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左飞Jacky(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家庭教育咨询、老年心理学) 问:家长应该如何与孩子聊天? 并不是那种陌生人或一些亲戚为了讨孩子喜欢,所以给好吃的好玩的,然后带着一起玩耍的“聊天”,而是家长如何通过在家的时间与孩子以“聊天”的方式进行沟通与交流,很多时候父母也想知道孩子在校园里过得怎样,想一起分享,或是帮孩子一同解决一些问题,只是沟通的方式方法不得当。 那么在日常的生活中,家长应该如何与孩子交流,如何营造一个开放温馨的家庭氛围呢?
不过确实,这个话题值得说道。说几天几夜都说不完。那为了帮到题主,加之篇幅有限,我分几个最可能的情景和应对方法分别放到下面几个部分中去,希望能帮到题主。 一、倾听——会问问题才会倾听 倾听不是说让爸妈像机器人一样就在那闭着嘴任凭孩子说来说去。你不互动,孩子也没那心情跟你聊。所以,会问问题才是倾听的关键。 问题要问的具体 举个例子,很多家长放学接孩子的时候,都会问孩子:“今天学了什么?”呵呵。这时候孩子不给你翻白眼就不错了,态度好的会礼貌的回你一句:“学了好多”,高冷版的就直接看都不看你一眼,来一句:“不知道,忘记了!”也不管家长在那里气的脸有多绿,一溜烟,跑去和小伙伴们玩耍去了。 “行,要问的具体是吧?”很多家长这时候可能会这么想,“那我就问,今天在学校乖不乖啊?好玩不好玩啊?”再一次呵呵。孩子要是说“不乖!老师批评我了。”或者“不好玩,谁谁谁欺负我了!”那兴许还能有的聊一会。不过多半孩子可能会两眼迷茫(或者压根不看你)的说:“乖呀”或者“好玩呀”,敢问,下一句怎么聊?想套出更多的内容来?那你得想下一个问题,可是还没等你想出来,孩子早就跑掉了或者被其他事情转移了注意力。 所以要想做一个会与孩子聊天的家长,先要知道问问题的原则:要勾起孩子回答的欲望。 方法: (一)开启话题——让孩子更方便回答 缩小话题的范围,让孩子更方便思考如何回答家长的问题: 1)今天觉得那节课最有趣? 2)今天觉得那节课最难? 3)今天你数学课上的开不开心? 如果孩子还是不愿意回答,或者敷衍过去,就再给孩子缩小范围,让孩子做选择题:是数学课有趣还是语文课有趣? (二)拓展话题——了解孩子的心声 这一步很简单,第一步孩子回答了具体的事情之后,只需要再问三个字: 为——什——么? (三)继续深入——与孩子建设性探讨 举个例子: 1)比如孩子回答:我觉得数学课最有趣!数学老师经常叫我回答问题! 2)家长这时候可以问:老师经常叫你回答问题是不是让你觉得很有成就感?(问一些让孩子回答是或否的问题) 3)那是不是语文老师不经常叫你回答问题,所以你觉得比较没兴趣? 4)那你觉得那一节课是第二有兴趣的课? 5)如果老师不经常叫你回答问题,是不是数学课就不有趣了? 等等等等…… 大家可以看到上面3步,虽然表面上看上去像是没话找话,但是却很可能问出来孩子在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及时发现孩子对学习的态度的变化以及老师的教育状况。 二、求出孩子的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大? 每当我写一些方法的时候,很多家长会在下面评论,说:“这些方法看起来容易,实则执行起来很难啊。确实是这样的,不同孩子的情况不同,真正执行起来确实需要家长的经验和灵活应变的能力。 另一方面,如果孩子和家长之间的教育关系没有处的很好,就算是合适的方法,可能效果也不好。道理很简单,本身孩子就不待见家长,甚至是害怕家长,那家长问什么问题孩子都是抗拒的。比如权威或者专断式的家长,可能经常对孩子鞋底伺候(或者羽毛球拍伺候,或者衣架伺候……被我说中的家长请自行躺枪……),那别说你要问问题了,只要你一张嘴孩子就已经惊恐万分,生怕再被施以“杖型”,“伴君如伴虎”,谁敢随便表达自己的想法呀。 而民主型的家庭很可能太过民主,把孩子给“民主”成小皇帝了,那根本不想听你说话,你给我想要的玩具和吃食就好啦,干吗说那么多! 所以,无论什么样的亲子关系,家长还是要先求出孩子心理阴影的具体面积之后,努力缩小它,以上的倾听方法可能才能用的更纯熟。我这里也有几个方法,大家不妨一试: 1.放低身段 你要求人办事,自然要对对方毕恭毕敬、好言相劝。没有道理你要求人还要居高临下等着对方瞻仰着你帮你把事情给办了吧。那对孩子也是一样的,聊天这件事情上,我们大人其实是想求着孩子把自己的心声说出来,自然不用低声下气,不过也不能居高临下。但是与孩子身高上的差异却让我们不知不觉让孩子有了被压迫的感觉。所以最好蹲下与孩子平视聊天,孩子觉得被尊敬了,对父母的防备心态也就小了许多。 2. 聊天要会挑时候 孩子逛街想买零食、等着去看电影、正在聚精会神看电视,忽然父母凑过来要聊天。大家想想,当看电视的时候如果自己母亲凑过来要和我们聊天,我们估计也是眼睛盯着电视有一句没一句的应付着,也不愿意多理睬。孩子也是一样。所以,最好找彼此都内心平静没有什么要紧事的时候去聊天(晚上睡觉前、上学和放学的路上等等)。如果是事关重大必须现在就聊,那要先跟孩子说放下手中的事情,四目相对与孩子郑重的聊一阵子。 3.多问孩子的看法 多在聊天和讨论问题的时候问一句: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这句话用在什么时候呢: ① 家长不知道如何回答孩子问的问题的时候,先用这句顶一顶,赢得更多的时间,免得觉得自己在孩子面前丢面子。比如:爸爸,什么是妓女?(有个7岁的小男孩问过家长这样的问题……) ② 给孩子进行思想教育的时候。(例如街边看到有乞丐,就可以拿出来跟孩子探讨该不该给他钱财呢?可以借机教育孩子的怜悯之心和努力劳动不要懒惰的意识……) 4.与孩子分享自己的秘密 孩子喜欢秘密,彼此交换秘密就证明彼此是小伙伴。这是进入孩子世界的准入证。 想一想,忽然有一天,爸爸拉着儿子,很神秘的说:“儿子,爸爸告诉你个秘密,你别告诉妈妈好不好!”儿子会是什么反应?肯定瞪大了眼珠,信誓旦旦的努力的点着头,心思全跑到你这里来了! 分享秘密就是这么神奇,可以让亲子之间的距离一瞬间就拉近了,因为这里面有一个隐含的意义:分享秘密之后,你我就是一条船上的人了,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呢! 所以多跟孩子分享秘密也是个迅速拉近彼此距离的很有效的方法,不过也要慎重选择秘密。比如要是告诉孩子你家钱藏哪里了,兴许哪天就被我问出来了哦。 以上就是我推荐给题主的方法,如果题主嫌写的不够具体或者可操作性不强,可以告诉我具体的事情和场景,我们来进一步探讨如何应对孩子的问题,与孩子良性的聊天。 (本文为左飞Jacky原创,选自知乎,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