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终南山的那些人那些事<三> :终南山下白鹿原

 昵称35570247 2017-05-22

《遥远的救世主》里面有句让人称道的话:“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这并不只是因为他想孤独,而是因为在他的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


隐居终南山的人,或许就是因为在山外缺少同类。他们进山,或专研学问,或逃避社会,或追求信念……但只要有同类,他们并不会闭门不出、独来独往。他们的知己,或许同是隐士,也可能只是一部著作。


我们从同类那里,验证了本自具足,所以世间有了惺惺相惜,这种很纯粹很美好的情感。


南山书僮,在外界的标签可能是“酒吧老板”。但实际上,他应该是个文化人,爱书如命,博学多才。他时常会给我分享诗作、对联,无奈我才疏学浅不能与之对酒斗诗,但从那些作品中,能感受到不凡的境界。好的文字,真的能滋养灵魂。


——太2真人


终南山的那些人那些事<三>

终南山下白鹿原



八百里终南山

佛道儒俗

隐士醉林泉

 

十三朝古长安

盛衰兴亡

功名似云烟

 

挣脱名缰利锁,走出繁华喧嚣的古长安;一身轻松,走进静谧神奇的终南山。与山水自然和谐共生,拜隐士山民亦师亦友。一窗南山,半卷闲书,几盏清茶,三五知己,身居桃源圣境,心游天地太虚。


真实记录终南山那一个个平凡而又不平常的人生,如实叙写山居隐逸那一段段鲜活而又传奇的故事……

                                                      ------南山书僮

                                    

51.

五一休假,书僮下山。长安城里发生了一件大事情,《白鹿原》的作者陈忠实老先生不幸病故。书僮闻耗,悲痛万分。   

                                 

52.

风花雪月平凡事,笑看奇闻说炎凉。悲欢离合观世相,百态人生话沧桑。山岭土塬今犹在,不见前辈陈先生。塬上当初有白鹿,世间从此忠实。



                                 

53.

白鹿原是终南山下的一块黄土台原。东据辋川、尤风岭下,西俯西安东的纺织城,南接焦岱、汤峪,北下蓝田县城。东西长约20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中间一条鲸鱼沟将白鹿原一分为二,南塬和北塬。

                                 

54.

终南山下是关中大平原,东边有渭南原、白鹿原、八里原,中部有杜陵原、少陵园、神禾原,西边有岐山原、五丈原等。长安城雄踞于关中大平原核心,南靠秦岭,北邻渭水,八水环绕,九龙护珠。



                                 

55.

陈忠实老先生的故居在白鹿原北坡之下,隶属灞桥区毛西乡,门口过浐河就是蓝田的华胥镇。所以老先生戏称自己是半个蓝田人。他的童年、青年都在这里度过,这里也是《白鹿原》的五年写作之地。

                                 

56.

书僮的老家也在白鹿原东南的尤风岭上,和陈忠实故居一塬相隔。看着他刀凿斧砍的沧桑面容,亲切亲近,因此常称他陈乡党,忠实老哥。

                                 

57.

陈忠实曾说:人是个贱虫。一天到晚坐着浑身不自在,吃饭不香,睡觉不实,总觉得慌惺兮兮。人一干活,吃饭香了,睡觉也踏实了,觉得皇帝都不怯了。

                                  

58.

陈忠实曾说:读书原为修身,正己才能正人正事;不修身不正己而去正人正世者不过是盗名欺世;把念过的书能用上十之一二,就是很了不得的人了。读多了反而累人。


                                  

59.

陈忠实曾说:好好活着!活着就要记住,人生最痛苦最绝望的那一刻是最难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熬过去挣过去就会开始一个重要的转折开始一个新的辉煌历程;心软一下熬不过去就死了,死了一切就都完了。好好活着,活着就有希望。

                                   

60.

有一次,一位美女记者提问陈忠实:许多作家成名后都离婚了,贾平凹都离婚了,你什么时候离婚?陈忠实冷静的回答,永远不离婚,家不稳,国何宁!

