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端 UI 工程师的困境与破局

 叨叨道 2017-05-23

这个话题几年前我就一直在思考,曾经我也一度很迷茫,现在虽然已经不做网页重构三年了,但是仍然会有些人问起我的经历和现状,也总有一些现实在刺激着我不得不去想这个问题。同时,这些工作经历和思维方式也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所以即使这终究是个怎么说都会得罪人的话题,我也不得不去勇敢面对。

不过事先声明,这篇文章不会给你带来什么现实的答案,毕竟每个人的境况不同,内心的追求与理想也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我只是抛出问题和想法,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从一个认知说起

所有从事互联网行业的人,都知道有个工种叫做“美工”,当然他还有许多其他的名字。比如,南方的就喜欢自称“页面仔”,“切图仔”,而 tx 的就喜欢称为“构建”,意思是构建页面结构的工种。虽然美工,构建这些名字看起来没那么高大上,但也不能说带有歧视,只是我们都不太喜欢这些名字。而且,早些年真正的美工的工作,是可以从设计到实现一手包办的(现在称为全栈设计师)。

那么,这个岗位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有点 low 了呢?这可能要从《网页重构》这本书,以及这个岗位的诞生开始。重构,就意味着推翻过去的东西,重新构建新的规则制度。美工,由于参与的流程比较长,所以也不可避免地难以做到每个环节都很完美,甚至很糟糕(全栈工程师?呵呵)。所以导致的结果就是,大量素质很一般的从业人员乘着互联网的大潮,进入了美工这个岗位,最后设计设计做不好,代码代码写不好。最终留给人的印象就是:美工都在做一些粗制滥造的东西。

这个结论我只能说,确实有这样的现象,但也不能以偏概全。而且,现在除了有些公司还在招所谓的“淘宝美工”之外,几乎也见不到用美工这个 title 来招聘的了。不过单说写 CSS 这件事,却不只是美工在做的。今年的 The Ultimate CSS Survey 中第二题就是关于角色的调查:

Which of the following most accurately describes you?

A. I'm a designer that writes CSS

B. I'm a front-end developer who does some design

C. I'm strictly a front-end developer

D. I'm back-end developer who writes CSS occasionally

E. I'm a full-stack developer

F. Other

From The Ultimate CSS Survey.

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前端后端还是设计师,都可能会写 CSS,或者说都可以写一些 CSS。这也从侧面说明,仅仅是 write CSS 并不能成为核心技能,do some design 也是一样。那么 HTML 就更不用说了,单纯技术层面的两板斧,都不能成为核心竞争力。因此,大家心里一个普遍的认知就是 HTML 和 CSS 很简单,真正的程序员也经常对这些东西嗤之以鼻。总体的印象就是:“简单”,“算不上程序”,“不就是切个图的事儿吗?“。对,这就是对于这个岗位的一个基本认知,至少不了解这个岗位的人,只能联想到这些了。

身份的错位

由于这个角色的 title 实在太多,我还是统一用 UI 工程师比较好,至少是个比较新的 title 吧。既然是新的 title 必然会有些新的定位,以 tx 为例,许多部门的 UI 工程师也都归到了 T 族(技术族)的通道中(曾经有一段时间是在设计族)。然而,尽管职级通道划分到了技术族,但编制往往是在设计部门,或者是跟着产品线走。那么设计部门中的 UI 工程师,就成了设计师中最懂代码,程序员中最懂设计的一拨人了。

这种略微有点错位的身份关系,也曾让我们迷茫。说是设计师吧,也做不出像样的设计稿;说是工程师吧,只做些页面搞搞动画好像也谈不上工程。唯一一个经常被我们挂在嘴边的词就是“用户体验”,但用户体验又是个很大的范畴,我们能把握的也只有页面的性能,酷炫的动画等等。这些东西确实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提升体验,但究竟有多大作用,很难去量化。

比如一个按钮,加了 CSS3 动画的比没加动画的点击率高,这就一定能说明体验更好了吗?在页面总 PV 没变的情况下,这个动画是否会让这个按钮哗众取宠,影响了其他元素的关注度呢?当然,我们可以用数据说话,用基数足够大的 A/B Test 去印证它的效果。但是实际工作中,真的有资源去支持你验证这些小动画的作用吗?

