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罗氏宗祠(十):花都鸭湖罗氏宗祠

 家在远方p2wzle 2017-05-22

人民日报:祠堂是国人灵魂的栖息地。祠堂在,祭如在。祭如在,倍思亲。祭如在,一切在。

  花都鸭湖罗氏宗祠,座落在花都镇北部的鸭一村。祠堂座北向南,建于明朝。祠堂共三进,清道光五年(1825年)重建,2007年重修。

  鸭湖罗氏宗祠:一是建祠年代久远;二是大门建造为宫廷式;三是罗氏宗祠的牌匾在祠前八米外便看不见。该祠2008年确认为《花都区登记文物保护单位》。

  祠堂墙脚全部用白色的花岗岩砌建,比地面高出50公分。大门前的石阶、地面均用浅绿色的花岗岩石板铺砌。门后用灰色石板铺砌。祠堂内凡接近雨水的地方都用石板铺砌,其它地面则用阶砖铺砌。入得大门便是屏风。两侧边是四石柱的长廊。

   屏风进去中间是天井。它的中间用白色的花岗岩石板铺砌两米宽,与前后地面一样高,所以下雨后进出走经天井也不湿鞋。中堂宽大,中堂进入两侧建有房子。中间石砌的天井。后堂地面又比前面高出36公分。

  祠堂四壁是有灰砖建造。每一进都用石柱和木柱支撑。梁柱上有许多雕刻艺术品。有栩栩如生的人物、花、鸟、虫。墙壁上有许多古画,诗词。瓦面脊梁上都是古建筑艺术造型。

  罗氏宗祠大门两侧,称“宫廷式”大门。“罗氏宗祠”的牌匾,为什么在祠堂8米外便看不见?它的用意是,要看见罗氏宗祠的牌匾,就得像晋见“皇上”那样,先低首上前,才抬头观看。一般祠堂都是祠堂名字刻在门上的石板,而罗氏宗祠的祠堂名字是雕刻在木板上。

  罗氏宗祠的基本设置是:大门两侧挂有用木板雕刻的对联:丫山毓秀,湖海钟灵。对联将“毓秀钟灵”分开来用,是罗乐之题。丫山,是指村后面二三千米远的丫山:湖海,就是指村前的小涌、鱼塘和村前面五六百米远的巴江河。有山,表示有“靠山”;有水,表示有出路,有钱财。(俗话说:“有水头”)以前水路是重要的交通线路。中堂有用木板雕刻的“毓兰堂”牌匾挂在正中,还有“进土”牌匾。后堂有祖宗神位。

  鸭湖罗氏先祖来自南雄珠玑巷。宋朝绍兴元年,宋皇帝为缉拿逃离到南雄珠玑巷隐居的苏妃。决定兵屠南雄珠玑巷。时贡生罗贵,其姐夫在朝廷兵部任职,他知道要血洗南雄后,便通知罗贵赶快逃难。罗贵于是与南雄珠玑巷58姓村民商量,大众意见统一后,便向县衙办理迁移手续。罗贵带领58村36姓97户1000余人,于绍兴元年(1131年)正月十六日,从南雄珠玑巷出发,水陆并进。水路的用竹排沿浈江、北江南下珠江三角洲。罗贵驻足冈州底(今新会棠下镇良溪村)。

  历经九百多年,罗贵一族子孙发展到今天,遍布广东及海外各地。还有许多罗氏族人到欧、美等地发展。鸭一村的罗氏先祖也是罗贵的后人。

  鸭一村罗氏族人较有出色者。清道光六年(1826年)有进士罗廷翰。近代较知名的有罗华堂。罗华堂初时是赤坭至广州的客船船工,后来他经营客运船渡,罗华堂后来水上客运事业大发展,航线遍布广州至珠江三角洲各地,还有航线至广西梧州。罗华堂不但事业成就大,还是个慈善家。村中遇到水,旱灾害,他都热心赈济灾民。他和民国罗逸群相交。请题词“百世同源”。

  鸭一村书记,祠堂理事长罗泽安宗长带我们参观并介绍了祠堂情况,中午盛情招待了我们一行。

  同时感谢花都宗亲会万新会长盛情接待!秘书长品超,副秘书长学胜、巴拿马宗亲会天佑副会长全程陪同参观考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