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根问祖:罗氏家谱通考(一)五千年的家史

 家在远方p2wzle 2017-05-22

   

     寻根问祖,是人的一种本性。寻根问祖的过程,也是寻梦之旅。它不仅仅是寻找族谱,寻找族群,寻找先祖,寻找亲人,也是寻找家族之梦、民族之梦,更是一种家国情怀。家谱是传承最生动久远的文化遗存,记载着一个家族鲜活的历史。上至几千年,是一个家族波澜壮阔的历史展现。

   广西罗敏贻宗长(18078726988)提供一小本他家父不知何时何地复印的重修于乾隆九年广东《连阳罗氏重修族谱》复印件,记载广西北流市西埌镇坡心村车地山宗祠开基祖-文美公是于乾隆戊辰年从广东连州府忠信搬迁过的,至今己经十世。从该族谱中得知:从始开姐祝融公算到他本人已是第176世。

开宗始祖祝融公源流(60代)

1祝融公→2宸佐→3任公→4正公→5宣朝→6荣居→7弼厚→8立德→9振公→10纲公→11廷公→12升公→13桂公→14选公→15孟公→16周公→17思仁→18信公→19瑞公→20金梧→21知足→22运公→23大德→24礼荣→25南峰→26兖公→27伦公→28佐公→29辅公→30日盛→31章公→32明公 →33忠公→34和公→35志公→36元公→37镇公→38常公→39安公→40秉文→41城公→42立名→43纪公→44万公→45鹏公→46冲公→47凤召→48承公→49贯公→50富公→51恩公→52权公→53百发→54通公→55祚公→56觉公→57奎公→58旭公→59炳公→60源公→61匡正

建国始祖匡正源流(匡系40代)

1匡正→2昌允→3祥公→4甲应→5文波→6德公→7凝猬→8进贤→9宏公→10璇公→11辇公→12赞公→13静公→14洪统15彦一→16班公→17震公→18博吉→19干公→20晖公→21缙公→22敬公→23家期→24万通→25苍噩→26→27利达→28秀扬→29学公→30程政→31乘公→32图南→33守陇→34茂峻→35宗誉→36科屏→37廷荣→复任→38维翰→39天朝→40珠公

