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乙肝常用药物用法分析~这样治乙肝才真正有效!

 秋雨书轩 2017-05-23

乙型肝炎与药师之前说过的肺结核艾滋病并列,为世界上最常见的三大传染病。目前,全世界约有3.5~4亿人感染乙肝病毒,人数高达艾滋病感染者的八倍以上。

根据2006年进行的乙型肝炎流行病毒调查结果,中国乙肝病毒携带率为7.18%。也就是说,中国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有约有9300万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目前我国乙肝防治形势非常严峻~


一、什么是乙型肝炎?


通俗的讲,肝炎就是肝脏发生了炎症,引起肝炎的可能原因有很多,比如病毒、药物、食物毒素和酒精等。

其中由病毒引起的肝炎是具有传染性的,而乙型肝炎就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炎症。



二、我们该如何预防乙型肝炎?


大的方面,基本上就是阻止传染病传播的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这三个要素,下面药师对这三个方面分别细讲一下~

1、控制传染源

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所以感染的孕妇一定要进行抗病毒治疗,新生儿也应及时实施乙肝疫苗计划免疫,以阻断母婴传播;并注意个人卫生,提高卫生水平;当然,一定要在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以及进行医疗操作等。



2、切断传播途径

除了母婴传播外,乙肝病毒还可经由血液传播、医源性传播(不洁医疗器械)、其他体液传播(破损皮肤黏膜)等形式传播。

但需要注意,以下行为不会传播:共用餐具,母乳喂养,拥抱,接吻,握手,咳嗽,喷嚏,或在公共游泳池玩耍等无血液暴露的类似行为。


3、保护易感人群

目前,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最有效的方法。

世卫组织建议为所有新生儿尽早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并在此后接种2剂或3剂疫苗,以完成全程基础免疫程序。

95%以上的婴儿、儿童和青年接种全系列疫苗后体内产生的抗体均可达到具有保护作用的水平。



三、乙型肝炎的主要治疗方法

抗病毒治疗是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最好的治疗手段,只要有适应症,并且条件允许,就应该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目前国内外公认有效的抗乙肝病毒药物主要包括核苷(酸)类似物干扰素两种。

1、核苷(酸)类似物

核苷类似物目前在我国上市的有恩替卡韦片/胶囊、替诺福韦片、拉米夫定片、阿德福韦酯片/胶囊和替比夫定片五种。

WHO推荐,所有有抗病毒适应症的成人、青少年或年龄≥12岁的儿童,首选耐药率低的核苷类似物替诺福韦或恩替卡韦;而年龄在2-11岁的儿童则首先推荐恩替卡韦。

五种药物在一般成年人中的用法用量分别为:

1.恩替卡韦,每天一次,每次0.5mg口服,空腹服用;

2.替诺福韦,每天一次,每次300mg口服,空腹或与食物同时服用均可;

3.拉米夫定,每天一次,每次100mg口服,饭前或饭后服用均可;

4.阿德福韦酯,每天一次,每次10mg口服,饭前或饭后服用均可;

5.替比夫定,每天一次,每次600mg口服,饭前或饭后服用均可。

▲以上用法用量仅为一般情况下用法用量,具体还需根据患者年龄、肾功能及是否耐药等情况进行调整,患者须咨询医师或药师后再用药。

2、干扰素

干扰素分为普通干扰素长效干扰素。在有抗病毒指征的患者中,相对年轻的患者(包括青少年患者)、不希望近年内生育的患者、期望短期完成治疗的患者、初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都可考虑长效干扰素。

干扰素制剂由于品种较多,用法用量复杂,患者须咨询医师或药师后再用药。

当然,“是药三分毒”,药物的副作用有时候是无法避免的,但我们还是要多加留心~

3、两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副作用

核苷(酸)类似物的常见副作用有:头痛、疲劳、眩晕、恶心、嗜睡、失眠、腹泻、消化不良、肝区不适等。

干扰素的常见副作用有:流感样症状、一过性外周血细胞减少、精神异常、食欲减退、腹泻、皮疹、脱发以及注射部位不适等。

需要注意的是,药物副作用的出现因人而异,并不是每个患者都会出现上述的不良反应。

我国虽然是世界上乙肝感染最严重的国家,但药师坚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掌握防治乙肝的知识,就可以把乙肝的感染和致病风险减小到最低限度。

内容来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编辑:leo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