所谓身份的错位,是你的角色在部门不是很重要,在整个产品研发流程中也没那么重要,你的价值很难体现,或者悲观一点说,就没那么大价值。

为什么不受重视

前面我说到 UI 工程师不受重视,这可能不是普遍现象,而且就我本人的经历来讲,我已经在有限的资源内,得到了足够的重视。我所说的不受重视,其实应该说是推动力有限,在整个产品流程中的影响力有限。比如你对你所做的页面有些不同的想法,尽管希望很渺茫但你还是希望能对你做的产品产生一点影响,那么在 UI 层面,向上游你可能需要说服交互设计师、设计师、产品经理,向下游可能还需要跟开发去沟通。所以在常规的产品研发流程中,你几乎很难去影响到你做的产品。

这里面有个特殊的方向,就是电商类的运营活动和卖场,以及各种游戏宣传页等需要大量应用动画效果的地方。在这样的项目上,UI 工程师可以向需求方提供专业的动画效果建议,但,往往也要说服设计师同意你的效果,并且配合你一起制作图片素材。

再举个性能优化的例子。相信很多 UI 工程师都做过所谓的页面性能优化项目,提升首屏打开速度什么的。进行这样的项目往往要先分析页面性能瓶颈,拿到当前的参考数据,再从文件大小、图片大小、连接数、动画帧数、脚本加载时机,blabla 等等逐项提升。这其中,文件大小可能是开发人员搞定的;图片大小可能需要运营人员和设计师一起配合,如果规范不好,即使自动压缩也很难尽如人意;连接数可能需要运维支持推进服务器 combo,或者前端开发推行本地合并;动画帧数什么的倒是 UI 工程师可以控制的,CSS 文件大小也可以控制,不过很可能运营上传一张大图,你的 CSS 压缩就白费了。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除非你有强大的项目推动能力和跨部门沟通能力,所以类似这种项目,往往都是虎头蛇尾,无疾而终了。

凡事都有两面,不受重视也一样。一方面你可以说你明明很努力了,但是领导就是不认可;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你真的没有体现出足够的价值,所以才得不到认可。这其实是个悖论,无法明确因果,很多事情没有领导支持就推行不下去,推不下去就体现不出价值。而另外一些事情呢,领导重视了,期望高了,你反倒可能达不到领导的预期了。这里面具体可能又涉及到复杂的 KPI 导向以及一些人情世故等等,往往不是写代码的 UI 工程师能参透的。所以,这里我们能做的往往是,尽人事,听天命。

分工问题

说到底,所有岗位的产生都是有社会分工造成的,而在 UI 层面,许多公司单独分离这样一个工种也是合理的。从个人角度,专精和广博本就很难权衡,设置细分岗位有助于专精。虽然很多人做着做着就觉得到了瓶颈,但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先专精一个方向是对的。从公司角度,职业的细分可以提升组织的稳定性,降低用人成本。一个再优秀的 UI 工程师离职,也不会造成太大的伤害,不可替代性没那么强。更何况,设立这个岗位的公司本就不多,所以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劳动力的垄断,因为跳出这些公司的圈子,就很难找到工作,所以轻易也不会动。

话说回来,公司的目的是盈利,虽然有基本的社会责任和愿景,但本质还是为了赚钱创造价值。那么在这个基础上的福利,公司文化,岗位设计,职级体系,薪酬体系,都是服务于这一个目标的。所以在 UI 工程师这个岗位的设计上,对公司是没有坏处的。当然,公司足够大的情况下,具体做的事情还是有很大差异,比如有些 UI 工程师要写 native 应用界面,有些只负责 web,还有些要写 JS 和 PHP 等。我说这些的目的,是想告诉你,不要试图从本质上去修正和抱怨 UI 工程师这个角色,因为本质上,它是合理的存在。

焦虑的来源

在这样一种错位的身份下,每一个 UI 工程都不可能不焦虑,即使是已经做到团队 leader 的同学也一样。为什么呢?因为 UI 工程师的群体正在弱化,即使是 UI 工程师本身也并不看好这个岗位。不可否认,确实还是有几家大公司里,有那么一群拿着很高薪水的 UI 工程师,但是在大部分情况下,他们也离不开这几家公司了。因为,能提供这个岗位,或者说对 UI 层面有这么高要求的公司并不多了。

管理者也是一样,管理 UI 工程师的经验未必能去管理其他前端工程师。而从 UI 工程师做起能够一路攀升的更是凤毛麟角。这真的是能力的问题吗?当然不是,也没有人愿意承认。只是这个角色限制你只能看到那一点天地,角色限制了你能接触到的人员,也限制了你的思维方式,和影响力范围。

