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意大利深度攝游5:罗马-梵蒂冈(叶平)

 叶老师YP 2017-05-24
2017年4月24日 周一

罗马

罗马位于意大利半岛中西部,台伯河下游平原的七座小山丘上,为意大利首都,也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因建城历史悠久而被称为“永恒之城”和“七丘城”。罗马是古罗马帝国的发祥地,与佛罗伦萨同为意大利文艺复兴中心,现今仍保存有相当丰富的文艺复兴与巴洛克风貌,1980年罗马历史城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罗马于公元前753年4月21日建城,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悠久历史。


  根据古罗马传说,罗马城的缔造者罗慕洛(Romulo)和勒莫(Remo)是战神马尔斯(Mars)的孪生子,这对双胞胎被抛弃在台伯河(Tiber)中。

  落水婴儿冲到岸边后,帕拉蒂诺山上的一只母狼用奶汁将他们哺喂成活,又被一位牧羊者养育成人,这两个男孩就是罗马城的奠基人,而“罗马”这个名字就来自于罗慕洛。


  台伯河(Tiber)穿城而过。


  罗马也是全世界天主教会的中心,有700多座教堂与修道院,7所天主教大学,市内的梵蒂冈是天主教教皇和教廷的驻地。


  罗马本身的城市建筑较为分散,但大多数景点集中在历史中心附近。


  台伯河西岸则为梵蒂冈城和特拉斯特维莱。

君士坦丁凯旋门
君士坦丁凯旋门,建于公元312年,是罗马城现存的三座凯旋门中年代最晚的一座。它是为庆祝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12年彻底战胜他的强敌马克森提,并统一帝国而建的。


  君士坦丁凯旋门是一座三拱凯旋门,高21米,面阔25.7米,进深7.4米,横跨在道路中央,显得形体巨大。


  凯旋门上方的浮雕板是当时从罗马其它建筑上直接取来的,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的生平业绩,如安东尼、哈德连等,下面则是君士坦丁大帝的战斗场景。


  君士坦丁也是第一位公开信仰基督教的君王。


  据说当年拿破仑来到罗马,对这座凯旋门大为赞赏,这座凯旋门也成为法国巴黎凯旋门的蓝本。
 
罗马斗兽场

古罗马斗兽场(Colosseo)是古罗马时期最大的圆形角斗场,是古罗马帝国标志性的建筑物之一。整个斗兽场最多可容纳5万人,分为5层。底层地面有80个出入口,其功能性设计也非常合理,角斗士从何处出入,在哪里休息,猛兽关在哪里,死伤者从何处抬出,都有清晰的分布。可确保在15-30分钟内,让场内观众安全退场。


  罗马幸福一家人


  “何时有Colosseo,何时就有罗马,当Colosseo倒塌之时,也是罗马灭亡之日。”

  罗马斗兽场自从诞生的那天就是——到今天仍然是罗马的象征。


罗马斗兽场


罗马斗兽场

罗马斗兽场


  即使在今天,站在大圆形角斗场遗迹上,似乎仍然可以听到两千年前观众疯狂的呐喊。


  留影于古罗马帝国标志性建筑物前。

帕拉蒂尼山
帕拉蒂尼山是传说古罗马建城传说的地方,现已成为罗马市内最古老的遗址公园,北部是雄伟壮丽的古罗马广场(Foro Romano),南面是宽阔浩大的马西莫竞技场(Circo Massimo),既有史前人类遗迹,又有古代共和时期居民住宅遗址,还有帝国时代的皇宫废墟。


  我们没有时间进入帕拉蒂尼山和古罗马城参观,只能遗憾地在外部留影。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罗马的第二座凯旋门——提图斯凯旋门,这个凯旋门的后边就是古罗马遗址。
 

帕拉蒂尼山

  
帕拉蒂尼山



纳沃纳广场

纳沃纳广场位于罗马的中心,不但游客云集,也是街头艺术家和小商贩的一处宝地。广场呈长方形,南北长240米,是古罗马时代战车竞技场的遗迹,现在还能看到北侧的建筑有一个弧度,那是跑道转弯的痕迹。

  纳沃纳广场看点是三座著名的喷泉,多数游客都是为它们而来。
 


  尼普顿喷泉位于广场北端,博尔塔作品。尼普顿是罗马神话中的海神,即希腊神话中的波塞冬。


  四河喷泉位于广场中央,贝尔尼尼作品。

  乔凡尼·洛伦佐·贝尔尼尼(Giovanni Lorenzo Bernini),意大利雕塑家、建筑家、画家,早期杰出巴洛克艺术家,十七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大师。四河喷泉是他1651年为献给旁菲力主教英诺森十世而建,是巴洛克艺术高峰期的代表作之一。四个人像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地理学者心目中四大洲的四条大河:

