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谋?太平军攻占南京后为何只派两万多人北伐?

 海枯石烂海枯 2017-05-23

文/逆北

1853年春,太平军占领南京后选择在此建都,并派出两万多精锐北上直捣京师,企图一举推翻清在全国的统治。但是孤军深入的结果显然很容易预料——扫北军在河北冯官屯全军覆没,清廷暂时躲过一劫。于是有人发问,如此重要的一场军事行动为何仅动用了区区两万多人?

阴谋?太平军攻占南京后为何只派两万多人北伐?

首先可以说两万多人的扫北为事出突然而毫无计划。原先这支部队本执行东征的任务,并在李开芳等统帅下连克镇江等城,可是正当东征军准备继续东进时,杨秀清却派人急速传令要求其整队扫北,这支部队便也在一头雾水中匆匆开拔。不想这一路冲杀竟让清军仓皇失措,并一路杀到了距离大本营几十万里外的华北平原,给清廷造成了极大震动。

第二,太平军虽攻取了南京,但江南大部分地区仍掌握在清政府手中,即使被太平军之前攻占的地区,也在劫掠一番后纷纷放弃(如武昌、岳阳等)。这番过快的战略收缩给了清军充足的反扑准备时间,使得太平军在攻占南京不久后即陷入了重重包围,兵力布防也变得捉襟见肘,甚至让南京处于被围困当中长达三年之久。试问其本部连自保都尚感兵力不足,又怎么能匀出兵力充实扫北军呢?

阴谋?太平军攻占南京后为何只派两万多人北伐?

第三,太平军当时并不仅仅在扫北上投入了大量兵力,为了同清军争夺江西湖北的产粮区,其又组织了西征军。可此支人马竟连万人都不到,可见得扫北军在兵力方面还是得到了其上层尽可能的“偏袒”的。

有人说:“太平军初到江南时不是有50多万大军吗?怎么会在扫北上仅能动用这么点人?”

首先这涉及到一个宣传问题,打仗时为了起到威慑对手的作用,作战双方一般都会把自家军队往多了说。而在太平军中甚至有“2500作1万”的说法,因此实际人数会先打一折扣;

第二,太平军的实际人数中存在着大量非战斗员的“水份”,大量的家属(非战斗员)被编为各种“营”跟随行动,如果不加辨别的命令其一同“扫北”,抛开给养供应问题不说,这样混乱的组织一旦在北上进攻中遭遇一点挫折,便极容易发生多米诺骨牌式的崩溃效应(永安突围中太平军后队就因非战斗员过多而减缓了队伍撤离的速度,清军趁机劫杀,对其造成了大量伤亡);

阴谋?太平军攻占南京后为何只派两万多人北伐?

所以太平天国上层选择将大部留在江南,并挑选出以战斗员为主的部队出击成为了当时较符合现实的举措。两万多人的扫北军也顺势而成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