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播学纲要》导读及重点

 霭色 2017-05-22

引子

《传播学纲要》的作者为陈力丹老师,前几年陈力丹老师给新闻学院本科生讲授“传播理论”时就以这本书为参考教材,按照本书的目录和例子讲授。如果大家足够仔细,可以发现前几年考题里有明显的这本书的影子,不过陈老师如今已经退休,不再命题。

 

另外,一直以来,刘海龙老师给本科生讲传播理论课时用的一直是《范式与流派》,从其中摘选出部分章节和中浅层次的内容供本科生使用,最近几年这本书越来越重要。

 

本科时有幸同时听了这两位传播学大师开设的“传播理论”课,研究生时又去听了为研究生开设的进阶高配版。未来几周,我会结合课上时强调的重点、疑难点,给大家划这两本传播理论教材的考研重点,今天先推出《传播学纲要》的重点。


打开方式

1、这本书在《传播学教程》之后、《范式与流派》之前看比较合适。首先需要使用《传播学教程》打好知识框架和大部分基础,之后才可以用《传播学纲要》补充知识点。

 

2、趣味性比较强,例子丰富,可以用来增强理解。


3、本书对于跨文化传播讲得比较多,要着重看这部分。


4、但是本书旁征博引的理论比较多,很多跟新闻传播关系不大,不用掌握。


章节重点

第一章

传播模式,图1-3、1-4、1-5经典模式要好好看。之后的几个模型未成为经典,感受一下最核心的特点就行,不用精确记。

 

符号与意义要看,一系列概念都要知道,比如能指、所指、话语、言语、非语言符号、符号的模糊性等等。


能指、所指,以及你们以后会遇到的巴尔特“神话理论”尤其重要。


熵、冗余等信息学概念要知道,知识等级图,媒介社会结构变化要知道。


最后,媒介给社会带来的五点变化也是要求背的。


第二章

学派的名字不要记这个版本的,记《传播学教程》或范式流派里的学派就好。


传播学的诞生可以看看增进理解。


帕克、米德、杜威等各学派代表人物的思想和成就要知道,跟其他书补充着整理。


42页的神话理论、媒介场不要遗漏。


第三章

镜中我、象征性互动(重点)、主我客我。

其他的自我传播理论现在提的不太多。

 

第四章

稍微看看就好。人际传播重点看传播学教程。

 

第五章

群体传播的特点及机制;组织传播的四种类比(理解就好)

第五节:戈夫曼拟剧理论

其他的不是特别重要。

 

第六章

重点看,但要思考大众传播在新媒体时代的变化。

哪些因素影响新闻生产。


大众传播的几种功能看《教程》就好


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要看,特别重要。


第七章

不是特别重要;


第八章

好好看,是本书的特色。跨文化传播写得比较细。可以加深对传播学教程的理解。文化休克、高低语境文化、萨丕尔沃尔夫假说都是重点。


第九章

“传播的控制”这一部分很重要;

结合今日头条等新闻生产中的变化,重新理解“把关人”理论;238页框架研究要好好看。


但是本书对于“传播的控制”和“传播的权力”两个概念区分不是很清楚,姑且先这么看着,等到看《范式与流派》时再辨析。


第十章

文化工业、文化领导权、文化帝国主义是重中之重。

媒介素养要好好看,对比着彭兰老师关于网络时代媒介素养的论文看(稍后群里会推送)。


注意事项

虽然给大家划了重点,但第一遍看书时还是要全面看,不能心存侥幸。


相关文章



【导读】《传播学教程》打开方式及重点范围


【导读】《网络传播概论》的正确打开方式


小小班就是你的考研锦鲤????


实务小小班开课计划


史论小小班开课计划


冲刺小小班开课计划


小小班福利与彩蛋


Hey,是时候了解下常菲姐和师文姐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