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很多的时间去读这本《公正,该如何去做?》,当然拖了很久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秋节浪的太开心直接把它忘了之后很久才想起来。后面因为阅读时间的原因,这本书在我手上逗留了一段时间。 这是一本哲学书。哲学之所以为哲学,是因为它是有逻辑系统的宇宙观,然而在看待一件事上,它可以有成百上千个看法思想和观点方向。哲学最直接的解释是“热爱智慧”,这一个头脑性的学问,而描述哲学的书,虽然我觉得自己脑洞很大,但是依旧只能尝试浅阅,谈不上什么长篇大论的书本分析,我只能好好说说,我在看书时,看到了什么。 “过分的贪婪是一种恶”“道德终究还是在于算计得失”,两句话就直白的点明了社会的道德性质,不过分贪婪,也不能真的不顾自己只为他人。我记忆最深的一个例子是,在一个无比幸福的城市里,人们都生活富裕舒心,气候宜人没有灾难,可是这一切的前提是将一个什么都还不懂得对一切懵懵懂懂的孩子,关进一个阴冷潮湿补满黑暗的地下室的一个小黑屋里。孩子在那里没有光,没有人和他说话,食物只能维持基本的生命甚至难吃至极,他不会长大不能死去,日复一日生活在这样的地下室里,只要他一出去这个城市就会被灾难摧毁。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该不该将这个孩子关进去?到最后都没有一个确定答案,是该牺牲这个什么都不知道的无辜孩子,还是用整个城市的幸福去拯救这个孩子。乍一看一个孩子肯定不如整个城市重要,可是要是那个孩子是你呢?可能有人会说,让那个孩子自己选择,可是这样真的公平吗? 这样真的公平吗?公平是指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某一方或某一个人,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个人承担着他应承担的责任,那个孩子难道是一出生就背负上这个责任吗,我们什么都没有给他,又为何要求他为我们的生命买单呢?在一个文明社会,有一些东西是金钱不能买的,更何况一个人的自由和幸福。至始至终没有给孩子去或不去以外的选择,甚至这个选择本就不应该存在,为什么是他?不是别人不是你我而必须是他?当同意并非必要条件时,我想没有人会愿意去牺牲自己的,这无关公平,而是人类想要活下去想要追求幸福让自己过的更好的本能。我知道这样子说来很绕也很像无理取闹_(:зゝ∠)_,可是这已经是我绞尽脑汁理解的内容了,毕竟是哲学的问题,有些地方作者也没法用最直接的语言解释出来,就如同哲学本身,雾里看花,不尽其意。 康德理论说“一个好的意志之所以好,并不是因为它所达到的效果成就。即使这一意志完全没有力量实现它的目的,即使它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却仍然一事无成...它也仍然像一颗珠宝一样因其自身的缘故而熠熠发光,就像那些本身就拥有完整价值的事物一样。”我虽赞同康德的这个看法,可是无法否认这位哲学大师在很多方面都直接而偏激的扯都扯不回来。 我浅浅思考一下,关于福利、自由、公平之间的矛盾。不是所有的人可以同时得到这三个东西的,就像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总会有放弃的一方。想要福利,就要有付出,往往付出了,就很难得到真正的自由,你不得不考虑自己的责任,公平又是相对的,我们不能要求一个富裕的人必须和一个贫穷的人过同样的生活,也不能要求无辜的人替谁去死亡。 最后我有一个问题,谁应得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