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5岁老太太的长寿秘诀: 每天坚持这3个习惯

 健康平安好运来 2017-05-23

长寿是自古以来所有人都梦寐以求的事,上至《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练就让人长寿的仙丹,下至人间,帝王花费巨资让药师炼制长生不老药。甚至李时珍在写《本草纲目》一书时,也在书里记载了很多能让人长寿的药,多有夸耀之词。于是,吃药长寿这一词渗透进很多人的心中。

其实现代人也普遍想通过吃药增长自己的寿命,古人云:“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很多人因为过分吃药酿成悲剧。

自古人类为追求长生想出了许多方法,其中以服丹药最容易迷惑人,在历史上不知迷惑了多少人。仅帝王死于丹药的,在史书上就多有记载,究其原因,丹药一般都是由金石烧炼而成,多含汞、硫等矿物药,对人体危害极大。

现如今,市场上各种包装的保健品琳琅满目,多打着“纯天然、无毒副作用”的旗号,不知道让多少人做起了长寿的美梦,一些买药的阿姨们说:“就算没起到长寿的疗效,吃了多活一两年也好啊!”一句话道出了很多中老年人买保健品时的小心思。

人活在世上,没人想让自己得病,甭管男的女的,都想让自己身体的年龄比自己的实际的年龄小。

每个人都内心都很害怕疾病,想健健康康的,多活几岁,年轻人吃保健品是想让自己看上去更年轻一些,老人吃保健品是想多陪陪子女,身体稍微不适,就会狂吃药。药的作用有时候其实并不是医身,更是他们解除自己内心恐惧的“灵丹妙药”。

2014年,一项对长寿地区、长寿村的老人的调查表明,有个村子是长寿老人集中的地方,他们的人均年纪105岁,很多百岁老人皮肤白里透红如婴儿一般。网上的评论居然像商量好了一样,全都一个结论:这个穷乡僻壤的村子里一定有什么草药,不然为什么每个老人都能让自己显得这么年轻。

这引起很多媒体记着到采访这些老人,记者们询问老人们是不是吃了什么草药?可老人们并不记得自己吃了什么灵丹妙药,记者们找遍整个村子,也没见那里有什么与众不同的东西。后来,医学研究者也跑去勘察,发现那个村子里并没什么特别的草药。

其实,人能不能长寿,多与长久养成的生活习惯有关。

长寿老人都有哪些生活习惯?

1、饭后散步,手揉腹部

长寿村的老人们关系都非常好,每次吃完饭,就会有很多老人串街坊、话家常,他们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吃完饭下意识的手揉腹部。问他们为什么每天吃完饭就揉腹部呢?老头老太太们就笑呵呵的说:“揉揉舒坦”。

饭后散步,手揉腹部,是生活中的小细节,确实健康长寿的一大步。

手揉腹部,对肠胃的保健非常有保重,肠道是人的第二大脑,懂得爱护肠寿才能长寿。

2、白天打盹,神清气爽

长寿村的老人们生活都比较安逸,整天就是遛遛弯儿,聊聊天,做做饭。

白天在长寿村溜达的时候会看到这样一个现象——老人们拿着凳子坐在家门口,看着眼前的风景,不一会就在门口打盹了,在那个村子里,常常看到打盹的老人。

《老老恒言》说:老年人白天坐着打个盹,醒来时往往感觉神清气爽,有时比躺在床上正式睡觉更为受益。但也有坐着睡不着的,即使睡不着也没关系,只要不讲话,闭上眼睛,收敛心神,不想任何事情,也同样可以达到休息的目的。白居易讲:“不作午时眠,日长安可度。”这是老年人清闲生活的真实写照。

很多城市中的老人都不能做到这样清闲,每天都在焦头烂额的忙各种各样的事情,其实,静下心,打个盹,是最简单的养生之道。

3、百岁老人的长寿秘诀并不是吃什么药,而是晨起叩齿

晨起叩齿三百下,可“牢齿”。中国人叩齿的历史可谓很长,有关叩齿术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简帛医书里有“朝夕啄齿不龋”、“鸡鸣时叩齿30下,长行无齿虫,令人齿坚”的记载。历代养生家都十分推崇叩齿术,认为叩齿可以使牙齿坚固,预防牙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