬姓,是鲁缪公后代。鲁国都山东曲阜,东海郡辖地。其后,琅琊刺史缪高,以琅琊称郡;兰陵散骑常侍缪忠肃,以兰陵称郡。因此,西浦缪姓郡望有东鲁郡、兰陵郡之别。福建、浙江、江西、河南、山东、江苏、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安徽的缪姓均为鲁缪公后裔分支。
第二世:缪奋
第三世:缪霍
第四世:缪黎
第五世:缪叔
第六世:缪献
第七世:缪雠
第八世:缪机,字成谋,周燕昭王时将军,善用兵。
第九世:缪全
第十世:缪贤,字邦圣。战国时,为赵宦者令。史上的好宦官,舍命向赵王举荐门下客蔺相如,为国效力“完璧归赵”。
第十一世:缪实
第十二世:缪若瑕
第十三世:缪然
第十四世:缪能
第十五世:缪俊才
第十六世:缪居仁
第十七世:缪思敬
第十八世:缪高,琅琊刺史。
第十九世:缪士爱,字克仁,文帝时琅琊刺史。
第二十世:缪承烈,字允谟,汉武帝时中书舍人。
第二十一世:缪宗明,字永哲,汉昭帝时光禄大夫。
第二十二世:缪组舆,字可述,汉宣帝时给事中,与父宗明共事二帝,可谓世臣。
第二十三世:缪尧民,字克明、舜卿,汉元帝时议郞。
第二十四世:缪 坤,字子重,汉成帝时为大司农,出守汝南,爱民如子。
第二十五世:缪如金,汉平帝时太常寺卿,王莽酖帝于金銮殿,公力劈之。
第二十六世:缪彤,字豫公。汉朝人。自小父母双亡,兄弟四人相依为命。长兄则承担抚养义务。其家能兄友弟恭,夫义妇顺,缘由其常修身谨行,学习古圣先贤的教诲,以求齐整风俗,匡扶正气。妯娌不和,则闭门自责,直至大家反省认错。
第二十七世:缪守勤
第二十八世:缪 悌
第二十九世:缪公瓚,字以宣。汉明帝时河东刺史,专以宽简为务,民歌曰:“大河东,小河东,相去二十载,德政犹相同。”
第三十世:缪世昌,字时盛。汉恒帝时洛阳令,迁侍御史。
第三十一世:缪有道
第三十二世:缪士萃,字道成。魏文帝时博士。
第三十三世:缪希周
第三十四世:缪伊,字尹臣。晋武帝时左部将军。
第三十五世:缪显,字克光。魏惠帝时起居郎。
第三十六世:缪悦,字融贯。魏怀帝时光禄大夫。一作“缪悦,字孔怿。西晋光禄大夫”。
第三十七世:缪播,字宣则。才思清辩,曾任祭酒,继任太子中庶子之职。缪播之弟缪胤,字休祖,曾任尚书郎、魏郡太守等职。晋惠帝驾临长安时,河涧王司马颙想挟天子以令诸侯。东海王司马越准备起兵以武力奉迎惠帝还洛阳,因缪播之父是有名的故吏,便将缪播看作股肱,派播、胤到长安劝说河涧王。河涧王反复无常,与东海王兵戎相见,战败,将惠帝送归洛阳。惠帝死后,怀帝即位。缪播被任为给事黄门侍郎,继任侍中、中书令,缪胤任左卫将军、散骑常侍、太仆卿,共同参与朝中机密大事。东海王专权日盛,害怕播、胤暗算,强行带兵入宫,逮捕了播、胤兄弟,并将其杀害。后帝追赠缪播为卫尉。他和胞弟缪胤尽忠报国,堂号为“公辅堂”、“尽忠堂”。缪播弟缪忠肃为兰陵散骑常侍。
第三十八世:缪袭、缪龛
缪袭,晋朝尚书。同弟仆射缪龛,为避战乱于太兴元年(318)九月二十三日挈家南渡,居豫章(南昌,又名洪州)之丰城。
第三十九世:缪珂,字莹玉。中书舍人。
第四十世:缪起
第四十一世:缪凭
第四十二世:缪袆,字廷献。选曹尚书。
第四十三世:缪廷斌
第四十四世:缪伯鲁
第四十五世:缪梦麟,字方矩。御史。
第四十六世:缪隐龙,字潜蛟。陈大元元年进士,官洗马。
第四十七世:缪翰
