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气道异物致上气道阻塞的紧急处理

 blue.sky 2017-05-24
儿童气道异物,如何处理?


作者 | 马学梅 解放军202医院儿科

来源 | 医学界儿科频道  


昨天,我院儿科脑病康复中心发生惊险一幕,一个小朋友在吃荔枝时突然无法呼吸,烦躁不安,很快面色青紫,命悬一线,当时在场的理疗师立即实施了海姆利克法,一小块荔枝肉出来后,患儿转危为安。仅仅几分钟的时间,患儿经历了生死时速,如果不是医务人员现场快速反应和急救,后果不堪设想。


呼吸道异物吸入是迅速危及生命的突发事件,因为气道阻塞而无法呼吸,导致窒息缺氧,呼吸衰竭,在数分钟内发生心脏停搏。抢救必须分秒必争,因此每个人都应该掌握气道异物致上气道阻塞的紧急处理方法。


流行病学 


气道异物吸入在儿童中是常见的意外伤害事件,大约80%发生于3岁以下幼儿,2岁以下的儿童更为多见,1岁到2岁之间的年龄是发病高峰。因为在这个年龄段,孩子可以站立行走,喜欢用口腔探索世界,精细动作的发育使他们能够捏起细小物体放入口中,但他们咀嚼能力相对差,不能充分咀嚼。如果给宝宝提供了不恰当的食物,或者宝宝边吃边玩,就会存在异物吸入的风险。据统计,最常见的吸入异物有豌豆、坚果、瓜子、玉米、食物颗粒、玩具小部件等等,其中,食物是最常见的引起婴幼儿致命性危险的气道异物。与成人相比,婴儿和幼儿的气道狭窄,异物吸入后可迅速发生上气道阻塞而危及生命。


临床表现 


患儿突发梗噎,呛咳或呼吸困难,紫绀,提示气道异物吸入的可能。上气道完全阻塞时,没有有效的空气流动,儿童烦躁,挣扎着呼吸,可能出现无声作呕或咳嗽以试图清除气道异物。如果阻塞未解除,病情将迅速恶化,出现意识丧失。治疗必须立即开始。


紧急处理 


美国心脏协会推荐胸外心脏按压或腹部冲击法如下:


对于1岁以下婴儿,采用5次拍背,随后进行5次胸部冲击法。1岁以下婴儿不推荐进行腹部冲击法,因为这个年龄组的肝脏在肋缘下,腹部冲击法有可能引起肝脏损伤。


对于1岁或以上的儿童,应进行5次腹部冲击法(Heimlich手法)。


具体做法:


1岁以下婴儿:将婴儿脸朝下,头部低于胸部,前臂支撑婴儿,手托住婴儿的头部和下颌部,以支持颈部并避免压迫喉部。用手掌根部在婴儿后背两肩胛之间用力拍背5次,随后,将婴儿翻过来,前臂支撑婴儿,手掌托住婴儿的后脑和颈部,用两个手指在胸骨下半部用力快速按压5次,重复以上程序,直至异物清除。



1岁以上儿童:站或跪在幼儿身后,手臂从腋下环抱患儿,一手握拳,拇指侧抵住幼儿腹部肚脐和胸骨下的腹中线位置,另一只手握住握拳的手,向上快速按压幼儿腹部,反复按压直至异物排出。



以上为意识清楚患儿的急救处理措施,如果患儿意识丧失,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如果气道阻塞解除,儿童已经恢复正常呼吸,应继续观察,以确定儿童已经完全恢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