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崧舟

 TLB519 2017-05-22

一、关于“诗意语文”

  “诗意”本身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模糊概念。从哲学的视角看,诗意乃是一种精神和心灵的自由;从认识论的视角看,诗意则是某种直觉和顿悟,是对人生和宇宙的当下了悟;从存在论的视角看,诗意指涉一种有意味的感性形式的存在;从美学的视角看,诗意是人类情感的一种表现与升华;从伦理学的视角看,诗意就是善良、仁爱与悲悯;从心理学的视角看,诗意则常常意味着丰富的想象和创造;从社会学的视角看,诗意是一种内在的幸福感;从文学表现的视角看,诗意总是呈现为某种含蓄、凝练、蒙胧的境

界。

  “诗意语文”不是流派,是对语文教育理想境界的一种追寻,是对语文教育本色和本真的一种深刻自觉和回归。追寻理想和回归本色其实是一回事,是对存在本身所作的不同角度的观照和表达。一切优秀的语文教学,必定是诗意的语文;一切风格鲜明的语文教学,无论素朴还是绚烂,无论激情澎湃还是理趣盎然,无论散发着平民气息还是充满了贵族气质,在它们之上,必有皎皎如明月、灿烂似星辰的诗意流布其间、充盈内外。

  “诗意语文”不是一个名词,没有一个静态的、现成的诗意语文可以供我们去模仿甚至膜拜。诗意语文只能成为一个动词,一个过程,你不可能得到她、拥有她,你只能在行进的过程中不断体验她、观照她

。而在这样一个即时即是的过程中,你将发现自己灵魂深处的一些感动、一些悲悯、一些纯真、一些美好

  二、关于“文本秘妙”

  (一)什么是文本秘妙

  1、阅读活动首要的和根本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感悟、把握、领会优秀读物的“秘妙”。从审美的角度,我们把这“秘妙”称之为“美”。

  2、“文本秘妙”,就是王国维所指出的“字字为我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之所能自言”的语文现象。简单地说,就是“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文字创意。即(这不正是我所想说的,但我写不出来)

  3、或表现为某种精准、妥帖的语言形式,或表现为动人的情感、独特的思想、深刻的哲理、精深的文化,或表现为语言形式和内容的高度融合。

  (二)“文本秘妙”的分类

  1、侧重于“文本内容”的秘妙

  不朽的形象:《丑小鸭》

  永恒的情感:《怀念母亲》

  深邃的意蕴:《生命  生命》

  美妙的境界:《自己的花事让别人看的》

  2、侧重于“文本形式”的秘妙

  表达方式:《慈母情深》

  修辞手段:《威尼斯的小艇》

  结构特征:《桥》

  音韵节奏:《与象共舞》

  3、“言意兼得”的秘妙

  经典诗文:如《望庐山瀑布》、《伯牙绝弦》

  精美小品:如《春》、《鸟的天堂》

  隽永佳辞:如《荷花》、《花的勇气》中的部分语段

  三、“文本秘妙”与“教学内容”

  1、发掘

  2、优选

  3、重组

  四、“文本秘妙”与“教学策略”

  1、比较

  2、还原

  3、积累

  《长城》的文字,属于那种初读不见其妙、越读却越耐读的“闷骚型”文字。我撷取的第二段,这种味道更浓一些: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

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这种文字,初一看,你就想一扔了之。实在太平实,太没有诗意了。但仔细嚼上几遍,味道就会慢慢出来。于是,口齿生香,欲罢不能。你看,第一,表述之精确,一字一个准。长城的结构特征,由远到近

、自下而上,写得有条不紊,井然有序,没一个废字,这也就是朱光潜先生一再强调的“精确妥帖”。第二,更妙的是,处处明写长城的结构特点,又处处暗合长城的历史作用。你看这些词:嘹望、射击、屯兵

、堡垒、打仗……你联想到什么?战争。狼烟四起,烽火连天,金戈铁马,刀光剑影。是不是?

