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医接骨心要》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金疮秘传禁方》《跌打秘方》

 建华1968 2017-05-22




 《武医接骨心要》
                 梁全龙
 
武医接骨手中出,须看出臼与折骨,肩骨跌出最易见,上肩骨子自耸出,
举手不能上至头,疼痛难熬全无力,若遇此症要医他,手法妙中好顷刻。
令人两手骑跨抱,坐正其身莫偏侧,一手将来拽下臂,一手推其肩上骨,
两手一时齐拽动,自然入臼陷充溢。若用此法未见功,肩下须当用竹筒,
两头随力略抬起,我举两手如上弓,重用气力只一拽,拽上之时痛不凶。
中臂臼出最难识,屈则难伸伸难屈,且将好臂比别他,骨子若出自然屈,
令人用手捏上臂,我将下臂用拽直,举手之中要用巧,须向内边略一侧,
随手屈之又要伸,放手叫他自伸屈,若还肿胀难屈伸,其中消息要详精,
向内向外频转侧,须审骨节无砖声,无声无碍好之音。近手骱出也难认,
看他高骨方为定,高骨偏时骱必偏,高骨正时骱必正,高骨非是诊脉骨,
手骱底边高骨起,医人看处要分明,治法无非用拽直,且将其骨将上抬,
活动频频要仰抑,将他大拇指来伸,又伸大拇指下骨,方才筋骨得和平,
要好且须半月日。近骱臂骨悬半寸,此骨若损如折骨,治用薄杉板绑之,
扎缚须教他挺直,近手扎缚莫太紧,委曲不得反成疾。又有一种锁子骨,
近肩横连在喉侧,此骨若出无臼藏,若折之时易补葺,或出或折但K平,
就将围药浓摊匀,要加绵絮来包裹,更用桑皮按K平,抄肩绑缚用脚带,
复络患手在胸心。背梁骨出如何验,上下参差不得平,扶正患人席地坐,
用布抄胸吊上身,上身一起骨便见,急将手法掐须平。肋骨折时须指按,
按其骨节听其声,按着之时须用绑,绵絮加之急裹身。臀髀骨出最难看,
坐得平时无大患,扶他好足平直立,放下患足自然见,膀出侧外骨出里,
若内里侧出外面,令他仰卧端正身,两手举足用一伸,随将脚按其内踝,
一拽仍须要屈伸。惟有膝盖骨无臼,跌失之时难依旧,用药围定用圈箍,
总然成疾也无咎。膝盖骨下中臼骨,此骨生来未易出,若出之时也可医,
用力一伸再一屈,转侧内外看来由,骨入之时自平直。脚骱骨出最难医,
一出外边便难入,此骨若出成疾多,十好三四病六七,若遇此症要医之,
医家全在手指力,频伸脚背揉宽筋,大拇指头向一抵,抵入之时随缚住,
围药膏贴两相宜,若还不入病一世。又有一种模糊疾,但觉肿痛不出骨,
此等虽为跌扑轻,若要速好也难得。四肢骨折皮不破,折在中间好调护,
治法轻轻要拽齐,拽其捏平疾不做,速将围药包裹之,绑板两头齐臼缚。
若是骨子近臼折,绑板须宜透臼结,委曲臼边板休透,免致筋骨不动活,
如包胀肿并血淤,银针挑破生肌抹,六七日后缚若宽,再换围药随力扎。
又有皮破血淋漓,皮开骨露甚恐危,治法也要轻拽入,生肌散抹膏药随,
夏月须当露伤口,香油时上免生蛆,或有些小碎骨出,不须惊惧耐心医,
诸般骨节俱堪医,天灵盖破无药医,天柱之骨在顶内,若还跌出极为危。
下颏脱落如何验,口角流涎齿下齐,口角若正是双落,口角歪斜单落医,
令人背后抱住额,两手捧其腮颊骨,二大拇指入口中,尽齿根头捏着实,
轻轻拽出向上搀,随用一拽自平复。如觉指下叽然声,不须放手目暂停,
试看入臼未入臼,妙法无机在性灵。单落一边用指治,治法无过悉如此,
若医此疾漫心机,心性鲁莽徒然耳。此诀传来百有年,倭寇烧烬无遗编,
吾今略举其验过,虽为俚语实心传,若使后人能世习,济人利己两周全。
  
    夫手法者,谓以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使仍复于旧也。但伤有重轻,而手法各有所宜。其痊可之迟速,及遗留生理残障与否,皆关乎手法之所施得宜,或失其宜,或未尽其法也。盖一身之骨体,既非一致,而十二经筋之罗列序属,又各不同,故必素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或拽之离而复合,或推之就而复位,或正其斜,或完其阙,则骨之截断,碎断、斜断,筋之弛、纵、卷、挛、翻、转、离、合,虽在肉里,以手扪之,自悉其情,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况所伤之处,多有关于性命者,如七窍上通脑髓,膈近心君,四末受伤,痛苦入心者,即或其人元气素壮,败血易于流散,可以克期而愈,手法亦不可乱施;若元气素弱,一旦被伤,势已难支,设手法再误,则万难挽回矣。此所以尤当审慎者也。盖正骨者,须心明手巧,既知其病情,复善用夫手法,然后治自多效。诚以手本血肉之体,其宛转运用之妙,可以一己之卷舒,高下疾徐,轻重开合,能达病者之血气凝滞,皮肉肿痛,筋骨挛折,与情志之苦欲也。较之以器具从事于拘制者,相去甚远矣。是则手法者,诚正骨之首务哉。
 
[外治法] 手法释义
 
摸法
摸者,用手细细摸其所伤之处,或骨断、骨碎、骨歪、骨整、骨软、骨硬、筋强、筋柔、筋歪、筋正、筋断、筋走、筋粗、筋翻、筋寒、筋热,以及表里虚实,并所患之新旧也。先摸其或为跌仆,或为错闪,或为打撞,然后根据法治之。
接法
接者,谓使已断之骨,合拢一处,复归于旧也。凡骨之跌伤错落,或断而两分,或折而陷下,或碎而散乱,或岐而旁突,相其情势,徐徐接之,使断者复续,陷者复起,碎者复完,突者复平。或用手法,或用器具,或手法、器具分先后而兼用之,是在医者之通达也。
端法
端者,两手或一手擒定应端之处,酌其重轻,或从下往上端,或从外向内托,或直端、斜端也。盖骨离其位,必以手法端之,则不待旷日迟久,而骨缝即合,仍须不偏不倚,庶愈后无长短不齐之患。
提法
提者,谓陷下之骨,提出如旧也。其法非一,有用两手提者,有用绳帛系高处提者,有提后用器具辅之不致仍陷者,必量所伤之轻重浅深,然后施治。倘重者轻提,则病莫能愈;轻者重提,则旧患虽去,而又增新患矣。
按摩法
按者,谓以手往下抑之也。摩者,谓徐徐揉摩之也。此法盖为皮肤筋肉受伤,但肿硬麻木,而骨未断折者设也。或因跌仆闪失,以致骨缝开错,气血郁滞,为肿为痛,宜用按摩法,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
推拿法
推者,谓以手推之,使还旧处也。拿者,或两手一手捏定患处,酌其宜轻宜重,缓缓焉以复其位也。若肿痛已除,伤痕已愈,其中或有筋急而转摇不甚便利,或有筋纵而运动不甚自如,又或有骨节间微有错落不合缝者,是伤虽平,而气血之流行未畅,不宜接、整、端、提等法,惟宜推拿,以通经络气血也。盖人身之经穴,有大经细络之分,一推一拿,视其虚实酌而用之,则有宣通补泻之法,所以患者无不愈也。以上诸条,乃八法之大略如此。至于临证之权衡,一时之巧妙,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矣。
 
