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思考,洞察人心,崇尚理性 子宫梦
文|木虫
人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个是怀胎十月,子宫孕育期;一个是从呱呱坠地到死亡之日,在人间的生存岁月;一个是呼吸停止,肉体被火化或埋葬,进入全息阶段。
在这三个阶段中,最温暖、幸福的,当属子宫孕育期。因为,处于人生雏形阶段的胎儿,尽情地享受着伟大的温暖。其安全感和营养配置都恰到好处。然而,婴儿一旦降生人世,则要经受风雨,遭受磨难。虽有父母照顾,但毕竟要通过吮吸、消化、排泄,独立承担责任,感受世界。苦难拉开了人生帷幕。随着肉体不断长大,各种压力接触而至。人类的七情六欲,百般烦恼,纷至杳来。然而,死亡是生命之终结,虽不乏恐怖,但当果真进入另一种宇宙时空,实乃大安静也。
木虫认为,胎儿从诞生那刻起,就踏上了寻找母亲子宫的慢慢行程。人类终其一生都在怀念子宫的感觉。因为,那是外部环境、精神世界、物质营养,高度协调的幸福。冥冥之中,人类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展开一轮又一轮的回归活动。只是自己并不知情而已。这苦苦求索的一生,原来竟是一场回归子宫的行动而已。
首先,人类要寻找一个相对狭窄、封闭,类似子宫的空间。人类只有在一个有限的、自己能够掌控的空间,才有足够的安全感。孩子们用双手捂住自己的脸和眼,或钻进被窝里,蒙住头,都会有一种安全温馨的感觉。少年们钻进麦秸垛,藏在门仡佬,也同样会产生一种安全感。成年人建造一座房子,住进一座高楼,也是在寻找安全感。其实,他们寻找的都是能够给自己带来温馨、舒适的子宫环境。
其次,人类要寻找精神的全息自恋。胎儿时代是完全、彻底的自我阶段。自己就是宇宙万物,就是上帝和一切,完全不在乎任何干扰和影响。然而,一旦降临人世,就要面对形形色色的物质世界,不得不对自己产生质疑、错位、不解和疑惑。因而,人类始终要寻找精神的慰藉和安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信仰。其实,胎儿是有信仰的。他信仰的就是自己,出生后才逐渐剥离,失去了信仰,精神开始恐慌。这时候,人类需要重建信仰,以达到身心安宁、和谐、自信的结果。其实,所谓信仰,亦是在寻找子宫感觉。
再次,人类寻找物质上的安全感。所有的物质,最终,仍然是一种营养。但是,成人的营养需要自己争取,而不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且,还要拥有足够的盈余,以备不时之需。在营养过剩之后,有的人就把这些营养转化为一种炫耀、一种精神、一种工具、一种高出他人的引力。但是,终归是昙花一现,与生命的追寻没有实际意义。
最后,人类要寻找社会安全。其实,社会的真谛不过是人类共同的子宫。社会如果能够给每一个个体提供公正、安全、舒适、平等、自由、有尊严的环境,就是一个好社会。相反,一个社会如果让人心生恐惧、互相迫害、不信任、缺乏安全感、营养不良,就是一个不合格社会。好社会通过制度调节,让每一个个体精神自由、物质富足、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居有其屋、病有所医,较好地实现子宫梦。坏社会让人类距离子宫梦越来越遥远,甚至,绝望!2017.5.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