  有人说,中国的版图上大写着一个“人”字,“人”字一撇是长城,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全长一万三千多里;“人”字一捺是运河,从北京的通州到浙江的杭州,全长一千七百多公里,撇捺相交于首都北京,是个巧合,也是个奇迹。长城是中华民族的武脉,运河是中华民族的文脉。长城是凝固的历史,运河是流淌的文化。长城依托山,体现一种阳刚文化;运河依托水,体现一种阴柔文化。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父亲,运河就是中华民族的母亲。

  当然,现在的长城成了一种旅游产品,北京八达岭长城不知赚了多少钱?秦始皇筑长城,他可没想到

发财。那时的长城只有一个作用,军事防御,保家卫国。

  作者写长城,一明写、一暗写,自然让人联想到长城的历史地位和军事价值。但文章的第三段并没有

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来,写什么呢?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写古代劳动人民。没办法,这是主流的历史观--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于是,作者很自然地想起了古代的劳动人民来。任何涉及历史文物的东西,诸如长城、秦始皇兵马俑、故宫等,最终你非得想起劳动人民、非得感谢劳动人民,这已成为某种思维惯性、历史教条。

  有个笑话,一位老师上《秦始皇兵马俑》,快结束时出了个问题,“面对世界第八大奇迹,你最想感谢的是谁?”一个愣头青回答:“我最想感谢秦始皇。”把老师给气得,心说:完了!我这课就砸在你这个秦始皇身上了。他脸一沉、眼一白:“秦始皇是个暴君,有什么好感谢的?拜托,给我动动脑子好不好?”第二个学生说:“我最想感谢第一个发现秦始皇兵马俑陶片的农民。”老师心里那个急啊,甭提了!“农民?农民长什么模样,你见过吗?”“没见过。”“你都不知道他长啥样,你感谢他干吗?”第三个学生说“我最想感谢作者。没有作者,我还不知道有秦始皇兵马俑呢。”老师已经忍无可忍了,都快急疯了,说“你这叫怎么说话?没有秦始皇兵马俑,哪来的文章?哪来的作者?”终于有个学生给出了老师想要的答案:“我最想感谢的是古代劳动人民。”这下把老师给乐得,一个箭步窜过去,仅仅握住那孩子的手,说:“你真是我的知音啊!”

  瞧!符合标准答案的就是知音,不符合的呢,统统都是胡说八道。登上长城,就不能想想那些战死沙场的将士们?为国捐躯的将士们就不是劳动人民的一份子?顺着“武脉”这条思路,我想到了第二个“语文点”:

  “站在长城上,扶着成排的垛子,望着高耸的城台,很自然地想起那些驻守边关的将士来……”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千堆战骨那知主,万里枯沙不辨春。”“征人饮马愁不回,长城变作望乡堆。”这个地方让孩子们写一写

  三、指向文本:微观解读文本秘妙

  王崧舟老师主张用语文意识来观照、统摄文本的细读。语文意识”--就是关注文本“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的意识。纵观两天的课堂,几乎每堂课,教师都渗透了语文意识,涉及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十之八九都设计了课堂练笔,折射出教师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读写训练的理念。王老师觉得语文意识烛照下的语文教学之道是:细读文本,参透“语”“文”秘妙,寻找言语训练点,用语文的方式参透文本内涵,把语文意识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在读写互动中迁移孩子们的表达能力。

  1 、细读,文本秘妙

  文本细读,更重要的是要关注文本秘妙。如《一夜的工作》,“这是一个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这段文字的秘妙在于“这是一个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和后面的内容产生了一个巨大的落差,形成了一种张力。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使我们会有一种期待,期待它的富丽堂皇,想像该有什么?可是进去之后,眼前出现的是这样的情景--不大的写字台……而这是中国第一代总理兼外交部长的办公室,这样大的落差,形成了文章强大的张力。

  2、渗透,语文意识

  王老师说,读法决定教法,有什么样的细读姿态就有什么样的阅读教学….。而我们阅读教学的任务则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语言表达的方法,体会作者思路,学习文章结构等,在阅读中学习写作。回想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虽然也有潜意识地在阅读中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写作,但是具体实施起来却又有些偏离初衷,在教学设计中也常会出现了“读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你体会到什么?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了?说说你的体会?”这一系列问法,给人的感觉仍然是注重了太多的人文关怀。王老师的徒弟王春燕老师她就说:语文课程是为了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活动必须指向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而只有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怎么说、怎么写的形式,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水平。”她在《猴王出世》教学中,将你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石猴的聪明,勇敢,敢作敢当的特点,提炼为可以这样问“课文为了体现石猴的聪明,勇敢,敢作敢当的特点,是怎样表现的?”这样既准确地表现了我们阅读教学的目的性,也给学生以清晰的信号-我们学文的目的是要学习作者的思路,表现手法,在阅读中学习写作,这样就能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学习课文。