第四十八世:缪珙,字基宽。隋朝(581~618年)隋州录事参军,娶黄氏,生七子,徙会稽(浙江绍兴)之表孝乡通德里。
第四十九世:缪守规,字兆熊,仆射。
第五十世:缪定器
第五十一世:缪文华,字秀实。唐文宗时(836~840年)进士,与柳宗元、刘禹锡、李远宴交往甚密。
第五十二世:缪祐(825~887年),入浙第一世祖。
缪祐,字汝锡,号介庵,溢忠诚。唐宣宗大中四年(850)任监察御史,大中十一年官拜银青光禄大夫,左丞相。夫人周氏诰封一品夫人。夫人陈氏,吴氏,生子二:承霸、承保。唐僖宗广明元年(880),为避五季之乱,除承霸时任襄阳(湖北)县令外,举家入迁福建长溪赤岸青皎泥湾(即今缪家琦)。
第五十三世:缪承霸、缪承保
缪承霸,字谦伯,唐僖宗时进士,襄阳(湖北)县令,仙峰岭兜缪姓老祖宗。生三子:延奭、延旭、延庆。
缪承保,字聚伯,唐僖宗时进士,东阳令,配陈氏,生一子,延亮。
第五十四世:缪延亮,字光贞(一作字天瑞,行十一,号冰台)。后唐庄宗进士,为越州(浙江绍兴)司户参军,配林氏,生子三:铜、録、钱。
第五十五世:缪铜、缪録、缪钱
缪铜(912~995年),于后唐清泰二年(935)由福建长溪(霞浦)赤岸青皎泥湾入迁浙江平阳江南十六都睦程麟头(今苍南龙港缪家桥)定居。缪铜为浙江平阳江南十六都睦程麟头(今苍南龙港缪家桥)缪姓肇基祖。
缪録(915~991年),于北宋开宝九年(976)由福建长溪赤岸青皎泥湾入迁福建寿宁犀溪可洋,旋迁犀溪前山(缪田洋),再迁西浦。缪録为寿宁西浦缪姓肇基祖。生五子,建(诜)、恒(诚)、通(諴)、恺(说)、悌(詠)。
缪钱(917~991年),字景员,行十五,号梧斋。妣施氏,生六子:辙、诞、敏、惠、弼、辨。由福建长溪赤岸青皎泥湾入迁福安穆阳溪南定居,旋迁浙江永嘉石家桥。缪钱为福建福安穆阳溪南、浙江永嘉石家桥缪姓肇基祖。穆阳溪南因洪灾,缪敏、缪辨后裔移居福安溪潭城山,繁衍赛歧青江等地。
第五十六世:建(诜)、恒(诚)、通(諴)、恺(说)、悌(詠)
缪诜,居犀溪前山(缪田洋),生二子:元、壬。
缪诚,居犀溪前山(缪田洋),生三子:辅、弼、札。
缪諴,无考。
缪说,自犀溪迁福安穆阳北山下,为福安穆阳迁居祖。
缪詠,迁浙江平阳缪家埕,生二子:道经、道权。
第五十七世:缪辅、缪弼、缪札
缪辅,字佐夫、宋宝元二年(1039)举人,青田县丞。十七世孙迁徙福鼎秦屿潋城。
缪弼,又名梦弼,字起岩。娶钱氏生二子,一名仁红,一名仁弦,南宋绍兴庚辰(1160年)进士,官授东阳县令,潮州教授。年老致政不仕,庭训诗书,入孝出悌,丕振家声。缪梦弼为西浦南阳祠支祖。缪梦弼进士坊在犀溪前山(缪田洋)。
缪札,诰赠荣禄大夫。西浦凤阳祠支祖。
3、迁徙
清光绪十年版《福安县志·氏族》原文记载:“穆阳缪氏:兰陵郡(今山东兖州府峄县)。晋仆射缪龛,挈家南渡,居豫章之丰城。至隋录事珙,徙会稽之表孝乡通德里。五传至祐,仕唐为监察御史。七传至延亮,为越州司户参军,唐僖宗广明间,避汉宏之乱,居长溪之青皎泥湾。生三子,次子録,徙长溪之犀溪。録生子五,第四子说,自犀溪再迁邑之穆阳北山下。自说十七传至奕老,元季隐居不仕。其后子孙建祠,遂祖祐,而宗奕老焉。”按,兰陵郡,今枣庄市峄城区及苍山县兰陵镇。可见,缪奕老是穆阳缪氏的宗祖,即皆为其子孙。
