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孟頫《吴兴赋》今译

 杨林玲 2017-05-24
赵孟頫《吴兴赋》今译X

译文:
美哉吴兴郡,深绿色的峰恋耸立在北部,群山向西绵延。象龙一样翻腾,象兽一样舞蹈,象白云一样上蒸,象彩霞一样升起。自上古开始,这块美丽的土地已经形成于宇宙之间了。由三百里外的天目山流山的苕霅两溪,曲曲折折而下,水面约束的地方有的成了湖漾,有的成了池塘,水深而清澈,没有淤泥,望得到底。两溪贯穿城中,缭绕在毗邻的地方,然后向东注入太湖。水面的阔大,似用天作为堤岸,不这样,真不知道怎样来承受这许多水。看山川与日月相映照,汇集着冲和的清气。吴兴地理如星座排列于大地中,其势称雄于楚越。这里是夏禹所奠定的土地,太伯立国所居住的区域。从汉朝以来,吴兴常常设置政府机构,并利用良好的地形条件,建筑城墙围住这美好的土地,建立县城。所以历代都慎重选派贤能人才来担任吴兴的地方官。如以前的王羲之父子、谢安、周玘、虞谭,后来的何楷、柳恽、颜真卿、苏轼,他们都是流风遗韵辉映,有德政,能宣扬圣贤风范,使百姓和悦欢洽的官吏。进一层说,土地的生产,社会风气的安宜,人才也不需要到外地去寻找,使用起来,足够有余。
吴兴郡的东部,土地肥沃,稻田亩产可达三石,加上隔年种植的大小麦,有两倍的收获。
郡南地区有道场山、金盖山(云巢山),山之巅有宝塔,下有万寿寺,寺的建筑包括梁、椽、瓦等伸展着非常美观,寺庙的朝钟暮鼓,远近相闻。山水纵横,溪岸曲折犬牙交错,池塘湖泊相互连接。其间有芦荻、荷花、慈菇、茨实,以及野鸭等,举目四望,种类之多哪里可数得清。水中,鱼类众多,如鲂、鲤、鲦、鲈、鳜、鼋、鼍、龟、鳖,以及蛟龙,有的鱼长得象人一样大,游动时鼓浪生风,重可达三百斤左右。渔父捕鱼的技术很熟练、精巧。有的渔人划着船,并在船头敲打着木头,使发出音乐的声音,震动水面以驱捕鱼类,鱼儿们在水中常常鱼口向上优游,象在说话,水上天天这样没完没了。
郡西,则是重重叠叠的山冈、水啊、地啊,连接着而来。
郡北,(弁山)有奇伟的黄龙洞,精美的瑶阜洞,(被称为)玲珑、长寿的山坞,它们高低起伏,可作为天然屏障的村落。其间有高而险阻似
瀑布一类的景物。(弁)山中有石形皱、瘦、透、漏的怪石(按:指太湖石)数以万计,可由如林之众加以总括。山陵地区有许多果品竹木,如杨梅、枣、粟、山楂、桔、梨、木瓜、文旦(类),以及众多的槐、檀、松、柏、椅、桐、梓、漆等树木。还有众多的小竹、大竹和太湖南岸边的草木植物——绿竹。在平陆地区,则有云集成片的桑麻,郁郁葱葱。此外还有许多新鲜汁丰的蔬菜,四季都有供应,无须储存。在陆上(指弁山一带)可以猎捕野兔,在太湖可猎获野鸭等野禽。用舟楫等水上工具,可得到丰厚的利益。总之,吃的穿的,出产得很多,百姓生活快乐宽裕。勿使他们有怠慢不足之感觉。于是,地方士绅和学者以孔子的学说来教导百姓,在郡里办起乡学,从而培养了济济人才,人才辈出,超越了前代。(于是)他们用祭器向(先)圣贤致敬,按礼节用清水洒祭,司仪掌握着周礼,祭者奉进祭物,仪态动作庄重而大方,礼毕而退。由于建庠序育人才,因此,当时家有读书(诗)声,百姓多学习廉耻的道理。邻郡纷纷前来观摩学习和效法,这真是伟大不朽的盛事啊!
