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观临华人诗社~ 2017/4/13 诗词故事--千古才情鱼幼薇 文/随风巽 大江东去,浪淘尽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多少英雄湮没在这历史长河之中,细细想来,已萦绕脑海,数也数不过来,历史中不只有英雄,亦有佳人。佳人又有多少呢,四大美人?才女?名妓?好像屈指可数。那即有才,又有样,还是民间之佳人,会不会更少呢?今天我们来了解这么一位佳人----鱼幼薇。 鱼幼薇,晚唐诗人,长安人。后出家改名鱼玄机,字蕙兰。有诗作四十九首,收于《全唐诗》。并有《鱼玄机集》一卷。唐朝才子众多,佳人不少,但能自成卷册的佳人惟有鱼幼薇、薛涛和花蕊夫人三位。她们的作品就如浩瀚星空的一抹云霞,又如田园中若点花枝,摇曳处,几点温柔,几丝眷恋。 公元844年鱼幼薇出生于长安。从小在其父的熏陶下,便出口成章,及至7岁时能作诗文,十岁时,已声名远扬,被誉为“诗童”。在这时,长安有一人,一个比鱼幼薇大32岁的男人,一个声名在外的才子,听说了这小诗童的事情,特地来与小幼薇相识,看看这小诗童是否真有其事。 一个阳光午后,温庭筠初见鱼幼薇,正值豆蔻年华的幼薇,此时纤眉下闪着灵动的眼睛、乌黑的头发衬着如脂般的肌肤,清秀小衫,活泼中透着乖巧,俨然一幅小仙子从画中走出来的姿态。温庭筠委婉地向小幼薇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并想试探一下她的才情,看着江边依依柳树,便以“江边柳”三字为题,让幼薇赋诗一首。 鱼幼薇沉思稍许,便轻语道来: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 影铺春水面,花落钓人头。 根老藏鱼窟,枝底系客舟。 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反复吟罢 温庭筠反复吟读,不管是遣词用句,还是平仄音韵,又或是诗情意境,都属难得一见的佳作,不禁叹为观止。更难得是竟出自一个10岁多点的小女孩之口,见才心喜的飞卿(温庭筠的字),自此便与鱼幼薇约定,指点诗作,给小幼薇当免费的私塾先生,不只如此,因为小幼薇父亲离世稍早,还经常帮衬其生活起居。结成了一对忘年的莫逆之交。 十一岁时,小幼薇作《早秋》一诗: 嫩菊含新彩,远山闲夕烟。 凉风惊绿树,清韵入朱弦。 思妇机中锦,征人塞外天。 雁飞鱼在水,书信若为传。 飞卿和《早秋山居》: 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 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 果落见猿过,叶干闻鹿行。 素琴机虑静,空伴夜泉清。 因过早失去父爱的小幼薇,对于这个亦师亦友、又对其关怀备至的温庭筠感情也复杂起来,由敬重对依恋,虽然年龄的慢慢成长,最后更倾向于爱恋。而对于大小幼薇32岁的飞卿也感受到幼薇传送的爱慕之情,心知肚明又才情卓绝的他,又怎么能虽然接受幼薇呢?更何况自己还被人戏称为“温钟馗”,便一直把感情控制在师生、友情之内,不久,便离开了长安,远去了湖北。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倔强的幼薇又怎会因为飞卿的离去,而断了思念?又是秋风起的时候,便写下了《遥寄飞卿》一诗: 阶砌乱蛩鸣,庭柯烟露清。 月中邻乐响,楼上远山明。 珍簟凉风著,瑶琴寄恨生。 嵇君懒书札,底物慰秋情。 窗下蛩鸣、庭前烟露、远山明月、淡淡凉风无不在诉说着自己的思念之情。收到信的温庭筠感触很大,便回寄《晚坐寄友人》一诗: 九枝灯在琐窗空,希逸无聊恨不同。 晓梦未离金夹膝,早寒先到石屏风。 遗簪可惜三秋白,蜡烛犹残一寸红。 应卷鰕帘看皓齿,镜中惆怅见梧桐。 苦苦等待,终盼鸿雁飞来。随着冬天的来临,萧萧落叶,空无的枝丫,便又写一首《冬夜寄温飞卿》: 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 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沈。 疏散未闲终遂愿,盛衰空见本来心。 幽栖莫定梧桐处,暮雀啾啾空绕林。 在上一首诗,幼薇主要表达了思念之情,而这首也更多的是一缕哀怨,是怪飞卿不辞而别?还是怨天冷孤枕难眠?收到信的飞卿长叹不已,因各原因,飞卿终回到长安,但仍将其感情压在心里,不敢面对。 几经波折,值幼薇妙龄之际,新科状元李亿及第,温庭筠又与李亿有识,便将幼薇介绍于李亿,并嫁之。唯不知的是,李亿已有正妻。正是奈何世事多折磨,香消玉断有谁怜?