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嘉德香港春拍】至臻珍品(六) | 丝绸之路上的艺术

 alayavijnana 2017-05-21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指由西汉时期张謇出使西域所打通的东起长安,途径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中亚河中地区,今伊朗地区,西至地中海各国的路 上通道。由于佛教的传入以及秦汉之际与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交流,因此广义上的“丝路”亦包括连接印度半岛各国以及北方草原民族的通道。此条陆上商贸通道的 开通,使得欧亚大陆连为一体,促进了沿途各地区之间的商贸活动,文化交流。


此次中国嘉德香港2017春季拍卖会,特别推出了“丝绸之路”专题,意在梳理不同地区之间艺术的发展以及交流互动,并呈现本地区最具代表性的艺术表现形式。


鄂尔多斯青铜艺术


此次春拍我们推出十余件(组)两汉之际的鄂尔多斯铜器。鄂尔多斯,河套文化艺术的杰出代表,位于今内蒙古地区。此地区原属于北方游牧民族活动范围,战国时期属赵国领土,后归秦。秦始皇命蒙恬检修军事通道,由此将该地区与中原相连。西汉时期设郡。


其最具代表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即为青铜文化,其特点为对于虎、羊、牛、骆驼等动物形象的大量运用及豪放自由的艺术化表达,进而传递出对于自然的崇敬,以及反应了北方草原文化与中原黄河流域文化之间的交融。


Lot 926

汉 

鄂尔多斯虎食羊鎏金饰牌一对

Han Dynasty (202 BC-AD 220)

A PAIR OF ORDOS GILT BRONZE ‘TIGER AND RAM’ PLAQUES


8.9 cm. (3 1 /2 in.) wide

 

来源

1990 年代购于香港

 

HKD: 20,000-30,000

USD: 2,600-3,900 


饰牌成对,长方形,以阴刻线勾勒刻划虎食羊纹饰。其一刻划两只绵羊,身体翻滚卷曲倒伏在地,头脸朝向右边。其一刻划一只猛虎,俯卧在地,展开血盆大口似乎正在咬食猎物。饰牌四周以水滴状辅饰装饰一圈。纹饰表现了北方草原民族豪放的艺术风格。

  


Lot 935

汉 

鄂尔多斯三羊饰牌

Han Dynasty (202 BC-AD 220)

AN ORDOS BRONZE ‘THREE RAMS’ PLAQUE


13 cm. (5 1 /8 in.) wide

 

来源

1990 年代购于香港

 

HKD: 80,000-120,000

USD: 10,300-15,500


饰牌长方形,镂雕三羊。三只山羊体态匀称,肌肉发达,犄角硕大而卷曲。饰牌的背景为茂密的树林,树枝缠绕形成饰牌的边框。整幅饰牌形成镂而不断的效果。


大唐 · 三彩


唐 代最具代表的艺术表现形式,虽不止于三种釉色,但由于对“黄、绿、白”三种釉色的大量运用,被称为“三彩”。其釉性流动性强,因此在烧制过后会形成自然的 浓淡变化,相互浸润交流,以达到色彩的流畅和协调。另一方面,由于唐代的艺术风格以自由、豪放、注重人物动物的神态和躯体的表达而著名,“表”, “里”形成了完美的统一。


Lot 988

三彩骆驼

Tang Dynasty (AD 618-907)

AN OCHRE AND STRAW-GLAZED PALE POTTERY BACTRIAN CAMEL


69 cm. (27 1 /8 in.) high

 

来源

苏富比纽约,1984 年 6 月 12 日,第 189 号

Erna Levi Dreyfuss 女士旧藏

美国佛罗里达私人旧藏


参阅

《中国三彩》,台北,1997 年,页 113

 

