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古诗文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三

(2014-03-10 22:27:51)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12个词24个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三方面进行概括。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实践这一核心价值观,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是夯实中国特色道路的铸魂工程,也是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最近我用20多天时间,编辑整理了66条中国古典诗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12个道德规范给予诠释。这些不一定全面准确,希望能帮助大家加深理解,自觉去执行,不断地提高全民道德素质。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古诗文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三
马山前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为打造和谐幸福的社会、富强文明的国家奠定基石。
古人论爱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人都应该爱国、卫国。《礼记·大学》:“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荀子·君道》:“道存则国存,道亡则国亡。”元欧阳玄《宋史·李琼传》:“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元欧阳玄《宋史·岳飞传》:“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古人论敬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认认真真,爱岗敬业,学习工作。《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关伊子·匕篇》:“猎夫习虎则勇,渔夫习水则沉。”《韩非子·喻老》:“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荀子·劝学》:“鍥而不舍,金石可镂。”《淮南子·说林》:“跬步不休,跛鳖千里;累积不辍,可成丘阜。”诸葛亮《后出师表》:“鞠躬尽力,死而后已。”清郑燮《竹石》:“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古人论诚信:诚则成己,诚则成物,诚则立身。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荀子·不苟》:“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中庸》第二十五章:“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管子:“诚信者,天下之结也。”汉贾谊《新书卷八道德说》:“道者,道之本也;仁者,德之出也;义者,德之理也;忠者,德之厚也;信者,德之固也。”。《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古人论友善:心地善良,志同道合,和睦相处,友爱友善。孔子曰
:“仁者爱人。”《论语·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孟子强调:“取诸人以为善
,是与人为善者也
,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周易·文言传》:“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2014年3月6日于咸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