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贴心需要零距离

 琦凡2016 2017-05-23
     遵照新华医院爱心阿姨的叮嘱,拿掉绒毛娃娃跟尖锐易碎的塑胶玩具,提著大包小包的文具、画笔、毛巾、沐浴乳、跟牙膏牙刷,怀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推开9号楼病房重重的那扇门。
 
    第一眼所见与我预想的情境截然不同。通过电脑查询与书本的介绍,我原本对白血病的印象,仅仅局限于是一种不治之症。我原本想像,在门后会看到忧郁的病童半倚在病床上,用哀怨的眼神孤苦地眺望窗外。又或是在病床上辗转反侧,发出痛苦的呻吟,亲人在一旁伤心拭泪。而我和户外教学小组同学的到访,将为他们带来阳光与欢乐!
 
    可是,眼前这群孩子,在透窗而入的和煦阳光轻拂下,一个个笑颜灿烂!
 
    这景象让我有些手足无措,不知怎样应对。几分钟前,心里还回旋著,要注意那些话不要提,那些事不要做。
 
    此时,志工阿姨领我来到一床病榻前,是一个才五岁的小女孩。她腆腆地对我笑了一笑,说:“今天玩什么呢?”  楞楞出神的我,才想起带来的礼物,拿出贴纸和卡纸递给他,用全力摆出一个自认最亲切的微笑,却忘了自己此刻还带著大大的卫生口罩。
 
    我陪著他,看他专心地贴着贴纸,在我心中他就像是一个易碎的水晶娃娃。发现他想把贴错的贴纸撕起来,却撕不起来,我忍不著伸手想去帮他完成。
 
    但是他却挡开我的手,执意自己来,是个犟脾气的姑娘。
她嘟着嘴说:“我不是手脚不能动,可以自己来。” 轻轻一语惊醒梦中人。纵然先前就查过资料,知道白血病不会传染,一般情况下,生理感受也与常人无异,不会一直感觉痛苦,平时就如一般人一样。但是我心里仍不自主地将他们放在需要被怜悯的位置。想通了,我开始像在家对待妹妹那样和她一起玩,一下子,俩人就亲近了起来。
 
    正当我们玩得起劲,她的妈妈提着装着几个苹果的塑料袋走来。她向我打了招呼,低头问:“芊芊,吃点东西吗?” 芊芊的大眼睛一下子亮了,连连点头。她妈妈转过头对我说:“这孩子这几天化疗,从昨天就没吃东西,饿坏了,先让他吃吃。” 趁芊芊吃苹果时,她妈妈和我聊了起来。原来母女俩是从外省来上海治病,芊芊从小就常常遭到异样的眼光,因为家乡的村人还存在对白血病的错误见解,以为白血病会传染,避之如蛇蝎,不让自己的孩子和芊芊玩,芊芊被无知与冷漠给孤立多年。
 
    我很难将这些遭遇与正在我眼前啃着苹果的小女孩连结起来。芊芊发现我盯着她看,拿出一颗苹果塞到我手里,含糊不清地说:“给你粗(吃)”。我知道芊芊家境原本就不宽裕,加上来沪的医疗费用,无疑雪上加霜。 手里的苹果,顿时觉得沉甸甸。芊芊妈妈温柔地笑着说:“快吃吧,很甜的!” 同时把苹果递到我嘴边。
心头一暖,说不上为什么有想哭的冲动。过了一会,我把苹果又放回红色塑料袋里。
 
    一张大大的卡纸,慢慢地被贴满童趣的贴纸,我开始捡拾散落一床的纸屑,当我低下头,可能是长发拂掠过芊芊的小手,她坐直了身板,撩起我的头尾,抬眼对我说:“姐姐你的头发好长,好长。” 说完挠了挠掉光头发的小脑袋。我心一紧,一时不知说些什么好。他咯咯笑了笑,接著向我描述她留过多长的头发,怎样的小刘海,妈妈给她绑怎样的发型,瘦小的手臂忙著不停笔划着。忽然间,她安静了几秒钟,用手顺了顺我的长发说:“等我化疗完,也要留和姐姐一样的长头发。” 话语甫落,又说:”不、不、不、要比姐姐的还长。” 
 
    可能是出于窘迫吧,我问她:“化疗疼不疼?” 这在来之前警惕自己绝不能提的问题之一,此刻却不自觉脱口而出。 “疼! 特别疼!还会发烧,可是妈妈说不化疗就不会好。’’ 芊芊脆声地回答我,双眼流露出深信不疑的眼神。
 
    当巡房护士来帮她的吊针换药时,拆下胶布的小手上,是细细密密的针孔。心里头有种酸楚的感觉,这大概就是心疼吧!
   
    探视的一个半小时很快结束了,芊芊笑着挥手和我说再见。我由衷地回报一个裂腮的笑容,虽然藏在口罩之下,但真心的笑,芊芊一定能感受到。
 
    短短的一个半小时前后,心境完全转变。本来以为自己是『施』的角色,不料却『得』到更多。她带给的我阳光和欢乐,使我充满了正能量。
 
    命运给她如此严酷的考验,小小年纪就要承受病痛的煎熬,我还又有什么资格抱怨生活中小小的不顺呢?
 
    望着我带来的那堆文具、画笔、和生活用品,似乎显得那么刻意和寒暄。还有什么可以更贴心呢?嗯,头发,头发!我可以把头发蓄长,剪下来留给芊芊。她的小光脑袋上飘起长发,将是我的温馨一刻。                     

子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