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陶瓷器装饰纹样—— 龙纹
2017-05-24 | 阅:  转:  |  分享 
  
PAGE

PAGE4

陶瓷器装饰纹样——龙纹
一种最典型的陶瓷装饰纹样,表现古代传说中神通广大、翻云覆雨的动物龙。龙是“四灵”之长,“四灵”为龙、凤、龟、麟。传说中“有鳞叫蛟龙,有冀曰应龙,有角为虬龙,无角称蜻龙,末升天的是蟠龙。”广义上包含由龙纹和其他纹样组合而成的纹饰,如云龙纹、海水龙纹等。狭义上仅指纯粹龙纹或以龙纹为主体的纹饰。龙纹最早出现在中原地区龙山文化陶瓷器遗物上,彩绘蟠龙纹陶盘是其最富特征的器物。此时龙纹可能是氏族、部落的标志,与氏族图腾崇拜有关。在二里头文化早期(夏文化)陶器上,有浅刻的龙纹。商代前期与中期灰陶器及白陶器上,流行夔纹。夔为一足的龙,习称“夔龙纹”。战国至唐代,龙多作堆贴、捏塑在器物上。而作为一种纹饰或图案在瓷器上出现大抵是在五代时期。唐宋以来,龙纹在瓷器的装饰上朝艺术化方向发展。到了元代,龙的艺术水平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明清时期瓷器上的龙纹则达到了全盛期,同时也是中国瓷器装饰发展史上龙的最后一个时期。

元青花龙纹
龙是传说中的神物,自唐朝始龙纹与皇权有了密切联系。元、明、清三代,朝廷对龙纹烧作、使用都有严密规定,龙纹更成为皇权象征。宋以前瓷器上的龙纹尚无规范,多作兽状,躯体粗壮,兽形腿,三趾鹰爪,龙首有角无须。宋代龙纹形体已有定式,直至元、明、清代,均身作蛇形,身至尾渐细,四肢有羽毛,趾有三、四、五不等,龙首有角、发、须。宋、元时以三、四趾龙纹居多,明、清时皇室瓷器上所饰皆五趾龙纹。龙的体态在元、明、清三代也有较多变化。元代始见龙体画双翅,习称翼龙纹。明清时期还流行蟠龙、行龙、立龙、正面龙、侧面龙、披发龙、海水龙、戏珠龙、云龙等等形神各异的龙纹,将龙纹发挥到了极至。

元青花龙纹

康熙青花龙纹


永乐青花龙纹

宣德青花龙纹梅瓶

宣德青花留白暗刻龙纹高足盘

雍正官窑青花龙纹瓶


雍正官窑青花龙纹瓶细部龙头图

永乐青花龙纹


清晚青花釉里红翼龙纹


乾隆青花穿花龙纹正

乾隆海水龙纹盘

乾隆青花立龙纹

金代三彩龙纹


同治青花龙纹

明中期青花飞龙纹


金代定窑白釉印花龙纹

康熙五彩龙纹


洪武青花春寿龙纹瓶


明万历青花龙纹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