[外治法] 器具总论
 
跌仆损伤,虽用手法调治,恐未尽得其宜,以致有治如未治之苦,则未可云医理之周详也。因身体上下、正侧之象,制器以正之,用辅手法之所不逮,以冀分者复合,欹者复正,高者就其平,陷者升其位,则危证可转于安,重伤可就于轻。再施以药饵之功,更示以调养之善,则正骨之道全矣。
裹帘
(器一无图)裹帘,以白布为之。因患处不宜他器,只宜布缠,始为得法,故名裹帘。其长短阔狭,量病势用之。
振挺
(器二无图)振挺,即木棒也,长尺半,圆如钱大,或面杖亦可。盖受伤之处,气血凝结,疼痛肿硬,用此挺微微振击其上下四旁,使气血流通,得以四散,则疼痛渐减,肿硬渐消也。用法释义∶凡头被伤,而骨未碎筋未断,虽瘀聚肿痛者,皆为可治。先以手法端提颈、项、筋骨,再用布缠头二三层令紧,再以振挺轻轻拍击足心,令五脏之气上下宣通,瘀血开散,则不奔心,亦不呕呃,而心神安矣。若已缠头拍击足心,竟不觉疼,昏不知人,痰响如曳锯,身体僵硬,口溢涎沫,乃气血垂绝也,不治。
披肩
(器三无图)披肩者,用熟牛皮一块,长五寸,宽三寸,两头各开二孔,夹于伤处,以棉绳穿之,紧紧缚定,较之木板稍觉柔活。用法释义∶凡两肩扑坠闪伤,其骨或断碎,或旁突,或斜努,或骨缝开错筋翻。法当令病患仰卧凳上,安合骨缝,揉按筋结,先以棉花贴身垫好,复以披肩夹住肩之前后,缚紧,再用白布在外缠裹毕,更用扶手板,长二尺余,宽三四寸,两头穿绳悬空挂起,令病患俯伏于上,不使其肩骨下垂。过七日后,开视之,如俱痊,可撤板不用;如尚未愈,则仍用之。若不根据此治法,后必遗残患芦节。
攀索
(器四)攀索者,以绳挂于高处,用两手攀之也。
叠砖
(器五)叠砖者,以砖六块,分左右各叠置三块,两足踏于其上也。用法释义∶凡胸、腹、腑、胁,跌、打、蹦、撞、垫、努,以致胸陷而不直者,先令病患以两手攀绳,足踏砖上,将后腰拿住,各抽去砖一个,令病患直身挺胸;少顷,又各去砖一个,仍令直身挺胸。如此者三,其足着地,使气舒瘀散,则陷者能起,曲者可直也。再将其胸以竹帘围裹,用宽带八条紧紧缚之,勿令窒碍,但宜仰睡,不可俯卧侧眠,腰下以枕垫之,勿令左右移动。
通木
(器六)用杉木宽三寸,浓二寸,其长自腰起上过肩一寸许,外面平整,向脊背之内面刻凹形,务与脊骨膂肉吻合,约以五分(分去声)度之,第一分自左侧面斜钻二孔右侧面斜钻二孔;越第二分至第三分、四分、五分,俱自左右侧面各斜钻一孔,用宽带一条,自第一分上左孔穿入,上越右肩,下胸前,斜向左腑下绕背后,穿于第一分右次孔内;再用一带自第一分上右孔穿入,上越左肩,下胸前,斜向右腋下绕背后,穿入第一分左次孔内,两带头俱折转紧扎木上;第三分、四分亦以带穿之,自软肋横绕腹前,复向后穿入原孔内,紧扎木上;第五分以带穿入孔内,平绕前腹,复向后紧扎木上,切勿游移活动,始于患处有益。凡用此木,先以绵絮软帛贴身垫之,免致疼痛。用法释义∶凡脊背跌打损伤,膂骨开裂高起者,其人必伛偻难仰。法当令病者俯卧,再着一人以两足踏其两肩,医者相彼开裂高起之处,宜轻宜重,或端或拿,或按或揉,令其缝合,然后用木根据前法逼之。
腰柱
(器七)腰柱者,以杉木四根,制如扁担形,宽一寸,浓五分,长短以患处为度,俱自侧面钻孔,以绳联贯之。用法释义∶凡腰间闪挫岔气者,以常法治之。若腰节骨被伤错笋,膂肉破裂,筋斜伛偻者,用醋调定痛散,敷于腰柱上,视患处将柱排列于脊骨两旁,务令端正;再用蕲艾,做薄褥覆于柱上,以御风寒,用宽长布带,绕向腹前,紧紧扎裹,内服药饵,调治自愈。
竹帘
(器八)竹帘者,即夏月凉帘也,量患处之大小长短裁取之。用法释义∶凡肢体有断处,先用手法安置讫,然后用布缠之,复以竹帘围于布外,紧扎之,使骨缝无参差走作之患,乃通用之物也。
杉篱
(器九)杉篱者,复逼之器也。量患处之长短阔狭、曲直凸凹之形,以杉木为之。酌其根数,记清次序,不得紊乱,然后于每根两头各钻一孔,以绳联贯之。有似于篱,故名焉。但排列稀疏,不似竹帘之密耳。用法释义∶凡用以围裹于竹帘之外,将所穿之绳结住,再于篱上加绳以缠之,取其坚劲挺直,使骨缝无离绽脱走之患也。盖骨节转动之处,以骨节甚长之所,易于摇动,若仅用竹帘,恐挺劲之力不足,故必加此以环抱之,则骨缝吻合坚牢矣。
抱膝
(器十)抱膝者,有四足之竹圈也。以竹片作圈,较膝盖稍大些须,再用竹片四根,以麻线紧缚圈上,作四足之形,将白布条通缠于竹圈及四足之上。用于膝盖,虽拘制不致痛苦矣。用法释义∶膝盖骨覆于楗、二骨之端,本活动物也。若有所伤,非骨体破碎,即离位而突出于左右,虽用手尘推入原位,但步履行止,必牵动于彼,故用抱膝之器以固之,庶免复离原位,而遗跛足之患也。其法将抱膝四足,插于膝盖两旁,以竹圈辖住膝盖,令其稳妥,不得移动,再用白布宽带紧紧缚之。
 
 
《武医正骨》骨度尺寸
 
头部
项发以下至背,骨长二寸半。(自后发际以至大椎项骨三节处也)【按】头部折法∶以前发际至后发际,折为一尺二寸。如发际不明,则取眉心,直上后至大杼骨,折作一尺八寸,此为直寸。横寸法∶以眼内角至外角,此为一寸,头部横直寸法并根据此。
胸腹部
结喉以下至缺盆中,长四寸。(此以巨骨上陷中而言,即天突穴处)缺盆以下之中,长九寸。胸围四尺五寸。两乳之间,广九寸半。(当折八寸为当)中下至天枢,长八寸。(天枢足阳明穴名,在脐旁,此指平脐而言)天枢以下至横骨,长六寸半,横骨横长六寸半。(毛际下骨曰横骨)【按】此古数,以今用上下穴法参较,多有未合,宜从后胸腹折法为当。两髀之间,广六寸半。(此当两股之中,横骨两头之处,俗名髀缝)【按】胸腹折法∶直寸以中行为之,自缺盆中天突穴起,至岐骨际上中庭穴止,折作八寸四分,自上岐骨际下至脐心,折作八寸,脐心下至毛际曲骨穴,折作五寸,横寸以两乳相去,折作八寸。胸腹横直寸法并根据此。
背部
膂骨以下至尾二十一节,长三尺。(膂骨脊骨也,脊骨外小而内巨,人之所以能负任者,以是骨之巨也。脊骨二十四节,今云二十一凶者,除项骨三节不在内。)腰围四尺二寸。【按】背部折法∶自大椎至尾,通折三尺,上七节各长一寸四分一厘,共九寸八分七厘;中七节各一寸六分一厘,共一尺一寸二分七厘;第十四节与脐平,下七节各一寸二分六厘,共八寸八分二厘,共二尺九寸九分六厘,不足四厘者,有零未尽也,直寸根据此,横寸用中指同身寸法。脊骨内阔一寸,凡云第二行挟脊一寸半,三行挟脊三寸者,皆除脊一寸外,净以寸半三寸论,故在二行当为二寸,在三行当为三寸半也.
  侧部
自柱骨下行腋中不见者,长四寸。(柱骨,颈项根骨也。)腋以下至季胁,长一尺二寸。(季胁,小肋也。)季胁以下至髀枢,长六寸。(大腿曰股,股上曰髀楗,骨之下,大腿之上,两骨合缝之所,曰髀枢,当足少阳环跳穴处也。)髀枢下至膝中,长一尺九寸。横骨上廉下至内辅之上廉,长一尺八寸。(骨际曰廉,膝旁之骨,突出者曰辅骨,内曰内辅,外曰外辅。)内辅之上廉以下至下廉,长三寸半。(上廉、下廉可摸而得。)内辅下廉下至廉,长三寸半。(上廉、下廉可摸而得。)内辅下廉下至内踝,长一尺二寸。内踝以下至地,长三寸。
  四肢部
肩至肘,长一尺七寸。肘至腕,长一尺二寸半。(臂之中节曰肘)腕至中指本节,长四寸。(臂掌之交曰腕。)本节至末,长四寸半。(指之后节曰本节。)膝以下至外踝,长一尺六寸。膝以下至跗属,长一尺二寸。(,腿湾也。跗,足面也。膝在前,在后。跗属者,凡两踝前后胫掌所交之处,皆为跗之属也。)跗属以下至地,长三寸。外踝以下至地,长一寸。足长一尺二寸,广四寸半。【按】骨度乃《灵枢经·骨度篇》之文,论骨之长短,皆古数也。然骨之大者则太过,小者则不及,此亦言其则耳。其周身手足折量之法,用前中指同身寸法为是。同身寸量法,详刺灸书中。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序

        此方,乃唐会昌间,有一头陀,结草庵于宜春之钟村,貌甚古,年百四五十岁。买数亩种粟以自给。村氓有彭叟者,常常往来其庐,颜情甚捻,或助之耕。一日,彭之子,升木伐条,误坠于地,折颈挫肱,呻吟不绝。彭诉于道人,道人请视之,命买数品药,亲制以饵。俄而痛定,数日已如平时。始知道人能医,求者益众。道人亦厌之。乃取方授彭,使自制者,且誓之以无苟取,毋轻售,毋传非人。由是言治损者宗彭氏。彭叟之初识道人三十许,今老矣,然风采无异前时。问其姓名;曰蔺道者。问其氏,曰长安人也。始道人闭门不通人事,人亦少至,唯一邓先生,每春晴秋爽,携稚过之,此方,乃唐会昌间,有一头陀,结草庵于宜春之钟村,貌甚古,年百四五十岁。买数亩种粟以自给。村氓有彭叟者,常常往来其庐,颜情甚捻,或助之耕。一日,彭之子,升木伐条,误坠于地,折颈挫肱,呻吟不绝。彭诉于道人,道人请视之,命买数品药,亲制以饵。俄而痛定,数日已如平时。始知道人能医,求者益众。道人亦厌之。乃取方授彭,使自制者,且誓之以无苟取,毋轻售,毋传非人。由是言治损者宗彭氏。彭叟之初识道人三十许,今老矣,然风采无异前时。问其姓名;曰蔺道者。问其氏,曰长安人也。始道人闭门不通人事,人亦少至,唯一邓先生,每春晴秋爽,携稚过之,必载酒淆从焉。道人悬一椰瓢壁间,邓至则取瓢更酌,彭或遇之亦酌。二人皆谈笑竟晷。醉则高歌,其词曰∶经世学,经世学成无用着;山中乐,山中乐土堪耕凿;瘿瓢有酒同君酌,醉卧草庐谁唤觉;松阴忽听双鸣鹤,起来日出穿林薄。彭朴不知所言为何,惟熟听其歌,亦得其腔。每归对人歌之,人亦不省。居久,邓先生不至,彭问道人,道人云已仙去,彭卒不悟。后江西观察使行部至袁州,闻彭所歌,异之,诘其词,得道人姓氏,遂遣人同彭叟至其庐邀之。至则行矣,惟瓢存焉。廉大以为恨,谓彭传其治损诸方,因易其村曰巩,道人有书数篇,所授者特其最后一卷云。
必载酒淆从焉。道人悬一椰瓢壁间,邓至则取瓢更酌,彭或遇之亦酌。二人皆谈笑竟晷。醉则高歌,其词曰∶经世学,经世学成无用着;山中乐,山中乐土堪耕凿;瘿瓢有酒同君酌,醉卧草庐谁唤觉;松阴忽听双鸣鹤,起来日出穿林薄。彭朴不知所言为何,惟熟听其歌,亦得其腔。每归对人歌之,人亦不省。居久,邓先生不至,彭问道人,道人云已仙去,彭卒不悟。后江西观察使行部至袁州,闻彭所歌,异之,诘其词,得道人姓氏,遂遣人同彭叟至其庐邀之。至则行矣,惟瓢存焉。廉大以为恨,谓彭传其治损诸方,因易其村曰巩,道人有书数篇,所授者特其最后一卷云。