HKD: 120,000-180,000

USD: 15,500-23,200


昂 首,长颈上扬,双目前视,张口露齿,仰天长啸,双峰高耸,四肢修长,立于无釉四方板上。通体施红棕色釉,颈后、前胸、双峰和大腿施米黄釉,釉色流淌自然, 造型生动逼真。唐三彩多骆驼、胡人等西域题材。唐代丝绸之路畅通,中原文化受西域影响极大。此骆驼雕像逼真写实,颈部鬃毛清晰可见,肌肉塑造栩栩若生。

  

Lot 990

三彩胡人骑马

A SANCAI-GLAZED MALE EQUESTRIAN FIGURE

Tang Dynasty (AD 618-907)


40 cm. (15 3/4 in.) high

 

来源

徐氏艺术馆,香港

纽约佳士得,1997 年 9 月 18 日, 静观堂收藏第三部分,第 132 号

纽约私人旧藏


出版

《徐氏艺术馆陶瓷 I 新石器时代至辽代》,香港,1993年,图版 95


展览

《Empire of the Dragons: Chinese ArtTreasures Through 4,000 Years from Hong Kong, Sweden and Denmark》,丹麦,1995 年,编号 36 


参阅

《中国陶瓷全集》,卷六,上海,2000 年,图版 85

《The Silk Road, Treasures of Tang China》, The Empress Palace Museum,新加坡,1991 年,页 31

《Homage To Heaven, Homage To Earth,Chinese Treasures of the Royal Ontario Museum》,多伦多,1992 年,页 146-147,图版 84

 

HKD: 120,000-180,000

USD: 15,500-23,200


马头微向左倾,双耳直竖,剪鬃缚尾,四肢立于长方无釉踏板之上,通体施红棕色釉,釉色鲜艳亮丽。俑戴高帽,浓眉大目,穿对襟马袍,足蹬马靴,双手握拳,拟作牵绳状,通体满施浅黄绿釉。附:牛津热测试证书C97c78

 

Lot 993

三彩天王一对

A LARGE AND FINELY MODELLED PAIR OF SANCAILOKAPALAS

Tang Dynasty (AD 618-907)


103 cm. (40 1 /2 in.) high

 

来源

Eskenazi,伦敦,2001 美国私人收藏


出版

《Ancient Chinese Bronzes and Ceramics》,Eskenazi,伦敦, 1999 年,图版 13 


参阅

《The British Museum Book of Chinese Art》,Jessica Rawson,1992 年,页 145, 图版 95

《创业七十周年记念龙泉集芳卷一》,茧山龙泉堂,1976 年, 图版 209

《Homage to Heaven and Earth, ChineseTreasures of the Royal Ontario Museum》,1992 年,页 141,图版 81

《Tang Treasures from the Silk Road Capital》, Cao Yin, 页 127,图版 90

《Chinese Ceramics》,Stacey Pierson,2009 年,页 48, 图版 59

 

HKD: 1,200,000-1,800,000

USD: 154,800-232,300


成 对,头绾发髻如火焰,戴兜鍪护头,饰展翅朱雀冠,护耳上翻,浓眉大眼,阔口,八字胡须,作愤怒相,神态威严,颈部以上光素无釉,天王眉毛、眼睛、胡须、嘴 巴与飞鸟头部带彩绘痕迹。二者对立而视,一手叉腰,一手握拳上扬,身穿唐代明光甲,铠甲塑造真实细腻,胸前背后均饰一对圆护,两肩覆盖龙首披膊,龙卷鼻张 口,头顶弯角,腰系带,腰下有膝裙护大腿,下缚吊腿护小腿,一腿直立,一腿微曲,踏于夜叉之上,下接高台座,其一正面刻“大”字,夜叉面露苦相,袒胸露 腹,支身作挣扎状,肌肉发达,雕塑精准有力。通体饰三彩,以绿、褐、白三色为主,釉色鲜艳明亮,流淌自然。天王俑源于佛教的护法神,多置于寺院门前或佛 前,佛教传入中原后逐步汉化,护法神的形象也逐渐演化为武士形象,被赋予了驱鬼辟邪的功用,标志着神人同形观念的确立。牛津检测证书编号C198p37。


