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演义》中的十大“张冠李戴”

 金色年华554 2017-05-23

文/格瓦拉同志

【前言】:在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欢看的便是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以陈寿的《三国志》为蓝本,杂合三国两晋时期大量的史学资料和文学笔记,加上民间巷里流传的种种故事,罗贯中运用白话的形式写成了这部不朽的文学名著。也许是因为《演义》的影响太深远了,以至于盖过了正史的风头。其实,作为一部基于史实又高于史实的作品,《三国演义》还是存在着一定的虚构成分的。但就是这些大家很少察觉到的部分往往会改变读者对历史的解读。所以,本着还原历史的目的,我写了这篇矫正历史的文章,意图还原历史真相,以便我们更好的去欣赏《三国演义》这部书。

《三国演义》中的十大“张冠李戴”

以下揭秘,按时间顺序来进行:

1、陈宫何曾捉放曹?

《演义》:第四回,曹操刺杀董卓未果,仓皇逃还乡里,途径中牟县时,为县令陈宫逮捕。再被曹操一番大义凛然的教育之后,陈宫最终释放了曹操,并跟随他一起出逃。途中因见曹操残忍“杀害”吕伯奢一家而与之决裂,逃离曹操后追随吕布并屡屡挫败曹操。吕布兵败被杀后,陈宫也被曹操处死。

《三国演义》中的十大“张冠李戴”

史实:陈宫是东汉末年的官吏,刚直烈壮、足智多谋,但并未记载在中牟当官,更未记载捉放曹的史实(真正帮助曹操脱离牢狱的反而是同乡一名富商)。陈宫年轻的时候与海內知名之士来往密切(当然也包括曹操),因力荐曹操接任兖州牧而受到曹操的重用。曹操东征陶谦,留陈宫等守东郡,陈宫反而与张邈等背叛曹操迎接流亡的吕布入主兖州,夺取了曹操的大部分根据地。吕布兵败逃亡徐州,陈宫同往。曹刘联合消灭吕布后,陈宫也被处死。陈宫死前,曹操百般劝降未果,挥泪下令斩首。而陈宫遗言将老母、妻子托付曹操照顾,曹操都全心全意的做到了,从中可以看出陈曹之间友情还是蛮深的。

2、曹操何曾发矫诏讨伐董卓?

《演义》第五回:曹操逃还陈留后得到富商卫兹的财富帮助,招募义兵讨伐国贼董卓,并发矫诏号召各地藩镇相应,结果集结起其他17路诸侯兵力,组成讨伐董卓的关东军事大同盟,揭开了诸侯相争的序幕。

《三国演义》中的十大“张冠李戴”

史实:发矫诏令诸侯起兵确有其事,但此人并非曹操,而是时任东郡太守桥瑁干的。桥瑁是太尉桥玄族子,当过兖州刺史、东郡太守。董卓入洛后,袁绍出奔冀州,东郡太守桥瑁假借三公名义,要求州郡兴兵讨伐董卓,关东州郡纷纷响应,当然包括曹操。此时的曹操兵微将寡、声名未著、出身卑微(是大宦官曹腾的养孙,名声也不是很好),是没那么大的面子号召天下“勤王”的。《演义》之所以这样些有夸大曹操奸雄形象的意味,毕竟一个连圣旨都敢捏造的人,还有什么事情不敢干?

3、关羽温酒斩华雄?

《演义》第五回:吕布手下勇将华雄在泗水关屡屡大败关东军大将,袁绍等一筹莫展,身为马弓手的关羽请缨出战,曹操敬酒饯行,关羽请曹操暂且放下,等得胜后再饮。果然,杯中酒尚温之时,关羽已经将华雄的人头提来面见诸侯,各王公大人一时惊关羽为天人!此一段和以后的过五关斩六将、斩颜良和文丑一起被视为关羽最为得意之作。《演义》也毫不吝惜笔墨写诗赞到:“威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咚咚。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三国演义》中的十大“张冠李戴”

史实:关羽何曾斩华雄?斩杀华雄的人其实是江东基业的建立者孙坚。孙坚响应号召“勤王”,一度败北,但后来收拾败军,进行反击并在鲁阳打败并杀死董卓大将、都督华雄。可见,杀死华雄的并不是关羽,而是孙坚;斩杀华雄的地点也不是泗水关,而是鲁阳。《演义》将华雄之死安在关羽头上,无非是为了烘托、渲染关羽的英勇无敌、技艺超群。

4、此刘岱非彼刘岱!

《演义》二十二回:刘备背叛曹操,在徐州割据,曹操派将军刘岱、王忠去讨伐,反而被刘备擒获。此回书注明:刘岱旧为兖州刺史,及曹操取兖州,岱降于操,用为偏将军。

《三国演义》中的十大“张冠李戴”

史实:讨伐刘备的刘岱不是原兖州刺史。原兖州刺史刘岱字公山,东汉末年的兖州刺史,讨伐董卓的诸侯之一。后来在讨伐兖州黄巾时,不听鲍信之劝,擅自进兵,被杀。而讨伐刘备的刘岱则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可见,罗贯中混淆了两个刘岱的身份。

5、谁放的“博望坡大火”?

《演义》三十九回:刘备得到诸葛亮后,大加重用,引起关张二弟不满。恰巧此时曹操大将夏侯敦领兵15万进犯新野,诸葛亮下令用火攻,并对关张面授机宜。关张不以为然,但曹军被大火击败的事实让他们对诸葛亮佩服地五体投地。

《三国演义》中的十大“张冠李戴”

史实:“(刘表)使(刘备)拒夏侯惇、于禁等於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可见,这把火是刘备设计放的,跟诸葛亮没啥关系,也不该被诸葛亮占了“专利”!

6、庞统巧施连环计?

