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著导读·七年级上】《西游记》·导航篇

 雁南飞香 2017-05-21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七年级上册的第2篇名著导读《西游记》。

【走进作者】

吴承恩(约1500—约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明代著名小说家,他所创作的《西游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吴承恩出生于一个由下级官吏沦落为小商人的家庭,吴承恩勤奋好学,少年时,就已名冠乡里,爱看《百怪录》、《酉阳杂俎》之类的小说野史,这类五光十色的神话世界,对他创作《西游记》有着重大的影响。

成年后,两次乡试的失利,再加上父亲的去世使吴承恩品尝了社会人生的酸甜苦辣,他开始更加清醒地、深沉地考虑社会人生的问题,并且用自己的诗文向不合理的社会进行抗争。一生穷困的吴承恩,奋尽全力完成中外闻名的《西游记》后,约于万历十年离开了人世。他虽然终身未能腾达,但他和他的《西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取得了光辉而崇高的地位,永将光照千秋。

【人物特写】

孙悟空:他天资聪敏,思想跟行动都敏捷如风,学得一身高强的法术,吹一口气,就能够七十二变,并且有法宝金箍棒,缩小如针,放大如铜棒,筋斗云一驾,就能够上天下地。悟空仍有猴性,他精明顽皮,爱作弄。

猪八戒:八戒好吃懒做,贪财好色,贪生怕死,但又性格温和,憨厚单纯有时也很英勇;经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难分敌我。他对师兄的话言听计从,对师父忠心耿耿,为唐僧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是个被人们喜爱同情的喜剧人物。

沙和尚: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路上,任劳任怨,忠心不二;沙僧心地善良、敦厚朴实,老实忠诚,默默无闻。但同时又过于老实,缺乏主见。

       唐僧:诚心向佛、顽固执着,举止文雅、性情和善,佛经造诣极高。他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忍不拔,英勇无畏,但有时过于迂腐,善恶不分,我行我素。

小白龙:小白龙原来是西海龙王敖闰殿下的三太子。龙王三太子纵火烧毁了殿上玉帝赐的明珠,触犯天条,犯下死罪,幸亏大慈大悲的南海观世音菩萨出面,才幸免死罪,被贬到蛇盘山等待唐僧西天取经。无奈他不识唐僧和悟空,误食唐僧坐骑白马,后来被观世音点化,锯角退鳞,变化成白龙马,皈依佛门,取经路上供唐僧坐骑,任劳任怨,历尽艰辛,终于修成正果,取经归来,被如来佛祖升为八部天龙。

【名师指导】

唐僧师徒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


【百家点评】

《西游记》所以能成世界的一部绝大神话小说,正因为《西游记》里种种神话都带着一点诙谐地意味,能使人开口一笑,这一笑就把那神话“人化”过了。           ——胡适

又作者秉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惚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同世故,而玩世不恭之意寓焉。  ——鲁迅


【阅读建议】

读这部小说,应当充分展开联想与想像,力图走入《西游记》所创造的那个神奇、美妙的世界。《西游记》属古典白话小说,语言文字上与现代白话差异较大,阅读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障碍,对此则不必深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