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遇到这样的行为,你不该沉默

 timtxu 2017-05-23


文丨 陈留(作家、学者)


这是一个与共享单车有关的话题。

——观察君按


▲01


如果你留意阅读三十多年前西方记者有关中国社会的各种报道,就会发现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在很多记者的视野里,中国是一个自行车的国度,从乡村集市到城市主干道上,都有数不清的自行车,密密麻麻,生机勃勃。甚至在一段时间里,自行车成了女青年结婚时必须的陪嫁“四大件”之一。这是因为,在当时的中国人眼里,自行车不仅是最为重要的交通工具,还是一个家庭经济实力的象征。

世界上恐怕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中国人更能体会自行车对生活的重要意义。


▲02


从1976年社会逐渐开放到新世纪初期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自行车一直都是每个普通中国人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不过,2003年以后,伴随中国经济的爆发式增长,这种情况悄然发生了改变。


一是城市公共建设日益完善,出租车、公交车、地铁、城际轻轨等多种交通工具和设施的出现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二是伴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私家车持有量在中国开始暴涨。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全国汽车销量439.08万辆,到2016年,这一数字达到了2400万辆。今天,自行车再也不能代表一个家庭的经济实力,年轻帅气的小伙子,更不可能凭借一辆自行车就赢得姑娘的芳心。因为和三十多年前相比,当下的价值观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有人甚至公开承认:“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这大概能解释为什么城市交通越来越拥堵,而人们购置私家车的欲望却从未受到抑制——很显然,拥有一辆看上去不错的私家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能力与经济地位的证明。

但是,如果就此认为自行车过时,或者它将被私家车、出租车、公交车、地铁、城际轻轨等交通工具所取代,那也为时过早。因为这些交通工具中的大部分,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拥堵,不仅不能为人们的出行创造便利,反而会增加出行成本。尤其在一些特大城市,这一点令市民和管理者极为头痛。


此外,近几年来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也让整个社会对消耗型动力工具怨声载道。城市中空气质量为什么会那么差?在很多人看来,汽车尾气是罪魁祸首之一。那么,有没有办法既能缓解城市交通压力、降低出行成本,又能减轻环境污染呢?


▲03


自行车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所不同的是,这一次,大家都称它为“共享单车”(Bicycle-sharing),它们颜色、造型略有差异,代表了不同的运营商。它们被摆放在公园、商超、地铁、商业区、居民区、CBD中心等城市主要功能区,以租赁的方式供人们出行使用。这一现象最早大约出现在2014年的北京。到现在,已经风靡全国最主要的70多个城市,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在大街小巷里,你会看到各种五颜六色造型略有差异的自行车,有人骑着它上班,有人骑着它购物,还有人,完全把它当成了一种时髦,骑着它穿梭在城市里。欧洲的一家媒体据此认为,这很可能带来一场色彩斑斓的“交通革命”。


如果仅仅从表面去看,人们会觉得这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因为相对私家车等交通工具而言,共享单车的活动半径十分有限,并且它的动力源来自人力,似乎与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相悖而行。

但是,如果深入社会肌理的内部,我们就会看到,共享单车在这个时代有着巨大的商业前景:


一是共享单车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符合低碳、环保、健康等主流价值。


二是共享单车能有效缓解交通压力,降低市民尤其是短程上班族的出行成本。


三是共享单车能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力所能及的便利。


四是共享单车在无意中倡导了“反潮流的潮流”:当人们仍在想着去购置私家车的时候,共享单车却在主张绿色出行,用双脚带动齿轮的转动来给城市减负。它多少印证了那句名言:最大的潮流,就是反潮流;最大的时尚,就是反时尚。


五是共享单车更进一步地将当代生活和互联网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一种全新模式:共享经济(Sharing economy)。这极有可能,会是未来中国经济的大趋势,也会是商业革命倒逼社会变革的巨大力量。


▲04


有了这么多好处,共享单车在未来的发展应该有着极为广阔的空间。不过,也有一些问题不容忽视。最主要的当属使用者乱停乱放,破坏了城市秩序以及降低了单车的利用率。


如《法兰克福汇报》的驻华记者以《共享单车的入侵》为题报道了共享单车在城市道路上制造的混乱景象:


在北京等中国大城市里,开车族几乎一直被堵在路上,城市居民则饱受空气污染之苦。但是,共享单车也有它的阴暗面。现在,北京的自行车已经饱和,在一切可能以及不可能的地方都出现了随手停放的自行车,它们横七竖八地停在人行道上,还有许多残破的共享单车就丢在路边,堵塞通道。这既破坏城市形象,又妨碍交通。以往不太骑车的人,也不怎么了解道路交通规则:他们逆向行驶、在十字路口直接穿行对角线,还毫不顾及行人。


比这更为严重的问题还包括:一些市民完全无视“共享”二字的含义,将单车当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要么私自上锁,要么放在自己家里或别人找不到、进入不了的地方。为了解救这些被“劫持”的单车,运营商们尝试了各种办法,甚至面向社会招募专门做单车“解救”工作的“单车猎人”,但收效并不显著。

某中部省份的都市报专门采访过“单车猎人”,当问到“解救”单车的难易程度时,其无奈地表示:“有的人把车子停在自己家里,要我怎么办?我可以擅闯民宅吗?”


这是共享单车在中国社会遭遇的最大尴尬。人们为什么会无视“共享”的原则而将单车私自占有?


这或许不是一句简单的“人性本就自私”可以回答的。中国是一个每天都在发生着改变的国家,它拥有13.75亿的海量人口,在这个巨大基数中,有些人的观念已经和西方世界没有什么两样了。而有些人,仍然停留在过去,甚至在思想和行动上,看上去和这个日益文明的社会格格不入,恍如隔世。


要改变这些,绝非一朝一夕一人一力,而最乐见其成的解决办法,莫过于从我做起。当你看见有人违背“共享”单车的“共享”原则时,必须予以制止和矫正,而不是沉默的走开。只有这样,中国才会真正的进步。



编辑:薛南

美工:吴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