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歌不仅仅需要底线

 虹72 2017-05-24



诗歌不仅仅需要底线


原文地址:诗歌不仅仅需要底线作者:

                              

    在所有的中国文学样式中,诗歌的历史最久,影响最远,如今还要加上转身最快,门槛最低。

  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市场经济刚刚转型,“无用”的文学黯然退至社会边缘,庞大的诗歌阵营在梦醒时分悄然分化,部分诗人弃诗下海,潇洒转身,更多的诗人则灰头土脸,饱受奚落。一位诗人朋友回忆,那时候,“敢于承认与诗为伍,也和当众认错差不多,需要勇气了”。而新世纪网络时代短短几年,世俗便由羞于写诗,耻为诗人,就变成了对诗歌百般嬉戏,肆意纠缠,这里面有着太多戏剧色彩。

 

  网络诗歌的自由性、包容性、开放性,迫使趋于板结、僵硬的传统纸质刊物不得不“被动激活”。“被动激活”也是一种激活,但诗歌网络平台是一柄双刃剑,它为中国新诗的多元化发展带来生机,同时它也打开了一个藏污纳垢的巨大潘多拉魔瓶,千奇百怪的口语诗遍地滋生,令人想到的并非审美而是审丑。某诗社曾联合17家诗歌民刊、论坛评选“对我个人产生重大影响的十大影响力诗人”历时两个多月,评出海子、陈先发、北岛、顾城、于坚等人。让人开眼界的是,获3票的有泰戈尔、鲁迅、保罗·策兰等;获两票的有屈原、杜甫、辛弃疾、李清照、毛泽东、普希金等。1票得主中,我意外地看到了天津老乡的名字,其中一位是油田的中年女职工。还没来得及荣幸,我更加意外地发现,同获1票的还有如下人士:孔子、陶渊明、李白、王勃、陆游、柳永、曹雪芹、柏拉图、黑格尔、叶芝、歌德、拜伦、雪莱、裴多菲、卡夫卡、布罗茨基、曼德尔施塔姆、博尔赫斯等。要知道这不是网民在搞笑,而是一百多位诗人实名投票的结果。

 

  嘲弄崇高,消解难度,游戏神性,已成为大众诗歌现场的一种时尚潮流。祁国写过一首叫《客厅》的诗:“开门/握手/请坐/上茶/这个/这个/那个/那个/握手/再见/关门。”追随者,效颦者不计其数。据传有一个名叫“猎户”的网民,发明了一个自动写诗的电脑软件,将不同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按照一定的逻辑和修辞关系予以组合,每小时可以制作417首,并创造了不足一个月制作25万首诗的奇迹,完全可以申请吉尼斯纪录。台湾作家白先勇曾感叹:“百年中文,内忧外患。”当“诗人”的资质已丧失标准,当汉诗失去了“发表”门槛而口水泛滥,当写作的难度化为乌有,诗人继续存在下去的必要性在哪里?

 

  面对中国新诗种种之怪状,黄河金岸诗歌节在说不,许许多多的宁夏诗人在说不。诗歌不仅仅需要底线。这里正呼唤着再造“黄河诗歌精神”。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它与长江文化形成了华夏文化的两个源头。按照周山先生的说法,黄河文化为“龙”文化,长江文化为“凤”文化。由孔孟共同构建的以“仁、义、礼、智、信”的理论体系标志着黄河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并成为主流意识形态。而“黄河诗歌精神”体现的正是一种君临性的太阳意识、自然精神和人文关怀,关注整个民族、国家的命运走向,同时张扬一种充满血色的生命意识,摆脱时尚诱惑,悲悯人类困境,坚持意义求索,孤独求败,向天而歌,这便是“黄河诗歌精神”的一种人文使命和艺术担当。

 

 

                          (本文系黄桂元先生在宁夏黄河金岸诗歌节诗歌峰会上的发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