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弟子规》讲“有余力,则学文”“做人”能力行孝悌,比会“读书”更重要

 Pramardane 2017-05-24

       “有余力,则学文”, 这两句话说明了孝弟、谨信、泛爱众与亲仁是做人本分之事,本分一定要奉行,认真去做。至于“学文”之事,是有余力的时候,因“文”是指各项诗 书、礼乐、典章、制度、艺术、语文等。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在家里,父母需要我们帮忙做事,我们却推说要读书,或者和同学相约要出去玩,要练习各种才艺,这就不能替父母分劳,亏了孝道,失去了本分。好比一颗大树,若树根受伤了,不论枝叶如何茂盛,大树都将枯萎。前四条“孝悌”等本分之事好比“树根”,读书、才艺像是“枝叶”。若本分有亏,不论读书、才艺如何胜过别人,也很难立足于人世间。

  

   由此可知,“做人”能力行孝悌,比会“读书”更重要,决不能本末倒置,正如《论语》所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大学》有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因此,教导我们孝悌”的《弟子规》,实是“修身”的大根大本啊!   


          “有余力,则学文”,这个“则”字看得出有更积极的意义。“则”是“就”的意思,是说一有余力,就立刻去办“学文”的事。现在的小孩,一有多余的时间,就常常喊“无聊”,或打电动玩具,或上网际网络,或看电视无益的节目,这往往只会污染儿童纯洁的身心,这都是没有做到“学贵立志”一即立志向“圣贤”学习(由“圣贤”带大,站在巨人的肩膀)的缘故啊!


   孔子曾说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亦即一个人本质虽很好,若缺少礼仪才艺的熏习,就不免粗野鄙陋;若才华胜过本质,则如官府中掌文书的官吏。所以我们要鼓励儿童,从小立志学习圣贤的言行,长大之后做一个“德才兼备”的君子,能为广大的众生服务。  


   有一次,孔子的大弟子子路,向孔子问道:“南山有一种竹子,天生就很直,砍下来当作箭,可以射穿犀牛皮。本质好就可以了,何必再学习呢?”孔子说:“如果箭尾再加上羽毛,箭头装上箭镞,射入皮革不是更深更准吗?”这说明有好的本质,再加上羽毛箭镞的修饰,就会有更好的成绩。所以孔子对学生的期望,是希望透过不断的学习,而成为“文质彬彬”—也就是“文”和“质”均衡发展的君子。 


   管理大师杜拉克曾说:“不管任何行业,每一位从业人员,从学校毕业三年之后,若不再继续进修学习,其专业知识便落伍了。”这也告诉我们要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孔子在《论语·季氏篇》曾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由此可知,我们大多数是属于中下根器的人,对宇宙人生的真相,必有一些困惑,不明白之处,故应不断学习圣贤的教诲,方能提升自己德行修养的境界。

----------------------------------------

感恩您的信任与支持!

弟子规公益网www.dizigui.c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