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岭北的脊梁

 章革伟 2017-05-21
《来自于章革伟原创散文》

从岭北周往右拐,一条沿着小溪的乡间小路直通下院,这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像一根没有尽头的长绳,溪水清澈见底,明镜一样的水面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点点金光。

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望着眼前的青山绿水,俨然有一种亲切感,这是一种来自于骨子里的亲近。

柔软的风儿迎面吹来,阳光也变得柔软了起来,不再那么的刺眼。我陶醉在这一缕风里,陶醉在柔软的阳光里,陶醉在溪水潺潺的旋律里。

由于我们乘坐的大巴车司机怕发生意外不敢再往前开了,车子就停在了金山湖村口。面对小桥流水人家,我自然不肯错过如此宁静的画面,就沿着小溪边这条路向前走了起来。

后来,老师说,用小车分几次把我们这些人送到下院。

路上,我问海霞,老师是哪个学校的,海霞说是诸暨中学的。莫非他就是闻名已久的马伯成老师?海霞说,如假包换。

那天去诸暨中学,和蔡伟拉家常时,他和我说,我们学校的马伯成老师散文写得很好,是诸暨的散文大家,而且他还出版有一本《杏坛守望》的书。回家以后,我想着蔡伟嘴里这个诸暨的散文大家,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想看看他的大作。

百度后,让我更加吃惊,原来老师不仅是中学高级教师,还是浙江省教师藏书家,浙江省教育学会会员,他曾荣获诸暨市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先进个人诸暨市十佳青年教师绍兴市教坛新秀全国百家作文指导课特等奖等一系列荣誉。

当我看着钱汉东教授为《杏坛守望》写的序,看到教授推崇老师写的《夜宿五泄》一文,就有一种迫切想要阅读老师文章的心情,其实,这种心情来自于钱教授说的那句话,他说,老师的散文追求真率和质朴。

我以为自己与老师这样的大家不会有交集,但这次随着作协去岭北采风,不仅见识到了老师的庐山真面目,而且从他的身上读出了那份睿智和豪情。

“崇儒学以求德高,慕先贤而追节亮。”透过老师那副代表文人学识的眼镜,一个崇尚儒学、追慕先贤而德高望重的老师,在我眼里如同面前这座山峰一样伟岸。

“清风入怀,举杯邀月,市井之得失,职场之纷争,皆轻风淡云,飘然而逝矣!”寥寥数语,老师磊落的心境跃然纸上。可以想象,他就是一位用道德感化教育人的儒家思想践行者。

那天爬灵岩山,尽管和马老师没有过多的交流,但从他的一言一行中,我又想起了教授在序里的那句话“我国古代读书人追求:上能够孝敬父母,下能有英才可教,中能做自己喜欢之事。”我若有所思:在杏坛,似老师这样真正做到价值回归的教育家,还有多少?

或许,老师从未离开岭北。在岭北,老师不仅参与编著岭北镇志,同时,他还广泛地挖掘岭北深厚的地域文化,如岭北的民俗风情,如岭北的人文景观……

因为对股票有过系统的研究,几年前,我早就知道了华睿投资,也知道了华睿投资的掌门人叫宗佩民,他是岭北人。

只是绝对想不到,掌控着巨无霸资本的宗董会和我们一起爬灵岩山。不知道创投,不知道IPO的人或许根本不会知道浙江华睿投资在资本投资领域的能量。但我知道,因而才感到无法想象。

他就是宗董?他就是那个跺跺脚,中国资本市场说不定就会摇三摇的宗佩民?我使劲地眨眨眼睛,那一刻,内心之中除了震惊还是震惊。

2011年龙生股份、赞宇科技上市的时候,宗佩民和他华睿投资的名字已经在我的脑子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那几天,我在网上各个财经论坛上面系统地搜索华睿投资,得知岭北宗佩民担任董事长的浙江华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浙江最著名的PE公司,而且在国内也是处于领先位置。

如此庞大的能量,其掌门人出自岭北,那一刻,我真的深为惊叹,但又有一丝自豪。

和我们一起爬灵岩山的宗佩民,背着一个登山包,如果不是提前知道了他的身份,我绝对想不到他就是掌控着超过100亿元资本规模、连续多年入选福布斯最佳50投资人的宗佩民。

从岭北人的身上可以看出他们兼容了东阳人吃苦耐劳的传统与诸暨人豪爽的性格,这种不怕吃苦、敢为人先的岭北精神,在宗佩民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他走出岭北,在资本市场闯荡,事业有成后,他毅然决定反哺家乡,投身岭北的经济建设。

宗董说,哪怕走遍天下,他仍然情系岭北,他要以实际行动来回报家乡,他要书写岭北人的新风采。他计划投资建设环石壁湖的休闲自行车赛道、灵岩山山地自行车赛道,着力打造一个具有运动特色的岭北小镇,既是他个人回馈故乡的情感回归,也是促进岭北发展壮大的一次扬帆之旅。

“子贤不嫌母贫,振兴岭北,不让岭北一些边缘的村落消失,建设幸福岭北是我迫切的责任。”宗佩民这番话彰显出了他独特的个人魅力。

这位宋代抗金名将宗泽的后裔,从小听着宗泽66岁上阵,打得金兵大叫“宗爷爷”的故事长大的宗佩民,他说自己的骨子里就有一种精忠报国的精神。

是啊!莫说乡路长,再长也长不过他们对于故乡岭北的思念。

岭北,是他们心中永远的根!

“家乡的一切,都倒映在我的脑海中,岭北的山山水水包含着我童年的美好回忆,它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岭北,我一定要把你打造成一颗璀璨的明珠。”宗佩民面对着雄伟的灵岩山豪情万丈。

在马伯成和宗佩民这些岭北人眼里,今天的灵岩山并不显得很高,因为他们深情的目光已经融入了灵岩山博大的怀抱。

他们就是岭北的脊梁!

抬头望,灵岩山多么的雄壮威武啊!就像那条长绳一样的乡间小路,蜿蜒与平坦相混合,在我的眼里,却更显出一份野趣与唯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