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科住宅产业化研究基地探营

 来来永胜 2017-05-22

来源:新营造(ID: gh_a9f82f85518d)


前言


2006 年 8 月,万科在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获得万科住宅产业化研究基地用地,该基地是万科集团住宅产业化技术及产品研发、培训的重要平台。2007 年 2 月,建设部授予万科“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的荣誉称号,同年11 月 12 日,时任国家建设部副部长齐骥向万科住宅产业化研究基地正式授牌。万科住宅产业化研究基地规划用地 200 亩,分别由实验区、生产研究区、设备实验区、景观研究区、展示接待区、内装研究区及辅助功能区等主要部分构成。古人云:“十年磨砺锋利出,宝剑只待君来识。”今年是 2017 年,万科住宅产业化研究基地建立已过十年。为了感受研究基地这十年来的变化,记者于 2017 年 4 月 1 日来到了研究基地探营。刚踏进大门,感受到的是“人间最美四月天”。研究基地一派枝繁叶茂、花香四溢、生机盎然景象。


 

专业性体现万科匠心之道



我们知道万科集团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已是地产界的龙头企业,对住宅产业化技术的专业研究也在领跑位置。万科采用的住宅产业化技术包括预制内外墙、铝模板、大钢模以及内外墙取消抹灰等,在建主流项目采用工业化建造、精装修交房,产品和户型已实现标准化,万科主流住宅产品在 2010 年就已实现 100% 全装修。



记者随着讲解员首先来到 PC( 预制混凝土 ) 实验室,这里是专业制作PC 相关实验式的预制构件研究,占地4500 平方米,高度 14 米。可以看到,实验室趋向于小型的生产车间对预制构件进行批量化生产。讲解员介绍主要有三条加工线,一是模板加工线,传统的预制建筑模具是用木质的,最长重复使用周期只有 3~4 次,而万科使用的塑料模具平均使用周期 2000次以上,钢模达到 1000 次左右。二是钢筋加工线,传统的钢筋剪切采用人工折弯的方式,以厘米为计量单位,误差较大,万科则把平均误差控制在2 毫米,以毫米作计量单位,达到“两提一减”的建造目标。三是 PC 浇注线,从地砖、墙面、楼台、横梁、台柱等混凝土物件都可以像在工厂流水线一样预制出来,随后运往工地组装起来即可,真正实现“盖房子就像搭积木一样”方便快捷。



接着我们来到研究基地的标志性建筑——万科住宅性能试验塔。仰头望向它,不禁肃然起敬,因为作为全国第一个、世界第一高的住宅设备系统性试验塔,其功能也称得上一等,不愧是万科之作。试验塔总高 112.9米,地上 38 层,地下 1 层,是高层及超高层住宅的排水性能、热环境、排烟排气系统、外挂部品、煤气供应、空调管道、雨水系统的研究,还有排水管道噪音测试、节能节水研究,基本上关于超高层住宅的相关实验都能在此进行。同时试验塔上方的四个塔顶垂直轴风力发电机,配套塔前体能提水风车,辅助整个园区的内部发电和植物灌溉。实验塔关键测试仪器采用的是日本和美国高精度设备,其检测精度是日本目前现有检测塔的 2倍,检测技术在借鉴日本定流量测试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器具排水测试方法,来改进定流量测试方法存在的误差较大的问题。

 

下一站是能源中心,这里设置有多个实验室,一进室内看到了一个小房间似的封闭建筑,它就是 30 立方米 VOC 环境深度测试仓,将整个家具放置测试仓内,360°进行检测是否含有挥发性化学有机物,并不是采取“部分推整体”的检测方式。这体现了万科的工匠精神和专业检测,同时会出具检测报告,根据误差标准来将企业列入黑白名单,并在官网给予公示,这对建筑装修行业起到了监督示范的作用。还有建筑材料检测实验室、装修材料耐久检测性实验室等给相应的材料进行物理、化学的性能试验。在能源中心,还停放着一辆引人注目的六座无人驾驶电瓶车,独特外形加上车身为白色,因此也叫“大白”,是万科与上海交通大学一同研发的,采用磁传感器和 GPS 等技术,“大白”的研发看似与住宅产业没有多大关联性,但其实它的出现和近期的“共享单车”是相似的理念,解决园区、机场、公交站“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这辆“大白”就像电影《超能陆战队》里的“大白”一样,贴心为大家服务,方便出行。万科的专业真的体现在方方面面,从一而终。



 

系统性展示万科强大实力



移步来 到4号实验楼,也称为“青年之家”,是万科在 2007 年里程碑式的建筑,占地面积 6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1500 平方米,标准层构件101 件。十年前,万科就采用了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技术,除了主梁使用现浇结构,其余全部都是预制件装配而成,做到了预制率达到 60%、30 天竣工的实验楼。我们可以从外部观察,“青年之家”的色调以红色为主,讲解员介绍,这是因为红色有“红灯停”的意思,寓意让广大的青年人可以居住在这里,万科住宅就是他们停靠的港湾。听了介绍不得不赞叹万科集团的建筑理念是以人为本。



