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一道真实的幼升小面试题,来自盛大花园小学,讲完题目做法,教你怎么给孩子训练。 (请跳过片头) 《一个、两个、三个……蘑菇下躲雨》 有一天,小蚂蚁回家途中下起了雨。哪儿能躲一躲呢?他看见在不远的地方有一只小蘑菇。小蚂蚁很快地跑过去,躲在下面。真好,小蘑菇就是一把小雨伞。 滴答滴答,雨点越来越大。 一只蝴蝶向蘑菇爬来。她全身上下都淋湿了,再也飞不动了。 “蚂蚁,蚂蚁,让我进来躲躲吧!” “可是,哪儿还有你的地方呢?” 蚂蚁一边说,一边往旁边看了看。但奇怪的是,蘑菇下确实还有一点地方可以给蝴蝶。 “好吧!” 蚂蚁让蝴蝶挤了进来。 哗哗哗哗,雨下得更大了。 一只小老鼠溜过来了。他全身上下都湿透了,再也不想跑了。 “让我也进来躲躲雨吧!” “可是,哪儿还有你的地方呢?” 蝴蝶一边说,一边往旁边看看。但奇怪的是,蘑菇下确实还有一点地方可以给小老鼠。 “好吧!” 蚂蚁和蝴蝶挤了挤,让老鼠也进来。 啦啦啦啦,大雨继续下啊下。 一只麻雀跳着过来了。他的羽毛粘住了,再也飞不起来。 “让我也进来躲躲雨吧!” “可是,实在没有你的地方了呀!” 小老鼠一边说,一边往旁边看。但奇怪的是,蘑菇下确实还有一点地方可以给麻雀。 “好吧!” 蚂蚁、蝴蝶和小老鼠都挤了挤,让麻雀也进来。 哗啦哗啦,大雨下啊下个不停。 一只小兔突然出现在草地上。 “救救我!让我躲一躲!狐狸在追我!” “小兔真可怜!让我们再挤一挤吧!” 蚂蚁一边同情地说,一边往旁边看了看。 哦,蘑菇下确实还有一点地方可以给小兔。 大家刚把小兔藏好,狐狸就赶来了。 “你们看见过一只小兔吗?”狐狸假装温和地问。 “没有,没有,我们没看见。”大家一起摆摆手。 狐狸不相信,走到蘑菇下,用鼻子嗅了又嗅,说:“小兔难道真没有躲在这里?你们别骗我……” “小兔哪能藏在这儿呢!” 小蚂蚁、蝴蝶、小老鼠和麻雀一边说,一边装出了一副很挤很挤的样子。 狐狸不相信,左看看,右瞧瞧,唉,哪里也找不到小兔的影子,狐狸甩了一下尾巴,气呼呼地走了。 雨停了,太阳出来啦。 大家高兴地从蘑菇下走了出来。 伸伸爪子,拍拍翅膀,抖抖羽毛…… 可爱的小蚂蚁有个问题,怎么也想不明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最初,我一个在蘑菇下就感到很挤了。而现在我们五个都能挤下!这真是奇怪!” 蝴蝶、小老鼠、麻雀和小兔,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都觉得好奇怪呢。 “哈!哈!哈!哈!” 大家回头一看,一只青蛙正坐在蘑菇上大笑。 “你们这些小笨蛋,蘑菇,他……” 青蛙没有把话说完,就呱呱呱跳着离开了。 大家再一看蘑菇,吃惊的发现,蘑菇不再那么小,它比原来大了好多,大家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问题1:(抢答)为什么蘑菇伞下面可以挤下这么多小动物? 问题2: 蘑菇伞下面有几只小动物?分别是什么? 问题3: 小狐狸抓到小白兔了吗?谁帮助了她? 这题怎么做? 以及,需要那些能力才能做? 第1题 第一题不符合成年人的常识,成年人的世界中,像老鼠、兔子这样的动物是不可能挤在蘑菇下的,但是,任何“不可能”之中总有一个“除非”,“除非蘑菇变大了”。那么,蘑菇有可能变大吗?种过蘑菇的人都知道,蘑菇在下雨天长得非常快,故事又正好发生在雨天,那么是不是因为下雨,蘑菇变大了,所以这么多小动物就能躲雨了呢?故事中提到青蛙“坐”在蘑菇上,能躲雨是不是因为青蛙也帮上了忙呢? 故事的真相其实是:下雨的时候蘑菇长大了,而且有可能在蘑菇还没长大的时候,青蛙用它的肚子提供了遮挡。 刚才我们的这一串思维过程,其中包含的能力有: 记忆力:在5分钟内记住这个约1000字的故事,记住故事的细节。记住了才有思维的材料,才能回答三个问题。 逻辑思维:通过推理找到新的思路。 植物常识or领悟力:知道蘑菇在下雨天是会变大的or从故事中猜到蘑菇在下雨天会变大。 专注力:不走神地听故事,没有漏听,听到了“青蛙坐在蘑菇上”这句话。 第2题 虽然第二题不难,但只要走神几秒钟,就会漏听一个小动物。所以,顺利答出第二题,需要的能力有: 很好的专注力:成年人每天烦心事多,连5分钟的专注力都很难保持,但是孩子却必须具备这样的专注力,为了进入好的小学。 第3题 第三题第一问不难,没抓到,第二问也不难,但是如何答才出彩呢?普娃可能答“是青蛙帮助了兔子”,能进名校的孩子却会答“小蚂蚁、小蝴蝶、小老鼠、小麻雀、青蛙、蘑菇和雨水,是大家一起帮助了小兔子”。 差别在哪?