医治整理补接次第口诀
一、煎水洗,二、相度损处,三、拔伸,四、或用力收入骨,五、捺正,六、用黑龙散通, 七、用风流散填疮,八、夹缚,九、服药,十、再洗,十一、再用黑龙散通,十二、或再用 风流散填疮口,十三、再夹缚,十四、仍用前 服药治之。
凡脑骨伤碎,轻轻用手撙令平正。若皮不破,用黑龙散敷贴。若破,用风流散填疮口,绢片 包之,不可见风着水,恐成破伤风。若水与风入脑,成破伤风,则必发头痛,不复可治。在 发内者,须剪去发敷之。
凡脑骨伤碎,在头骨上,则可治。在太阳穴,乃是命处,断然不可治矣。
凡肩甲骨出,相度如何整。用椅当圈住胁,仍以软衣被盛簟。使一人捉定,两人拔伸, 却坠下手腕,又着曲着手腕绢片缚之。
凡金井骨,在胁之下,有伤损不可夹缚。只是捺平令安贴平正,用黑龙散贴,绢片缚。两胁骨亦如此。
凡跨骨从臀上出者,可用三两人,挺定腿拔抻,乃用脚KT 入。如跨骨从裆内出,不可整
凡手骨出者,看如何出,若骨出向左,则向右边拔入。骨向右出,则向左拔入。
凡手脚骨,皆有两胫,若一胫断,则可治。两胫俱断,决不可治矣。凡手脚骨伤甚者,不可治。
凡伤损重者,大概要拔伸捺正,或取开捺正,然后敷贴、填涂、夹缚。拔伸当相近本骨 损处,不可别去一节骨上。
凡拔伸,且要相度左右骨如何出。有正拔伸者,有斜拔伸者。
凡认损处,只须揣摸骨头平正,不平正便可见。
凡左右损处,只相度骨缝,仔细捻捺。忖度便见大概,要骨头归旧,要撙捺皮相就入骨。
凡拔伸,或用一人,或用二人三人,看难易如何。
凡皮破骨出差爻,拔伸不入,撙捺相近,争一二分,用快刀割些捺入骨。不须割肉,肉自烂 碎了可以入骨。骨入之后,用黑龙散,贴疮之四围,肿处留疮口,别用风流散填。所用刀,最要快,剜刀、雕刀皆可。
凡捺正要时时转动使活。
凡骨碎断,须要本处平正如何,大抵骨低是骨不曾损。左右看骨方是。损处要拔伸捺正,用药贴。夹缚要平正方是。
凡肿是血作,用热药水泡洗,却用黑龙散敷贴。
凡伤重,必用药水泡洗,然后涂药。如伤轻,不必洗便涂药。
凡夹缚,夏三两日,冬五三日解开。夹缚处用热药水泡洗去旧药。洗时切不可惊动损处了。仍用黑龙散敷,夹缚,盖伤重者方如此。
凡皮破,用风流散填,更涂。未破用黑龙散贴。须用杉木皮夹缚之。
凡拔伸捺正要软物,如绢片之类奠之。
凡皮里有碎骨,只用黑龙散敷贴,后来皮肉自烂,其碎骨必然自出来,然后方愈。
凡骨破打断,或筋断有破处,用风流散填涂。却用针线缝合其皮,又四围用黑龙散敷贴。
凡夹缚用杉木皮数片,周回紧夹缚,留开皆一缝,夹缚必三度,缚必要紧。
凡平处骨碎皮片包缚。庶可曲转屈伸。有数处如指骨断,止用苎麻夹缚。腿上用苎麻绳夹缚,绳如钱绳许大。
凡贴药,用板子一片,将皮纸或油纸,以水调黑龙散,摊匀在上,然后卷之,贴损处。
凡用杉皮,浸约如指大片,疏排令周匝用小绳三度紧缚,三日一次。如前淋洗,换涂贴药。
凡曲缚,如手腕脚凹手指之类,要转动,用药贴,将绢片包之。后时时运动,盖曲则得伸,得伸则不得屈,或屈或伸,时时为之方可。
凡损伤,其初痹而不痛。应拔伸捺正,复用刀取开皮,皆不痛。三二日后方痛。
凡损,一月尚可整理,久则不可。
凡损,不可吃草药,吃则所出骨不能如旧。
凡跌损,肠肚中污血,且服散血药,如四物汤之类。
凡损,大小便不通,未可便服损药,盖损药用酒必热。且服四物汤,更看如何。又服大成汤加木通。如大小便尚未通,又加朴硝。待大小便通后,却服损药。
凡伤重者,未服损药先服气药,如匀气散之类。
凡浑身无故损痛,是风损。当服风损药,如排风汤之类。凡服损药,不可吃冷物,鱼、牛肉极冷,尤不可吃。若吃牛肉,痛不可治。
凡损药必热,便生血气,以接骨耳。
凡服药,不拘在红酒、无灰酒、生酒皆可。
凡药,三四月炼,不可多合,五月尤甚。存散药随时旋丸。
凡收药丸子、末子,并用罐子收入厨子内,以火焙之。
凡损,用火灸,则医不得,服药不效矣。
诸药,惟小红丸、大活血丹最贵。盖其间用乳香、没药。枫香可代乳香三之一。血竭难得,合大活血丹。欠此亦可,若有更佳。
合药断不可无乳香、没药。若无没药以番降真代,血竭无亦用此代。
凡所用药材,有外道者,有当土者,如当归土与川不同。丸子可用土当归、土药材。末子须用外道者。
洗药
凡伤重者,用此方煎汤洗之,然后敷药。
生葱(切断,一本用生姜) 荆芥(锉) 土当归
上三味煎汤,温热淋洗。
黑龙散
(贴用)
治跌扑伤损,筋骨碎断,差爻出臼。先煎葱汤或药汁淋洗。拔伸整擦,令骨相续平正后,却,约如指大片疏排令周匝,将小绳三度缚之要紧,三日一次。再如前淋洗,换药,贴裹。不可去夹。须护毋令摇动。候骨生牢稳方去夹,则复如故。若被刀箭伤,虫兽伤啮成疮穣烂,肌肉不生,跌磕肿痛。并用姜汁,和水调贴。有破则留口,以风流散填涂。
穿山甲(六两,炒黄或烧存性) 丁香皮(六两) 土当归(二两) 百草霜(散血入半两) 枇杷叶根(去毛入半两,云山枇杷根)
上焙碾为细末,姜汁水调,或研地黄汁调用。
大活血丹
治扑损伤折,骨碎筋伤,疼痛浮肿,腹有瘀血,灌注四肢,烦满不安。痈疽发背,筋肉坏烂。
气疼痛。浑身疼痹。经脉湛浊,风痨发动,百节酸疼,并宜服之。每服半丸,用无灰酒磨化妇莫服。损在上食后服,在下空心服,伤重不拘,余仿此。
天南星(一斤,姜汁浸一宿,焙) 芍药(一斤,赤白皆可) 骨碎补(一斤,焙,石上生者佳)黑豆(存性,取半斤) 血竭(六两,别研) 细辛(十两,去苗叶,取十两) 白芷(一斤) 木鳖(半斤,去壳细香为末代) 乳香(半斤,别研,如无,以三倍枫香代之) 青桑炭(十斤,青桑木取如臂大者,去皮叶,炭火 ,令赤烟起,用酸醋杀为炭)
上桑、栗、豆、补、星、药六味为末,和余药研为细末,用米醋煮糯糊拌入。臼捣千杵,方聚众人急下手丸。下手稍缓则拆。阴干半月,然后用火焙,或晒一日。大丸重六文,湿中丸重三文。湿干则以漆抹在手上。取两三丸挪漆为衣。每服半丸。合此药勿令四眼见之。更忌鸡犬妇人,见之则折矣。
小红丸
治 折伤损,皮破骨出,手足碎断,筋肉坏烂疼痛。甚至昼夜叫呼,百治不止。手足久损,动用无力,常服壮筋骨,治经络,生气血。每服三十丸,用生姜煎酒,或盐汤吞下。不拘时候,孕妇莫服。
骨碎补(六两,姜制,焙,取六两) 土当归(六两,焙取) 川乌(六两,煨) 白杨皮(六两,焙)桂(四两,不见火) 莪术(二两,焙) 丁香(三两) 干姜(二两,焙) 川芎(三两) 细辛(四两,焙) 附子(三两半,煨去皮) 乳香(三钱,别研不焙) 没药(三钱,别研) 芍药(六两,焙)
上补、药、归、杨四味用当土者,余八味研为细末,乳没别制,和醋糊为丸,如绿豆大,信朱为衣。每服三十丸,温酒下。敷用生姜自然汁煎酒,或盐汤皆可,不拘时候。
大红丸
治扑损伤折,骨碎筋断,疼痛痹冷,内外俱损,瘀血留滞,外肿内痛,肢节痛倦,应诸损痛,温酒醋汤任下,不拘时候。孕妇莫服。
赤蔹(一斤,即何首乌,焙干) 川乌(一斤七两,火煨坼) 天南星(一斤,焙) 芍药(一斤,焙)土当归(十两,焙) 骨碎补(一斤,姜制焙) 牛膝(十两,酒浸焙) 细辛(八两,去苗叶,焙)赤小豆(二斤两)
上蔹、星、芍药、归、补、膝、辛七味,并用当土者。同余药罗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为衣。每服三十丸,温酒下,醋汤亦可。损在上食后服,在下空心服。伤重不拘时服。或与小红丸互用亦可。
黑丸子
治打扑伤损,驴马跌坠,骨断筋碎,百节疼痛,瘀血不散,浮肿结毒,一切风疾,四肢疼痹三十丸,用煨葱酒或茶任下,孕妇莫服。
白蔹(一斤,焙) 白芨(四两,焙) 南星(六两,焙) 芍药(十两,焙) 土当归(四两,焙) 骨碎补(八上除星、芍、归、补、膝、豆用土产者,草霜釜上取。同为末,醋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二十丸。
当归散
治打扑伤损,皮肉破碎,筋骨寸断,瘀壅滞结,肿不散。或作痈疽,疼痛至甚。因损后中风药大能续筋接骨,克日取效。
泽兰(十两) 川当归(十两) 芍药 白芷 川芎 肉桂(去粗皮,各五两) 川续断(十两) 牛膝(十两)净秤)
上为极细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不拘时候。
乳香散
损伤扑跌治,皮肉破绽,筋骨寸断。败血壅滞,结肿烂坏,疼痛至甚。或劳役所损,背肩四验。常服结血止疼生力。每服二钱,温汤调下,不拘时候。
肉桂 干姜(各三两) 牛膝 羌活(各四两) 白芷(二两) 川芎 细辛 姜黄(各四两) 骨碎补归(各六两) 芍药 草乌 川乌(各四两) 苍术(六两) 桔梗(十两) 赤小豆(一升) 乳香(半斤) 没药(五两) 何首乌(十四两) 木鳖(去壳麸炒,六两) 乳没(别研,一方去木鳖加海桐皮)
上焙碾为末,续入乳、没末和汤。使调服如前。
鳖甲散
治五痨七伤,四时伤寒,浑身增寒壮热,骨节烦疼。嗽咳痰涎,酒色伤惫,四肢倦怠。
及治山岚瘴疟,一切积气。心腹膨胀,呕吐泄泻,应是风疾,并宜服之。
肉桂(四两) 川芎(四两) 白芷(四两) 秦艽(四两) 鳖甲(四两,醋炙三次令赤色) 紫菀(四两,净洗苍术(一斤,焙) 天台乌药(七两) 紫苏(四两,不过火) 桔梗(三斤半,焙) 乌药(七两) 柴胡(七两) 川乌(半只,炮)
上焙碾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乌梅一个,同煎至七分,热服。伤寒加葱白煎。劳损入盐。热酒调下。
小红丸
乌头(一个) 何首乌 苍术 蛇床子 五灵脂 牛膝 赤小豆 白胶香 当归(各一两) 乳香(二钱)
上为末,好酒煮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温酒送下。
小黑丸
白蔹 白芨 南星 芍药(各十两) 当归(五两) 细辛(三两) 赤小豆(一升) 百草霜(六两)