记得我做页面重构的时候,我可以影响产品去改改 UI,可以帮运营去优化工具,可以给开发提建议去优化代码。但是,作为普通员工的我,几乎没有什么机会见到更高级的领导,也没有什么需要我们这个角色露脸汇报的。而开发和运营就不是,往往一个重点大项目就需要跟大领导汇报,完成之后也有各种庆功宴等等可以一起吃饭。我说这些,并不是说多想跟领导套近乎,只是客观地说明你接触的范围会相当有限,所以交流的思想和内容也会受限。跟 level 比你高的人交流,即使只是听君一席话,可能也收获颇丰,这是不争的事实。

还有一个侧面可以印证你的重要性,那就是看你能闯多大的祸。以一个互联网产品来说,你能偷到用户数据吗?你能删除数据库吗?你能让网站挂掉吗?你能让支付通道失败吗?显然,这对于 UI 工程师来说是不太可能的。我们可以让页面没有样式,但职业的素养要求我们在没有样式的时候也要保证可用;我们可以让页面的图标加载不出来,不过用户可能都不会发现... 所以,我们能闯的祸微不足道,那么我们对于产品所负的责任也几乎忽略不计,责任也就对应了我们的价值。

我们的角色定位,注定没办法直接体现到产品价值上。这也是焦虑的重要原因,工作没办法直接体现价值,就很难获得真正的成就感,你只有融入更大的团队通力合作产出的成果,才能稍微感受到一点成就。

UI 工程师 vs 前端工程师

前端工程师,应该算是这些年软件工程领域最成功的角色了。而 UI 工程师往往被认为是瘸腿的前端工程师。基本的认知就是:

UI 工程师 + JS 工程师 === 前端工程师

然而据我观察,现在趋势正朝着这样的方向发展:

JS 工程师(write some CSS)=== 前端工程师

当然,前端工程师到现在也没有十分明确的定义,我们做的都是大前端的子集,我们也都称自己为前端工程师。那么问题来了,UI 工程师到底要不要往前端工程师上靠呢?到底算不算是个瘸腿的前端工程师呢?

既然前端工程师都没有明确定义,那么 UI 工程师当然也可以说自己是前端工程师,毕竟工作内容还是有交集的。但是作为 UI 工程师本身,以设计的思维和背景去对标工程师,真的有优势吗?就拿 CSS 这门“语言”来说,后台工程师根本不认为这是一门语言,只是一堆浏览器配置而已。同样 HTML 这种标记语言,也不过是一堆标记而已。

那么 SASS,LESS 这种预编译工具,是否应该在 CSS 设计之初就包含在语言特性中呢?我认为不是的。因为至少对我来讲,写 CSS 并不是编程的体验,而是在一张画布上慢慢勾勒作品的体验,我很享受那种让作品慢慢浮现出来的感觉。这也是 CSS 精准控制勾勒每个元素样式时才能体验到的。而 SASS,LESS 这种只是为了提高开发效率和降低维护成本,但却抹杀了 CSS 设计的本意。

我并不排斥这些工具,我也一直在用 SASS,毕竟日常工作还是效率为王。但我仍然无法想象,当修改一副“艺术作品”时,可以把相同的颜色一起改掉是什么体验。所以我认为,纯正的 UI 工程师是有着一颗设计师的心的,做艺术的发散思维与程序逻辑的严谨很难融合。同样,如果你热爱 UI 工程师这个岗位,也未必要往前端工程师上靠,因为你很可能会吃亏。

达摩克利斯之剑

我经历过公司级别的变卖与重组,深感在大趋势下普通员工的无奈与不知所措。那么,悬在 UI 工程师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到底是什么呢?那就是,低得可怕的天花板。为什么说低得可怕?因为从技术的角度讲,你的价值越来越难体现了。级别低的时候,可能还会搞些酷炫的动画创造些价值;级别高的时候,单纯 UI 层面产生的价值已经不足以匹配公司付给你的薪水了。

是因为 CSS 简单吗?当然不是,CSS 难得很,写好页面也没那么容易。但是,HTML 代码整洁、语义化、结构清晰,写的 CSS 严格还原设计稿,追求 1px 对齐,这些对于用户来说有意义吗?对公司来说有意义吗?许多用户甚至根本看不出 1px 的差别,你的这些追求可能仅仅是满足职业本身的匠心而已。那么,UI 工程师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呢?至少,在产品研发流水线上,我们是重要的一环,而且时间可控,很少出错。

那么天花板到底有多低?单从还原页面这一技能来说,我认为一年左右就可以无障碍还原任何页面了,两年左右就可以输出干净整洁符合标准,既照顾页面性能语义化,又能让为 JS 工程师考虑周到,让他们用得很舒服的静态稿了。两年之后呢?不怕,我们还有跨部门分享、行业会议、自研工具、性能优化等等,看上去能做的事情也挺多的,所以你心里踏实了吗?