按《江西罗氏大成谱》罗珠公四十六世洪德公九妻十八子 (此谱记载有出入
一妣,钱氏,殁葬石壁村。生女一:莺,号小乙娘。 
二妣,程氏,生子一:大一。 
◎大一公,字君崇,洪德公长子。生于宋绍定壬辰(公元1232年)五月十八日酉时。考取明经进士。配曹氏,讳大娘,生于宋端平乙未年三月二十九日未时。因避蔡九五之乱,自宁化石壁故居迁入广东大埔湖寮。考妣合葬大埔县高桥杭,丑山未向。继配梅氏,生于宋端平乙未年,殁葬夫墓处。生子三:次一郎、次二郎、次三郎(乾元)。裔居大埔、丰顺、兴宁、梅县、河源、惠州、英德、清远、阳山等县。 
三妣,古氏,生二子:大三、仲五。 
◎大三公,派名君兰,洪德公三子。生于宋淳佑丁未(公元1247年)。元朝郡庠生。居福建宁化,南宋末,因避战乱,迁居福建汀州上杭县胜运里。配邱氏,生殁葬失考。生二子:安公、宁公。长子安公,仍留居祖地,宁公于明洪武年间迁居广东长乐(今五华县)七都榕树下,后裔分支兴宁县刁坊黎岭、叶塘雷公岭、石陂、叶池等地。 
◎仲五公,洪德公十三子,未详。 
四妣,董氏,生三子:孟二、小六、仲八。 
◎孟二公,洪德公十一子。生三子:华敬、华信、华时。八世裔孙法忠,由闽迁粤大埔县黄贡坝。 
◎小六公,又称伯六公,讳旋行,号梅溪,洪德公十五子。生于南宋末期,元朝岁进士。由福建汀州连城县瓜田里,赴任广东潮州府通判(相当于今专区检察长),解组后因世乱乃与弟伯七迁居梅县梅溪都下寨。卒葬兴宁县佛子岭。配吴氏,葬佛子岭乱墓冈。 
◎仲八公,洪德公十七子,未详。 
五妣,郑氏,生三子:大二、大七、小三。 
◎大二公,字杰,讳彦豪,行十三郎,洪德公次子。配李氏,考妣生殁葬失考。子二:仲二郎、仲八郎。 
◎大七公,洪德公七子。配蒋氏,生子四:仲一郎、仲四郎、仲十郎、仲十二郎。三子仲十郎居广东兴宁。 
◎小三公,讳福清,洪德公十二子。生于宋宝佑乙卯(公元1255年)。元岁贡进士,仕至宣教学录。卒葬兴宁县东门外黄岭上。原配未育,立九一郎为嗣。继配刘氏,乡科刘贵元公女,生于宋开庆己未年,卒葬黄岭,东向。生一子:九二郎字孟通,被奉为兴宁洋塘围开基祖。孟通生二子:聪、惠(庠生、无嗣)。裔孙居住兴宁县新陂镇、坜陂镇、永和镇、叶塘镇、龙田镇等处,至今已历二十三世,丁口繁盛。 
六妣,饶氏,殁葬南山。生一子:大四。 
◎大四公,洪德公四子,生殁配失考。生三子:谷泰、谷富、谷安。谷泰公迁居五华县伏一都玉茶乡,至其五十四世祖,永海公之妻戴太,带孙伯琼公迁陆河欧田珠岭开基,在珠岭建有祖祠安奉,大四公之孙法游公,作开基始祖,至六十六世止,各房共建有祠二十二座。 
七妣,白氏,生子二:大六、大十。 
◎大六公,字君瑞,行四十三郎,洪德公六子。生于南宋理宗绍定六年(1233),原居福建宁化石壁村,南宋理宗嘉熙年间举于乡,授官广东大埔县学正。任满解组时,因战乱梗阻,遂定居大埔枫朗。卒于元顺帝至元壬午年,享寿九十一岁。葬大埔枫朗坎下罗浮里,蛇形,丁山癸向。原配王氏,名六娘,卒葬夫墓所,庚山甲向。继配龚氏,再配张氏葬夫墓山。祭期:春二月十八日,秋八月十五日。生子:循规、循矩、循简。长子循规,生一子有富,由大埔迁居广东五华县潭下百安,为开基始祖。二子循矩,生于南宋理宗宝佑三年(1255),迁居广东兴宁县郑岗、矮岗、罗岗等处,为兴宁县肇基始祖。三子循简,迁居广东兴宁县径心油坑、菜畲、三枫树、竹丝湖等地,为迁兴宁开基祖。 
◎大十公,字君琳,洪德公十子。配杨氏,考妣生殁葬失考。生子一:帝旺,字德元,为上犹开基始祖。帝旺生子一:千二郎。 
八妣,蒋氏,生子四:大八、伯四、伯七、小九。 