  如《慈母情深》一文中“背直起来了……”这一语段,“我的母亲”出现了三次,而且还是出现在句子的后面。可不可以将“我的母亲”换过来,可让孩子们展开想像,将语文意识渗透其中。这样的节奏,在语速上是慢的,是一个慢镜头,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背?这是我母亲的背吗?在我的记忆中,母亲的背是……然而挺拔的背不见了……继续看,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母亲的脸是怎样的?在我的记忆中,母亲的脸是这样的吗?怎样的?这样想像开去,再让孩子们读,读出想像、细节、情感,最后告诉孩子,三次“我的母亲能放在前面吗?能出现一次吗?”这是语文意识。

  3、迁移,读写互动

  将读到的文本秘妙,迁移到生活中来,是读写互动,比读写结合更高层次。《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文章结构为“点燃火柴--出现幻觉--火柴灭了”。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创设情境:小女孩仅仅只有这四个梦想吗?肯定还有很多的梦想,让我们帮帮她,让曾经出现在他脑海中却不曾实现的梦想都写出来。学生想像写话。假如我们的教学到此为止,是读写结合。还得走回来,这才是读写互动。教师可以问:孩子们,那么多梦想都无法实现,为什么没写你们想像到的,而仅仅写了文章中的四样呢,为什么?答案其实在故事的第一大段,这是本文的文本秘妙,前有伏笔,后有照应。前面伏笔“冻得青一块”是照应下文的“火炉”,“饿”对应“烤鹅”的幻想,“除夕,平安夜”照应了“圣诞树”,“不敢回家,爸爸会打她”照应了“出现奶奶”的幻觉。小说本身就有伏笔,这就是经典,这样的地方,应让孩子们再去感悟。

  四、《文本细读,徜徉在语言之途》--王崧舟

  1、直面文本

  慢慢走,欣赏啊!

  --朱光潜

  很多老师上课前跟教材只打了个照面就去看参考书,结果就被教参、教学设计集萃之类的参考书先行遮蔽了自己的解读,没有实现自己的文本细读。读法决定教法。语文老师怎么读文本决定了他怎么教这个文本。文本细读,要有一种从容的心态,不急不躁,不温不火,慢慢读,慢慢品,慢慢嚼,慢慢赏。品出文字之美,悟言外之意,听弦外之音,赏出语言之妙。

  2、字斟句酌

  沉入词语--南帆

  词语是能够表达意义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沉入词语,就是我们要把文本读到最小。南帆先生说--“沉入词语”,对,潜于语言文字之间一个词语一个词语地咀嚼;

  王老师说的特别好语言文字是水,做语文教师要在“水中浸润,在水中滋养”。语文养人,数学练人

  3、审美自失

  在汉语中出生入死--王遥

  读一个文本,进去是一个人,出来是另一个人,你的精神生命改变了,而这个改变的过程你自己感觉不到。

  同一段文字落在两个不同的语文老师手里就有了不同的命运。感情只能用感情去领悟,跟作者一起身临其境,把自己忘掉。

  4、比较品评

  穿行在多重话语之间--谭学纯

  细读文本是一种“穿行”的方式,一种类似于“老牛犁地”的深耕细作的方式,而不像滑雪、滑冰那样是一种滑行的方式。它要在语言的大地上犁过。

  5、擦亮语言

  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吕叔湘

  文本细读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什么?是语言。从语言进入思想内涵,再从思想内涵出来,回到语言,走一个来回。