自怨自艾的小媳妇

文章写到这里,我一直都是个自怨自艾的小媳妇的口吻,像是有一肚子苦水吐不完。其实这并不全是我想说的话,你可以把它当成第一人称的小说,我抛出一些问题和思考,我们共同探讨而已。从我本身的经历来讲,我在这个岗位上做得并不长,在我刚刚感觉到天花板的时候,就幸运地逃离了这个岗位。所以我也很难体验到,坚守岗位并且突破天花板的那些同学是何感受。本文的目的肯定不是吐槽,而是发现和解决问题(如果真的存在的话)。所以,你可以选择继续读下去,也可以选择到此为止,因为后面的部分也是满满的负能量。

那些年的前辈们

在职业生涯的道路上,那些前辈们就是我们的指路人,从前辈的路线和发展上就可以大致看出我们未来的样子。设想你的岗位上比你大 10 年的前辈仍然没车没房,每天加班到深夜,那么可想而知,你在这个岗位上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有出头之日了。

曾经我也有许多前辈,可是,他们都转行了。有的做了产品,有的做了交互设计,有的做了开发,有的去小公司当领导,有的创业当老板。总之,做什么都好,就是不要做网页重构了。

人们在面对自己看不懂的事情上,往往会本能地找个简单的理由安慰自己,比如他家里有关系啊,他本来就比较能忽悠啊什么的。但事实上,别人成功的原因往往都不只是我们看到的那些,只是我们不愿意承认而已。转了产品运营的,一定是平时对产品有更多的思考,对运营数据给予更多的关注,慢慢培养起来的感觉;去小公司当领导的,也绝不只是靠一张嘴忽悠来的,一定是对整个部门的流程体系把握得更清楚,即使没有太多实际经验,在人员管理及业务方向把握上也能说出个一二三来的;创业的就更不用说了,不知道背地里准备了多少个夜晚才能决心一搏。

我们做技术的,往往对技术之外的东西懒得去想懒得去关注,甚至会看不起那些技术一般,但却能靠拉动资源,笼络人心做出成绩的人。而现实生活中,往往是这些软技能比较强的人爬升得更快,一门心思钻研技术反倒成了束缚和瓶颈。

在任何人和人组成的社会关系里,沟通、交流、协作都是最重要的,而技术技能本身则没那么重要。技术好只能赢得同行的认可,但却未必都能带你走好职业生涯。越是技术好,越是深入钻研下去。而那些知道自己技术不行的,才会思考其他的出路,反倒成就了他们。当然,这样说可能有些偏激,毕竟很多成功的 CTO,架构师也很厉害,也算是功成名就了。只是,几乎还没有听说 UI 工程师出身的 CTO 或者 架构师。

向左走,向右走

聊到转行,UI 工程师有很多选择,既可以向左走(上游),也可以向右走(下游)。虽然说得轻松,谁都知道可以转行,可是说转就能转吗?这里,就要看你的个人准备,平台,以及外部资源了。

首先,你要对自己的现状有充分的认识,并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准备着,比如你想转产品,就要在平时多关注一些产品细节,关注产品文档的撰写等基本技能,积累自己对各种互联网产品的观点和见解等。

其次,是平台。像腾讯阿里这种大平台,都有内部的转岗机制,只要另外一个部门愿意接收你,就可以直接转到其他岗位。即使不是真正的转岗,也有机会尝试轮岗一段时间,再回到自己的岗位,刚好可以考验一下自己是否真的热爱那个岗位,别再入错行哈哈。

最后,你的外部资源可以包含很多方面,类似达康书记的“政治资源”。人脉、影响力、口碑都是你的外部资源,在你的本职工作上,如果你还能表现出其他方面的能力并留下不错的口碑,或者你有关系过硬的同学等在其他公司的其他岗位身居要职,那就有可能帮你完成职业的转变。男怕入错行,女的也怕,如果你发现自己并不热爱这个岗位,那还是趁早另作打算。