  非洲的尼罗河(头部遮住,因为当时源头尚未发现)

  
  亚洲的恒河(人物呈轻松状)

  
  美洲的拉普拉塔河(秃头作旋转状)


  欧洲的多瑙河(转身要稳住方尖碑)


  纳沃纳广场的南端是1653年贝尔尼尼增加了摩尔人雕像后的摩尔人喷泉,被放置在玫瑰色大理石喷泉池中。


  圣阿格尼丝教堂位于广场中段,波罗米尼作品。教堂正立面可称为巴洛克风格装饰艺术的典范。


纳沃纳广场

  

罗马万神殿
公元前27年兴建、公元120年重建的万神殿 ,被米开朗基罗赞叹为“天使的设计”。由于公元608年它被献给教会作为圣母的祭堂,成为罗马时代独创的建筑物中保存得最好的。万神殿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就是伟人的公墓,内有大艺术家拉斐尔和为意大利统一作出了贡献的埃曼纽尔二世等人的陵墓。


  万神殿正面的16根圆柱让人联想到古希腊建筑,殿堂建造比例协调。

  
  埃及运来的方尖碑


罗马万神殿


  青铜大门高7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青铜门。


  整个殿堂内没有一根柱子,殿顶圆形曲线形成一个完整的球体与地相接,成为建筑史上的奇迹。


  顶部覆盖着一个直径达43.3米的穹顶,是自建成后到1436年间最大的穹顶。

  
  穹顶的最高点也是43.3米,顶部有一个直径8.9米的圆形大洞,用于采光。


  万神殿的主祭坛


  维托里奥.埃曼纽尔二世的墓(黑色青铜棺材)


  翁贝尔托一世的墓


  拉斐尔的墓上方,是他的弟子洛伦泽托所作的一尊雕像:巨石圣母。


  伟大的拉斐尔就安静的躺在这里。

  拉斐尔·桑西(1483 —1520),全名Raffaello Sanzio da Urbino,常称为拉斐尔(Raphael),意大利著名画家,也是文艺复兴后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从事理想美的事业所能达到的巅峰。他的性情平和、文雅,创作了大量的圣母像,他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安宁、协调、和谐、对称以及完美和恬静的秩序。
 

科隆纳广场 

科隆纳广场(PIAZZA COLONNA)也称圆柱广场,因广场上矗立的高大的科隆纳记功圆柱而闻名。广场西侧的基季宫(Palazzo Chigi)是现在的意大利总理府,所以人们称它为“中心的中心”。

科隆纳广场

  基季宫是一个口字形的建筑,天井中间有带基季家族“星和山”徽志的喷泉。


  建筑物的外表呈朱红色,上下共分五层,是一座巴洛克式的建筑物。


  二楼是总理办公、会客,以及召开内阁会议的地方。


  圆柱叫马可奥里略圆柱,为了纪念罗马皇帝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而建造,柱高29.60米。


  柱上有螺旋状浮雕,以图拉真柱为范本。



特莱维喷泉

特莱维喷泉别称“少女喷泉”,但它最著名的名字还是“许愿池”。早在公元前19年,这座喷泉就是古罗马人将贞女泉引进罗马城水道的终点。关于许愿池还有个传说——游客只要背对许愿池将硬币抛入池中,便有机会再次访问罗马,爱情也会永恒。

特莱维喷泉


  “特莱维”拉丁文意思三岔路口,因为喷泉前面有三条路向外延伸。


  喷泉背景看似凯旋门,中间圆拱门下站着海神波塞冬,他驾驭着马车拉着硕大的贝壳,并指挥着儿子特里同控制烈马。


  1732年教皇克雷芒七世委托萨尔维建造喷泉,萨尔维去世后贝尔尼尼继续了他的工作,喷泉池经过30年建造完成。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巴洛克式喷泉,在电影《罗马假日》放映后闻名于全世界。


  罗马的“许愿池”每天游人如织,许愿的方式为背对水池,右手拿着硬币从左肩上方向后连续往水池投三枚硬币。


  第一枚代表找到恋人,第二枚代表真心相爱,第三枚代表婚后将重返罗马。可惜游人太多,根本无法挤上前去。


  只好分别在许愿池前留个影。
  

罗马威尼斯广场  

威尼斯广场位于罗马市中心。埃曼纽尔二世纪念堂坐南朝北俯视着广场,是威尼斯广场上最醒目的建筑,又叫维托里安诺意大利统一纪念堂。


  沿着罗马帝国大街行走


罗马威尼斯广场


  在斗兽场已经见到过埃曼纽尔二世纪念堂的身影。


  大街尽头已经看见了威尼斯广场,遗憾的是,我们没有继续前行。


  好在团友们有人在此留过影。因为造型和颜色的关系,这座纪念堂被戏称为“结婚蛋糕”。
 

  埃曼纽尔二世纪念堂建筑物两侧顶端矗立有两座巨大的青铜雕像。建筑物台阶下的两组喷泉分别代表意大利重要的两片海——第勒尼安海和亚得里亚海。中央骑马的人物塑像就是完成了意大利统一大业的维克多·埃曼努埃尔二世。