◎大八公,字君环,洪德公八子。配彭氏,考妣生殁葬失考。生子四:孔吾、奎吾、明吾、亮吾。次子奎吾配钟氏,生子二:宾所、礼所。长子宾所字瑞生,配梅氏,生子一:星秀。星秀配雷氏,生子一:维藩。余未详。 
◎伯四公,讳元佑,洪德公十四子。生于宋宝佑丙辰(公元1256年)七月十九日申时,由福建石壁村迁居上杭县蜡石下,卒葬本村峒尾虾公背,龙形,清朝乾隆元年五月初六日重修,寅山艮向。配陈氏,名四娘,生殁失考,葬翁源县周坡藤山,癸山丁向。生三子:千一、千二、千三。长子千一,名志用,生四子:宗智、宗达、宗荣、宗华;始由上杭迁居广东翁源周陂腾山。次子千二,名志聪,于明初洪武三年(1370)由上杭迁居广东新丰县大席石下。其三子千三,名志惠,由上杭迁居广东连平县忠信镇石砌塘。 
伯七公,字君垂,洪德公十六子。以文学闻乡里,元朝至元甲申科乡试举入,历官奉直大夫,癸巳年任广东潮州府同知。解组回乡,道出兴宁,见山川秀丽,乃卜南门社地址落业开基,为本派始祖。与同母弟小九公望衡而居,情好愈笃,友恭之化,埀裕后昆。配徐氏,封宜人,生殁失考,合葬兴宁东门外黄岭上张克赞公园内,仰天海螺形,壬山丙向。生三子:均美、均绶、均章。均章迁居潮州汤坑县砻巷等处。伯七公自肇基宁邑,至今已历二十余世,丁口繁衍,人才辈出,遂成名族。 
◎小九公,名君姿,字盛龄,洪德公第十八子。生于南宋理宗景定二年辛酉(1261)十月初八日卯时,原籍福建宁化石壁村,派分江西宁都鸦鹊林。南宋末,由贡生任广东循州学正,解组道出兴宁,见山川秀美,遂筑室县城东郊落业,即今宁新镇东风九厅十八井,意为纪念洪德公九妻十八子盛事也。世人称之为九厅楼,屋宇保留至今。小九公被奉为肇建兴宁东门罗的开基祖。历传至今约三十世,以望族著名兴宁。卒于元至正癸未年十月初五日未时,寿八十三岁。葬兴宁城东马战冈爪墩岭,艮山坤向。配黄氏,本邑黄贡元公女,卒葬东廓之田墩矮坝,鲶鱼形,又云虾蟆浮水形,艮山坤向。生一子:振翰。继配胡氏,生于宋景定重戌年七月十六日申时。生一子:新翰。再配曾氏,生于宋咸淳庚午年四月二十二日辰时。生一子:升翰。胡、曾二妣后迁合葬东廓甲墩黄妣墓所,艮山坤向,立碑为记。小九公第七世孙维公娶曾氏生八子为左八房、又娶胡氏生八子为右八房,乃小九公第八世孙也。(按:另说为新翰公至八世,分左八房;升翰公当七世,分右八房。) 
九妣,韩氏,生子二:大五、大九。 
◎大五公,行八一郎,谥敦艺,洪德公五子。生于宋末福建宁化石壁村,因避战乱,于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由福建宁石壁村偕弟大九迁入广东大埔弓砂开基。殁葬于大溪背鱼藤沙岗顶上转岗海螺形,坤山艮向兼未丑分金。生一子:细弟。细弟生三子:友直、友亮、友忠。传至五世孙西峰公,生五子:松林、木林、禄林、柏林。长子松林,迁居浒田下村;二子竹林,留居弓砂祖居;三子木林,迁居兴宁宝山;四子禄林,迁居三河,后又回迁弓砂故居;至十三世元兴,失传;五子柏林,迁居广陵青坑。 
◎大九公,洪德公九子。行八二郎。生于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因避兵乱,自福建宁化石壁村迁居广东潮州大埔安乐渡。配杨氏十三娘,殁葬于潮州大埔安乐渡,鼠子落田形,庚山甲向兼申。一九九九年因修梅坎铁路,故迁葬于安乐渡,与妻杨氏合葬安乐渡大座人形,壬山兼子。其四世孙福廷,再迁居程乡县(今梅县)小乡村,至十一世廷章,又移居西岩,至今已历传二十一世。又据廷章公九世孙江云宗长称:“其三世祖诚实公,原住梅县城社旬背,自四世祖起,迁居大竹堡沟湖,至廷章公,始分迁西岩”。 