查旧县志《隐逸》记载:“缪奕老,字德深,穆阳人。好书耽词,至忘寝食。元季遁世不仕,或劝之仕,曰:行已无忝于所生,足矣。别号崇兰,取幽贞义。作室狮岩时,兰绕屋扁,曰兰室。诵仲山(缪烈)家规以戒子弟,孝友成俗。里有不决事,咸就平焉。”
而如今穆阳缪氏已发展到4万多人,并传衍到福安松罗牛落洋,缪钱公系穆阳溪南始迁祖,因水灾后迁福安城山、青江等地)及福州连江、宁德霍童、福安溪潭桐山等地,并皆相继建有支祠。
穆阳缪氏始祖说公次子璩公,迁居溪柄大梅,其三子起公因大梅发大水,于宋嘉泰三年(1203)迁居松罗前湾。一日牛遭雪困于山林,翌日在王乐洋地方寻着。起公见其地五马峰下金水叠嶂,左右环抱似燕巢;明里星印露水面,口外重锁把金龟。入夜雨雾环绕,犹如一堵白色城墙;清晨白雾渐散,恰似城门徐徐拉开。周山白雪皑皑,而牛卧之处热气腾腾,暖如春日。遂迁居此地,因之更地名为“牛落洋”。
溪潭城山缪氏肇基祖为入闽一世祖缪延亮之孙缪敏,于五代显德年间(955)自穆阳溪南移居城山。缪敏,字隆熙,号南钥,行十九,妣官氏,生二子:繁、繋。城山缪氏至今已千余年,已传三十五世。
4、分布
溪潭城山600多人(为常住户籍人口,外迁人口不在统计之内)。城山及青江为缪钱派下约3千多人。根据城山《缪氏谱牒》记载,敏公派下子孙位十三公(十四世耇)移居韩阳,偶遇横水推流,房屋尽空,其子孙回到穆阳溪南。十五世艺翁,生二子:富五公(永锺)、贵四公(永钧),因溪南田园缺少,难住人丁,兄弟二人又移居于城山。
富五公生一子,名曰友松(十七世)。
缪友松,字夏钧,行仪六,自号枝春,邑太学官征仕郎。妣周氏冰壶,生八子:长应福、次应祥、三应祚、四应祯、五应禧、六应祈、七应礼、八应祖。友松公枝繁叶茂,续置山场并田园,子姓之盛寝成巨族,奉公为祢祖。自明迄国朝(清朝),族属绵绵,人文济济,皆友松公之所出。友松公八子分为八房,只三房支派颇繁。十八世应祯派下万运(二十一世孙)迁居建宁府,应祖派下万锭迁居下白石青司下(管头),上田坪、宁德八都等地有其后裔。
松罗前湾牛落洋800多人。
缪奕老的子孙遍布穆阳。留居穆阳当地的缪氏下分八个支祠,各支祠子孙发展总共4万多人。“自说十七传至奕老”,从缪说至十七代孙缪奕老,相隔400多年,其间有分迁福安松罗牛落洋、城山、青江及福州连江、宁德霍童等地的当然都是缪说的后裔,但未必是缪奕老的派系,如“穆阳三贤”之一缪烈。梁克家《三山志》记载:“宋理宗嘉熙二年(1238)戊戌科周坦榜:缪烈,省元。字允成。贯开封府,居长溪。”“贯开封府,居长溪”,可见其已经入籍河南开封了,但还在当时的长溪县任职,当然是居住在县治所在地霞浦。
缪氏族谱记载:“烈,字允成,行五七,号仲山。配戚氏,生子一,懋国;女一,适同乡樟南坂谢钥(谢翱之父)。……”据今查考,缪烈的子孙都不在穆阳,且迁居后,未返回修谱,故穆阳缪氏谱缪烈只有以上记载。
据《闽都记》卷三十三记载:“穆阳,在十八都。缪氏聚族于斯。缪与穆同音义也。扶曹缪烈有《穆洋八咏》。”这就是“穆阳”之名的由来。可见,缪氏在穆阳的影响之大,分布之广。
5、谱牒
⑴穆阳缪氏族谱
