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按摩耳朵也能治病——神奇的耳穴疗法

 神彩飞龙 2017-05-23

耳朵虽小,可它上面分布着上百个可以用来防治疾病的常用穴位。

早在我国古代就有文献记载。如《灵枢原病》载:“耳聋无闻取耳中。”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记述:“耳中穴,在耳门孔上横梁是,针灸之,治马黄、黄疸、寒暑疫毒等病。”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曰:“耳尖二穴,在耳尖上,卷耳取尖上是穴,治眼生翳膜,用小艾炷五壮。”后世医家在古代用耳穴治疗疾病的启发下,又进一步发展用耳穴治疗头痛、眼病、牙痛、衄血、臂痛、哮喘、癫痫、不寐等多种疾病。

时至20世纪50年代,法国医学博士诺吉提出了人的耳朵形如胚胎倒影的理论,并在全息理论指导下提出了供耳部针灸推拿使用的《耳针治疗点图》。

如果我们把耳朵上的主要穴位连起来,其形状恰似倒置于子宫中的胎儿。而人体各器官和组织在耳朵上都有相应的刺激点,一旦受到疾病侵犯,耳上的某个特定穴位就会产生预警信号。

01招式一:提拉耳尖

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廓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此法有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抗过敏、养肾等功效,可防治高血压、失眠、咽喉炎和皮肤病。

02招式二:手摩耳轮

03招式三:下拉摩耳垂

拇食指夹捏耳垂部向下再向外揪拉、摩擦耳垂10余次,耳垂处的穴位主要对应头、额、眼、舌、牙、面颊等处。可防治头晕、花眼、近视、耳鸣、痤疮、黄褐斑等症,是美容要法。

04招式四:全耳按摩

以食指指腹自三角窝开始摩擦耳甲艇、耳甲腔各10余次,使之发热,此处主要对应为内脏器官等,可防治脏腑病症,对内脏有保健和治疗作用。

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疾病的耳部自我按摩点

1感冒:食指揉按耳甲腔周围的肺区,还可以用食指和拇指配合,对揉耳屏,刺激鼻喉区。

2便秘:用食指揉按耳甲艇下半部分,刺激大肠与小肠区,然后用食指和拇指对捏耳屏上端的耳轮处,刺激直肠区。

3失眠:用食指和拇指分别揉按耳甲区(由耳甲艇和耳甲腔构成)中央的心区与三角窝尖端的神门区。最后是对耳屏下端的皮质下区。

4高血压:用食指和拇指分别揉按外鼻的外下方。

5牙痛:用食指和拇指分别揉按耳甲腔内,内分泌、三焦与内鼻3穴中间的牙痛奇穴,通常为敏感点,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牙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