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帮你一年读100本书

 龙在天中 2017-05-23

我最近进行读书方法的主题阅读。我首先给自己提了几个问题“什么是读书”,“怎么样阅读,有没有具体办法”,“如何把读到的知识内化”。

看秋叶大叔的《如何高效读懂这本书》,我是比较纠结的。因为我在这本书的序言部分找到了所有问题的答案,这本书不是讲得具体如何快速阅读,而是让你重新认识怎么读书。

一年读一百本书

《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帮你一年读100本书

图书

很多人一看这个标题就有意见了。一年读100本书,除非是彭小六那种大神级别的人物,不然普通人怎么可能一年读100本书。但是现实是很多普通人做到一年读远超100本书。举个反面例子,我看小说11年,读了4000本小说,平均下来,一年要看小说300多本。

所以在读书数量上不要给自己设限,你其实可以做到一年读一百本书。

读书理解上的误区

怎样才算读完一本书?非要一个字一个字读完才算看完一本书么?

比方说一本小说主要情节看过了,一些章节快速翻过,这算不算看完?

比方一本专业书,大部分内容我都知道,只有一点点不知道的,我就看这点内容,算不算看完?

比方一本诗集,看了一半,看不下去,算不算读过?

其实这些对我们来说,这都算读过。

还有我们一般人没必要刻意跟别人攀比读书数量,每个人阅读层次不同,方法不同。例如,我看了4000本小说,但思想只留在意淫上了,可能你随便读一本书就比我收获大。

没时间读书

《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帮你一年读100本书

时间

很多然要抱怨,我天天工作这么忙,哪有时间读书啊?这个问题其实从三方面就可以解决。

1.时间管理。其实在二志成在他的《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里头就提到,读书到处是时间,你早晨刚起床,上下班在地铁上,中午吃饭前,晚上睡觉前,这些碎片化时间,你都可以读书。

2.读书态度问题。你没时间读书主要还是你不喜欢读书,如果你像吃饭喝水一样习惯读书了,那时间对你来说就没什么问题了

3.读书环境。如果你的床头、书架上、办公室里到处是书,我估计你闲地时候肯定会翻几页看看地。

速读好还是精读好

其实学习快速阅读之前,我对这个问题也是比较纠结的。当时听到了N多意见。彭小六一直宣扬30分钟快速阅读,马上吸收知识这个理念。李笑来说书要慢慢读而且要读完,这样才能吸收全部的知识。

经过这么多天实践我发现,大部分工具类书籍速读就好了,例如《说话的力量》这样的工具书,看了就能马上用。花个30分钟快速阅读就行了。而像《包容的智慧》这类心灵成长类书籍,需要精读。

实用类书怎么读

越是实用类书,越需要和实际结合起来阅读,如果只是看,没有和其他行动结合,读过也往往是过眼而已。说实在,这些天陆陆续续读了30多本书,但是真正被我吸收运用到生活中的知识顶多有百分一。很多书我也做了读书笔记,但是其中很多知识没用到生活中去。

所以最近加入拆书帮,就是系统学习RIA便签法,去把知识用运到实际生活中。

只专注于公众号文章,各种资讯,不读书行不行

《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帮你一年读100本书

公众号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天天盯着公众号文章,简书文章看,而不去读书的。我就见到有一个朋友,公众号关注了400多个,他觉得每天都能学到新资讯,结果看着他每天学习这些文章那么久,也没什么具体变化。

公众号文章,简书文章其实还是碎片化学习,你想真正了解某方面知识,还是要读书,进行主题阅读,这样才能深入系统地学习。

读书方法

1.主题阅读。这个方法也是我现在一直坚持的。主题阅读就是关于某个主题一次性读十几本书。其实秋叶大神的主题阅读法给了我很大启发。

他进行主题阅读时,先是想着成为这一主题的专家,以专家的视角去思考我该学什么。先列个大纲,然后开始大量买这一领域的书。先看一本经典的,对照大纲梳理知识,开始阅读其他图书,内容相同的,跳过,看到不同的想法,自己思考一下,认同的,可以整合列入大纲。

2.图读法。其实就是用思维导图和读书笔记PPT来读书,这样你读的内容条理清晰,不容易忘。

3.炼读法读畅销书。一本书写出来,作者一定有他的逻辑,要是能把作者的逻辑从一本书里提出来,变成自己能说清楚的核心观点,这就是炼读法。

4.抄读法。有些书作者高你太多,你就别装内行写书评了,老老实实把别人的观点摘下来,先有个印象,将来好找机会反刍。

5.仿读法。有些书介绍了一些方法,不管有没有效果,先读起来,然后照着做。像《说话的力量》这本书提出了具体实用方法,看完跟着做就行。

秋叶大叔的这本书主要是给我带来理念上的一些改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