《演义》四十七回:号称“风雏”的智多星庞统到曹操的水军帐中用花言巧语鼓动曹操将战船集体锁起来,结果为孙刘后来的火烧赤壁打下了基础。

《三国演义》中的十大“张冠李戴”

史实:据《三国志》记载,北军不习水战,加上瘟疫盛行、周船颠簸,曹军的战斗力大为减弱。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曹操主动要求将战船锁在一起,以便集体作战。《庞统传》记载此时的庞统还在家乡担任功曹,并没有参与赤壁之战。《演义》将连环计记在庞统名下,无非是为了突出庞统的智慧而已。

7、诸葛亮草船“借”箭?

《演义》四十六回:周瑜为了陷害诸葛亮,限令3天之内造出10万只箭,失期便斩首。没想到诸葛亮欣然受命,并在3天后将10万杆箭交到周瑜手中。原来诸葛亮用计从曹军那里“借”了10万杆,获悉原委后,周瑜自叹不如。本回书是经典篇章,还写进了语文教科书,当时忽悠的我们也是连连赞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三国演义》中的十大“张冠李戴”

史实:完全是扯淡!草船“借”箭是有其事,但主角却是东吴的孙权,而且时间段也在赤壁之战以后。《三国志》中记载:“十八年(213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可见,孙权的目的并非是为了“借”箭,而是勘察敌情,只是不自然间竟然完成了一个颇有些神奇色彩的“草船借箭”故事。罗贯中将这段史话提前预演到了赤壁之战时期,而且主角也换做了诸葛亮,目的无非是为了突出诸葛亮的“神人”色彩。但本人倒觉得,经过如此多的演义加工诸葛亮的智慧形象非但不突出,反而越看越像鲁迅先生的评语“妆多智而类妖”!

8、谁烧了曹操的战船?

《演义》第四十九回:孙刘联军火烧赤壁,曹操狼狈逃窜,从此再也不敢进犯江东。赤壁之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此次战役的后续影响则是奠定了三国分立的局面,造成了中国统一进程被推迟了70多年。

《三国演义》中的十大“张冠李戴”

史实:到底是谁烧了曹操的战船,现在学术界还莫衷一是,但我倾向于相信是曹操自己烧的。《三国志.郭嘉传》记载:“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吴主传》记载:“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可见,船是曹操在败局已定的情况下的无奈之举,是自己烧的,跟孙刘是没啥关系的

9、诸葛亮唱“空城计”?

《演义》九十五回:司马懿率大军15万进犯西城,诸葛亮此时只有2500名士兵抵抗,局势相当危险!面对大军压境,诸葛亮指挥若定,走了一步极为危险的棋:不仅大开城门“迎接”魏军,而且还在城楼上鼓琴奏曲。司马懿见状,怀疑城中有埋伏,赶紧传令退兵。

史实:诸葛亮的“空城计”被歌颂了近2000年,到头来其实只不过是一场骗人的鬼把戏!罗贯中意在突出诸葛亮在战争中能够灵活运用“实则虚之,虚则实之”的心理战能力,也出神入化地演绎了一场兵法上极为推崇的“兵不厌诈”的经典案例。

《三国演义》中的十大“张冠李戴”

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诸葛亮是一个很好的政治家,但并非是一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家,所谓“诸葛一生唯谨慎”是后人对他最精准的评语。正如有评论指出诸葛亮参与的战役中,大多以失败收场,诸葛亮其实是一个“常败将军”。以诸葛亮不打无把握之仗的一贯作风,“空城计”难免太夸张了(否则,这种模式就很难理解诸葛亮拒绝采用魏延奇袭长安的计谋)。正如你相信一个老实了大半辈子的人,突然有一天玩阴险、狡诈而丝毫不被察觉吗?

况且,“空城计”本身也是疑点重重:司马懿15万大军进犯西城,已经最大程度上作好了打一场大仗的心理准备,难道单单看见一座貌似可能有埋伏的空城和一个鼓琴的诸葛亮就可以被吓倒,司马懿有那么窝囊吗?就算有埋伏,司马懿大可以派一部分进城勘察不就知道详细情况了吗?再者,即使司马懿狐虑不敢进攻,包围这座空城总可以吧?围你几天,看你还能玩到什么时候?所以,“空城计”是一个败笔,不可信

不过,曹操倒是使用过“空城计”,时间是195年曹操与吕布交战期间。曹操作为一名及其出色的军事家,在东汉末年的群雄争霸期间打了许许多多令人拍案叫绝的经典战役。可以说,曹操出色的军事才能与他狡诈复杂的性格有很大关系。“实则虚之,虚则实之”,曹操的军事观是军事领域内一个完美的奇葩。

10、《后出师表》是诸葛亮写的吗?

《演义》九十七回:诸葛亮再次上表后主刘禅,要求出师讨伐曹魏,这篇经典的表文就是《出师表》的姊妹篇《后出师表》。

《三国演义》中的十大“张冠李戴”

史实:《后出师表》其实是后人假托诸葛亮的名义所做的“假冒伪劣产品”。因为表文当中有一处明白无遗的露出了“马脚”(请看下划线):“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合、邓铜等,及驱长屯将七十余人...”。《后出师表》写于蜀汉建兴六年(228年),而“五虎上将”之一的赵云则是在第二年(229年)去世,并被追封为顺平侯。赵云去世前一年就被诸葛亮提前宣布“死亡”,你不觉的可笑吗?所以,《后出师表》是伪作,不可相信

就写这些吧。其实除了这10处之外,还有许多处要辨明的。如刘馥是不是曹操杀的、吕蒙猝死迷云、周瑜之死、华佗之死等等,因为篇幅有限,加上跟主题联系不大,还是交由历史学家来考证吧!

文/格瓦拉同志 老苏有话说主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