全栈工程师 or 全栈设计师

UI 工程师的工作绝不仅仅是页面和 UI 方面的工作,也会把触手向上游或者下游延伸。向上游加上一些设计能力,可能就会成为全栈设计师。向下游多一些后端编码能力,可能就会成为所谓全栈工程师。“全栈”这个词其实是饱受争议的,我个人也不是太认可这种称谓。在核心的工作能力之外扩展一些其他的能力是很正常的现象,就像许多泥工瓦工也能做木工,甚至还能做水电,是一个道理,只是做得没有专职的那么精细而已。

那么互联网行业的各个工种也是一样,你可以说你都会,但是无论哪一样都一定比不上专职的人员,除非你的岗位要求就是每一样都会一点就够了。从这一点上讲,专职的 UI 工程师也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当 UI 层面有什么疑难杂症,或者复杂的交互效果没人实现得了的时候,专职的 UI 工程师就体现了极大的价值。

全栈的价值在于,你在本职工作上已经是专家了,并且你还懂得其他角色的知识,即所谓的 T 型人才,这才是全栈的意义所在。你如果想做全栈,那么先找到一个方向深入下去做到专家级,在成为专家的过程中,也不忘补充其他相关的知识,这样慢慢你就可以成为一个全栈的人才。

而说到找方向,虽然说要遵从自己的内心,但是大部分人其实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不喜欢这个方向,往往都是在摇摆不定中虚度了职业生涯早期的大好时光。对于前端开发来说,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喜欢重构,还是喜欢 JS 多一点,我只说一句,如果你真的非常想进 tx 的话,重构应该是一个相对(JS)较低一点的途径。先打进 tx 内部,扎扎实实做几年,再做打算。

必须转行才有出路吗

当然不是,我有许多前同事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也都做到了管理层。问题是,这是不是你自己想要的。如果你就想认真做好 UI,直到从技术转管理,也是条不错的路线。这时,最重要的就是清楚游戏规则,或者叫玩法。

努力工作是最基本的,但是不是努力工作就一定有好的绩效。你要看到你的绩效重点在哪里,你的绩效又是如何影响你上级的绩效的。只有努力成就你的上级,保证他的绩效,你才能有好的绩效。这里越说越像职场鸡汤了,再说有点投机取巧之嫌。总之,文章、分享、自研项目、工具、微创新、专利等等,能做的都拼命做就对了,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产出,一定是加分的。当然,要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别连页面都没做好,连运营都搞不定,三天两头被投诉就完蛋了。

套路,全都是套路。核心思想就是,只靠搞关系是下策,让人瞧不起;有能力但不会表现,只顾埋头苦干的是中策;既有能力又会表现,甚至能为领导着想的,一定是发展最好的。

核心价值在哪里

如果我说 UI 工程师的价值比不上开发工程师,大家可能不服气。但是当年的页面重构(T 族)的薪水确实是比同期的开发工程师(T 族)低一个 level 的,具体低多少我不能说,或许现在已经持平了。好,我们忽略薪水的差异,来谈谈成就感。成就感是你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时才会有的,回想一下你最有成就感的项目是怎样的?是否是因为你的努力而起了决定性作用,才获得巨大成功的?如果答案是 yes,那么恭喜你,你真的很重要。

总之,在我的工作期间,我想不出多少在正常工作内容中让我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反倒是我们做了许多所谓的自研工具,来给产品和运营同学使用,反馈良好,在这里才找到了一些成就感。因为在这个方面,我们是自己产品的主人,我们决定着产品的形态、交互、使用细节等,好评是对我们极大的认可。相反,如果一个正常经由设计稿还原出来的页面,即使有再大的效果,可能也是设计师的杰作,而实际的页面只能无限逼近设计稿,但是却永远差那么一点儿。所以,还原得好是应该的,还原得不好,那就是水平不行了。

所以,作为一个 UI 工程师,我们的核心价值到底在哪里?快速产出页面?高保真还原设计稿?以技术的角度给出专业的交互实现建议?为设计、产品、运营开发便捷的工具?为页面增加酷炫的 CSS3 动画?解决各种疑难杂症?对了,说到点子上了。我也常常思考我自己的核心价值在哪里,要说专业能力,我曾经也是拿得出手的,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我的核心竞争力。经过这两三年的洗礼,我想我唯一能自诩为竞争力的,就是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什么样的疑难杂症,烂摊子也好,只要我答应接手了,就一定能做出个令人满意的结果。