犍陀罗艺术


犍陀罗艺术表现形式多样,其中当属以富有浓厚的西方古希腊风格又融合了印度佛教主题的石雕艺术作品最为典型,在西方社会,故又有”希腊式佛教艺术”之称 受到众多学者和收藏家的爱戴,其贡献对佛教东传,以及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影响和考古研究价值。


犍陀罗地区石雕艺术早期的石雕艺术作品出现于公元一世纪左右,表现形式多为佛教符号以及佛祖脚印等早期宗教色彩浓重,构图趋于简单的雕塑作品。随着时间发展这种富有希腊风格充满写实的雕塑风格兴盛于公元二,三世纪。


十九世纪,大批的西方科考队来到位于巴基斯坦西北部的白沙瓦地区以及阿富汗东北边境一带进行考古挖掘工作,之后大批具有此类风格的石刻雕像被发现,引起的西方社会的高度关注。时至四世纪由于贵霜王朝瓦解这种石雕艺术迅速衰败。


公 元二世纪至三世纪,有着浓厚希腊特色,但神态肃穆,写实手法传神的颇具佛教精神的石刻艺术在犍陀罗地区盛行,于此同时犍陀罗艺术也进入了其黄金时期。此时 的石雕作品主题可以主要概括为两大主题。一类是以希腊神话中神明形像为标准,五官立体,轮廓分明写实手法突出的独体佛造像。另一大类则为以立体浮雕形式描 述佛教历史和记录释迦摩尼一生的“说法像”。


Lot 960

4 世纪 

灰泥菩萨头像

A FINE STUCCO HEAD OF A BODHISATTVA

Gandhara, 4th Century


23 cm. (10 in.) high

 

来源

壶中居,东京,1960 年代

日本私人收藏


参阅

《Gandharan Art (II)—The World of theBuddha 第二册》,日本学者栗田功,东京,2003 年,页69,图版175

《Catalogue of the National Museum ofAfghanistan 1931-1985》,Francine Tissot,法国,2006 年,页399,图版138,139,和140

 

HKD: 150,000-200,000

USD: 19,400-25,800


菩萨头绾发,髻戴敷巾冠饰,冠饰配有宝石纹样装饰,突显华贵,五官明显,嘴角微微上扬,面目十分慈祥,双耳下垂,佩戴耳璫,为典型的犍陀罗风格菩萨王子造像。

 

Lot 962

2至3世纪 

犍陀罗片岩佛头

A FINE SCHIST STONE HEAD OF BUDDHA

Gandhara, 2nd-3rd Century


23 cm. (9 in.) high

 

来源

日本私人收藏,20 世纪 80 年代入藏


参阅

《Gandharan Sculpture – A Catalogue of theCollection in the Museum of Art and Archaeology 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Sarla D. Nagar,密苏里州大学博物馆,1981年, 35 页

《Gandharan Art (II)—The World of theBuddha 第二册》,日 本学者栗田功,东京,2003 年, 41 页, 图版 98

 

HKD: 100,000-150,000

USD: 12,900-19,400


菩萨头绾发髻,发髻为波浪型,戴敷巾冠饰,冠饰从中间将发束一分 为二,冠饰配有宝石纹样装饰,鼻梁高挺,嘴唇上蓄有八字形卷髭 , 造型巧妙,面目肃穆庄严。

  

Lot 966

2至3世纪 

犍陀罗石雕释迦牟尼

A GREY SCHIST STANDING FIGURE OF BUDDHA

Gandhara, 2nd-3rd Century


85 cm. (33 1 /8 in.) high


来源

新加坡私人收藏

Stephanus J.M. Grusenmeryer, 1995 年购藏


HKD: 400,000-600,000

USD: 51,600-77,400


此尊造像发髻为大波浪纹,面颊方圆,眉间白毫,双耳直垂,面目清秀,庄严肃穆,身着通肩长袍,衣纹简洁流畅,有明显下垂感,左手持物,体态优雅,为典型犍陀罗风格。

 