始修于宋绍兴元年(1131)。此后至今,有记载的共修九次,分别于: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宋绍兴三十六年(按,时间有误,宋高宗绍兴年号只到32年)、明万历五年(1577)、清雍正十二年(1734)、清乾隆丁未年(1787)、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清光绪九年(1883)、中华民国二十五年(1936)及公元1991年重修。谱内,不仅记载了缪氏迁居穆阳后兴旺发达、人才辈出之历史,还收录有“祖训”及“穆阳记路山志”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收录有清乾隆庚子年间《高宗皇帝制封缪君盛文》及《高宗皇帝制封缪如海文》,还有《缪怀德传子师镜附》等等。
缪君盛,为当时台湾城守营把总穆阳人缪怀德之祖父。
缪如海,为当时台湾城守营把总穆阳人缪怀德之父。
⑵城山兰陵谱牒
始修于南宋淳熙十五年(1188)戊申岁冬,由九世孙讳靖(进士第官授楚州淮阴县尉)撰序。重修于万历五年(1576)丙子岁秋九月。此后,分别再修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丁亥岁孟冬、道光三年(1823)癸未季春三月、同治二年(1863)癸亥岁三月、光绪二十九年(1903)癸卯岁孟冬及民国三十年(1941)辛巳冬。
最近一次修谱为公元1984年甲子岁。并于1991年辛未仲春,与穆阳(东鲁)合修谱牒。
6、宗祠
⑴穆阳缪祠
穆阳缪氏祖祠即总祠一座,下分八个支祠。总祠名曰“万公祠”,位于穆阳最为繁华的百岁街(穆云乡政府对面),该祠始建于宋元间,坐丑向未,宽24米,长90余米,雍正12年扩建,为三座三进式建筑。现今已拆旧前座、中座重建竣工。祠堂正门上悬“缪氏宗祠”牌匾,正上又镶“状元及第”竖匾。大门有一副概括穆阳缪氏荣耀的对联,上联:“鲁邦故郡三千纪”,下联:“穆水名宗第一祠”。
支祠共八座,分别是:梧溪祠、隆冈祠、北山祠、荣亭祠、万九祠、阶二祠、桂山祠、福九祠。
“遂祖祐,而宗奕老”,此言不虚,祖祠以缪祐为一世祖,而支祠则以缪奕老或其派下某位贤孙为祀祖。《氏族》也有编录部分:
“— 为梧溪祠,自奕老四传至树,生子懃,别建祠宇,以树为支祖。
“— 为隆冈祠,奕老四世孙缪昇祀,为支祖祠,建于乾隆戊寅年。
“— 为北山祠,祠建于乾隆癸巳年,以奕老三世孙植为支祖。
“— 为荣亭祠,缪树三世孙铣祀为支祖。道光庚子年建祖。”
⑵溪潭城山缪祠
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位于村中心,下城山西侧,坐乾向巽。由于旧祠规模小且栋梁经久腐朽,清咸丰五年(1855),族人相议在旧址拆建扩大,完就外围深十五丈五(46.5米),宽达六丈六六(20米),为二进式建筑,分上、下两座。公元1984年甲子岁重新修缮,中间天井扩展至深16米,宽8米,两侧扩建房廊。
临水宫,即下城山“锦坂宫”,始创者缪友松。城山缪氏族谱“重建临水宫志”记载,城山十六代祖友松入太学追赠文林郎。昔于灵谷草堂(座落城山村后山,为开闽第一进士薛令之读书隐居地)肄业,梦见三宝炉显圣三公。于是卜吉伐木建临水宫,迨后遭明兵火之灾。乾隆十一年春祭祖而议及神宇时,万鉉公(廿一世)等率族邀众同心协力,复其基础掘地得佛头数十尊,盘柱石一一俱存。诸公请匠人泥工填其址建其宇而宫殿焕然一新。又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诸公暨阖族等起首构筑戏台神灵之妥侑。
⑶松罗牛落洋村缪祠