  6、还原场景

  引发一种对语言的敏感--夏丏尊

  在进入文本时,重要的是要始终保持一种全然进入的敏感和警觉。一定要打开自己的生命,去教参之蔽、去教材分析之蔽、去他人言述之蔽,让自己的精神胸怀敞开再敞开,始终保持对文本言语的一种高度敏感和警觉,对每一句话,对每一个词,甚至对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抱有那种黛玉进贾府式的敏感和警觉

  7、寻找缝隙

  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王尚文

  文本中的细微声响,往往就是文本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声响,因为藏得深,所以声响细;因为传得远,所以声响微。来自灵魂深处的声响,你只能选择倾听。

  8、开掘意蕴

  在字里行间阅读--施特劳斯

  字与字之间是空白,行与行之间是空白,在空白处阅读,开掘文本的意蕴。人人看得见的不是秘妙。

  王老师还举了完整的一课《小珊迪》,讲如何进行细读。他首先想到的是课题为什么叫《小珊迪》?因为文章当中,没有一处文字提到“小珊迪”这三个字,出现“珊迪”也才8次,于是他的敏感点就聚焦到这个“小”字上。他想到:从年龄上来说,珊迪是个小孩子;从生理上说,珊迪身体相当弱小,发育不良,发育不良才会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由社会处境造成的;从地位上来讲,珊迪是穷人,是孤儿,是社会最底层的人。但是珊迪人虽小,地位小,个子小,精神形象却是高大的,灵魂价值却是伟大的。读之细,思之深,让人自叹不如。最后,王崧舟老师说,细读有法,但无定法。运用之妙,在乎一心。细读文本的终极意义就是细读自己。文本是一个美丽的倒影,你在这个倒影中看到的不是文本,而是你自己。你的精神倒影有多远,你对文本细读就有多深;你的精神倒影有远,你对文本细读就有多远。因此,不是文本,而是你的文化视野、言语禀赋、审美旨趣、精神高度、生命境界决定着你的细读。从这个意义说,细读不是从文本开始,而是从“自己”开始,从“此在”开始。这正是:“文本无语笑东风,细读有情长思量。一粒沙子一世界,野花开处见天堂。”

  五、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

  (一)、全面解读,充分挖掘

  拿到一篇文本,首先要思考这篇文章在言语形式方面可以教给学生什么。运用自身已有的语言文学知识和阅读经验,从篇章结构、行文线索、命题立意、遣词造句等诸方面对文本的言语形式进行一个全面细致的解读。这其中,应尤为重视以下两点:1.关注文体,把握文体特点。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叙事,我们要关注情节、结构、人物;写景,我们要关注画面、情感、顺序;诗歌,我们要关注意象、情感、韵律,等等。2.知人论世。一是要了解作者。了解作者的身世际遇、写作背景、个性特点等等,有助于我

们对文本的言语形式有独到的、深刻的发现。二是要了解文中的主要人物。

  (二)、慧眼识珠,精心选择

  文章在言语表现形式方面,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

  1.精妙传神的字眼、内蕴丰富的词句

  从语言文字的细节入手,一个字、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符号,反复推敲斟酌,咬进文字的深层,嚼出文字的真味。用朱自清的话说,就是“体会那微妙的咬嚼的味儿。”徐善俊老师在上《黄鹤楼送别》时抓住一个“孤”字,给所有听课老师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薛法根教学《爱如茉莉》抓住一个“探”字,让学生明白一切景语皆情语。《理想的风筝》课后有一道练习,让学生读一读句子,体会带点词“泛”和“漾”的表达效果。让学生深深体会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他”的乐观、自信和坚强。可以说,一词入口,百味皆生。有些词语,孤立地看,平淡无奇,但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下子变得别有情味,境界大异。抓住这样的字词细细品味,既能品出浓浓的语文味,又能品出淳厚的人文感觉。

  2.典范的、优美的句式、语段

  一、二年级要重点关注优美的词语、典型的句式;三年级要重点关注典型的语段;中高年级要关注文本中的细节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心理描写等等。

  如《鞋匠的儿子》应重点选取林肯的三段话,让学生仔细品读,反复朗读,体会个中真味。因为这三段话所表达的意思和蕴含的情感都很丰富,而且方式十分巧妙。《青海高原一株柳》应着重选取第五节描