Lot 967

2至3世纪 

犍陀罗黑片岩画像砖

AN EXCEPTIONAL BLACK SCHIST PANEL,DEPICTING ON THE RIGHT SIDE THE DEATH OF THE BUDDHA (PARINIRVANA) AND ON THELEFT OF THE CREMATION OF THE BUDDHA

Gandhara, 2nd-3rd Century


74 cm. (29 1 /8 in.) long

 

来源

日本私人收藏,20 世纪90年代入藏


参阅

《Gandharan Art (I) — The Buddha’s LifeStory 第一册》,日本学者栗田功,东京,2003 年,250 页,图版 507

《Gandharan Art In Pakistan》,Islay Lyons & Harald Ingholt,纽约,1957 年,图版 137-142

《Gandhara Art from the HirayamaCollection, The Hirayama Ikuo Silk Road Foundation》,田辺胜美,平川郁夫丝绸之路基金会,日本,2007 年,页 45 和 47

 

HKD: 600,000-800,000

USD: 77,400-103,200


此件拍品由黑片岩雕刻而成,雕工细致,结构搭配讲究,分左右先后描述了释迦摩尼圆寂和其尸骨火化仪式的重要场景。中间由希腊式立柱分隔开。浮雕上方有倒三角 形几何图案排列作为纹饰,简洁大方。石雕左边描述的为释迦摩尼圆寂时的场面。只见释迦摩尼右协着席,叠足安卧于一方形铺床的中心,神态安逸,即将涅盘。其 周围被九位弟子围绕,众弟子姿态各异,神态不一,无不流露出悲伤之情。其中一名弟子,更是将头枕在右手上,趴在佛陀下方,悲痛欲绝几乎失神,场面十分生 动,反应出工匠的高超技巧。


石雕右方则描述了释迦摩尼圆寂后荼昆的场景。荼昆为音译词,意为火化的意思。画面中央为 熊熊烈火,周围围绕着弟子共八人分左右两侧排开,一侧四人,一方面像征着其弟子来自四面八方,同时也顺应佛教典故即之后释迦摩尼的舍利被分为八份,用净器 装盛,分送八国,造塔供养。众弟子无不目不转睛的凝望着大火,场面庄严。观赏的同时不仅赞叹匠人精湛的雕刻技术之外,也对其对佛法故事的瞭解和巧妙的设计 叹为观止。

 

Lot 968

2 至 3 世纪 

犍陀罗灰片岩王子像

A FINE LARGE GREY SCHIST FIGURE OF THEPREACHING BUDDHA

Gandhara, 2nd-3rd Century


57 cm. (22 1 /8 in.) high

 

来源

日本私人收藏,20 世纪 80 年代入藏


参阅

《Gandharan Art (II)—The World of theBuddha 第二册》,日本学者栗田功,东京,2003 年,57 页,图版 141

《Gandharan Art (II)—The World of theBuddha 第二册》,日本学者栗田功,东京,2003 年,58 页,图版 142

《A Catalogue of the Gandharan Sculpture inthe British Museum》,W. Zwalf,伦敦,1996 年,图版 70

 

HKD: 600,000-800,000

USD: 77,400-103,200


此尊造像高 57 厘米,头戴宝冠,身后戴圆形背光,五官棱角分明, 嘴唇上蓄有八字形髭,神态安详,袒上身,下着长裙,正面交脚端坐。造像身材健硕,佩戴耳璫、腕钏,金镯等贵重首饰,像征其身为王子的高贵身份,肩披帔帛, 帔帛包裹左肩,双手至于身前,施智拳印,右手持一莲蕾,姿态优雅,静坐于一方座之上。



微信号:zhongguojiade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