                                   

61.

还有一次,一位高官居高临下的说他,你在《白鹿原》之后咋再不写啦?你要体验生活嘛,要学习讲话精神要深入群众嘛什么什么的一大套官话。陈忠实只回复了一句话:你懂个锤子!

                                   

62.

八百里秦川 生生不息 风云变幻 大写白鹿原, 七十载人生 呕心沥血儒家风范 痛失陈先生。 斯人已逝!——终南山茶书院全体志士仁人深切悼念陈忠实先生。


                                   

63.

五月槐花香,茶书院前后洋槐花正当时候,洁白细嫩,一团一簇。满院的空气都飘散着槐花的香甜味,引得山蜂相戏,忙碌不歇。

                                   

64.

核桃树的花期刚过,散落一地,像一条一条的毛毛虫。野弥猴桃也曲枝蜿蜒的爬上了核桃树和电线杆,开出了一串一串粉白的花束。地上场院野花遍布,蒲公英的白色浪漫小伞花,不知名野草开出灿烂金黄花点缀其间,深紫色的布布花排布山径两旁……



                                   

65.

树木的浓荫已经形成,如伞如盖,茶书院淹没在一片绿的海洋中。漫步茶书院,大树掩映,石径蜿蜒,野花锦绣,香风扑面,百鸟婉转,山蜂嬉戏,仿佛置身童话世界,仿佛自己也成了花仙,不是在散步,而是在轻盈的飞。

                                   

66.

西安高新的一对小两口,一生酷爱向日葵,向日葵是她们爱情的信使和幸福的见证,可城市已变成了钢筋水泥丛林,无处下秧。为了满足她们这个圣洁而又纯粹的梦想,书僮专意辟出一块好地,她俩男耕女播,爱心灌注,播种下了希望,播种下了美满。

                                   

67.

茶亭和山门快建好了。兴军、老六、战胜、平娃、吾辈、兴旺等长安八兄弟上山了,一箱啤酒简单庆贺之后,八位大力士喊着劳动号子,合力将两块巨石树在了茶书院南北山门旁边。南山门口的巨石,三棱形直立,一块奇石置于端顶,远观活现观音拜五台之状;北山门口的巨石,片状矗立,书僮捡了一个枯树根放置其上,巨石与怪根相配,有雄鹰展翅之像。



                                    

68.

碑石栽好后,大家洋溢着劳动后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团结友爱的感情桥梁贯通在长安八兄弟的心间。智慧大师兴军提议,立石树碑,刻字铭文。刻什么字呢?佛、道、禅、悟、静,空、无、了、心、明······大家畅言遍议,没有结论。



                                     

69.

茶亭完工了。上下两层阁楼式建筑,依坡而建,延门口场地而出,悬空突兀,玲珑俊秀。下部石基半墙,原木上护,旧窗透风,古朴厚实;二层茶室,木桩木凳环绕,木围栏斗拱状,中间一块长片石撑起当茶台,如同一把古琴,仿佛置身瑶台仙府;顶部茅草覆盖,四坡覆斗势,低调而又大方,尽显隐士茅棚文化。亭柱上最好有副对联,或书古人的“无事次静坐,有情皆赋诗”;或书“茅棚八九间,钓雨耕烟,须信富不如贫,贵不如贱;竹书千字,灌花酿酒,可知安自宜乐,闲自宜清。”······



                                      

70.

书僮闲坐在山门外的卧虎石上,茅棚旧门,竹篱野花,汪曾祺的几句诗浮现眼前。“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它们开得不茂盛,想起来什么说什么,没有话说时,尽管长着碧叶。你说我在做梦吗?人生如梦,我投入的却是真情。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 只记花开不记人,你在花里,如花在风中。 那一年,花开得不是最好,可是还好,我遇到你;那一年,花开得好极了,好像专是为了你;那一年,花开得很迟,还好,有你······”




未完,后续将持续更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