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aniel Richter德国当代新具象绘画

 Dumas1969 2017-05-23

ART                                / ART / CULTURE / DETAIL / IDEA /            

SKETCH

■■■





Daniel Richter


b.1962



在他成为现今德国著名当代艺术家之前

他曾是左派独立者,甚至为乐队设计过广告

像是在用生命诠释他自己

2004年至2006年里

希特担任柏林艺术大学的教授

此后他因不满该校的官僚作风辞职

如果直观来看里希特的画面,我们可以联想到很多前辈德国艺术家的风格,


科克施卡(Kokoschka)的狂放不羁

埃米尔 · 诺尔德(Emil Nolde)的绚烂神秘。

造型上大面积的使用很多夸张连贯的曲线,

使人又可以想象出蒙克(Munch)的身影,


但是细细观察又有很多不同。

包容并蓄,这也是里希特绘画技法上的一个特点。





里希特的素材大部分来源于新闻图片,

如抗议活动、灾难、内战等,也有日常生活如街头斗殴等题材,

以此作为样板,将已发生的事件进行艺术处理,转化为当下的理解。

他并不是简单的记录历史,而是通过他的讲述,促使他人去思考。

他也不提供解决办法,而是对那些因他的画而产生迷惑的人提出问题

在这个意义上,他被理解为一名历史画家, 继承了历史绘画的特点,幅面大,

讲述事件,突出人物等等,但是他的风格不同于早几代的历史画画家,

不仅在于色彩语言上运用现代科技,而且在于他所处独特的时代,

以及他本人在这个时代中的所作所为,本身就不可能同与前辈。

从一个追求独立自治的人,到被誉为德国历史画家,他觉得很滑稽可笑。

他自认不是爱国人士,德国的历史令人不快也不吸引人。



■■■



  里希特并没有明确表达人们对他政治画家定位的反对态度,

但他也说自己不渴望得到这个称谓,他认为将艺术作品分类,

这只是评论家们惯常采用的手段。但是他说自己不是一个道德说教者,

也不是一个“道德画家”。他自认和其他用政治做题材的艺术家的不同之处在于,

不会有兴趣去描述正误,也不会以好坏善恶来判断社会和政治。

他认为,对于一幅画的感受不应该是单一的,而是错综复杂的,

正如生活本身。传播真理,也不是绘画的任务。

但他个人,倒是很愿意去传播人所共知的道理,当然,

他希望人们不要去做那些在他画里看到的事情。






■■■




丹尼尔·里希特是一个深思熟虑的、理性的画家,

一般他要花两个月甚至两年才能完成一幅完整的作品。

因为他要赋予作品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完美,更重要的是内涵上的启示性。

他的作品往往带有政治色彩,

如他曾借《旧约》中的故事来批评时下新闻媒体的一些掩盖事实和编造谎言的现象。

在他绘制的高度诱惑的画面中,隐藏着不安、暴力、孤僻的征兆,

以及当今世界在意识形态上的混乱。

他承认自身具有艺术史的全面知识,能驾驭传统绘画的各种技法,

以及借鉴法国纳比派画家爱德华·维亚尔和德国新客观派画家奥托·迪克斯的手法,

和他的老师兼朋友阿尔伯特·厄伦那里学习色彩,

给绘画起一些妙趣横生的标题,有着关键性的效果。




在画面的色彩处理效果上,丹尼尔·里希特同英国当代画家

彼得·多依格(Peter Doig)很相似,



点击链接阅读

彼得多伊格(Peter Doig)



即通过各种色彩的丰富组合以及模糊性的创造,营造出一种迷人的幻境。

他的作品除了以线造型外,色彩所产生的夺目的视觉效果,

也使人物更加鲜活,那些敷色的人物很像是随意地晕染上去的。

在画中一些红、黄、蓝、黑和白等主要颜色经常出现,


通过丰富的色彩和光线的幻影来捕捉那种超越现实景象的活力,

勾勒出一个赏心悦目的多彩世界,从而赋予当代寓言般的梦幻场景以生命和无限的想象。



■■■




以上是今天的内容


欢迎提出宝贵的意见

小编与大家在这里一起学习和交流


@绵雀


· · · · · ·


artsketch

2016




ARTSKETCH      | ART | CULTURE| DETAIL | IDEA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