搜风丸
治风损腰痛头疼(治效与黑丸子同)
何首乌 南星 骨碎补 川乌(各半斤) 土牛膝 芍药(各五两,一云二两) 细辛(三两) 当归(十两) 白藓皮
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盐汤不拘时吞下。
驱风丸
(治效同黑丸子)
骨碎补(五两) 川乌 川芎(各一两) 草乌 川当归 牛膝 木鳖(各二两) 何首乌(四两) 乌金(四两,即百草霜,一云京墨)
上为末,醋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盐汤下,或荆芥茶
黑虎丹
治男子妇人手足麻痹。
川乌 木鳖(各一斤) 地龙(十两) 黑豆(半升) 五灵脂(二两) 松墨(二两,醋炒)
上四味为末。五灵脂醋研碎煮。面糊为丸,龙眼大,每服一丸,或二丸。细嚼酒下,薄荷茶亦可,不拘时。
首乌丸
治风损宽筋。
何首乌(十斤,黑豆半升同蒸熟) 牵牛子(十两,炒) 牛膝 薄荷(各二十两) 川乌(二两) 青木香(五两)
上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葱汤或薄荷汤,不拘时下。
匀气散
凡伤重先下此药调气,然后服损药。
茴香 青皮 浓朴(制) 白芷 乌药 杏仁(去皮尖,各半两) 陈皮 麦 前胡桔梗 苍术 粉草(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枣煎至八分,空心服。
四物汤
凡伤重肠内有瘀血者用此。
白芍药 川当归 熟地黄 川芎
上等分,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空心热服
七气汤
半夏(五两) 人参 肉桂 甘草(炙,各一两)
上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煎至七分,食前热服。
五积散
治五痨七伤,凡被伤头痛,伤风发寒,姜煎二钱,仍入葱白,食后热服。
苍术 桔梗(各二十两) 枳壳 陈皮(各六两) 芍药 白芷 川芎 川归 甘草 肉桂 茯苓半?
上除枳壳、桂两件外,余细锉,用慢火炒,令色变摊冷,入枳壳、桂令匀,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煎至半盏热服。
大成汤
(一名大承气汤)
应伤损极重,大小便不通者,方服此。可加木通煎。如未通加朴硝,俟大小便通,方可服损药。损药不可用酒煎,愈不通矣。然亦须量人肥弱用,如孕妇小儿莫服。
大黄(四两) 川芒硝 甘草 陈皮 红花 当归 苏木 木通(各二两) 枳壳(四两) 浓朴(少许)
上件 咀,每服二钱。水一盏半,煎至一沸,去渣温服,不拘时。此乃专治男子伤重瘀血不散,腹肚膨胀,大小便不通,上攻心腹,闷乱至死者。急将此药通下瘀血后,方可服损药。
小承气汤
大黄(四两) 芒硝(二钱,煎热渐入) 枳实(二两) 浓朴(八两)
上治效同大成汤,此较力轻。
不拘妇人女子小儿,皆可服之。
排风汤
治诸风疾损。
白藓皮 白术 芍药 肉桂(去粗皮) 川芎 川当归(去芦) 杏仁(去皮尖) 防风 甘草(各
上每服二钱,水一盏半,姜四片,煎至八分,不拘时服。更宜续命汤、消风散。
接骨药
下窟乌,一名鹗。用骨烧存性,用古铜钱一个, 醋淬七次为末,等分,骨断夹缚讫,用药一钱,以酒调下,不可过多。病在下空心服,在上食后服。此方极验。
常用整骨药
用大草乌。刮去皮为细末,每服半钱,温酒调下。如未觉,再添二分药,酒下。
又方
用乳香、没药各一两,别研,次用血竭、自然铜、无名异、醋煮黄木鳖子各一两,地龙二两,并为末,蜜丸如龙眼大。嚼烂,热酒咽下。俟了,用生葱嚼解。
至真散
(一名夺命散)
治打破伤损,破脑伤风头疼,角弓反张。
天南星(炮,七次) 防风(去芦叉)
上等分为末,凡破伤风病,以药敷贴疮口,即以温酒调一钱服之。如牙关紧急,以童便调二钱服,垂死心头微温,童便调二钱,并进三服。

