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藏香里的藏文化

 采桦 2017-05-21

如果寻找一种颜色命名西藏,可以是高原天空无限的蔚蓝,可以是布达拉宫一层一层的白,也可以是随处可见的红;然而想要寻找一种味道命名西藏,那只能是无处不在的藏香,它轻轻环绕着寺庙与人家,人们每天点燃,轻烟直上,连接着雪域与天堂。

关于藏香的来源,最普遍的说法是吐蕃时期,松赞干布派出一群青年到印度学习佛法,吞弥·桑布扎学完归来,发明了藏文,又把印度的熏香通过自己的演变,发明了藏香,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香味流传。在西藏的大小寺庙都有藏香供奉,修行人每日上香、给飘忽的灯盏添酥油,已经成为每日的功课。

在西藏,产香的圣地是尼木县吞巴村、拉萨西郊堆龙德庆县和山南敏珠林寺。不少稀罕的植物都可当成制香的原料,甚至包括寺庙里地上生长的不知名的花朵。从不同的藏香原料来看,藏香是多元化文化的结晶。比如西藏不产沉香、紫檀香,这些只有在海南、越南、柬埔寨生长;排香产自中国南方;豆蔻产于印尼和海南、黄檀香产于印度……西藏从来就不是个封闭的地方。

西藏诗人贺中介绍说,以前有不少新鲜玩意是经由西藏传入内陆的,比如藏红花,本出产于地中海,后来由英国人带到印度,再经西藏传入内陆,“藏红花”只是个模棱两可的命名。从一滴水中能窥见世界,从一根香中也能辨别出西藏的历史。

古时普通人家也有各种香炉和香囊,明朝才子屠隆还专门写过赞美闻香的《考槃余事》:“焚之可以清心悦神;焚之可以畅怀舒啸。”这是中国古典式的意境,在后来渐渐消亡,如今早已成为一炉沉香屑,最多出现在张爱玲的小说标题中。而在西藏,香味流传千载,其中意趣融入当地的生活中,融入酥油茶和青稞酒中,每一次拜祭和祈祷,随着香味传达澄明世界。


走进敏珠拉姆,感受更多西藏风情……


copyright@2014 敏珠拉姆藏式主题餐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