写柳树的语段、第七节想象它顽强生长的语段(情感强烈)和第九节感情升华的语段(含义深且优美)。《理想的风筝》要选取其中的景色描写、细节描写等。

  3.新鲜的、独到的、个性化的语言

  例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中“太阳在园子里是显得特别大。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黄花,就开一黄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就是一种非常率性、洒脱、天籁般自由纯美的语言,有着作家自身性格的烙印。抓住这种新鲜的、独到的、极

为个性化的语言让学生细细品读、积累,对催生学生个性化的语言大有裨益。

  4.精巧的构思、谋篇布局、精心的选材、命题

  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应尤为关注篇章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给学生“类”的积累。也就是注重文体,从文体特点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和积累。魏星老师上《伊索寓言》,从寓言的共同特点出发三篇整合

来教。引导学生懂得:伊索寓言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道理,都是格言式结尾,写的都是小动物。

  《鞋匠的儿子》这篇课文的题目别有意味。它既和第一件事相契合,同时也凸显出林肯身上的可贵品质、出众才华和伟大成就。这篇文章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如何选材:第二件事看起来和第一件事和题目关系不大,但实际有内在的关联。

  《青海高原一株柳》的构思则颇为巧妙。开头用一个特写镜头先推出这株柳。用青海高原的苍茫苍凉来衬托它的高大、粗实、坚硬、苍郁。用灞河柳的极易生长来对比高原柳为生存和生长所付出的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作者对灞河柳的感情由惊异的“啊”到“奇迹”,“顽强”的感叹;再到“崇拜到敬畏的地步”,最后由衷的赞颂它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荫,感情不断升华。

  5.富有特点的人物对话

  《船长》中船长和大副的对话没有任何提示语,是因为情况危急;《诚实与信任》中小红车的主人和“我”的对话没有任何提示语,是因为两人在打电话。

  课文中的选文往往是名家名篇,一篇文章往往会有很多方面的言语表现形式值得学习、积累。面对这么多的言语形式,到底该如何选择?他认为要做到四个联系:

  (1)联系课标,以学段目标为导向。

  课标对第三学段阅读的要求中有这么一条: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那么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在抓关键词句的同时,还要抓篇章结构和文体特点。

  (2)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以贴近学生的临近发展区为选择标准。

  如二、三年级学生只知道从外在的方面来状物;在高年级,我们通过《青海高原一株柳》这篇文章的教学让学生知道,怎样把物写丰满,即不光写看到的,还可以写联想到的,还可以抒情、议论;怎样把物写深刻,即可以借物喻人,写出物的内在精神和品格。

  (3)联系文章的重点内容和作者的个性特点。

  《我和祖父的园子》中为什么选取第十节为重点,因为这自由、率性、洒脱、诗意的文字带有作者鲜明的个性特点。

  (4)联系课后练习设计,确定重点训练项目。

  课后练习是编者针对学段训练重点和文本特点精心设计的,绝大部分都有其意图和匠心。如《青海高原一株柳》课后第三题意在让学生把握文本的“意”,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而第四题则是让学生关注文本的“言”即言语表现形式。做到“言意兼得”。

  (三)、巧妙设计,灵活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言语形式,有一个由理解、领悟到积累一定的言语图式再到运用的过程,不是这边教,学生那边就得会用。不是在课堂上专门给学生总结、概括写作方法,机械“告诉”,而是把言语内容的理解和言语形式的学习有机融合。

  教学中可以有以下两种切入方式:

  1、从领悟人文内涵入手,有机学习言语形式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披文悟情,入情入境,与作者灵犀相通,产生情感共鸣;与此同时,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学习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进行积累、运用语言的训练。这种训练不脱离文本内容,与内容的把握和情感的领悟水乳交融,和谐运行。如教学《鞋匠的儿子》:语言是有力量的。从参议员情感的变化中可以看出来,让学生找出体现参议员感情变化的词语:尴尬--羞辱--大笑--静默--掌声,其实这是带领学生理清了文章的一条感情线。

  2、由揣摩言语形式切入,将言语内容的理解渗透其中

  如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问学生:把写青海高原环境的第3节去掉,1、 2、5三节不就更紧凑了吗?让学生明白作者描写青海高原的环境,是为了衬托这株柳的神奇。

  那么,在实施过程中,具体手段和方法有哪些呢?