修建于当初卧牛之处。据族谱载,道光十八年重建过该宗祠,于民国二十五年为国民党烧毁,后延至1956年2月重建,于1980年与2010年又历两次重建。
牛落洋村水尾宫,即“平水王宫”,于嘉庆八年修建,道光年间损坏,咸丰三年重建,同治七年改建,1982年与2006年历两次重修。村“缪仙宫”于二零零一年重修。村中还另供有“土地公宫”、“林四相公宫”等。
7、人物
穆阳缪氏历史悠久,地灵人杰,人才辈出,闻名遐迩,仅就民国前就有进士10人、举人3人、文官15人、武举10人、县尉2人、状元1人、恩荣冠带19人、贡生27人、江西靖安教谕1人、廪生28人、庠生123人、礼部儒士2人、恩荣上寿27人、八品55人、举善士1人、太学生55人、补增2人、武生1人、武郎2人、仕郎2人、诰封奉政大夫1人、赐耆老顶戴1人、例职员3人、县丞衔1人、光绿寺署正衔1人、洲同衔3人、军功六品2人、例职员13人、候选巡检1人。
1.缪钱,字景元,号植槐,历官迪功郎、(赠)殿中御史。由长溪青皎泥弯迁居福安穆阳溪南寿山下,是穆阳溪南始迁祖,为缪姓宗祖徙居福安第一人,墓葬寿山下。
2.缪氏子,宋代穆阳缪氏。据《闽书》载:“福安缪家埔山,唐时有缪氏子六岁能文,开元间以神童召试《赋新月》诗:‘初出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云边。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有称掘其山者流出淡血,其人遂不显,今又为峨眉山。”《赋新月》收录《全唐诗》(清康熙年间所编)卷783-18。万历《福宁州志》卷十三《诗赋》作“宋,缪神童,邑人”。编者按,缪氏子应属“后唐”与“北宋”年间人。
3.缪从龙(1142年~?),字云叟,号东皋,穆阳人。宋绍兴三十年庚辰(1160)梁克家榜进士。历官国子监直学,兰溪县尉。晚年弃官上福安白云山修炼成仙,威灵远播,2001年中国道教协会承认缪从龙是闽东道教创始人。穆阳家谱记载故居穆阳新宅里,官方媒体称寿宁西浦人。城山缪氏族谱至今保存有缪从龙所撰《望志》自署“兰陵十二代孙”,由此可证,缪从龙是穆阳溪南人(今康厝乡),为钱公后裔。
4.缪幼节,兰陵十六世祖,状元,生于嘉靖年间,穆阳溪南(今康厝)人。少年读书普照山书院,宋理宗端平乙未和淳佑庚戍年(1248)两优释褐,状元承节郎、殿前统军。
5.缪友松,字夏钧,行仪六,号枝春,溪潭城山人,为城山兰陵十七世祢祖。邑太学官征仕郎,妣周氏冰壶生八子枝繁叶茂,子姓之盛寝子姓之盛寝成巨族,族属绵绵人文济济,被奉公为祢祖。
6.缪巩,穆阳人,宋淳熙五年戊戌(1178)姚颖榜文举特奏,南海县丞。
7.缪椿,穆阳人,宋孝宗淳熙八年辛丑(1181)黄由榜特奏名。
8.缪兴宗,穆阳人,宋淳熙十四年丁末(1187)王容榜进士(文举特奏),颖州推官。
9.缪元龙,武举人,字卿云,号在田,福建福安穆阳人,配黄氏,生六子:蟾、升、庠、绍、尧章、契等。宋嘉定十六年(1223)由武举升任靳水县知县。值兵荒,捐俸赈济饥民。静性廉介,鸡黍微物,亦所不受。
10.缪蟾,字景光,号升之(月溪),生嘉定辛未年,宋绍定二年已丑(1229)状元及弟,并于绍定五年(1232)诏封驸马,以皇姑临安公主赵安常招夫入赘。《穆阳家谱》收录有诏书在内。尚公主赵氏,生子二:君谟、君宝。曾官至太子太傅,礼部尚书。联赞:“文光射斗祥云浮紫阁,金榜题名喜气溢朱门。”