洪德分房世系及居住分布


洪德大一公系

子明公


星曜、官亭、东兴、仲塘坑、路下排潘坑、章印、罗坳头、殿上村、先锋村、山田罗尾岭、叶屋坑、白石旱窝咀、过路塘,南方排,井头坑,高路下、鲤子塘大阳下围子,花骨竹塘罗屋、荷泗南寨下

径心

圩下珠坑、油坑、水口、坪宫、罗寨下

大三公

季通公

刁坊

黎岭下老屋、周兴下新屋、上新屋、罗秀利。长征永兴、河塘叶池

千四朗

叶塘

胜青榕树下老屋、三口塘井下、上乍、下乍、黄金塘、石陂老屋、尚仁、尚礼、乃昌

念三郎

叶南

鼓子石、深塘唇、船形、石禾坪、三角围、富公岭、船坑口、大岭下

福兴

黄畿架衣罗

弘开公

叶南

仙光社

小三公

廷鸾公

永和

暗巷里、枫塘

小三公

新陂

华新垒子罗

沥陂

红卫轩塘围

永和

三枫寨下,军社月形、石陂兴罗屋

叶塘

胜青洋塘围、南文社

龙田

苑塘矮车坝

小六公

小六公

宁新

城南下罗屋(政义围)

惠州

惠城区下角祝屋巷

大六公

循简

文通

宁中

竹一巷口

文道

永和

三枫、旗山咀、三口塘、蓝排、井祗、老社新罗屋

径心

罗祖堂、下窝、上排、油坑、老屋、坑尾、坪宫、罗屋排

新圩

鲤湖、田螺湖

循矩

孟惠

刁坊

白石下鹅孵山

孟明

福兴

矮岗桥头通书罗、细罗屋、锦华竹园里

刁坊

马鼻埂、桐坪、老屋、楼下、老新屋、星记、塘子面、宜捷楼。永裕、沥北、竹园下、黑池移民房、郑江东门口

新陂

乐仙通书罗

罗岗

蕉坑

龙北

霞洞

洪德公支系伯七公房

清公

宁新

寨子坝子岭

坭陂

丙塘象狮岭、宣明罗屋

刁坊

金银罗屋、瑶岗透下罗

城镇

南郊社下罗屋

新圩

新鲤罗屋窝

渭公

宁塘

邹陶丰坝里,坪上,新塘塘背、坪塘大罗屋

宁新

黄岭舍塘、官桥

新陂

家庄。石古塘

石马

蕉坑罗屋,礤下黄坭咀

宁中

竹一窝尾里罗屋

浩公

新陂

管岭沙坝塘

洪公

宁中

竹一窝里罗屋,洋岭罗元合

澳公

龙田

五一老罗屋、鹏兴围

叶塘

北塘高岭下

演公

宁中

洋岭大罗屋

汶公

龙田

苑塘井面上罗屋

成瀼公

永和

华丰三眼桥

宁新

黄岭旱塘

伯七公房

淳公

刁坊

新建罗屋

新陂

福丰柿子树下、管岭岭子上、鹤子树下、茔里、索麻罗、祠堂下、先声鹿角塘、家庄老屋、上门、下门、张官塘、上新屋、下新屋、对门岭

罗浮

官厅阁

濂公

宁中

枫岭柿子茔

宁新

黄岭新村二队

深公

福兴

神光翻身楼

宁中

鹅湖灌水塘

麟公

叶塘

北塘朋兴罗屋

叶南

走马岭咀尾罗

新陂

福庆山下罗屋

潜公

新陂

福丰全福岭

廷用公

石马

洋门向前上、下罗屋

叶塘

乌坭塘罗屋

小九公左八房

昱公

永和

三枫梨子茔、新店里、河唇、老屋下、中心屋石井唇、新屋下、大屋下、社子窝、高寨下新屋、林场竹子坪、粜曲岌、燕坭坑

宁新

水楼社角围

石马

礤下石结围、石龙围

龙田

高陂罗屋

晟公

城镇

栅里

宁新

文新保和、寨子蚌形、马齐塘

坭陂

笃陂坜口罗屋

旻公

宁新

文新茔下、岭尾、西塘窝、横新马战岗、罗岗岭、大路下、探花

坭陂

河心液湖岭

石马

宫前大鱼塘

刁坊

瑶岗柿子树下

小九公左八房

昊公

刁坊

瑶岗田心、思园围、莲塘、白石下、上罗屋

永和

新岗新围祗

宁新

大岭光神岭、寨子花黄茔

勖公

宁新

大圳勖公岭、寨子花黄茔、大岭打报罗

昺公

刁坊

河塘黄花庙老屋、新罗屋、石礤下

坭陂

柑子老罗屋、新罗屋

福兴

黄畿罗昺岭

昂公

径南

浊水黄塘里

冕公

宁新

大岭裕茂、裕和、裕丰、赤罗、岭背、顺昌、光神岭、丰山岭、水楼石陂窝,祥门店、前三台、上屋、下屋、楼肚里、楼角里、燕昌隆、老屋、新屋、排上、塘尾、东风榆树下、文星西塘窝、横新榕树下

永和

石陂肚、长安大焕里、新人民大厦

小九公左八房

冕公

坭陂

将军田心

宁塘

大茔冷水坑、柘塘人民大厦、锦岭围

龙田

羊岭虎形屋

罗浮

高坑下礤王罗屋

小九公右八房

浚公

宁新

东风浚公屋

涣公

宁新

东风九厅十入井、老屋、泗顺、光利、榆树下、佑顺、黄岭下门罗、豆腐罗、阳光、坪上

城镇

东郊矮坝罗

坜陂

大岭罗、布地新老罗屋、轩塘围

永和

军社旱塘、宋罗屋、暗巷里



源公

叶塘

墩上老祖屋、老屋、岭背、敦让楼、茶仔园、花灯罗

宁新

寨子三盛栈

龙田

五一中心塘、水陂、玉安围

罗浮

标兴围、三度溪

新圩

官寨凹上塘

淮公

宁新

东风老广成

罗浮

中兴街寺背

纲公

宁新

东风老广成

沥陂

社岭下

绅公

刁坊

墨池拔子树下

宁塘

花灯阁

城镇

西坛罗

玉宣公

宁中

佛岭莲塘背

玉完侃公

宁新

大路竹楼下、社下、社竹塘、蝙蝠形,老祖屋、琉璃下、石阶上、大茔、陶下,岭背、老逢昌、茂兴围、大圳花螺墩、长兴围、大塘唇,老祥记、新祥记。逢源当、阳光锦利、上逢昌、下逢昌、利源

永和

军社石民屋

玉完偁公

宁新

大圳四角楼、耀昌隆、雅达屋、低涵头、白照墙、高陂老屋、中心屋、名记、三房屋、仕敏屋、为柱屋、润丰围

僖公

永和

新廉罗、华丰罗、长安上排罗、新岗新村罗茔

宁新

大圳茶店后裔迁香港


  车地山宗祠自文美公开基祖以后的辈份允怀于兹道  逊志务时敏

  此族谱记载文美公有三子:徵興、徵全、徵材,我们属徵材公房,全与興不知迁居何处又无记载;徵材公三子:允振、允周、允清。我们属允振公房,未记允周与允清迁居何处;允振公生三子:怀佐、怀忧、怀爵。我们属怀忧公房,只知怀佐公于道光年间迁居平河但无年号与迁居地具体位置;又不知怀爵公迁居何处。所以我只清楚我们怀忧公这房的情况。车地山宗祠怀忧公这房的人口约1000人左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