又治伤损方论

如伤重者,第一用大承气汤,或小承气汤,或四物汤,通大小便去瘀血也。惟妇人,别有时服。第三服白末药。热酒调,其法同黄末服。妇人产后诸血疾,并皆治之。第四服乌丸子丹,当归散,乳香散,二散方。见前方内。并用酒调,不拘时。与黄末白末服法同。
惟乳香散参之。山泉方则又加六味。白杨皮一斤,生芥子十个,泽兰一斤,檀香六两,沉香二两,川芎一斤,余方条具于后。
大承气、小承气、四物汤并见前方内。
黄药末
治跌扑伤损,皮肉破绽,筋肉寸断,败血壅滞,结痈烂坏,疼痛至甚。或劳役所损,肩背四服活血止肿生力。
川乌(炮) 草乌(醋煮) 枫香(别研,各三斤) 当归(去芦头,酒浸一宿,阴干) 赤芍药((面裹煨) 黄姜(湿纸裹煨) 五加皮(净洗去骨) 桔梗(去芦) 骨碎补(去毛炒) 苍术(醋煮七次) 何首乌(用黑豆酒煮七次,以上各二斤) 知母(半斤) 没药(半斤) 牛膝(二斤,酒浸七
上件为细末,每服二钱,盐酒调。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空心服。遍身损临卧服。孕妇莫服。
白药末
治打扑伤损,皮肉破碎,筋骨寸断,瘀血壅滞,结肿不散。或作痈疽,疼痛至甚。或因损后
。此药大宜续筋接骨。刻日取效。妇人产后诸血疾,并皆治之。
白杨皮(十二两,米汁浸一宿) 桔梗(十两,去苗) 赤芍药(九两,酒浸一宿) 川芎(半斤,汤泡七次) 白芷(十两) 山桂(半斤,去粗皮) 细辛(半斤,去苗) 甘草(十两,炙) 花椒(五两,去子合口者) 川乌(六两,炮) 续断(六两,米汁浸) 牛膝(六两,去苗,酒浸一宿) 泽兰叶(九两,去叉枝) 当归(六两) 香附子(六两,炒)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酒调下,服法同前。妇人诸血风气,亦皆治之。
乌丸子
治打扑伤损,骨碎筋断,瘀血不散,及一切风疾。筋痿力乏,左瘫右痪,手足缓弱,诸般风损。妇人血疾,产后败血不散,灌入四肢,面目浮肿,并宜服之。惟孕妇勿服。
赤小豆(炒) 白蔹 赤芍药 何首乌(醋煮) 细辛(去苗) 草乌(醋煮七次) 白芨(煨) 山桂(去粗皮) 南星(面裹煨) 当归(酒浸一宿) 川芎 百草霜 骨碎补(去毛炒) 天台乌药(乌豆酒煮后焙干,以上各一两)
上为细末,用煮豆酒煮面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用煨葱酒,或煨葱茶任下。
红丸子
治打扑伤损,骨碎筋断,疼痛痹冷,内外俱损。瘀血留滞,外肿内痛。肢节疼倦,应诸伤损
牛膝(酒浸一宿) 川乌(炮) 南星(醋煮三次) 细辛(去苗净洗) 何首乌(用水煮熟)桔梗去毛) 没药(别研) 羌活(去芦) 赤小豆(不见火)
上除研药外,余并打和,炒干为末。
酒煮面糊为丸。每服五十丸,随病上下服之。
麻丸子
治 折伤损,皮破骨出,手足碎断,肌肉坏烂,疼痛至甚,日夜叫呼,百治不止。手足久损乏,动作无力。常服壮筋骨,活经络,生气血。及治妇人血气。惟孕妇勿服。
川当归(去苗净洗) 桔梗(名布萝卜) 牛膝(各半两,不用酒浸) 骨碎补(二两,去毛)(去油壳) 赤芍药(各半斤) 乌豆(一斗,浸酒煮焙干) 金毛狗脊(去尾)
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下。妇人艾醋汤下。
活血丹
治跌扑伤损,折骨断筋,疼痛浮肿。腹有瘀血,灌注四肢,烦闷不安。痈疽发背,肌肉坏烂
微煎三五沸,温服。不拘时候,不以多少。此药常将纱葛袋收挂净处,经久不坏。可备急用。唯孕妇勿服。
荆芥(二两半) 枫香(一两,别研) 檀香(一两,不见火) 降真节(一两) 草乌(二两,酒煮) 山桂(芦) 白芨(面裹煨,晒干) 乌豆(以糯米炒黄为度) 地龙(去土,各半两) 滴青(一钱半,别研) 麝香(半两,别研) 川芎(半两,热汤洗三次) 五灵脂(一两半,用灯心别研)乳香(一两,别研) 没药(一两,别研) 川乌(二两,炮) 骨碎补(去毛,炒) 川牛膝(酒浸一时) 细辛(去苗) 花桑木(烧灰存性) 白芷(不蛀者) 赤芍药(酒浸) 川牵牛(锻石炒)南星(以锻石炒黄色为度) 自然铜( 酒淬别研) 大栗间(各半两) 木鳖(二十个,去油壳)
上分作三分,一分阴干,一分晒干半时久,一分焙半时久。却三分打和一处,令阴阳相合,俟药上尘气为度,然后刷去尘,用黑漆光为衣。
洗药
(后有仙正散方)
如伤重,先用洗,后却用乌龙角贴。其洗药同前方内。又参山泉方洗药用。
木朔翟 石楠叶 白芷 白杨皮 生葱 何首乌 土当归 荆芥 本 芍药
上不拘
乌龙角
(贴药)
治跌扑伤损,筋骨碎断,差爻出臼。其用法详见前方黑龙散同。先洗擦整理后调贴夹缚。亦可用此干糁疮口。
白僵蚕(六两,去丝嘴,炒) 赤小豆(六两) 川牛膝(六两,去芦) 山桂(去皮) 桔梗 白芨斤) 白芷 赤芍药 南星(煨) 何首乌(各十两) 白蔹(十两) 知母 草乌(各三两,用姜汁煮)
上为洗一换贴。骨碎须夹。
桃红散
治积年不效,朽烂疮口,金疮箭射,打碎皮破,血出不止。可将此药干 ,次日别用药水洗净再 ,大能散血结口。
石膏(一斤,黄泥封固 过) 白矾(二两,飞过) 血竭(一两,别研) 黄丹(细研,火飞过、
上研为极细末,罐子收用

紫金散
整骨续筋生肌止痛,内伤肝肺,呕血不止,或在心腹胀痛,四肢无力,左右半身风痪,
紫金藤皮(二两) 降真(二两) 续断(五两,要细者) 骨碎补(二两) 无名异(三两,烧红醋淬七次)珀(二两) 牛膝(三两,去苗酒浸一宿) 当归(二两,去尾) 桃仁(二两,去皮) 蒲黄(一两) 大黄(一两,煨) 朴硝(半两,热汤泡化,用花叶纸滤过七次)
上件为末,用苏木煎酒调,日进三服即
七宝散
治冷水风脚湿气下注,脚膝生疮。左瘫右痪,筋脉拘急。脚下隐痛,不得伸屈,不能踏
晚蚕砂(一升,炒) 蛇床子(一升,炒) 肉桂(二两,去皮) 荆芥穗(五两) 干荷叶(二两) 本(五两,去土) 川乌(二两,炮) 薏苡仁(三两)
上件 咀,约二两重。用水五升,加花椒、连须葱,同煎至七分。去渣。于痛处热斟淋冼。
定痛丸
治腰痛不可忍。不问男子妇人室女老幼,并皆治之。
威灵仙(半两,去土) 金铃子(一两,炒去核) 川乌(二两,炮) 八角茴香(一两)
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盐汤酒随上下服之。
七气汤
治积年久损,入经络,服药无效。腰背拘急,咳嗽痰涎。风劳发动,日渐羸瘦,每到秋
来损病复作,不问男子妇人,并皆治之。
青皮(去白,炒) 陈皮(去白) 三棱(湿纸裹煨) 北梗(去芦) 肉桂(去粗皮) 藿香(去(去芦) 降真香(各一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大盏半、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随病上下服之。
仙正散
(洗药)
治男子妇人骨断,用此煎水洗后整骨。却用乌龙角贴之。如破留口当夹缚。即根据前方为之。
肉桂(二钱,去皮) 当归(三钱,去尾) 胡索(五钱) 白芷(五钱) 苍术(一两) 赤芍药(五钱) 防风(一
上 咀。每服五钱,水五升,干荷叶两皮,煎至七分,去滓。于损处断处,及冷水风脚,筋脉拘急不得屈伸,行步艰苦,用此药热蒸,用被盖覆,候温淋洗。
糁疮口方
但遇伤损,皮肉血出。或破脑伤风,血出不止,急用此药 之。
血竭(二钱半,别研) 降真香(四钱) 灯心(一把) 龙骨(五花者,二钱,别研) 鸡(一只,连毛屎同
上为细末,每用少许,干 疮口上。如血流涌出不止,多 之。候血药将干,又用清油调涂于疮上。(可制一料以备急用)
接骨散
治飞禽骨断,从高坠下,驴马跌折,筋断骨碎,痛不可忍。此乃接骨续筋,止痛活血。
硼砂(一钱半) 水粉 当归(各一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煎苏木汤服讫。时时但饮苏木汤立效。
除痕
欲伤后疮愈无痕,用此。
蔓荆子 随风子 续随子 黄荆子
上件各等分为细末,饭上蒸九遍,用童便浸一宿后,炒干为度,以花叶纸包在绢巾内揩之。可以除痕。
阴红汤
专治妇人伤损,瘀血不散,腹肚膨胀,大小便不通,上攻心腹,闷乱至死者。急将此药通下。却根据前,次第服药。
鹿角胶 产妇油发(各一钱,烧) 没药(三钱)
上用酒一大盏煎服。
胶艾汤
专治妇人寻常经脉不通,宜先服此,后服鳖甲散。
干地黄(三钱) 阿胶(一钱) 川芎 艾叶(各一钱)
上 咀。每服二钱,水一大盏,酒半盏,煎至八分,不拘时温服。
洗药
治男子妇人骨断,用此煎水洗后整骨了却用乌龙角贴。
杜仲(五两) 五加皮(七两) 葱根(一把)
上三味,水五升,煎至七分,去滓淋洗。每服二两半重。伤破留口用药掺。骨断当夹缚,详见前论。







《金疮秘传禁方》

秘书源流

是书称禁书耶?因禁故秘之也。夫谓之曰∶秘闭之不欲传也。书则为大道之公也,何以不发,于焚烧乎!非耶!称之曰禁者,出自朝廷宫禁之中也,非使禁之而不行也。盖夫厌胡元久秽于中华,我太祖高皇帝应运而生,扫荡腥膻,除残伐伪,亲冒矢石。当时武将不爱命,破釜沉舟,缺枪之下,沉舟破釜之后,难免锋镝死伤,疮痍痛苦之厄。又产异人如中山等以佐之,随伤轻重制方,随手应病其间,实有起死回生之奇。太祖不忍使民肝脑涂地,用选无不屡验者。命采录禁中,为生民立命也。时刘青田预军国大计,君臣一体,亦得集之,因上曾录之。故称禁书而秘于家,民间罕得传写,今幸文武公后裔某者,仰体今上如天之仁,相与业青囊辈,讨论轩岐,谋试昔秘奇方。予因偶记之,得一则计一,日积月累,谨成快焉。
此禁外传之始,惜非全书,特豹文之数斑耳,予遂因而酷好此,恐后人将有覆酷之用,乃笔之篇首,开卷先入目,使之为秘书,不敢轻滥,又使知是方所自源流云云。
 