11.缪烈,字允成,穆阳人,少有大志,颖敏啫学,习诵至忘寝食。宋理宗朝巳丑科上舍、省试皆第一。理宗嘉熙朝(1238)进士,特添差福州教授,迁正字,授抚曹侍郎。事亲孝,日率子教讲正学,不喜怪诞,士浸有成,四方从学者众。著有《春秋讲义》十卷,《仲山集》数卷。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谢翱是其外甥。《中国通史》载,缪烈曾二次担任殿试主考。宋理宗嘉熙二年(1329)在穆阳为缪烈立“省元坊”;明神宗万历十年(1583)在穆阳为缪烈、缪一凤同立“奕世元魁坊”。《抚曹缪烈墓》在十八都穆阳池柄山。
12.缪□,字居士,福建福安穆阳人,南宋进士,礼部侍郎。
13.缪杨春穆阳人,宋度宗咸淳乙丑(1265)榜进士,历官汀州武平县令。
14.缪泄,穆阳人,宋度宗咸淳戊辰(1268)榜进士,历官昌化县学。
15.缪一枝,字九万,宋开庆甲子文解乙丑及第,建宁盆亭巡检,宝右淅澶都魁。
16.缪昌和,系穆阳缪祠十九世祖。父缪懋丰,字朱士。母阮氏。谱载“公四世持斋,崇信神佛,旹朱公(朱熹)命收叔祖从龙公仙骨,入山追慕仙踪,不能去怀志,捐家赀,皈依白云天池庵,法名西来和尚。”按,旹同“时”。
17.缪宋愚,仕楚黄洲黄陂县尉,及后涉居黄洲。
18.缪公迈,宋咸熙丙寅年将仕郎。
19.缪元发,字起岩,宋景定辛酉年文解承节郎武平知县。
20.缪兰孙,字少武。光绪壬寅年,秦宗师绶取进县学,甲辰年补增。宣统乙酉年,头品顶戴陆军部尚书闽浙总督兼福建巡抚松公授二品顶戴福建提学使司。
21.缪晋瑛,字少轴。宣统乙酉年,头名顶戴陆军部尚书闽浙总督部堂兼管福建巡抚松公授二品顶戴福建提学使司。
22.缪鹏霄,穆阳人,拔贡。
23.缪泮,穆阳人,明万历《福安县志》载:“少孤,事母苏氏孝。母疾,医药弗效,夕祷天,割左股和药疗母。再疾,复割右股。母觉谓曰:‘我死命也,儿何自苦为母!’没,循家礼治丧葬。岁祭,号泣如孺子,见者酸心。”
24.缪德绥,字和叔,穆阳人。明万历《福安县志》载:“和叔,为人,言不苟。以武举授鄂州副将,兵政整肃,以爱人礼下为心。后诣阙告归,众留之,绥曰:‘志定矣,吾非不欲济尔,志有所适,弗可强也。’遂归隐。”
25.缪奕老,字德深,穆阳人。据万历《福安县志》载:“(奕老)聚书耽诵,至忘寝食。元乱,恬于隐遁,或劝之仕,曰:‘行已无愧于所生,足矣。’别号宗兰,取幽贞之义。作室狮岩,匾曰:‘兰室。’诵仲山公家规,以训子孙,孝友成俗。乡里有事不决,咸就平焉。”
26.缪琏,字宗贵,穆阳人。缪催父,一凤祖,日诵古书,世味澹如也。俗好祷神,琏曰“祷诸吾心足矣”,凡浮屠巫老屏斥之。好善乐施,有长者风。作亭狮山之麓,号雪崖。有诗集。
27.缪载,贡生,嘉靖三十三年任惠州龙川训导,为政政清廉,有徭户鬻子纳差,还其金赎子。太守顾公言考居最。升从化谕。入名宦。(见《福建通志·选举》)。
28.缪一凤,字朝雍,号丁阳,穆阳人,乡贤缪催子,缪琏孙。嘉靖四十一年(1553)黄星耀榜进士。嘉靖癸丑年入北京国子监。历官江西石城、宁都两县知县。据万历《福安县志》载:“一凤,乐善重义,同试举人于贯途卒,为扶柩归;旅邸邻妪死,解装赙之;母舅鬻居,为赎还。令石城、宁都,却坊里馈金。府需丸蜡,忤意挂冠归,民立碑思之。辞官后,他又在福安建中华门,在穆阳建百岁坊和劝学尊老公益设施。今祀乡贤。著有《丁阳稿》、《鲫中尺素》。葬十七都罗澳里岭尾岗,太常卿陈联芳铭其墓。”明嘉靖三十一年,为缪一凤立《奎光兆祥坊》于穆阳。其故居位于穆阳梧溪祠前,现尚珍存。
