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客福利丨王小波手稿珍藏版五本,倾情赠送!

 北书房2014 2017-05-23


强烈推荐

在这个时代如何做一只闪闪发光的猪——西西弗书店王小波纪念沙龙特别推出


《沉默的大多数》《寻找无双》

《革命时期的爱情》《黄金时代》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本月,西西弗书店·蓝色港湾店举办了主题为“如何成为一只闪闪发光的猪”的王小波主题沙龙,邀请了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徐则臣,青年作家蒋方舟、《诗刊》编辑彭敏以及画家汪意丰进行分享。他们作为60后、70后、90后的代表人物,在各自的领域都颇有成就,他们的创作也都曾受到王小波的巨大影响。


为什么在这个时代我们还要读王小波

王小波对于80后和90又有什么意义呢?王小波生活的时代是有趣的灵魂太少的时代,但是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是所谓的有趣的灵魂太多的时代。


这个时代我们为什么读王小波?我并不愿意用非常简单的所谓的浪漫和自由这种虚无的词去描述他,我愿意读王小波是因为他对于美、他对于真实,一种近乎刻苦和自我琢磨式的追寻。王小波不代表一种轻松的诗意的生活,他代表的是艰苦的思维的生活,这是王小波对我来说最大的意义。

——蒋方舟


先锋的反抗对传统的捣鬼,往往是很悲剧性的命运你用非常惊世骇俗跟别人不一样的方式来捣鬼特别僵硬的传统,但是人们看到的可能只是你的姿态,看到你的这种表演,最终你可能留不下一个典范性的文本,所以文学史在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会说,这个人建立了什么派别,他提出了什么主张,但是这个人留下什么典范性的作品?可能是没有的。


但是王小波不同,他不光用一种姿态向文坛宣告他的诞生,同时他留下那么多典范性文本,这点非常不容易。即使在后来我们的诗歌横空出世,他们用他们的姿态留下他们的作品,但是他们作品的典范性和经典性还是要存疑的,这也是王小波非常值得我们敬佩的地方,就是他是一个先行者,同时他先行的步伐能够留下一些值得我们后人去追问的非常好的路径。

——彭敏


我一直是把王小波和王朔两人放在一块来谈,因为他们俩对当代文学作出的贡献非常接近,就是他们俩解放了作家的思维。


在这之前,我们小说基本没有这样,我们的小说是一个人物,你跟着故事一路狂奔,最后把第三人称、第一人称给忘了,你是把这个叙述者、引导者混在一个故事的人群里面往前走,在这一点其实王小波解放了我们的叙事思维。故事本身的逻辑特别强大,很多控制欲很强的作家,在讲故事的时候,讲着讲着也会跟着故事跑,他缺少足够的意志力能够及时的从故事里面跳脱出来。


而且在之前,叙述者在小说里面跳脱出来被视为是败笔,视为一个作家的问题,反而在王小波这里把这一点光明正大的做出来,而且时刻提醒你我是区别于这样的故事,而且所有的故事给你的感觉都是一个事后的回忆,引导你到现场,然后他告诉你过去哪一天怎么样、我做了什么什么事,在今天我回头想了想这又是怎么回事。王小波解放了一个作家的思维,解放我们小说叙事的语言。

——徐则臣



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一句话,叫做艺术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我觉得“源于生活”很简单,因为人人都在生活之中。但是什么是高于生活?我觉得高于生活恰恰是一个艺术家要解决的问题。王小波的小说,除了他自己的这种特殊的生活,他的写法、他的方式,这就是他高于生活的方式,这是王小波才华的体现。


王小波面对历史和传统的时候,他是一个有反思能力和进步精神的、有学者品质的人。其次,王小波身上还有一个艺术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特色,这是王小波从头到尾的丰富性。所以说我之所以在这么多年喜欢王小波、欣赏王小波,他不仅仅是一个学者,他还是一个艺术家。

——汪意丰




怎么样?心动不如行动,来看看怎样领书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