刘国师禁方


一煎水洗,二相度损处,三拔伸,四或用刀入骨,五捺正,六用黑龙散通,七用风流散填疮,八夹缚,九服药,十再洗,十一再用黑龙散通,十二或再用风流散填疮口,十三再夹缚,十四仍前用服药治之。
凡脑骨伤碎,轻轻用手撙令平正,若皮不破,黑龙散敷贴,若破用风流散填疮口,绢片包之,不可见风,着水恐成破伤风。若水风入脑成破伤风,则必破发头疼,不复可治。在发内者,须剪去发敷之。
凡头骨跌碎陷下者,用鲜虎脂四两、川芎五钱煎,好酒入脂热服,即头晕疼。
凡跌损小腹有瘀血作痛者,用当归五钱、大黄五钱、桃仁七粒、红花一撮,用酒一碗同煎,五更早服。
凡跌伤小便不通,用小桐子树根二两,切碎,水、酒各半煎服,即通。
凡指头断者,凑上须端正,外用草药水,蜡烛(草药名)内膜包裹完固,候皮肉接上,再用膏药贴之,收口生肌药搽之。
凡喉颈刎断者,用银丝缝合,外用草药敷之,一日一换。二次,待皮肉相合,再换膏药贴之,上生肌散,内服上部汤药。
凡刀斧损伤肠胃突出者,用麻油、药和水,浸湿青布,搭在肠上,候软托边拔入。凡手脚伤骨出者,皆有两胫,若一胫断可,两胫俱断决不可治矣。
凡伤损重者,大概要拔伸捺正,或取开捺正,然后缚贴顿涂夹缚。拔伸当相近本体损处,不可别去一节骨上。
凡拔伸且要相度左右骨如何出,有正拔伸者,有斜拔伸者。
凡左右损处,只相度骨缝,仔细捻捺忖度,便见大概。要骨头归旧,要撙捺皮相就入骨。
凡认损处,只须揣摸骨头平正,便可见。
凡拔伸或用一人,或用二三人,看难易何如。
凡皮破骨出差旧,拔伸不入,撙捺相近争一二分,用快刀割些捺入骨,不须差。又人拔伸不入,割肉自烂碎了,可以入骨,骨入之后,用黑龙散贴疮之四围肿处,留疮口别用风流散填。所用刀最要快利,剜刀、雕刀皆可。
凡骨碎断,须看本处平正何如?大抵骨低是骨不曾伤损,左右看骨方是损处。要拔伸捺正,用药贴缚,要平正方是。
凡夹缚三两日,冬四五日,解开用热药水泡洗,去旧药时,不可惊动损处,仍用黑龙散敷夹缚,大概伤重者方如此。
凡肿是血作,用热药水洗,用黑龙散敷贴。
凡伤重破者,用风流散填、更涂;未破处,用黑龙散贴,须用杉木皮夹缚上。令一人默含冷水一口喷之,一惊,自然收入,然后用银丝缝之上草药(内服口部药)。
凡大人小儿顶门打开碎者,不可用草药,用止血散搽之即止。(内服末药,万无一失)
凡上身初跌破血出,用四味草药敷上,内服末药加接骨丹三分。
凡中身初跌损,先服末药加接骨丹五分,轻者七日后服煎药,重者十四日服前药。
凡下体初跌损,先服末药同中治。
凡不时闪挫外贴膏药而服末药。
凡脑骨伤碎,在头脑骨上则可治,在太阳穴乃是命处,断然不可治也。又云∶治跌伤上法,先将药以末药搽口外,将伞纸贴以头,将伤上又将杉树皮紧缚定。
凡肩甲骨出,相度如何整治,用椅当圈住胁,仍以软衣被绵罩,使一人捉定,两人拔伸,却坠下手腕,又着曲手着腕,绢片缚之。
凡金井骨在胁之下,有损不可夹缚,须是捺正平令安,贴平正,用黑龙散贴,绢片缚。
两胁骨亦如之。
凡跨骨从臀上出者,可用两人挺定腿拔伸,乃用脚捺入,如跨骨从裆内出,不可整理矣
凡手骨出者,看如何出,若骨出向左,则向右边拔入,骨向右出则向左。
凡拔伸捺正,要软物如绢片垫之。
凡皮里有碎骨,只用黑龙散敷贴,后来皮肉自烂碎,骨必然自出来,然后方愈。
凡骨打断或筋断有破处,用风流散填涂。却用针线缝合其皮四围,用黑龙散贴之。
凡夹缚用杉树皮开如指大,四围排均,用绳带紧缚,必一二度,仍须紧缚。
凡平处骨碎皮不破用药贴。缚夹大概看曲转折之处不可夹缚,恐愈后不能伸曲正,用黑
贴帛片包缚,使其曲转屈伸,便于患者自有知觉。如指断正用苎麻夹缚,腿上用苎麻绳须如钱大。
凡贴药用板子一片将皮纸或油纸以水调黑龙散摊匀在上,然后卷之损处。
凡用杉木皮浸约如指大,疏排均匀,周匝用小绳三度紧缚,三日一次,如前淋洗换涂贴药。
凡曲转如手腕凹手指之类要曲伸转动用药贴,以绢片包裹之后时时运动,盖能动则能伸,能伸则自能曲也。
凡损一月,尚可整理,久则不能治矣。
凡损不可吃草药,吃则所损出骨不能如旧。
凡跌损肠肚中瘀血,且服散药。四物汤之类。
凡跌损大小便不通未可便服接骨丹药,盖接骨方药大约湿热,又用酒调服,反助燥结,
服四物汤更看如何。又服大成汤加木通。如大小便未通,又加朴硝,通后却服接骨丹药。
凡伤重者,未服损药,先服气药和匀气散之类,是也。
凡浑身无故损痛是风损,当服风损散药如排风汤之类。
凡服损药不可吃生冷及牛羊诸鱼,若吃牛肉痛不可治。
凡服损药汤散必须热服,热便生血气行易接骨耳。
凡用酒调药不拘有灰无灰,生热皆可。
凡药三四月炼不可合,五月尤甚,存散药随时旋丸。
凡收药丸子末子并用罐收入厨内,以火焙之。
凡损忌用火炙,如用之则医不得服药不效矣。慎之!慎之!诸药惟小红丸大活血丹最贵。
盖其间用乳香没药贵重,大活血丹内,若无亦可有则更佳。枫香可代乳香用。
凡所用药材有外产者,有土产者,用各不同,如当归土与川不同,丸子宜土,末子宜川来道地者。
●伤腰笑不止及伤闪腰不能转动,宜服寻痛散加红花、苏木、嫩桑叶、牛膝、忍冬藤,共为末入寻痛内服效。
●破伤风牙关紧急,口闭手足拘挛,诸药不效。此为风气关塞万否而不能通行四肢,即用消风散治之。
●打伤重血气上攻口眼鼻中皆出血者,即用红花破血散加木鳖子、紫金皮服之效。
●他伤外血破打伤肚腹,伤重阴血肠外脂膏,腹内痛如不治其人日渐羸瘦,如怯正服此药。
大黄 朴硝 金砂 虻虫 卷柏叶 上 咀,姜三片,童便、水各半,煎七分服。
●伤血结大小便不通,诸药不能奏效,即服此。大黄 木通 红花 上咀片,水煎此药,当通诸损应妙。
●刀伤破疮口不合,此药洗之。
香附子 浓朴 羌活 紫金皮 共咀片,入姜葱煎水洗
●打伤破青紫肿如馒者,用老茄通黄者六两,切作片,干为末,临睡时,酒吞三茶匙,一夜即消之。
●破伤风用杏仁去皮留尖为末,小麦面和井花水刷上即消。
●倒须箭射入骨痛抽箭扯带筋出肿痛欲死,服此有命也。
大黄 黄连 全蝎 乳香 刘
●治毒药箭射入肉,急服此,名曰追毒神楼散,更用另煎药竹筒吸之否则毒瓦斯入肉必死莫救。
追毒神楼散
连翘 知母 甘草 白芷 独活
上咀姜三片。
箭吸筒药
夏枯草 千层楼 乌 树皮 铁骨稍(如无不用) 血见愁 山水牛
上水二碗刮薄薄苦竹筒服去风散及搽生肌散。
●治箭入皮肉用麻药定整骨,取出箭头,名曰昏昏散。山黄花 香附子 川芎 黄土
上共为细末,每服一钱五分,酒调服,以草乌自然汁解之,或醋调冷水解之。
治火燎。粪淬苦竹筌者,或被苦竹枪杀伤有火毒走痛肿痛,服诸药不效,此药大效,名曰无价千金散。
无价千金散
木瓜 僵蚕 全蝎 侧柏叶 川芎 白芷 防己 黄连 共咀片,每服七钱,姜三片、葱三根,水、酒各半钟,煎七分温服,以香辛散频频洗去疮毒,上生肌散。
●杀伤疮口深者,于及及散内加入大黄、草乌搽疮口上,此二味为末用蜜调贴疮口四围,住痛去旧血,生新血,疮口燥生肌散不能入,用此药贴之其肉自生满也。
●杀破肚腹肠出者,治之已结口,肚内作痛,不能饮食,此是搅了肠也。缺治法。
●跌粪门膀胱大小便不通,日轻夜重,潮热往来,宜服五苓散。
●伤重麻药内加血竭 生磨,若胸膈有血膨闷,多服麻药,不知何麻药。
●伤轻者,不必用麻药,只加血竭服。
生肌散加减定式
白芷(新者小者去皮)作极细末,一两一包,名曰千金散。乳香、没药各二钱五分,疮口
疮痛加一钱血竭、白芨或加归尾作末入前药内,又能住痛生肌,如疮口干用麻油调搽。
寻痛散
治百般伤损折断肢骨,常常服之。
乳香 没药 木香 川芎 川归 茴香 木瓜 虎骨
五通
治伤重及血瘀归肚攻作闷胀,急宜灌之。连服巴豆七粒(去壳以油纸七重包打去油),生姜一?
腹中瘀血就将冷粥汤补之,如不住,用水洗口面手足即止。