29.缪邦钰,举人,缪一凤子,万历间贡生(见《福建通志·选举》)。
30.缪士珦,字叔向,崇祯已卯举人,与刘中藻部将同死事,乾隆四十一年诏祀忠义祠(见《福建通志·忠节传》)。
31.缪泽,字德润,十八都人。明景泰年贡选。广东海阳县丞。
32.缪亮,字应奎,穆阳人,历官海阳县县丞、广东绍州训(见《福建通志·选举》)。
33.缪坡,穆阳人,贡生,历官桂林阳朔知县:“捐俸修文庙,宦归遗店助学,岁有租。事详小燕子洪教谕《记》。”(见《福建通志·选举》)。
34.缪时舆,穆阳人,贡生,历官肇庆广宁训导(见《福建通志·选举》)。
35.缪一鹗,穆阳人,字荐叔,贡生,性醇谨。历官江西靖安教谕(见《福建通志·选举》)。
36.缪邦璋,字笔斗,穆阳人。明天启年贡选。
37.缪仲薁,字醇之,号淡如,福安人,明代诗人、画家,工诗,善画。
38.缪思恭,字景泰,穆阳人,历官广东临高训。
39.缪锡龄,字祖颐,号松长,穆阳人。弱冠中试,入清博士弟子员。1898年,清帝实行戊戌变法,设立北京大学。在保守派的重重压力下,缪锡龄也以大无畏精神创办新式学堂,将穆阳原景贤义塾改为“同文小学堂”。1998年,全国只有北京大学与穆阳小学(即穆阳原同文小学堂)同时举行建校百年庆典。还关心地方的其它事业,创办了穆阳邮信。1920年,缪锡龄又动员亲族共同开拓有27米宽的印坪街,为本省当时最宽阔街道之一,有效促进了穆阳商贸的发展。由于他对地方事业的贡献,逝世时宗亲们惊呼“风景树倒了”,至今人们仍在议论他传奇式的故事。
此外,被选录进万历版《福安县志》的福安穆阳人还有名扬州邑的多位乡贤:
40.缪一阳,字阳永,穆阳人,明万历间(例仕儒官、奉诏冠带)。
41.缪邦赫,字良晦(知印加例);
42.缪煓,九十一岁寿星;
43.缪大奖,寿星。获书名旌善亭;
44.缪季弘,妻黄氏暨媳陈氏(婆媳双节,县令与代巡陈子贞两次赠匾旌扬);
45.缪思恭,妻林氏(思恭为庠生,诵读,林勤供汤茗,劝督恳至。后试贡,提学杭济语曰:“闻汝妇有古乐羊之风。”慰勉有加。授临高训,致仕以善称,实得之贤内助云)。
松罗牛落洋缪氏历史人物有:
46.缪正公,字淑平,明洪武十三年进士,吏部授 州知州。
47.缪阿慈,福霞县委书记。民国二十三年被国民党杀害。
48.缪成旺,福霞县共青团委书记兼县委委员。民国二十三年被国民党杀害。
49.缪忠余,安德县委书记。民国二十三年,被国民党杀害。
50.缪妹茄,福安肃反队队长。民国二十三年,被国民党杀害。
51.刘细妹,缪氏媳妇。岭面慰劳队队长。民国二十三年,被国民党杀害。
本卷缪氏人物,据清光绪版《福安县志》和詹其适先生的《枫林一路秋》增补如下:
52.缪翥,字叔羽,穆阳人。宋绍熙四年癸丑陈亮榜,判丰州。
53.缪傅梅,字和乡,穆阳人。宋庆元五年己未曾从龙榜,县尉。
54.缪靖,字德绥,穆阳人。宋淳熙二年武举正奏名。麻沙巡.检。
55.缪震,字耀卿,穆阳人。宋嘉泰二年武举正奏第三人。知贺州,武翼大夫。
56.缪时与,字士宜,穆阳人。明嘉靖年贡选。广宁县训导。
57.缪躍灵,字叔愚,穆阳人。明天启年贡选。
58.缪鹏霄,字南图,穆阳人。清同治辛酉科拔贡。
59.缪汝霖,字雨侯,穆阳人。清康熙二十四年岁贡。