  1、引导比较。很多的唤醒和点拨都是通过比较。如《长城》一课让学生进行比较,学生发现书上不仅写了见闻还写了联想,这样就把眼前的物与过去的人联系在了一起,显得丰满而厚重。

  2、以问促思。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诗一般的语言风格,我用红颜色标出重复的句式,引导学生感受这种率性、自由、洒脱、诗意的文字。

  3、巧妙练习。《花瓣飘香》的题目很有韵味,很有深意。如何引导学生感悟到题目的巧妙?学完全文后可以设计这样一个语言训练:

  这清香飘进了小女孩妈*的心里,小女孩的妈妈。

  这清香飘进了作者“我”的心里,“我” 。

  这清香还飘进了谁的心里?学生说还飘进了作者母亲的心里,他的母亲说:谢谢你,孩子!有的说,这清香还飘进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我懂得了要好好孝顺我的妈妈。最后我说,这清香也飘进了老师的心里,我想起了一首歌《常回家看看》,还想起了孟郊的一句诗,与学生齐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还想到了两个成语: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很自然地揭示了文章的内涵,积累了成语、名句,同时也受到了熏陶、启迪。

  4、品评鉴赏。《理想的风筝》是写人的文章,但开头却是景色描写。学完课文后我引导学生品评鉴赏:你认为这段景色描写有哪些妙处?学生发现了点题、引起下文、生命、生机与刘老师的联系,寓情于景,赞美刘老师等多种作用。

  5、暗示、渗透。《理想的风筝》中有很多值得关注的言语表现形式,如过渡、详略、叙事与抒情、细节描写、由景及人等等。教学中主要突出细节描写和写景开头,其他的采用暗示、渗透。

  6、诵读感悟。如《二泉映月》中描写乐曲的语段非常优美,就让学生反复美读。这样的语言,我们只须诵读吟哦,领略文字之妙、语言之美。

  7、模仿借鉴。《珍珠鸟》一文的开头是“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冰心评价:开头“真好”读着带劲,结尾一句体会有味。”学完全文后让学生用“真好!”为开头写一段话。

  六、文本细读的价值追求在哪里?

  1、文本细读要细致入微

  文本细读之“细”,乃关注细节、处理细致、环节细化、追求细腻。将一个个词语、句子,还原成一定的形象、印象、意象。将语言文字置于具体的语境之中,用作者的心、儿童的心、教者的心,去想象,去思考,去揣摩,去观照,给平躺于书本的文字符号付诸感性的生命气息。要引导学生静思默想,细细咀嚼,理解意思、体悟意蕴、感受意境,在语言文字的奇妙世界里建构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2、文本细读要有明晰的方向感

  文本细读讲求“细”,但到了具体的教学行为,并不是面面俱到,更不能平均用力,要有明晰的方向感。毕竟课堂只有40分钟,方向要集中,力量要集中,细读的目光要聚焦到文本的关键处、精彩处,聚焦到文本的核心价值上,在“点”上做文章,做深、做透、做丰富,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3、 文本细读要有双智慧的眼睛

  夏丏尊先生说:“学习语文,就要引发一种对语言的敏感”。敏感,就是见微知著,就是洞察一切,就是要窥斑见豹,就是要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那可能是一个不起眼的标点符号,可能是微乎其微的一个字,也可能是被你弃若敝屣的空白处,如果它能凸显文本的主旨,你就要有双智慧的眼睛,应该动用你敏锐的语感去揣摩、去发现。你发现了,就会兴奋,就会惊喜。你的责任是,设法带着你的学生经历发现的过程、享受发现的愉悦。

  敏锐的语感,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文本细读中练就的。

  4、 文本细读要探寻表达形式的精妙

  文本细读,是一种方法,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策略。但归根结底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课堂上要飘溢浓浓的语文味。揣摩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是文本细读的职责,探寻文本表达形式的精妙,更是语文课程对文本细读提出的规定动作。教学中,既要带着学生“潜进”语言文字之中,又要领着学生“

走出”语言的丛林整体观望,真正做到“在文本中多走几个回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