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知道与温庭筠没有结果的小幼薇,便将感情一股脑的全交给了李亿。初始生活甜甜蜜蜜,李亿也醉倒在温柔乡中,共同度过了一段心醉的时光。好景不长,李亿终要回家报喜,这时就不得不告诉幼薇自己家中还有正妻----裴氏,希望幼薇可以体谅,其实在古代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幼薇又有什么办法,只要能待李亿回京有个交待就好,在几经不舍下,送别李亿,并作《江陵愁望寄子安》一诗: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期盼以后生活可以和睦相处,小心收拾着庭院,并准备迎接对方时,不想迎来的却是一声暴喝、一顿毒打。受屈的幼薇是多想李亿能来保护她,内心依然渴望能够成为一家人心念,支持着疼痛的幼薇,然而裴氏的怒气并没有因此而消,接连三番的硬要李亿将幼薇赶出家门,因裴氏后面的力量,李亿送给鱼幼薇的只是一纸体书。从相爱到扫地出门,才短短三个月时间,由天堂直坠地狱的幼薇,父母都已离世的幼薇,无助、迷惘、彷徨、孤独的走着。 李亿虽将幼薇驱出门外,但内心是依然爱着幼薇的,只是在于权势与爱情之间,选择了前者,奈于家中裴氏,不敢就范,但私下派人将其带到一处僻静的道观中----咸宜观,并出资修整,又捐了一笔数目不小的香油钱,并对鱼幼微起誓:“暂时隐忍,待他日重逢!” ![]() 无助中又有希望的幼薇,只盼李亿能早日到来,咸宜观观主为鱼幼薇取了“玄机”的道号,自此鱼幼薇改名为鱼玄机。一个风华绝代、才情似锦的姑娘便于青灯为伴,心中思念着自己的丈夫李亿,写下了《寄子安》一诗: 醉别千卮不浣愁,离肠百结解无由。 蕙兰销歇归春圃,杨柳东西绊客舟。 聚散已悲云不定,恩情须学水长流。 有花时节知难遇,未肯厌厌醉玉楼。 在鱼幼薇的内心中,自始至终都装着两个人,一是李亿,二便是亦师亦友的温庭筠。而与温也一直保持有书信往来,但诗题大多以友人为题相寄,如《暮春有感寄友人》: 莺语惊残梦,轻妆改泪容。 竹阴初月薄,江静晚烟浓。 湿觜衔泥燕,香须采蕊蜂。 独怜无限思,吟罢亚枝松。 在希望中,幼薇写过不少诗篇寄予李亿,却无奈李亿妻子裴氏管束极严,裴家势力又遍布京华,一直未到咸宜观看望过鱼幼薇。每有相思成诗,又无法寄予,只能将诗笺抛入曲江之中,任其随水逐流。如这首《赠邻女》一作寄李亿员外: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 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 鱼幼薇因只是一民女,其生平未见正史。生平资料多见于一些个人撰写的记载之中,如皇甫枚的《三水小牍》、宋初孙光宪《北梦琐言》、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等书中。其中更有说因鱼幼薇被李亿抛弃,因爱成恨,便自我糟贱,后因争风吃醋打死婢女绿翘,被京兆温璋判杀一节。 读鱼幼薇诗,细细想来,多为温情、柔弱一女子,而诗中也多为与恩师温庭筠互通、因对李亿的一往情深而写下的念李亿的诗。虽未能重聚,但何至于走入歧途。这里还有一句残诗: 明月照幽隙,清风开短襟。 明月光透过牢狱的铁窗,照耀在幽静的某一处缝隙。从狱墙外吹进来的一小股清风,不经意间吹开了我所穿的破衣衫的衣襟……具体全诗我们已不得知,是五律还是五绝?诗人或多或少都会有写诗习惯,从所留50首诗来说,并没有一首五绝,五律诗则会更大一些。能够在牢狱中感受明月清风的人又怎么会是大奸大恶之人呢? 全诗也已无处可寻,真实情景到底为何仍是一谜题,我们所见也只是来自于小说、杜撰之中,但温庭筠有两首《忆江南》不知是否是与鱼幼薇有关。 《忆江南·梳洗罢》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忆江南·千万恨》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 鱼玄机 鱼玄机,女,晚唐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初名鱼幼微,字蕙兰。 ![]()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 — 约866),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 ![]() 品读之后, 愿享同感。 ![]() 华人诗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