梵蒂冈
梵蒂冈城国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由于四面都与意大利接壤,故称“国中国”。同时它也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以教宗为首的教廷的所在地。作为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梵蒂冈也是全球领土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国家之一。

  从罗马步行走到另一个国家梵蒂冈。


  它地处台伯河右岸,以四周城墙为国界,三面都有城墙环绕。


  这个国家有最少人口(32名女性和540名男性公民)和最多信徒(全世界基督教中心)。


  领土包括圣彼得广场、圣彼得教堂、宗座宫、教宗避暑胜地(冈道尔夫堡)和梵蒂冈博物馆等。

圣彼得广场

圣彼得广场这个集中各个时代的精华的广场,可容纳50万人,位于梵蒂冈的最东面,长340米、宽240米,被两个半圆形的长廊环绕,由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尔尼尼亲自监督工程的建设。


  所有走进圣彼得广场的人无不为这宏大的场面而感慨。


  广场中间耸立着一座41米高的埃及方尖碑,1856年竖起,由一整块石头雕刻而成的。


  方尖碑两旁各有一座美丽的喷泉,涓涓的清泉象征着上帝赋予教徒的生命之水。


  半圆形的长廊由284根高大的圆石柱支撑


  顶上有142个教会史上有名的圣男圣女的雕像,雕像人物神采各异、栩栩如生。


圣彼得广场


圣彼得广场


  从大教堂顶部俯瞰广场全貌(网上下载图)

  广场两侧圣彼得和圣保罗的雕像分立两边,都是贝尔尼尼的作品。圣彼得大教堂以圣彼得为名,他是耶稣的门徒之长圣彼得。耶稣升天后,圣彼得以继承人身份传道,公元64年,在罗马被尼禄皇帝杀害,殉教后被尊为首任教皇,之后的天主教皇都作为圣彼得的继承人,被看成基督在世的代表。


  圣彼得右手握着两把耶稣送给他的通向天堂的金钥匙,左手拿着一卷耶稣给他的圣旨。


  圣保罗雕像,他从一个祸害基督教的人转变为基督教最重要的使徒之一。


  大教堂左边的大门有皇家卫队守卫,皇家卫队就是梵蒂冈国家的军队。


  卫士们都是瑞士人,手握长戟,威风凛凛,身穿红黄蓝三色条纹的古代骑士服装,500年不变,据说是米开朗琪罗设计。
 

圣彼得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教堂,总面积2.3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高45.4米,长约211米,最多可容纳近6万人同时祈祷。建筑风格具有明显的文艺复兴时期提倡的古典主义形式,主要特征是罗马式的圆顶穹窿和希腊式的石柱式及平的过梁相结合。


  在长达120年的重建过程中,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师布拉曼特、米开朗琪罗、贝尔尼尼、德拉·波尔塔和卡洛·马泰尔相继主持过设计和施工,直到1626年11月18日才正式宣告落成


  贝尔尼尼设计的两侧由284根圆柱和88根方柱组成的大理石柱廊环抱,朝向广场的每根石柱顶端的平台上,各有一尊3.2米高的大理石圣徒像,顶端竖立着140尊圣人们和殉道者的雕像。

  教堂的大钟


  大殿下面有5扇门,最左为圣门,25年才开一次。其他门从左至右依次是圣事门、善恶门和死门。


  从中间的善恶门走进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


  进大教堂先经过一个走廊,走廊里带浅色花纹的白色大理石柱子上雕有精美的花纹


  梵蒂冈徽标


  圣彼得的钥匙


  教堂中轴线。规模之宏大,感受到的只有撼动灵魂的震撼!


