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隔五年,张一蓓重启少年题材,她的这次网综首秀你看好吗

 alayavijnana 2017-05-21

 

如果把时间倒退至十年前,张一蓓应该是当时电视行业内最耳熟能详的制作人之一,这一点毋庸置疑。当时,由她制作的湖南经视《越策越开心》和湖南卫视《天天向上》两档节目简直如日中天,作品与人一起,均颇受欢迎。

 

如果把再把时间倒退至五六年前,张一蓓这个名字也依然不陌生。2011年的《少年进化论》和2012年的《向上吧少年》相继开播,连续两档少年题材的选秀和养成真人秀,让湖南卫视在节目类型的多样性上走在了前列。尽管在收视上并未取得与播出时段相符的成绩,但是冷眼君一直认为张一蓓在创新力上是非常厉害的。

 

只是,随着《向上吧少年》的结束,张一蓓最终决定出走湖南加入灿星,自此,这个名字开始逐渐被众人所淡忘。尽管在2014年,张一蓓也曾在广东卫视重启选秀,制作了一季《中国好男儿》,可是几乎没有任何反响,离开湖南卫视之后的第一个作品基本宣告失败。

 

就在大家又快忘记这位曾经的金牌制作人的时候,最近,张一蓓又携新作《美少年学社》回归,制作方就是张一蓓的公司优视新容。这一次不仅是重启少年题材,更是第一次尝试网综,让人又产生了新的期待。

 

5月14日《美少年学社》上线先导片,21日上线正式第一期。冷眼君第一时间看完之后,发现了节目上的一些亮点,但是也还是有一些担忧。



养成的定位有些模糊

 

应该说,偶像养成是近几年国内真人秀里的一个重要类别,虽说稍显泛滥,但是好在基本上都有一个相对比较明晰的养成定位。早年的“快男”“快女”是演唱方面的单项养成,《星动亚洲》、《加油美少女》、《蜜蜂少女队》和《天生是优我》是男女团体唱跳的养成,《一年级》的大学季和毕业季则是对表演能力的单项养成。虽然以上这些节目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在养成的定位上还是比较清楚的。

 

再看《美少年学社》,十一位少年加社长金星的固定组合,另外每期会有不同的飞行嘉宾对少年们进行教学指导。在正式的第一期中,就邀请到了唐国强和蔡国庆,分别教授表演和演唱,而到了当期结尾的作业秀部分,作品展示又以唱跳为主,从观感来说确实有一些混乱,到底要比什么?


据介绍,《美少年学社》的官方节目定位说法是偶像养成与真人秀的结合,坦白讲,这个概念其实并不新,因为大多数的偶像养成都基本上是这样的定位,只不过张一蓓这次用了更多元的养成内容作为加持,就好像《明日之子》也对选手进行了三个赛道的区分,希望发现和培养不同少年的不同特长。

 

当然一般来说,演唱、表演、舞蹈之间的联系会很紧密,但是从一季节目的看点而言,越是面面俱到可能越是难以找到重点。而这一点正好跟《少年进化论》相反,《美少年学社》是都想要而使得网友找不到重点,《少年进化论》则是自身没想好要什么,观众自然也就抓不到重点。



节目模型不清晰

 

刚才冷眼君主要说的是定位,回到内容,在看完先导和正式第一期之后,冷眼君明显感觉到这个节目的模型也是不清晰的。

 

一般来说,这类节目有两个大类别的逻辑。第一是选秀逻辑,那就是需要在众多的参赛选手中,经过海选、分赛区选拔、全国总决赛等阶段性比拼,最终选出最优秀的选手出道,有一种争夺锦标的味道,也有残酷的淘汰机制。第二是养成逻辑,其实在这个逻辑里也有海选,只不过不会像当初“快女”那样的声势浩大,而是将其前置或弱化,最终能够登上舞台的人即为海选后的阵容。而节目就是定向对这些选手进行培训养成,没有淘汰,只有内部竞争和优化。

 

很显然,《美少年学社》属于养成逻辑,可是问题就在这里,即便是养成逻辑,节目的赛制模型也应该让观众很清晰的获取到。比如《天生是优我》的模型就是,十三名少女以赛代练,通过六国讨教战看看“优我女团”是否有机会正式出道,这是该节目的模型和最终的看点出口。先不说这个模型是否完美,但至少会让观众在一开始就跟节目中的少女们一起,建立起一种命运感。

 

而《美少年学社》的模型暂时是不清晰的,因为还看不太出来这个节目最终是想要干嘛?如果说先前定位的问题是没有解决节目的“What”,那么模型的不清晰就是没有解决“How”的问题。从目前来看,单纯的教课虽然有一些亮点,比如唐国强的表演课确实彰显老戏骨的实力,但是几乎没看到真人秀的内容,少年除了有颜,还得有情节去支撑他们的人物性格才行。不然只是教课,《一年级》里的表演课教授其实也不差啊,《美少年学社》的特点是什么呢?

 

可能有人会说,这是一个养成节目,很多内容细节会随着节目的播出而逐渐清晰,但是冷眼君认为,节目模型这样的重大看点还是需要在一开始有比较清晰的交代,比如节目想干什么、怎么干,都是应该在第一期节目里说清楚的。



会不会又是一次试错?

 

记得三年前,《中国好男儿》因为节目形式老旧而被大家质疑时,张一蓓曾作出过这样的回应:“芒果是一个播出平台,做节目可以有一个尝试的空间,但是灿星是一个公司,我们在选择上就必须更加谨慎,根据有成功经验的模式来做比较稳妥。”可见,相比电视台,民营的制作公司会更加看重商业回报,试错空间更小。

 

张一蓓曾坦言,做完《少年进化论》后就已萌生去意,做完《向上吧少年》更是让自己和团队收获了自知之明。“这是个长期的过程,之前我们很狂,但失败以后,我觉得自己一点都不牛,发现饭原来还是要一口一口吃的。《中国好声音》是触动我跳槽的重要原因,我站在水边就要摔下去了,是它踹了我一脚让我离开。”所以今天转战互联网平台,可能也是看到了视频网站对内容的稀缺以及对养成类真人秀的试错空间。

 

如果说当年《中国好男儿》是因为平台较弱而导致反响平平,这一次借助优酷这样的平台,应该说起点是很好的。但是,节目的定位和模型等问题也很明显,尤其在营造的课堂概念里,核心其实还是偏传统的操作手法,与真正的网生偶像诞生还是会有些反差。但这种反差一定不是唐国强去《吐槽大会》时的那种反差,而是内容核心与所追求的形式之间的反差,准确的说叫不匹配。

 

《美少年学社》后续的内容,冷眼君一定会继续关注,但也希望这一档节目能尽快让网友找到核心看点,颜好绝不是全部,真人秀里还得有性格鲜明的“人”才对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