差别在于,第二个孩子记得任何一个小伙伴给予的小兔子的微小帮助,在生活中这样的孩子也是细心的,能够照顾身边每一个小伙伴的感受,不忽略任何一个。而这正是团队精神和领导力的体现。 顺便一提 除了上文提到的能力之外,语言能力也很重要:词汇量、发音准确性、音量大小、语言逻辑。 这种题型怎么练? 一、在故事中训练 给孩子多讲故事,这本身就是训练孩子听故事回答问题最直接的方式。不过,几乎每家人家都在讲,为什么效果不一样?这是因为讲的方式不一样。 1. 内容是否是尊重孩子的阅读兴趣? 记得我们小时候的阅读兴趣是怎么被毁掉的吗?在不想阅读的时候,被硬逼着读不感兴趣的内容。对于不感兴趣的内容,当然很难集中注意力了,看着书就想打瞌睡的体验,人人都有过吧?一开始只是对着不感兴趣的内容走神,最后变成了一看书就走神。 训练孩子专注听故事的能力,最好的方法,可能是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一听到书就兴奋,一听到故事就想听,还愁没有专注力吗? 2. 读书的方式是否有互动性、启发性? 读书最好的地方是在于它能启智,所谓启智,并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多的还是启发思考。读书最大的乐趣,不是由知识带来的,而是由思考带来的,当思考带来了“开悟”的快感,想不上瘾都难。 当你想引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就要启发孩子在阅读中思考。 所以读书绝对不是读一遍就完了的。读完之后,你还可以这样: 可以说说自己对故事中人物、情节、细节的看法,然后用自己的看法,和孩子交换看法。就拿今天的故事举例,假如不问这三个问题,还能问什么问题来启发孩子的思考呢? 进一步探究:为什么蘑菇下雨的时候会长这么快,你知道吗?(生物学知识) 发散性思维:只有蘑菇长大了诶!还有什么东西下雨之后会长大?(其他植物) 逻辑思维: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地方,为什么小动物们下雨之后不长大呢?(不是不长大,但是长大和下雨无关)我们家做菜之前,黑木耳泡在水里会变大,你觉得蘑菇也是因为泡在水里所以变大了吗?(不是,因为黑木耳干了之后会缩回去,蘑菇不会,蘑菇是真的长大了) 动手实践、实验性思维:我们先泡一堆木耳,再种一颗蘑菇,做对比实验怎么样?你跟妈妈上菜场买木耳,你去买蘑菇菌种,然后接下来,我们一起做实验。 问题解决能力:(孩子)蘑菇菌种在哪里买?(妈妈)要不你查一下百度?查不出结果我再告诉你(老母亲般的微笑) 人际关系:你发现伐,为什么这么多小动物都帮小兔子,但是狐狸却不是?(因为狐狸是兔子的天敌,狐狸吃兔子)那么狐狸和兔子不可能一起避雨对不对?(对)我在想,狐狸和兔子在什么情况下会一起避雨呢?(虽然不知道什么情况下,但是总有这种情况的吧) 拓展阅读:对了宝宝,《疯狂动物城》好好看的,跟妈妈一起看吧(里面狐狸和兔子和平相处,思考:为什么呢?) 英语学习:看中文版疯狂动物城后,看英文原版疯狂动物城,学习里面的词汇和表达。 ……(只要你会玩,你可以继续想下去) 你瞧,是不是把该训练的能力,差不多都训练了一遍了? 二、针对各项能力分别专精 虽然用读书的方式来训练很有趣,但是考题不断在变,也许孩子在零散的学习中,学到了很多很偏的知识,但是单独拎一项能力出来,仍旧不及经过系统训练的孩子。 所以,考题中的这些能力,假如分别专精训练,应该怎么练呢? 专注力:玩一些复杂的、难度较高的智力游戏,如下棋等,或者做一些精细的手工活,如画素描等,这些都需要全神贯注,不然做不好。 记忆力:最生活化的方式——让孩子去买东西,给孩子报一串东西,然后让孩子复述你要买什么。然后难度升级,不但要求买到东西,而且对要买什么样的东西有要求。让孩子复述你的要求。 常识:买一些好的科普类童书,如十万个为什么,动植物知识都有了,该有的都有了,生活中再多和孩子聊聊天。发现孩子某方面的兴趣时,再给孩子买这方面的书籍。 逻辑思维&语言能力:问孩子一个问题后,给孩子充足的思考时间、组织语言的时间;用深入提问的方式,启发孩子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不是直接给孩子答案;鼓励孩子把自己想问的问题用语言表达清楚,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看法、心情等。 |
|
来自: 蔷薇岛屿lvjing > 《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