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中生物:人体“内环境”图解

 昵称36720007 2017-05-23

设问类型一:内环境与稳态类

(1)③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

(2)血液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经过的途径是(用图中的数字表示)____________,共穿过____________膜结构,浓度最高为图中的____________。

(3)④与⑥相比,⑥中不含有的成分主要是_____________。

(4)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_____________,原因是图中标号[    ]内存在着_____________物质。

解析:此类试题可考查学生对内环境概念和其稳态的认识程度。内环境的“内”和“外”是相对的,从细胞角度看就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从人体的角度看就是内环境,因此细胞外液与内环境是同一概念,具有相同的内涵。而人体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等有孔道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则属于人体的外部环境的范畴,其中的液体不是细胞外液。人体内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但某一具体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要具体分析,不是人体内任何一个细胞周围都有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如血液中血细胞周围的液体环境是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因为毛细血管壁细胞是由一层细胞构成的,这层细胞的内侧液体是血浆,外侧是组织液。

参考答案:

(1)组织液和血浆

(2)⑤→④→③→⑥→⑦;6;⑦组织细胞

(3)大分子蛋白质

(4)不会;④;缓冲

 

设问类型二:营养与健康类

(1)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引起图中[    ]_____________的液体增多,其结果将会引起组织_____________。

(2)在正常情况下,抗体主要分布在[    ],而发生过敏反应时,[    ]通透性会增强。

(3)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    ]_____________,引起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此病主要是影响人体有氧呼吸的第________阶段。

(4)若图示为肝脏的内环境,肝炎病人化验时,需抽取相当于图中[    ]液体,会发现___________的含量偏高。这是因为肝炎病人的肝细胞膜的通透性____________。

(5)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标号__________。

(6)胰腺组织细胞可以分泌胰酶和胰岛素,其中_____________可以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若该物质分泌不足,可使血液中的_____________浓度升高,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解析:由于内环境是人体内每个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所以正常人体内环境中各种成分必须保持相对稳定。如果营养不良或内环境稳态失调,就会导致相关疾病的发生。比如:一个人若长期营养不良,其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导致水分子过多地滞留于组织液中,将会引起组织水肿;过敏反应则是当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就会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这些细胞释放出组织胺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等不良反应;胰岛素含量降低,将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甚至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谷丙转氨酶的增多,说明肝细胞发生了病变;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是红细胞的形态异常所致,这些都表明人体的营养与健康和内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参考答案:

(1)⑥组织液;水肿

(2)④;③

(3)⑤红细胞;遗传物质的改变;三

(4)④;谷丙转氨酶;增大

(5)⑥

(6)胰岛素;血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