跟随讲解员进入到 4 号实验楼里,通过介绍,可以从三方面来总结万科集团是如何层层深入做到系统性的。一是预制构件材料的完整,有长宽高的高精度要求,各个保温层、夹心层及防水层都进行提前全面的预制加工。二是建筑材料的周全考虑,例如支撑架是万科区别于国内房地产的标志之一,建筑工人施工时使用支撑架不免会被刮破手,一定的概率导致破伤风,而万科支撑架的材料没有破伤风的风险,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还有像管线填充不是采用预埋暗线构法,而是管线架空,方便物业管理和日后维修。三是装修理念,万科的精装修交付标准多是日式风格,比如穿鞋凳、360°鞋架、伞架、钥匙挂钩的设计,室内大量采用推拉门来隔离空间,打造开放式厨房餐厅,同时在厨房的洗手池、洗菜池上方必有一扇窗户,户型研发工程师做过调查,一对夫妻居住在家,若丈夫在洗澡,妻子在洗菜做饭时候,能看到窗外风景,她的心情能更优,减少情绪的波动,这无疑体现了万科人性化的一面,户型研发做到细致入微。



离开了温馨的“青年之家”,走过对面是绿色建筑零碳展示中心,记者被独特的外围“奶酪墙”的设计吸引住了。它是由轻水混凝土做成大型的预制构件,大量采用打孔设定,起到遮阳和挡雨的作用,方便通风和光照。零碳中心在设计理念上实现零碳、零能耗排放,当你走进里面,能明显感受到清风徐来、空气清新,可以发现,室内的空气出风口设立在地面,通过顶部对称结构的太阳能发电板,将光能转变为电能,推动下方风扇页片的转动进行辅助通风,地下镂空结构吸入新鲜地气,流动的热空气和污浊空气则通过顶部两个显眼的红色大烟囱柱排出,实现烟囱效应,完成新风系统。零碳中心不仅在外围打孔设定和内部新风系统进行研究实验,也在建筑设计上与国际仿生建筑大师米克皮尔斯一同合作,用白蚁穴热压拔风原理进行气体流线设计。



接着映入眼帘的是一片人工湿地,它具有雨水收集和污水排放两大作用,也是水环境研究场所之一。记者一眼看到这个湿地,不免产生疑问,这里并没有活水流入,但湖水却是清澈见底。据了解,原因就是在雨水收集的周围,大量种植了停水植物,其根系有非常强的吸附净化作用,雨水最大程度净化后再通过黑色石子粒面墙,进行第二次过滤才进入到人工湖。湖内每隔 15~30 公分间距种植了苦草,其耐污能力强,可以达到净化水体效果。在环湖周围种植了疏密有间、错落有致的景观植物,不仅格局栽培有研究,花色搭配也是“万紫千红竞相开”,有白色的兰花、紫色的巴西野牡丹等,给湿地营造出一种“万般皆诗境,随时有物华”的意境。



 

创新性彰显万科魅力风采



眼前的热带雨林馆正在施工,它不仅是创新的建设理念,更秉持了万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企业责任精神。讲解员介绍热带雨林馆有三大研究目标,一是致力于对热带、亚热带濒临物种的研究,二是对乡土植物和景观植物研究,与国家级院士、博士进行前瞻性课题研究,三是南北树种驯化,未来在万科南北区域的小区中,所栽培的植物不存在由于地域性差异而导致的影响。万科的创新不仅是在建筑产业,相应的景观植物也是存在标准化,以此来解决园林景观的浪费,让物业不需要多次更换景观植物。同时热带雨林馆的建设也是精心设计,今年馆外上方膜作业已完成施工,膜材质与国家“水立方”的材质相同,即聚四氟乙烯,其厚度小于 0.02 毫米,达到透光性最优,使馆内植物受到最大程度的照顾。真期待看到它的顺利完工,我们与它相约,待完工那日再一同目睹它的风采。

 


最后一站,来到员工生态集装箱餐厅,是由 27 个废弃集装箱拼接而成,以二次回收利用的集装箱为主要建筑元素,采用“集装箱 混凝土”构成的复合结构,外围是涂抹了三层白色的纳米隔热保温的防水涂料,内部是秸秆墙,是一种环保性复合型墙面,采用玉米杆和秸秆压制而成,可以起到保温效果,做到自然重复利用。“以自然之道实现生态平衡之法”,体现万科集团在创新上的跨步,这种创新的废弃集装箱资源重复利用成果更多用在东北一线的万科营销大厅,半年一个周期的集装箱拼接,便可移动到下一个装置点,做到资源的可循环利用。



住宅产业化并不是简单地指 PC建筑或者是预制建筑,准确的是实现住宅生产、供应等工业化,从“两提一减”,即提升质量、提升效率和减少成本、物耗、能耗的标准,来决定一个项目的研究。万科住宅产业化研究基地应运而生,先后开展的工业化技术、绿色节能技术的研究应用,节能设计、住宅部品和绿色建材研发、住宅性能试验、水环境试验等,这些研究试验都为建造舒适健康的住宅提供了最佳的解决方案,研究基地是非常必要也是十分正确的存在。

 


经过一个小时的参观和讲解,基地走一圈,感慨万千遍。记者真正感受到万科住宅产业化研究基地带来的专业、系统、创新精神,除了要为已完工的实验建筑和产品点赞,更期待正在施工的新研究项目。万科集团一步步坚定不移走住宅产业化道路,不断向节能、节材、降耗的目标前进,不愧为住宅产业化道路上的引领者。


建筑革新最前沿!在这里了解装配式建筑:

从工厂到现场,最详细的预制构件施工流程都在这里了,细节满分!

今天,装配式建筑行业诞生了一款APP,而且还无需下载!

一张图看懂:北京万科装配式建筑发展之路!

北京这个预制率达到48%的装配式项目是怎么做的?

重磅!住建部正式发布装配式建筑三套国家标准,6月1日起实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