  呈现在眼前的简直是一座艺术宝库,里面大约有450尊雕像,500根立柱和50座祭台。

  大教堂最惹人注意的雕刻艺术杰作有三件,分别是贝尔尼尼设计的青铜华盖和圣彼得青铜宝座,以及米开朗琪罗的雕塑《圣殇》,都是精美绝伦、震撼心灵的艺术颠峰之作。


  米开朗基罗25岁时完成的旷世杰作《圣殇》,取自圣经故事中基督耶酥被犹太总督抓住并钉死在十字架上之后,圣母玛丽亚抱着基督的身体痛哭的情景。

  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与拉斐尔和达芬奇并称为文艺复兴后三杰。他一生追求艺术的完美,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他的风格影响了几乎三个世纪的艺术家。他的《圣殇》全部完工后,立即轰动了整个罗马。爱好艺术的罗马人蜂拥而来,他们从来没有看到过如此完美的雕塑。可以说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意大利艺术家,包括多那太罗,曾经雕刻过如此优美的雕像呢!即使古希腊与古罗马的精品,就其美感而言也不过如此。这时发生了一件令艺术家稍微有些生气的事。当时的米开朗琪罗只是一个25岁的年轻人,许多人认为他怎么可能创作出如此伟大的作品呢?于是便有市民怀疑这是哪位当时已经成名的大师的作品来了。这让米开朗琪罗既好笑又好气,便在圣母胸前的衣带上刻下了自己的大名。这也是米开朗琪罗一生中唯一正式署名的作品。


  贝尔尼尼制作的30米高的青铜华盖。

 

  由4根螺旋形铜柱支援撑,足有5层楼房高那么高。华盖前面的半圆形栏杆上永远点燃著99盏长明灯,而下方则是宗座祭坛和圣彼得的坟墓,只有教皇才可以在这座祭坛上,面对东升的旭日,当著朝圣者举行弥撒。


  圣彼得青铜宝座上方是於光芒四射的荣耀龛及象牙饰物的木椅,椅背上有两个小天使,手持开启天国的钥匙和教皇三重冠。


  远观


  青铜华盖上方的大教堂穹顶周长71米,为罗马城的最高点。


  站在米开朗基罗设计的穹顶下抬头上望,你会感到大堂内的一切都显得如此渺小。


  祭台右前方的圣彼得青铜像是13世纪弗洛伦萨雕刻大师坎比奥的作品。据说抚摸或亲吻他的右脚会得到祝福,虔诚的教徒们几百年来的祈福已使铜像右脚失去五趾,甚至左脚趾也残缺不全,现在铜像已被隔开,禁止抚摸。


  圣水钵,贝尔尼尼作品,圣彼得教堂里有两个此类题材雕塑。


  教宗的陵墓镶嵌在大理石石柱的下方。


  圣彼得大教堂也是历届教宗的墓地。


圣彼得大教堂


  庇护八世,1829年68岁继任教宗,第255任教宗。他担任主教时曾拒绝宣誓效忠拿破仑而遭囚禁,在教皇任上不足2年去世,验尸表明是毒杀。这组群雕里他虔诚地跪着,教皇的三重皇冠在旁边,后面坐着耶稣,左边是圣彼得,右边是圣保罗。三重皇冠含义教皇有立法、司法和行政权。19世纪雕塑大师彼得罗.泰内拉尼的作品。


圣彼得大教堂


  保罗六世,1963年继任教皇,第264任教宗,在位15年


  本笃十五世教宗在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死难者祈祷


  威尔士亲王詹姆斯父子三人墓,两位守护天使雕琢得非常精致。


圣彼得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


  约翰二十三世祭台上是镶嵌画《圣杰罗姆的最后圣餐》,这幅画是多梅尼基诺的作品,表现的是圣杰罗姆最后一次圣餐的情形,他吃下了代表耶稣血和肉体的葡萄酒和 面包,天使已经出现,将迎接他上天堂。


  《谎言》原作兰卡利,1604年作品,这幅镶嵌画制作于1727年。圣经里一段故事,第一个基督教团体耶路撒冷教会的一个信徒亚拿尼亚试图欺骗圣灵,将出卖田产所得私自留下一部分,却向圣彼得谎称全部奉献,当即倒毙,3小时后他的妻子撒非喇不知已发生的情况,又向圣彼得重复了丈夫的谎言,也当场倒毙。


  《耶稣变容图》拉斐尔1520年作品,这幅画是拉斐尔为法国纳博纳教堂祭坛而作, 取材马太福音:耶稣带彼得、雅各和约翰上高山,突然变相,脸色明亮如日,衣裳洁白如光。


圣彼得大教堂


  雷芒六世祭台上的镶嵌画《圣母无染原罪》,这是天主教与东正教和新教的重要分歧之一,天主教认为圣母蒙受天主特恩使其无染原罪,1854年庇护九世为此颁布通喻。为纪念这则通喻颁布50周年,庇护十世给圣母像周围镶嵌了12颗钻石,这些钻石来自12个国家。原作是比安奇1740年作品,1747年制成这幅镶嵌画。


  罗马内利1642年作品《遇上主日》,1728年制成镶嵌画。


圣彼得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


  祭坛正在举行弥撒


圣彼得大教堂

意大利10日深度游5
告别梵蒂冈,回到罗马,一天完成两国游。


  下榻罗马宾馆。
 

意大利10日深度游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