秘传叶保太仙授接骨奇方临症口诀

凡被杀肠破出者,可效。百不下死。用真麻油搽医人之手送肠入,如肠出久被风吹胀干入者,用麻油搽肠待润滑用手伴送入肚,急须伤口捻住,用线或银丝缝好,用收口止血药敷,仍以膏药贴外少顷腹中作响声乃肠复故位,然腹之伤否目难见,不待屎出难治,虽小有针孔亦不可救。药试之法,取好烧酒令伤人吃一小钟或二三口,医人嗅闻伤处,若作酒气即肠破伤,万不可治,切莫妄施汤药,自取庸凡之诮也。
凡人脚盖骨乃另生者,或跌打磕碎或脱出治之之法。极难施巧合,用物亦做成一箍以盖骨大箍住盖骨,用长线织带缚定,护膝再缚愈日取箍。
凡割喉见者必惊惶,多皆奔避,束手待毙,枉死多焉。殊不知事势虽凶死中可活,于被时,不问气食二喉急令人以手扶住其头,托凑喉管紧捻不令气出,急用大针穿银丝隔寸许一缝合讫,用收口药敷膏药贴外,愈日银系自脱出,其人家银系多或不备业此者,当预置备以全好生之心耶!
凡从高坠下,昏沉不苏,形如已死,但未气绝者,俱可效。治急进接骨丹,姜葱油酒调若坠之时尽力叫喊声闻远近,身上油汗如雨,此内伤五脏,万不救一。死在旦夕之间,切勿贪利害名。
凡随跌扑打伤损臃肿之处,不肯令人着手摸看或肿硬难辨,肉内骨损医人用手缓缓捻肿久,肿暂软消如骨损肉内有声,医者用左手仰掌把捉被伤之手,挺直不可让退,恐畏疼不肯再伸直,用右手施捻骨果碎,用药膏贴讫,外再用做鞋硬荀箬层,再外添用纸重包好以布织长带缠扎。如欲换药,解开照前扎缚,倘止伤肿只用末药方服,膏贴。如痛不可忍者,服药及膏药各加乳香末药好。
凡骨折刺出肉外折处两头必如利锋,须先用药麻定,然后用锉锉去两头尖头,按入用药外荀箬数层,如法扎缚,再服汤散,筋骨脉络相生,其骨自然坚固矣。若因患者畏惧疼痛,医者畏难苟安不锉去尖锋,潦草按入皮肉患处正欲生长肌肉,而一或劳动则尖芒复,新肉又重作掀,以致日久伤口不合,常流清水或脓血,频仍是谁之过欤?可不慎哉!
凡手腕出臼者,医人用左手仰掌托捻被伤手臂,用右手拿住下节手近肘处,一把拿定,不可令被伤者于低矮去处坐定,自两手指相叉抱膝上,将膝借力着实一衬其手臂,随手直前轻轻一放两手就入故位,若假他人扯拽反受痛苦,未必就入臂臼也。
凡肩胫之间其骨谓之天井骨,此骨若折必一头高跷不相平,服以膏贴之用纸数层铺衬,施以薄薄杉板压或用粉匝板以长布带穿缚在腋下紧紧系拴,仍服接骨丹,愈日任意挑负无害。
头颅乃百骸之尊,一身之主。或被跌打颅裂,骨陷有出白浆如髓者,见者可畏,多信为出其能生乎?往往待毙者多矣。吁特未加察耳。非髓也,髓外之浆也,治如常法倍下落得打,陷骨自起,裂颅自合,功用之妙有如是。夫凡切人术者,盖亦察而知之全而生之也。
 
 
 

 
 









       《跌打秘方》

     
            ●论治法 
            ●论伤各要害处不治
            ●论用药
            ●论各穴要害之处
            ●论验轻重伤诀
            ●论用药要诀
            ●论各伤主方
     
            论治法
     
            大凡头上受伤、脑髓出者,难治;骨色青者,亦难治。若他处骨肉破碎,即将空痛散敷之,内服疏风理气汤五、六剂。伤口平复,再投补血顺气汤。若有破伤风,牙关紧闭,角弓反张之症,急以飞龙夺命汤投之。
            若目受伤,将收珠散敷之,用银簪脚以井花水蘸药点血筋上,次以青布或用旧青绢汤洗揉,随用还魂汤二服,待其平复,再服生血明目饮。
            若鼻梁骨断,先用接骨散敷之,次用生肌散菜油调搽,再服活血止痛散。
            如口唇缺破,先敷代痛散,随将青鹑尾下绒毛护之,以桑枝油线缝合,再敷生肌散,服活血止痛饮。有含刀在口,割断舌头尚未见落者,用鸡蛋肉软白衣袋其断舌,将血丹用蜜调涂在患处,再以蜜和蜡调匀,敷在鸡蛋衣上,取其微软能通药力。但药在口中易散,勤勤敷之为妙。如不得速效,再以金疮药治之。如被人咬破舌头者,以生蟹杵烂涂之,亦平复。
            倘下颏骱骨脱落,先用宽筋散煎汤熏洗,次以绵裹大指入其口,指抵住下边,外用手心托住,缓缓揉上推进骱骨而止,再服补肾和气汤。有登高跌扑两肩天井骨受伤,不便绑扎,但见伤损肿胀,即先服喘气汤,使骨节相对,次用接骨散敷之,以绵包裹,斜连搭胸背敷之,再服活血汤。
            盖肩骱落与膝骱落同,而膝骱送上省力,肩骱送下省力,总属易上。将一手按住其肩,一手托住其手,缓缓摇动,使其筋舒血畅,再令本人坐于低处,一人抱住其身,医者以两手又捏其肩,两膝夹住其手,齐力一上。用绵包裹好,外敷接骨,内服生血补髓汤。
            遇臂骱触出,上用一手抬住其腕,下用一手按其手,内 用足踝抵住,齐力一伸而上,即敷接骨散,以绵包之,内服生血补髓汤。
            若手骱跌出,上用一手按其臼,下用一手托住指掌,用力一伸而上,此乃会脉之所宜,即服宽筋活血散,以接骨散敷之,用绵包裹,再用阔板一片,又用二寸长杉树板四片帮贴患处,扎缚七日,可得平复。
    手指有三骱臼,惟中节出者有之,然易出易上,用两手抽伸法上之,服宽筋活血汤。有臂臼出而触在腹内者,当另处人侧卧出肉,用手随内出外,又用手随内上扑住其腰,下手捧住其腕,将膝揭住其上,出左向右扳,往右向左扳,一伸即上。服生血补髓汤。
            盖两腿易于伤损,伤则两段,先将宽筋散熏洗,使患侧卧,外敷接骨散,好足同敷,用绵包裹,要四寸长杉板八片帮好,以绵绳三条绑缚,服活血止痛散三、四剂,再服壮筋续骨丹。
            凡治膝盖骨跌脱离骱,须用绵花衣捆作大包,令伤者仰卧,将包衬于膝下,一抬脚踝,若骨偏于左随左而下,偏于右随右而下。医者扶定棉包,以上手挽住其膝,下手按住其脚,使臼骱相对,用力一扳,推起入骱矣。先敷接骨散,用棉包布裹挽下,以包按之,服生血补髓汤五剂,再服壮筋续骨汤。
            如小膀有大小两骨,一茎折者易治。俱折者难治。而骨折看有藕七头(七字折断理然而成字)易治。如两骨平断者难医。更有戳穿皮肉者,尤难治也。此症与上大腿治同一法,如骨戳皮外,须将碎骨镶上断处,不可汤洗,将生肌散敷之。如骨折不破皮肉,以接骨散敷之。足踝之骱骨易出难上,须一手抬住其脚掬上以脚根,一手扳其脚指,左出偏其左,右出偏其右,将脚掬上,以脚根掬下,不可以一伸而上,内服宽筋活血散,脚偶被伤致令筋促酸痛,不便伸缩,宜用宽筋散煎汤洗之。
            治失枕颈项强痛,令其低处坐定,一手扳其下颏,缓缓伸直矣。
            凡刀枪所戳,但伤皮肉者,敷金疮药。伤内膜及肠胃者,不治。刀斧砍伤头额,易发寒热,脉细者可治,脉大者难治。损骨先疗骨,伤肉先生肌,外敷金疮药,内服护风托里散。自刎食管断者,先以生半夏研细末掺之,再以青鹑绒毛和入人参末敷之,再以桑白皮油线缝之,以软绢缠封,急切。无有青鹑绒毛,以茅针花搓软代之,随用紫金丹和入胎骨一分酒调,用匙灌下,再用护风托里散服之。有肚皮破而肠出者,先去病患指甲。如肠出食可进者,急用纺纱车对患处,顺摇勿使风伤患处,将温水揉之令入,用桑白皮搓线缝合破处,外敷金疮药,服通肠活血汤。
            一凡夹棍伤,出衙门即用热童便一盆,将足浸之,如便冷烧红砖二块淬之即热,直至童便面上浮起白油腻,其伤尽处,庶不烂溃。再用肥皂捣于泥,入鸡蛋清和匀敷伤处,以草纸包裹,用脚带条缚紧,一夜不动即效。内服汤药末药见后。

            论伤各要害处不治

            凡受伤之人,痰多及眼珠淡白者不治。
            唇吊者不治。
            失枕者不治。
            口鼻黑及屎黑者不治。
            目斜视气响者不治。
            喘急心高者不治。
           耳鼻赤色者不治。
           如断盖心骨及耳内脑后衣,并穿破阴囊阴户,伤重痛苦难忍,瘀血攻心,未有不死者也囟门盖骨碎,脑髓出者不治。
            鼻梁两眼平对处,打断不治。
            两太阳系空虚处,伤重者不治。
            小心突结喉打断不治。
            结喉下横骨上空潭处,塞下有横骨,下直至人字骨,悬一寸三分为一节,伤下一节即凶一节,不易治。
            心坎即前心,人字骨处受伤者必晕闷,久必吐血,血泛不治。
            食肚在心坎下,伤者必反胃,不治。
            丹田脐下一寸三分,内膀胱穴,若倒插,一月必死。
            睾丸即外肾子,捏碎不治。外胞伤破尚可缝。
            脑后与囟门被木器伤者,不治。
            天柱骨与突对折断者,不治。
            百旁(劳)穴与塞下相对,背伤重者不治。
            两肾与脐相对,在脊骨左右,受伤者,或哭或笑不治。
            海底穴乃大小便交界空虚处,受伤不治。
            气门在乳上动脉处,伤即气塞,救治稍迟,三时必死。
            软肋在左乳下即食肚,受伤救治稍迟,三时必死。
            膻门在右乳,伤重即痰涌,不治。
            血海右乳之下,膻门之右,是胁将尽处,伤重不治。
            两乳之上伤左者,久必发嗽,伤右者,久必发呃,医迟不治。
            中脘在心口下当胃处,伤重不治。
            肺底在腰以上,中间高处是。如伤重者,不治。
            章门在脊骨上第三节,伤重不治。
            中会在中脘之下、丹田之上,伤重不治。
            风门在左右胳肢下,伤重不治。
            前心后背受伤者,久而成怯症(后背尾至十八节,则是背心)。
            小膀肚受伤者,久则成黄病。
     
