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疾病的“麻痘惊疳”

 负鹏载舟 2017-05-21

[保健] 儿童疾病的“麻痘惊疳”

linhong



首都中医养生首席指导专家、北京兆麟堂国医馆的名老中医鲁兆麟教授认为要使小儿身体健康,必须吃饭不宜过饱和过度营养,穿衣服不宜过度保暖。
中医对小儿的认知,早在宋朝著名儿科医家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说:小儿脏腑成而未全,脏腑柔弱,全而未壮。因此其得病“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而且对儿童的疾病认为最常见的疾病概括为“麻痘惊疳”四个字。
麻指麻疹,古代麻疹是危害小儿最常见病之一,虽然现在有麻疹疫苗的发明,大大減少其发病率和致死率,现已不构成危害儿童的重大疾病,但是因麻疹导致的肺炎,仍然是儿科的危重疾病,一直受到儿科医生的关注。
痘并不是我们常见的水痘,古时是指天花,天花在古代是一个致命性非常高的疾病,引起小儿发病死亡率很高,古代医家十分重视,直至清代发明了牛痘,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疫苗,它的大量广泛接种,才控制了天花的流行,现已基本控制。
惊是指人体肌肉痉厥,意识受到影响,甚至神志不清,这在当前也是儿科的常见危重症。
疳指疳积,是指小儿最容易见的一种常见病,是指小儿脾胃功能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而小孩饮食难以节制,不知饱和饿,爱吃的饮食拼命吃,容易产生消化不良,食积内停,不能变成营养人体的有用物质,所以造成小孩吃的很多却骨瘦如柴,中医称之为疳积。
其中,小儿消化不良和发烧惊风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
所以中医一直流传一句谚语:“要得小儿安,三分饥与寒。”这在婴儿、儿童时期的养生、保健中十分重要。
兆麟堂鲁老认为:因为停食和发烧是有密切关系的,因为小孩容易停食,而胃肠中有了食积后,食积郁而化热,而小儿身体状态是处于长身体的阶段,营养物质赶不上身体增长的需要,基本处于阴相对不足阳相对偏盛的状态,故中医有小儿“纯阳之体”的说法。
而食积化热之体,受到父母长辈的疼爱,穿衣服又怕孩子着凉,衣服穿的比大人还多,身热必然出汗,如果外出时,冷风一吹,小孩免疫力又差,很容易感受外邪,引起外感发烧,
中医认为是外感夾滞,治疗主张疏散外邪、消积导滞。说明食积又是小儿外感的重要诱因之一。所以中医认为要使小儿身体健康,必须吃飯不宜过饱和过度营养,穿衣服不宜过度保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