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股友】有何良策战胜这个大熊市?

 CHENYUMEN 2017-05-22

股吧股友:南山听风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从周末消息面观察,上头又新核发了10家企业的IPO批文,拟筹资63亿元。这,一方面意味着新股还在雷打不动、按部就班的进行;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每只新股背后至少有“三只老虎”紧跟着。扩容不停步,牛市别幻想——除非将来某一天新股发行撞上南墙。


*ST吉恩股票将于5月26日暂停上市,*ST新都即将进入退市整理期。这些,都为*ST板块中,某些有可能会步其后尘的股票敲响了警钟。


从形态上面观察,当前的上证指数正站在“二座大山”(3301点、3295点)所交汇的交通要道(颈线)位置附近,后市一旦向下破位有效,那就不是简单的二次探底的一个过程了。有关这方面情况,我们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作了探讨和预测。本周沪指在年线附近进行逗留,不排除仅仅只是3295点调整以来的“中途停靠站”而已。原因在于5月11日,沪指在见3016点时,是依靠保险、银行、石油等权重指标股的合力拉升、强力护盘才起来的!而并不是沪指“自然而然的”上涨动作。强扭的瓜不甜。只不过,因为有神秘资金在刻意的护盘、托市,所以,沪指后市的走势,不能用一般的理论、逻辑加以推定。


1727点以来的创指,虽然走出了一组6连阳的走势,但本质上,仍应作超跌反弹等来看待!其中期向下的大调整趋势,至今并没有丝毫的改变。


迄今为止,两市3000多家上市公司,别说连一只苹果都找不到,就是像腾讯控股、阿里巴巴这类优秀企业,都远走他乡。回头再来瞧瞧时下正在如火如荼、常态化发行中的新股,姑且不论其业绩如何保证!单是从公司经营等方面观察,可谓是三百六十五行,行行有状元。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


大量新股扩容,除了源源不断的带来新的海量大小非以外,还令原有的市场估值体系发生巨大变化。许多个股股价一路创新低,走熊仅仅只是一个表面现象,本质上系市场供求失衡,估值不断下降,重心不断下移,信心严重缺失等之故。而此类状况,目前根本看不到尽头……


再看减持这一块。大小非借道大宗交易平台进行减持,实际上具有非常大的迷惑性、隐蔽性、欺骗性。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如果说大非减持还受到5%之类约束而预先有点知晓的话,那么,海量的小非呢?人家抛售几乎零成本的股票,完全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即使以任何价位卖出,都是大赢家。


有同行总一厢情愿的认为,当前大盘似在构筑阶段性的底部,这种情况当然也有可能。但问题是假如这地方的大盘真正想要起来,其动力到底来自何处?或者说,是什么原动力来助推大盘大举向上运动的?系政策利好?基本面改观?供求关系得到改善?限售股解禁趋缓?大小非减持趋严、减少……


还有一点也需要指出,人们通常喜欢用洗盘、吸筹等之类的术语,来为时下的弱势行情作注释。对此,笔者持保留意见。这个市场中,3000多家上市公司,外加每周10只左右新股,再加上几乎天天都在解禁流通的巨量限售股,逾2万亿的再融资盘等等。A股市场中最不缺的就是股票这东西,最缺的是信心及接盘所需要的资金。


那么,投资者有何良策来战胜这个大熊市呢?


试着简单回顾一下本周行情(远的就不去展开了),部分机构资金的动作,或许会给我们带来某种启示:本周市场内做多资金,看上去只是在走马观花般的轮炒一些热点及个股。实际上,其潜在的招数,还是放在了对局部的热点板块个股,采取短平快、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之类的办法等上面。这是场中主力应对时下市道,所使用的没办法的办法——大盘扩容,个股缩容。


总体上,这个市场中,仍有80%左右的股票,投资者均需要适当回避。而投资者真正能够做的一件事情,除了挖掘、找寻十倍成长股、或者干脆先远离股市等以外,那就是紧跟热点,踏准节奏,张弓以待,控仓而行。譬若一个商场、一家饭店、一座影院。里边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络绎不绝,则至少说明其人气旺盛!“生意很好”。有时候,买卖股票的道理,其实也一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