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是自己从医生涯的一段青涩回忆,跟各位同仁一起分享~ 作者 | 奔跑的阿托品 来源 |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一 在新闻媒体上,偶尔会看到有的患者住院因为各种原因而拒绝交费,对于这种新闻,我也是走马观花的浏览一眼,因为我觉得这种情况应该离我比较遥远。 可是当我真正遇到,我才知道,身为医生,谁都可能无法避免遇到相似的情况,比新闻跟具有戏剧性的是患者拒绝交费的理由。 造影未见明显异常,患者拒绝交费 那是一个53岁的中年女性,因为“阵发性胸闷、胸痛9月,加重1小时”入院,患者9个月前因为劳累后出现胸闷、胸痛,呈阵发性,每次持续几分钟到数小时不等。 1小时前活动后再次出现胸闷、胸痛,家属打120由救护车送来急诊,急诊考虑急性心梗,直接转到了我科。既往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 大概看了一下患者的急诊病历,询问了患者的发病情况,我赶紧让护士建立静脉通路,吸氧监护,正准备向家属交代病情,却发现家属并没有在床旁照顾病人,而是在楼道里和救护车司机大声争吵。 当时医院的救护车接病人是要收费的,而患者的家属认为救人是要有“人道主义”,这应该是公益的。在司机的坚持下,大概僵持了十几分钟,家属很不情愿的交了钱。 来的家属是老人的两个儿子,我大概交代了一下老人的病情,告诉他们目前情况,首先排除急性心梗,查心电图,未见明显的异常变化,ST-T轻度压低,需要急查心肌酶、心肌损伤等。 刚下完医嘱,护士告诉我,由于患者入院交费不够(交了300元),医嘱无法发送执行。我将情况告诉了家属,令我吃惊的是,两个人都不肯交钱,理由很简单,来得急没带多少钱,而且刚才还给救护车交了钱,现在没钱交费。 我和护士说“能不能给她放点账?”,护士回答说:“需要有人担保。” 看着病床上表情痛苦的老人,再看着态度坚决,没钱交费的家属。“我担保!”可能是正义的新闻看多了,我觉得这时候应该由我来主持目前局面。 老人胸痛越来越剧烈,必须排除夹层、心梗等急症,同时赶紧请示主任,抽血的结果暂时回不来,主任和家属谈过话后,家属最终同意造影。造影结果大致正常,造影过后,患者的临床表现也消失了,经过7天的住院治疗,老人病情好转准备出院。 就在时候,护士告诉我,患者家属拒绝交造影的费用。 我询问原因,老人的一个儿子“义愤填膺”的说道:“我妈根本就不是心梗,你们这是过度检查,你看结果不是好好的。其他的钱我可以交,但是这个造影的费用,我们不能掏!” 造影正常,就是过度检查,我是又好气又好笑,不论我怎么解释,家属就是不接受,反复就只有一句话,“过度检查的费用我们不掏!” 我实在无可奈何,最后主任和护士长出面,给减免了一部分床位费等费用,家属才交了欠费,事情这才得到解决。 对于这样的家属,我不想评论,只是想告诉大家,救死扶伤是医生的责任,交钱看病是医院的规定,我们要遵守规定,牢记责任。 二 心脏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频发低血糖 这是一个冠心病老年男性患者,冠心病病史8年,糖尿病病史6年,平时口服药物治疗,冠心病病情比较稳定,糖尿病目前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住院后我详细询问了病情,胸闷气短等症状并不是特别严重,这次主要是来复查一下,但是病人的一个情况引起了我的注意最近一段时间,发生过几次头晕乏力汗出。 ”是不是由于血糖的关系?还是因为血压的原因?”我心里嘀咕,患者入院第二天,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出来后,我就请了内分泌科医生进行了会诊,会诊医生认为目前患者的胰岛素用量是合适的。 既然这样,那就检测几次血糖,患者入院第5天,恰好我值班,护士跑过来叫我,说这个病人头晕出汗,我赶紧拿起血压计,同时让护士测即刻血糖。 结果血压110/70mmHg,血糖3.4mmol/L! 经过处理,患者症状好转,我再次询问,终于找到了答案。 原来老人的胰岛素一直是老伴儿给注射,在家里血糖也是老伴儿给测,有时候餐后血糖高了,下一次注射的时候,老伴儿就给增加两个单位,有的时候餐前把胰岛素按量注射了,可是自己却不想吃饭了或者就吃一点。吃的少了,胰岛素照打,低血糖当然会出现。 问题的根源找到了,解决起来就容易了,病人很快也出院了,在随后的3个月门诊随访中,低血糖的症状再也没有出现。 在临床中,作为医生的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也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身为医生,要有治病求因的精神,这样才很有可能药到病除。 同时作为医生,我们会遇到各个行业的人,医患之间的沟通,也不能忽视,这既需要我们不断的积累工作经验,学会向不同文化层次的人交代清楚病情,又要求我们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能够解答患者及家属的询问,取的信任。 医生治病,信任是前提,疗效是真理! 欢迎文末留言分享大家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奇遇”!
|
|
来自: 水滴石穿ljw > 《医改政策三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