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生说 | 有一种信任,叫生死相托

 渐近故乡时 2017-05-24


作者丨陕西省商洛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张友杰

来源丨糖尿病之敌(授权转载)



导语:

从一开始,我们并不想发表这篇文章,因为又是一个不幸的案例。但加缪说过:真正的救赎,并不是厮杀后的胜利,而是能在苦难之中找到生的力量和心的安宁。面对糖尿病肾病和其他并发症,并不是我们不说,它就不存在。所以,我们还是请张友杰医生,用他饱含对病友的深切感情,讲述这个故事。


有一种信任,叫生死相托


听到朱转去世的消息,我内心异常的难过与震撼。


这是2005年我在县级医院做医生时诊治的一位患者,那年她才15岁。


至今还清楚的记得当时的场景:那是一个清晨,我在睡梦之中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一个衣服褴褛憔悴不堪的中年男子,抱着一个女孩在病房的楼道里带着哭腔大喊“医生救命”,我立即双手接过奄奄一息的孩子,男子便两腿发软跪倒在地,绝望的眼神里不停的乞求:“医生,求求你,救救我女儿吧”……


女孩营养不良,身材矮小,只有10岁左右的模样,已是深度昏迷,呼吸衰竭,体温测不出,血压测不出……


我立即安排吸氧、心电监护、输液、抽血化验……结果很快出来了,这是1型糖尿病,重度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死亡率很高的危重症!经过争分夺秒的抢救,终于于次日清醒过来,转危为安。

出院后朱转家人不甘接受命运捉弄与摆布,把本名“朱娟”改为“朱转”,意寓能“扭转”命运、改变现实。


此后的10多年里,命运并没有像姓名一样扭转过来。


朱转经历了父亲的意外去世、母亲改嫁等一系列家庭变故,给这个本已脆弱的心灵带来严重的创伤和影响,一次次的酮症酸中毒住院,又一次次的转危为安。


她曾多次有过轻生的念头,准备结束自己的生命,我每次都会积极的疏导和鼓励,告诉她我会和她一起坚持和糖尿病作斗争,糖尿病的治愈也许5年,也许10年,只要现在好好的活着,未来就有希望,就有可能等到治愈的哪一天。


就是这样一次次的鼓励与坚持,朱转身体和生活有了显著的改观,慢慢的也找回了同龄孩子的自信与快乐。


2014年,她开心的告诉我,她结婚了,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并且有了一个健康可爱的宝宝。


得知这个消息,作为主治医生,我也是难掩内心的激动。她经常给我发些宝宝的照片,能感受到她对幸福的渴望与生活的满足,我由衷的替她高兴和祝福。


她曾不止一次的在微信里说:“我能活到今天,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您的功劳,是您的救命之恩,让我活到了现在,我的生命是您给的,今生今世我都无以回报……”每年的节日,诸如此类的问候都会收到很多,至今读来,仍会心潮难平。


年前的时候,朱转病情加重,出现颜面及四肢水肿,视物模糊。来医院诊断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住院过程中她曾反复的对我说,如果她有个三长两短自己倒也罢了,只是可怜了她的孩子。


朱转在与糖尿病作斗争的这么多年,她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其实内心是很清楚这次疾病的严重性。我除了积极治疗以外,给予最多的只能是宽慰和鼓励。


经过住院调理,病情逐渐好转。两周前朱转因为病情再次加重,家属打电话要来住院,但因为科里病床紧张,建议在当地或者上级医院治疗,可朱转说只相信我、她可以等床。


未曾想,我等到的是她突然去世的噩耗,我深深的陷入内疚、痛苦、惋惜之中,面对生命与疾病,我们竟是如此的脆弱与无能,所有的努力都前功尽弃。

 

回想起这一路,所有的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仿佛触摸到心灵的柔软,带着生命的温度,一闭眼,就能看到她的微笑。


我想说的是,我也应该感谢她,正是这样一位位信任我的患者,成就了我的人生理想。在给她们生命希望的同时,让我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


如果重新再给一次选择职业的机会,我想我可能还会义无反顾的选择做医生,不,应该是一定会的。


因为在这个平凡的行业里,每天都会获得非医者所能体会的满足感、幸福感和成就感,这与金钱无关、与地位无关,更不是金钱和地位所能给予的。因此更要不忘初心,继续坚守从医的梦想。


生命无常。愿逝者安息,一路走好;愿生者康健,平安幸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