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不安全感来自于童年记忆么?该如何处理童年伤痛?

 榴花之城 2017-05-21

原创作者|施暘


本文的选题源于我的Veritas读书讨论群:在亲密关系中,我们现在的不安全感到底来自何方?会是童年的记忆么?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感情缺乏安全感的人,大多有这样的童年记忆:小时候被父母“抛弃”在某个亲戚家;父母脾气易怒、难以揣测因此要非常小心翼翼,父母不太关注自己的需求……



我们来看几个经典案例


案例1:


“我父母关系很差,经常在家吵架。他们吵架的时候我不得不躲在衣橱、卧室中,或者干脆自己幻想出一个小世界。”


该案例下,小孩往往会养成走神的习惯,因为“直接面对当下的环境”对她而言是可怕的,因此,她适应环境的方法就是逃避、就是告诉自己“我不在这里”,并且,不允许自己去感受


长期以往,她很可能习惯性抽离,无法融入环境。



案例2:


“我小时候,父母工作很忙,经常把我带到某个亲戚家然后趁我午睡偷偷离开。有时骗我他们给我买零食去了,让我在亲戚家等他们,然后就再也看不到他们了。不管我怎么哭,他们都不回来。”


这个案例下的小孩长大后会产生对情感的高度不安全感,害怕失去,总觉得感情都是不稳定的,并假设“没有什么是长久的,他人总会离开自己”。在这个假设下,她们会对他人的行为过度敏感。让她们彻底信任一个人非常困难。



案例3:


“我小时候,我父母情绪易怒、反复无常,我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发火,以及为什么发火,所以我总要小心翼翼。”


这个案例下的小孩很难对外界环境产生信任,因为环境对他们行为的反馈始终是不稳定、琢磨不透的。很多心理学家指出,培养小孩子的安全感,第一步就是帮她建立一个consistant的环境,让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某种行为必然会带来某种结果。


同时,如果父母的情绪状况非常不稳定,孩子也会出现处理情绪方面的困难——要不是跟父母一样情感暴露、暴躁易怒、不加掩饰;要不就是另一个极端:缺失表达感情的能力,因为面对易怒不定的父母,最好的办法便是压抑自己的感情



案例4:


“我从小父母就不把我当孩子对待,而是当作‘朋友’。尤其是我妈妈,她的烦恼、抱怨,她对于我父亲的不满都会一五一十地告诉我,希望我安慰她、照顾她。我小时候就承担了很多那个年龄不该承受的职责。”


这个案例下成长的小孩会习惯性地把别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前,很难接受别人的照顾和关注,建立亲密关系;而且,很难在生活中得到真正的快乐


此外,这样的父母会产生对孩子的极度依恋,甚至把孩子当作自己四肢的延伸和情感的依恋,而孩子长大后甚至会因为拥有自己的独立思想而羞愧


童年记忆如此重要,是因为童年是个体意识的起点,也是人生的起点。那个时候我们没有任何能力反抗、筛选我们所处的环境,只能被动接受。


而接收的方式,则会长期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影响我们未来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





我们该做什么


长期以来我都想要从书中寻得医治童年记忆的办法,但是并没有读到过真正质量高的方案能够彻底医治。


比如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与金伯利.罗斯和弗雷达.弗兰德曼的《与内心的小孩对话》……里面提到的类似于“给父母写一封信,述说你的感觉和伤痛,然后开展悼念仪式“等等方法,个人觉得现实意义比较小 (但如果对这些心理疗法感兴趣,不妨去阅读这两本著作)。


我对于“如何对待童年伤痛”的观点,从来都是简单粗暴:live with it,与其思考如何缓解,不如加以利用;若它真的影响到你的生活状态,就去直接寻求专业心理医生、催眠师的帮助。



1. 什么叫做“加以利用”?——每种所谓的“童年伤痛”只要不严重到发展成人格障碍或者边缘性人格障碍,都能被当作优势加以利用。


轻微的伤痛往往让你更聪明。


韦恩.穆勒说过,“童年时受过伤的成年人通常会表现出独特的力量,这些人往往具有深刻的内在智慧、非凡的创造力和洞察力。他们的内心深处,在伤口之下隐藏着一个深沉的灵魂。”


这也是我坚信的一个理论。我接触过的情商最高的人,都有些许轻微童年伤痛。比如前面说的案例2和3,这些人往往很擅长观察环境,直觉敏锐,同理心强,能够很好地揣测他人的动机、保护自己。


而相反,童年环境非常健康、具备安全感的孩子,在情商和洞察力上就逊色多了。


不仅如此,如果你童年属于案例4的描述,说明你有很强的责任心、保护他人的能力,若加以利用,则会让你在企业中和大的家庭中大受欢迎。这些都是非常独特的优势,是别的小孩就算企图努力培养,都难以养成的优势。




2. 如果你平时想缓解,就采用各种心理学书籍中的通用方法:找父母静下心来聊聊,给父母写信,谈谈你的感受你的困惑。


如果当父母给你的伤害太深刻,甚至可以一段时间不与之联系,等到重建自我的工作完成后再接触。


但是again, 在“缓解伤痛”和“利用伤痛”之间,我倾向于后者。因为缓解的记忆还是会回来困扰你,而真正的“与记忆和解”是那些伤痛记忆反过来帮助了你,给你带来了切实的优势。



3. 从“童年记忆和伤痛理论”能推倒出另一条有现实意义的方法论启示:未来尽可能给你的孩子健康的环境。


当你了解到父母的行为能够如此大程度地影响孩子时,就该明白,为孩子营造出一个关爱、有安全感的环境是多么重要。


童年的孩子是没有判断能力和理性思考能力的,他们只能被动地认为“父母说的话都是对的”,所以你对他的每一个判断都会影响他,比如你说“你是一个很有创造力的人/你是一个没有主见的人”,都会成为他自我认知的一部分,甚至你的一句“你不适合唱歌”,可能会让他从此失去对歌唱的信心;你对待感情的方式也会影响他的未来,比如你经常对他的行为产生暴怒,会让他怀疑自己没有能力。



今天的内容到此结束啦。对于妖孽、生活、心理的探讨,可以加入我的读书讨论群。如果感兴趣的给我留言吧。


大家周末愉快!:)





致力于传播最高质量的女性妖孽美学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