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衣又名石耳,常年生长在悬崖峭壁阴湿处的石隙之中,每个石耳要六、七年才能长成商品,形似黑木耳,其营养价值是黑木耳的十几倍。《本草纲目》中记载“石耳性甘平无毒,能明目益精,久食色美,益精悦神,抗癌防癌。”用石衣炖鸡味美色鲜,健康益寿,素为食客。石耳营养价值极高,内含肝糖、胶质、铁、磷、钙及多种维生素,是一种高蛋白滋阴润肺的补品。明代著名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石耳,庐山亦多,状如地耳,山僧采曝馈远,洗去沙土,作茹胜于木耳,佳品也。”并对“石耳气味甘、平、无毒,久食益色,至老不改,令人不饥,大小便少,明目益精。”的药用功能,作出详尽记载。 石耳性味甘平。具有清肺热、养胃阴、滋肾水、益气活血、补脑强心的功效。对肺热咳嗽、肺燥干咳、胃肠有热、便秘下血,头晕耳鸣,月经不调、冠心病、高血压等均有良好的食疗效果。对身体虚弱、病后体弱的滋补效果最佳。近代研究石耳有明显抗癌作用。民间用男子食之益精增髓,女子食后清宫易孕。 ![]() 台州仙居有之,生峻岭绝壁海崖高处,乃受陰陽雨露之气,渐渍石上,年久则生衣,鲜者翠 碧可爱,干者面黝黑,背白如雪,土人以作羹饷客,最为珍品。煮法∶用滚水一碗,投盐少许,泡石衣于中,用手细细摆揉,去其细砂,待软如绵,其细砂去净,色即变紫如玫瑰,必得盐水,则所衔细砂,始能吐尽,再过清水二、三次,以鸡汤下食,滑脆鲜美,味最香甘,为山蔬第一。台州六属,惟仙居有之。或云,各处深山皆有,非仙居人不能取,故仙居人有专业此为生者。近则一二百里,远则数百里外,向深岩危壑人迹莫能跻攀者,壁上始有此物。其取之法∶人则藤兜飞架,衣鸡毳,蹑鞋 ,捷如猿猱,取之则 钩锋铲轮 ,入山有祭,买路有楮,非仙土人莫能尽其术也。然结侣虽多,其采取只许一人往,不得两人并采,亦奇也。每年必损人,故其值昂,而贪利者且竞趋之。 味甘气清,性寒无毒,清膈热,利小水,化痰,消瘿结滞气,有补血明目之功。妇人食之,能洁子宫,易于受胎;男子食,益精增髓。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耳药材名称石耳 拼音Shí ěr 别名石壁花、地耳、石木耳 来源地衣类石耳科石耳属植物石耳Gyrophora esculenta Miyshi,以叶状体入药。四季可采,晒干。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清热止血,止咳化痰。用于吐血,衄血,崩漏,膀胱炎,肠炎,痢疾,支气管炎。外用治毒蛇咬伤,烧烫伤。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研末调服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石耳药材名称石耳 拼音Shí ěr 别名灵芝(《灵苑方》),石木耳(《饮片新参》),岩菇(《江西省防治慢性气管炎资料汇编》)。 出处《日用本草》 来源为脐衣科植物石耳的子实体。全年可采,采得后阴干。 原形态原植体单叶,厚膜质,干燥时脆而易碎。幼小时近于圆形,边缘分裂极浅;长大后的轮廓大致椭圆形,最大时直径达18厘米;不规则波状起伏,边缘有浅裂,裂片不规则形。脐背突起,表面皱缩成脑状的隆起网纹,或成效条肥大的脉脊;体上常有大小穿孔,假根由孔中伸向上表面。上表面微灰棕色至灰棕色或浅棕色,平滑或有剥落的麸屑状小片;有时有与母体相似的小叶片,直径达7毫米。下表面灰棕黑色至黑色。脐青灰色,杂有黑色,直径达4~10毫米。假根黑色,珊瑚状分枝,组成浓密的绒毡层或结成团块状,覆盖于原植体的下表面。子囊盘约数十个,黑色,无柄,圆形,三角形至椭圆形。 生境分部生于悬崖削壁上的向阳面。分布浙江、安徽、江西等地。主产江西。 性状干燥的石耳呈不规则的圆形片状,多皱缩。外表灰褐色或褐僵内面灰色,折断面可看到明显的黑、白二层。气微,味淡。以片大而完整者为佳。 炮制拣去杂质,洗净,晒干。 性味甘,平。 ①《日用本草》:"性寒,味甘,无毒。" ②《纲目》:"甘,平,无毒。" ⑧《医林纂要》:"咸苦,寒。" 功能主治养阴,止血。治劳咳吐血,肠风下血,痔漏,脱肛。 ①《日用本草》:"清心,养胃,止血。" ②《纲目》:"明目,益精。" ③《医林纂要》:"补心,清胃,治肠风痔瘘,行水,解热毒。" ④《岭南采药录》:"泻火,止泄。" ⑤《饮片新参》:"清肺养阴,治劳咳吐血。"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 复方治脱肛泻血不止:石耳五两(微炒),白矾一两(烧灰),密陀僧一两(细研)。上药捣罗为末,以水浸蒸饼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粥饮下二十丸。(《圣惠方》)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取岩菇6钱(首剂1两),瘦猪肉3两,加盐少许,隔水蒸服。上午蒸1次,喝汤,下午蒸1次,药、肉、汤全吃。共观察230例(年龄均在50岁以上),其中单纯型178例,近期控制23例,显效52例,好转73例,无效30例,总有效率83.14%;喘息型52例,近期控制5例,显效9例,好转21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67.3%。服药后止咳,祛痰、平喘的最短起效时间为1个半小时,多数病人在3天内起效。曾对28例病人进行服药前、服药期间及服药后的血压测定,发现在服第1剂后部分病人血压有所下降,第2、3天即恢复正常。6例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服药后有2例血压下降到正常范围。副作用:偶见轻度头昏头痛,胃肠不适,乏力等,无须停药,可在2~3天内自行消失。实验证明,岩菇对甲型链球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无抑菌作用;药理实验有镇咳、祛痰效果。 摘录《中药大辞典》 [鼻衄、吐血] 石耳15克,鸭蛋一个同煮,喝汤吃蛋及药。 [肠炎、痢疾] 石耳焙燥研末,每服3克,米粥汤调服。 [毒蛇咬] 石耳9~15克,白酒槽适量煮服。 [避孕] 石耳6克,积雪草12克,车前草1后,3天服1剂,连服3个经期。或月经后3天服3剂,连服3个经期。或石耳15克,水煎去渣加冰糖,月经后3天服3剂,连服3个经期。、 石耳止血丸:石耳150g,枯矾30g,密陀僧30g。共研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于食前,以米饮送服20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