我想这样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我几年的页面重构工作不无关系,因为我身边还有很多优秀的同事,也表现出了类似的特质。因为我们是在困境中穷则思变的人,我们绞尽脑汁希望做出些不同的东西,借此提升我们微不足道的价值,这样的历练,不是每个角色都有机会体验到的。

所以我想说,UI 工程师应该是最容易培养出综合素质,培养出扎实的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人。我们有设计师般活跃开放的思维,有处女座般的专注细致,有程序员样的逻辑和严谨 … 差不多不吹了 … anyway,要对自己有信心,尽快找到自己的核心价值,并发扬光大。

叫什么不重要,是什么才重要

美工也好,UI 工程师也罢,别人叫我们什么,并不能让我们变成什么。幸好我们都喜欢自黑,也并不在意别人怎么说,切图也不丢人,想多了而已。我们三四年都是被构建构建这样叫过来的,也没觉得自己够贱啊,还顺便练就了强大的心理素质。归根结底,我们之所以怕别人叫我们美工,可能是源于内心隐隐的不自信。我们生怕自己真的就只是个美工,真的就只能切切图而已,所以这个词就成了抹不去的阴影、伤疤,一旦提起就像是在伤口上狂妄地撒盐,让我们不敢直视。本能的反应让我们想立马就回一句 :你丫才美工 !

当我们的内心真正强大起来的时候,就不会在意这些细节了。要知道,叫什么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觉得自己到底是什么,你自己有没有接受你的现状,有没有真正地接纳自己。所以,UI 工程师这个岗位到底好不好,还要你自己来决定。你热爱这份工作,那它就是好的;如果你不热爱,自己都不认可这份工作的价值,那它就是坏的。

破局,自我剖析

突破自我是最难的事情,那种被现实束缚的感觉就像是自己被包裹在一个超大的皮球当中,无论怎样拳打脚踢,它都能把你的力量消耗殆尽,让你继续包裹在里面不能动弹。很多人可能听说过 SWOT 分析法,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我们都曾在某个对自己比较重要的节点分析过自己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只是实际操作中,你未必能清楚自己的优势,也未必能承认自己的劣势,更未必有眼光能看到机会和威胁。那么这样的分析还有意义吗?当然,意义还是有的,经过这样一番自我审视之后,你还是能加深对自己的了解,以及对现状的把握。

如果分析之后,你能清晰地看到你可以把握的机会,那就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就没错了。如果你看不到机会,那也不要紧,可以先朝着你认为正确的方向去摸索,只要不是安于现状不肯努力即可。总有一天机会会慢慢浮现在你眼前。

我并不是忽悠所有 UI 工程师转行,客观的事实是,我的绝大部分前辈都转行了,也有继续坚守在原岗位,基本都做了团队 leader 的前同事。他们走过的路径,未必对我们有参考价值,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没有什么可比性。但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们在华丽的转身之前,都做了哪些准备。可能需要你去观察,可能需要你去探访,如果你羡慕哪个转型成功的前辈,就想办法去听听他的建议。

没有什么真正的困境

在我们短暂的人生当中,并没有什么是真正的困境,往往是一叶蔽目,想不清楚,患得患失。而当时过境迁之后,往往又觉得不过如此,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历史局限性”吧。我们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就只能做出那样的选择。跳槽、转行也是一样,跳或者不跳,都是我们基于当下做出的最好选择,无所谓得失,因为人生没有如果,谁也不知道如果之后会发生怎样的连锁反应。以我们有限的人生经验,我们只能相信“一切都会好的”,何况,UI 工程师的生活并不差,而且据我所知是非常注重生活品质的。

所以,既然没有什么真正的困境,那我到底在说什么呢?

是的,没有什么真正的困境,我们都在路上。我不是成功的例子,我的经历也没有什么借鉴意义。我抛出问题,说出我的思考,希望借此激发大家的一点思考。你可能不会在这里找到答案,但是一定有那么一两句话可以埋在你的心里生根发芽,最后长成参天大树。最后,借用一句万能甩锅金句:我说的都是错的。

GitChat是一种全新的阅读/写作互动体验产品。一场Chat包含一篇文章和一场为文章的读者和作者定制的专属线上交流。本文出自Chat话题《前端 UI 工程师的困境与破局》

GitChat

一种全新的IT知识学习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