60.缪诲,字又吕,穆阳人。尤溪学训导,纂修《学志》。清雍正七年岁贡。
61缪廷铭,字尚载,穆阳人。清朝,附贡。
62.缪席珍,字聘儒,穆阳人。清朝,附贡。
63.缪兴诗,字立三。穆阳人。清朝,附贡。
64.缪士超,字德贤,穆阳人。清朝,附贡。
65.缪彦荀,字肖卿,穆阳人。清朝,附贡。
66.缪存礼,字宗文,穆阳人。清朝,例贡。
67.缪承纪,字志会,穆阳人。与修《续志》。清朝,例贡。
68.缪殿钧,穆阳人。清朝,例贡。
69.缪士杰,字七贤,穆阳人。清朝,例贡。
70.缪晋锴,字少琛,穆阳人。清朝,例贡。
71.缪璋,穆阳人。清道光二十年庚子武举。
72.缪怀德,穆阳人。清台湾营把总,调诏安千总,擢漳州营守备。
73.缪晋祥,字少张,穆阳人。清朝,州同衔。
74.缪晋钧,字少禹,穆阳人。清朝,州同衔。
75.缪士芑,穆阳人。清州同衔。
76.缪君盛,穆阳人。以孙怀德台湾把总,覃恩敕赠奋武校尉。妻王氏,赠孺人。
77.缪如海,穆阳人。以孙怀德台湾把总,覃恩敕赠奋武校尉。妻萧氏,赠孺人。
78.缪怀琛(昆庭),民国时期,比利时鲁汶大学农业硕士,回乡时带了比利时的桃和李的种子,在其家“桐子坪”街边的院子把比利时的桃和李跟穆阳当地的桃李嫁接改良,培育出穆阳“接蜜桃”和“柰”。接蜜桃,方言谐音“水蜜桃”,后人直接写作水蜜桃。李子培育出来的新水果之所以叫柰,就是因为他想念比利时的妻子和女儿,却又因为时局动荡,父母又给他在老家娶了媳妇,他又是独子,没办法再去比利时,所以感觉非常无奈,就把培育出来的水果叫柰。(详见《枫林一路秋》)
附:缪怀琛(昆庭),原名晋锳,字少玬,号琨庭,世称“琨庭先生”而不名。生于光绪27年辛丑年六月初四(1901年7月19日),卒于民国癸未年(1943年)。
  1924年,留学比利时鲁汶大学,留学科目:政治外交。(《留比同学录》,上海中比友谊会编,1933年)(1925年或1926年),与玛丽亚(1896-1958)结婚。
1927年5月,安妮在布鲁塞尔海瓦利出生,中文名“缪艾莉”,17岁之前一直持有中国护照,按比利时法律,国籍从父。(比利时婚姻登记机关资料)
1927年7月,取得鲁汶大学政治社会学硕士学位。(鲁汶大学图书馆藏资料)
1927年7月后,因父缪锡铃先生病危回国。同年,与福安城内金树公次女吴氏(1905-1954)成婚。
1928年二月(农历),缪锡铃先生病逝。同年,长子出生。
1928年9月之前,在福建教育厅教育人员暑期学校任讲师。(《国立中央大学文学院概况》,《社会学界》第3卷,民国十八年)  
1928年夏,国立中央大学社会科学院改名法学院,遂将社会学系归入文学院,由龚贤明任系主任,除原有教职员外,添聘陈钟声、缪怀琛、孙本文、孟晋。同期教职员-—龚贤明(系主任兼副教授),朱亦松(副教授),游嘉德(副教授),陈钟声(副教授),缪怀琛(讲师),孟晋(助理)。(《国立中央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概况》,《社会学界》第3卷,民国十八年),(《国立中央大学一览-文学院概况》民国十九年)
福安市穆云中心小学张容声2012/5/13
城山缪祠兰陵廿九世孙 缪正楹 择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