           论用药
     
            自然铜乃接骨之要药,惟敷药不用,汤饮必须用之。
            以续断、五加皮为佐;活血以红花、当归为主;理气以青皮、枳壳为先;破血以桃仁、木通为君;补血以芍药、生地为最。
             若欲疏风先须理气,活血亦须顺气为要。在足木瓜为引经药,在手桂枝、桑枝亦可。

            论各穴要害之处
     
            大凡人左胸为气门,右胸为痰火;左肋为食肚,右肋为血海。前胸为龙潭穴,背心为海底穴。
            左乳伤发嗽,右乳伤发呃。两腰为二珠穴,伤则发笑。男子伤于上部易治,以男子气盛、上升故也,女子伤于下部者易治,盖女子血盛、下降故也。
            盖大凡致命处,则顶心、太阳、耳窍、咽喉、胸膛、两乳、心坎、肚脐、两胁、肾囊、阴户、脑后、耳根、脊膂、背心、两后胁腰眼并顶心之偏左偏右、额颅、额角,伤重者皆能致命。
            大凡人受全体者,死速。伤肩背死迟,伤左半身者气促,面黄浮肿,右半身者气呃,面白血少,伤背者虽不速死,百日后必死,以五脏皆系于背故也,宜服延生药酒。伤胸者必嗽咳迷闷,面黑,发主三四日死,以胸乃血气往来之所,服七厘散、行气活血汤。
            大凡跌打伤轻不致命,但觉两肋疼痛者,此肝火有余,实是火盛之故也。或有平日登高跌扑者,原有瘀血瘀滞,今又因新伤而发痛也。或有痰积、食积而痛者,或有醉饱房劳、脾气虚耗,肝木乘脾胃亏虚,当心连两肋而痛者。又有伤寒发热而两肋痛者。左肋痛,气与火;右肋痛,痰与食。瘀血痛者,伤处必有红肿。若肥白色之人身发寒热而兼肋痛者,多因气虚;黑瘦之人发寒热而痛者,大约阴阳两亏,必日轻夜重,多怒腰痛,此亦瘀血凝滞故也。
           论验轻重伤诀
            一看眼,凡内伤积有瘀血,白睛必有红筋,筋多瘀血多,筋少瘀少。若眼珠动运有神气者,可治,否则难治。
            二看手指甲,以我手大指押病者指甲上,一放开血色即还原者,可治。若迟缓还原,或乌色或紫色者不治。
            三看阳道,不缩及有小便者可治,否则难治。
            四看足指,与看手指甲同一法。
            五看脚底,红色者易治,黄色难治,五色全犯者不治。
            六看脉息,若胃气和平者易治,六脉浮数兼有外感也,难治。六脉微绝,胃气将尽者,不治。

            论用药要诀

            凡治跌打损伤重症,不可匆忙下药,若患者不能开口,先将乌梅嚼烂擦其牙龈,或将皂角末吹入鼻中得喷嚏,口即开,随用韭菜根捣汁炖热,和童便服之,不下咽者难治。若纳下,即同瘀血吐出,视其伤之轻重,先服夺命神丹,随服疏风理气汤,外敷吊伤丹。若小便不通,用火灸法或熏洗法。如破碎伤,用封药护之,次服接骨紫金丹。若腹痛者宜行,行后审症轻重,根据方加减可也。
            凡人被打,七日之内血气未曾积聚,只宜发散活血。十四日之内瘀血积胸,其势将归大肠,故肚内作痛,宜用行药。
           凡人初打必有气郁,或受风寒,恐血气攻心,宜服护心丹。
           凡人看指甲,先看中指甲,黑色者伤重,脚指甲黑色者亦重。眼内有红筋,或眼白珠赤色者亦凶,面黑者大凶,睾丸(即外肾子)上升者更凶,脚底黄色者亦凶。
            凡人被打伤重,不能运动,用推法。以二人挽起其头四五次,即吐出涎沫苏醒。如不吐,以牙皂末五分煮酒调灌,得吐即醒。牙紧不开,用乌梅擦牙法。
            凡人受打,拳向上者其气顺,平打者其气塞,倒插者其气逆,逆则血瘀,故倒插伤尤难治也。
            凡人受打自觉伤重,医药不及,将童便乘热饮二三匙,或以生地龙五、七条,洗净捣烂,热酒冲服,渣敷伤处,然后急医,方保无虞。
            凡不肖医生遇伤症,先用劫药,将生半夏、草乌入口,即头浮面肿眼肿,寒颤切牙,不必惊骇,过三时自平复。为医者当救人为急务。
            凡用引经之药,上部用川芎,手用桂枝,头用白芷,胸腹用白芍,脐下用黄柏,左肋用青皮,右肋用枳壳,腰用杜仲,下部用牛膝,足用木瓜,身用羌活,当归。不论跌打各伤,须要用看附。
            伤肝部者,面色青兼紫红色,眼赤发热,主七日死,先服流伤饮,次服小续命汤,后服中和丸。
            伤心口者,面青气短吐血,呼吸大痛,身体不能动者,主七日死,先服流伤饮,次续命汤,后服中和丸。
            伤食肚者,心下作阵痛,身发热,腹高浮如鼓皮,气促,饮食不进,眼闭口鼻面黑,主七日死,先服大续命汤,次服中和丸,倒插伤者不治。
            伤两肾者,两耳即聋,额角黑色浮光,常如哭状,主半月死,先服生血饮,次服流伤饮,后服中和丸。
            伤小腹者,面肿气急或时作痛,口吐酸水,主三日死,先服续命汤,后服中和丸。
            伤大肚者,粪后血急而又涩,面赤气滞,主半月死,先服流伤饮,次服续命汤,后服中和丸。
            伤膀胱者,小便痛涩,不时有尿膨胀,发热,主五日死,先服续命汤,次服行气活血汤。
            伤阴囊阴户者,血从小便出,主三日死,先服护心养元汤,次服大续命汤。
            伤胸背者,面白肉瘦,食少,发热咳嗽,主半月死,先服流气饮,次服中和丸。
            伤气海者,气喘大痛身瘦,夜多盗汗,食少肿痛不宁,主一月内死,先服流伤饮,次服中和丸。
            伤血海者,血妄行,口常吐出,胸前板住作痛,先服活气汤,次服流伤饮,再服药酒,若不取效,主一月内定死。
            伤两肋者,气喘大痛,睡下如刀刺,面白气虚,先服活血顺气汤,次服续命汤,主三日死。

            论各伤主方

            伤章门者用当归红花饮。伤血海者用血竭煎。伤气海者用木香饮。伤中脘者用麻黄饮。
            伤中会者用乳香饮。伤风门者用五加皮饮。伤丹田者用十大功劳饮。伤肺底者香附饮或五加皮饮。伤后胁者用象胆煎。伤腰者用杜仲饮。打伤扑心者用九龙饮。伤头者用羌活饮。伤手者用桂枝饮。伤囟门者及两太阳服麻芎丸(眼伤亦可服之)。伤鼻梁及结喉用紫金丹服之。伤两耳必晕闷,与下伤胸同一治法。伤胸前横骨下三节必吐血或咯红痰,服紫金丹童便浸煎,横骨下服胜金丹收功。伤心坎下必口噤心闷,行动不得,服夺命丹。伤心坎下至小腹,先服猛蝇散,再用行药。伤膀胱小腹,用灸脐散通之,再服行气活血药。脑后伤破服紫金丹、麻芎丸。
            阴囊碎破先用封药,再用青鹑绒毛封之,又用桑皮线缝之,再服麻芎丸。伤左乳必发咳,先服紫金丹,次服胜金丸,再服六味地黄丸,方中加止咳药。伤右乳发呃,先用夺命丹三服,次服猛蝇散,服之后用活血理气之药。伤前胸后背用桔梗、青皮为引,服活血理气之剂。伤手用落得打草煎汤浸洗,服桂枝汤饮。伤腿用两头尖膏,再服活血补血药。伤腰背用麸炒熨,再服煎剂。若腰痛用补骨脂、杜仲、凤凰衣三味为末,切开猪腰子,入药在内扎好,加青盐、陈酒煮食。伤海底穴必因脚踢其气上冲,觉耳内一声响,即必晕绝倒地,先服护心散,再服活血药,若便结用脐熨法。伤尾闾穴(在尻骨尽处),服车前子末七分,米汤下,再以麸皮、葱姜糟同热熨之,再服活血之药。伤膀胱肚腹,服紫金丹,次服行血活血药加茵陈。如治缓则成黄痛。伤颤门必口噤,目反张,在七日内服夺命丹,七日外用煎剂下之。若伤在上部,忌用行药,先服紫金丹赶下瘀血,再服行药。伤血海者,久而成血癖,治法以水拌面,搓作长条,四围安定,中放朴硝或芒硝,以纸三四层盖之,外将脚带捆定,将炭火烧红入熨斗内熨之,闻腹中有响声,血癖已消,再服活血补血之药。伤气门者,气必塞,目反口噤身僵,过不得三时,救迟其气下降,撒屁则无救矣。此时不可慌张乱治,急以我耳傍其口,听候其气息,如无气者必伤于倒插,须揪其发伏我膝上,轻敲其背,若得气从口出则醒。或气门左右受打皆致闷晕,俱不可用表散,左服药紫金丹,右服夺命汤丹,至三日上必发热,仍服表汗药去风可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