有一个人,责难我(指赵孟頫)说:自古著述的人,何尝不记载人才和风俗呢?原来人才是救助时运的条件,风俗是治理政事必须依据的本质。现在你徒然拾取而排列食用的货物,高谈些夸张琐碎修饰而不切的话。对于人才风俗,反而没有写进去。虽然文字绚丽,声调如金石般铿锵。窃(我)认为你的说法是不可取的。
我(仆)答复他说:不对,不是这样,你难道没有听到过孔子曾经说,十户人家的小邑,一定有忠信的人。吴兴郡按年计算啊要千年了(按:指汉以下建置至元初,约计),按地计算,地域要千里了。人物之富,怎能尽加记载,何况史志已全部写进去了,无须再加重复了。至于风俗的好和差,在于执政的人加以改变,不能下定论的。吴兴分在江东,(百姓)受到高尚的道德教育。而且我听说,风吹过的时候,草就低下去,太阳到了中午的时候,曰晷的影子就正直了。在上的人怎样做,下面的人怎样效法。(如)放在驿站邮路传达文件和命令。譬如季子当府官,子游当县官。善于教化的人,说话简明又不多,就能使听者领。用不贪之宝安扶百姓,用不言之信晓喻百性,就可使法治的力量加强。将使孰厚朴实的风气普遍表现出来。现在是美好的人,就可以认为定型了吗?于是非难的人诺诺又畏惧地没话可说退下去了。
《初中乡土教材》试用本(下册)
市教委教研室1998年10月
赵孟頫《吴兴赋》今译
《吴兴赋》传世
  浙江湖州,“吴兴水精宫,楼阁在寒鉴”的水乡,自古名杰辈出。
  “吴兴之为郡也,苍峰北峙,群山西迤,龙腾兽舞,云蒸霞起,造太空,自古始,双溪夹流,繇天目而来者三百里。”这是赵孟頫笔下的古时湖州。
  湖州孙衙河头的赵氏故居和莲花庄是赵孟頫的父辈创下的家产,明《永乐大典》记载:“天开图画在甘棠桥南,赵孟頫故宅。”
  正是在这里,赵孟頫接受了童年的文化熏陶。
  他的父亲赵与告,官至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善诗文,富收藏。但赵孟頫11岁时父亲便去世了,从此家境每况愈下,度日维艰。母亲曾哭着跟他说,你这样的情况,再不好好读书就完了。
  于是赵孟頫从小发奋读书,每日临池不辍,可写一万字。篆、隶、籀、真、草、行书无不冠绝古今,自成一家,世称“赵体”。他临智永的《千字文》时耗尽五百张纸,最后达到惟妙惟肖、一点一画不露自己笔法的痕迹,世人以为是唐人之书。
  如今,赵氏旧居原貌早已无存,在这里重建的赵孟頫故居纪念馆,亭台楼阁,假山池水连片,提醒着湖州人这一个古代风流人物的存在。
  赵孟頫自己的别业,却不在湖州市区,而在僻静清幽的德清东衡里。东衡里的旧居,后来成为他和夫人管道升合葬之地。这座墓,经过岁月战乱,后来仅存石马一匹。1993年,墓地重修,依山而筑。
  20多岁写下《吴兴赋》的赵孟頫,32岁被元世祖忽必烈招入京城为官,从此乡愁无限。
  49岁,赵孟頫在宦海沉浮十余载,乡情难忘之时,将此赋重新书写,作于绢上。前半部楷、行相间,端庄凝秀;后半部行、草相济,灵动飘逸。自己创作,自己书写,此卷可媲美王羲之《兰亭序》,成为赵氏书法中不可多得的上品,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
  1955年,沙孟海先生联系故宫,求得此卷,最终入藏浙江省博物馆至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