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明清紫砂壶款识考
2017-05-24 | 阅:  转:  |  分享 
  
明清紫砂壶款识考



李正中





印模是艺人们按照既定文字与图案,预先刻制

一、紫砂壶款识的表现方法的模具,以代替竹刀在砂器胎体上留下印鉴。印章可

以不断地重复使用,适应了批量生产的需要,也避免

从存世的历代紫砂器看,见之于实物的是明万了同一个艺人在不同环境下受各种因素影响,使刻

历年间的紫砂名匠时大彬制紫砂壶。自时大彬始到划的款识产生异变,给后人鉴赏带来不尽的困扰。印

清代、民国及当代的紫砂器,其印鉴款识的表现方法章有两种:一是图案印章;一是文字章,还有图文相

有两种:1.胎体:刀刻、印章钤印;2.彩釉:釉上彩。结合的印章。

明代流行刀刻款识,由于使用的刀具和刀法不印章款识的外型是多姿多彩的,有正方形、长方

同,出现了两种不同效果的款识:一种是等线体字,形、异形或称肖形等。圆形章,如许晋侯制水仙花

例如“玉香斋”三个字(见《龙语》),每个字的笔画粗壶,壶底钤有“许晋侯制”四字圆形章。椭圆形章,如

细基本一致;另一种是有书法韵味的楷书或行书体余剑霞制井栏壶,余字是椭圆形章。正方形章,如徐

款识。例如福建省漳浦县盘陀乡出土的鼎足圆壶,壶飞龙制汉方壶,壶底钤“荆溪徐飞龙制”六字正方形

底有“时大彬制”四个楷书字款。江苏省无锡县文管印。长方形章,如清代末期仿时大彬壶,壶底钤“时大

会收藏的三只足圆壶,有“大彬”二字楷书款。这两个彬制”四字无边框楷书印;惠孟臣制壶有钤长方形印

款识书法韵味浓,可以想见以刀刻出波折起伏的楷的,“一杯中山小·孟臣”即是朱坭水平壶之壶底印,

书效果。明代周高起说:“镌壶款识,即时大彬初请能为长方形。肖形印,如清末制作的铜提梁壶,盖为嵌

书者落墨,用竹刀画之或以印记,后竟运刀成字,书盖的,盖上钤有葫芦印章,印文“豫丰”。这几种印形

法闲雅,在黄庭、乐毅帖间,人不能仿,赏鉴家用以为中以正方形印最常见,各种身份的人都用,明清、民

别。”时大彬后来熟至生巧,不再请人“落墨”而是自国、当代也常见用正方形印。较少见的是肖形印。椭

己以刀为笔,由此,赋予款识个人独特风格,以至别圆形多用在盖内或柄下。

人无法仿效,并因而成为历代鉴赏家鉴定时大彬作

品的一个重要依据。时大彬的作法影响了他的弟子二、明清紫砂壶款识的字体

门生,所以李仲芳也自己动手,并且有时替时大彬刻

款,但功力不逮,“手法自逊”。明清紫砂器的兴盛时期,也是瓷器发展的高峰

明末清初在印章款识出现后,仍有一部分人继期,二者互相借鉴。从传世的明清紫砂器的造型与款

续用刀刻划署款,同时并用钤印,如惠孟臣、陈鸣远。识上也能见到瓷器影响。这种影响之一就是款识字

以刀刻署款必须有书法基础或较高的悟性,而体的演变。

一般工匠很难达到。刻款麻烦,速度慢,不适应商品明代的瓷器,极少有真草篆隶并存的作品。影响

生产的要求,因此逐渐改用印鉴。到紫砂器款识字体也无不酷肖瓷器。从新出土的两



101

件时大彬款紫砂壶的款识看,都是楷书刻划款。传世以明清紫砂器中的茗壶为例,款识的分布位置

藏品如美国三藩市美术博物院藏瓜棱壶,底款为“品有壶盖上、盖里、盖唇外口、壶腹、、流、壶底。壶盖

外居士清赏己酉重九大彬”共十字,也是楷书刻划上的印章款,多为商号肆款,流行于清末民初。如目

款。楷书是刻划款的主要字体。前市场上常见的“荆溪周记”、“荆溪同记”等等。在壶

楷书刻划款流行于明代,约在明末清初开始逐盖上镌款之茗壶乏见精品佳器,多为普通茗壶。在壶

渐为印章款所取代,刻划款日渐稀少,至清中期以盖内镌款者也有工匠和监制订造者。工匠在盖内镌

后,就很难见到了。而以竹刀代笔刻划的铭文则愈来款分为只镌一名款,亦有分为一姓款和一名款,亦有

愈多。和监制款分列两侧的情况。监制者镌款多为一个印

印章款自清代初期开始逐渐为众多紫砂工匠所章款。在壶腹落款的主要是刻陶人。明代刻铭文的茗

接受,成为一种流行的款识样式。印章款之所以流壶其铭文不仅刻在壶腹上,也有在其它部位的。将铭

行,一是为适应社会各阶层的需要,紫砂壶开始批量文集中题画于壶腹的是清代。刻陶者在刻完铭文后

生产,使用印模可以提高工效;二是紫砂工匠大多文便署上自己的名字,如蕉雪子、东溪渔隐。在或流

化程度不高,题写款识不尽如意。时大彬最早是请人这两个部位镌款者,主要是制陶者,如清代杨彭年。

用毛笔预先题写在紫砂胚体上,再由时大彬自己手另外,有的工匠也将某种暗记标识在上以供人们

执竹刀逐笔画刻剔,以后才由自己写自己刻划。清代鉴别真伪。壶底是紫砂器中镌款最集中的部位,一是

是中国印学发展的新时期,地处皖、浙两派之间的江镌款最多,有的壶在壶底竟出现了三个印章款;二是

苏宜兴人在与文人墨客的交往中必然要受到影响,署名者比较广泛,举凡与茗壶有关的人或单位都有

事实上,清代宜兴窑的紫砂艺人不仅受到西泠八家可能在壶底镌款,如制陶者、监制者、订造者、壶肆商

等名士的指点,而且还有著名篆刻大师为紫砂艺人号、纪年、地名、纪事铭等等。

刻制印章,文人墨客参与紫砂壶的创作也是紫砂印

章款流行的原因之一。四、明清紫砂壶款识内容

印章款的字体有楷、篆、行、隶,其中最常见的是

篆体字。如清代吴大的“斋”铁线篆字印章款,在明清陶瓷中,除广东省石湾窑、山西琉璃器

“许晋侯制”篆字阳文印章款,“大清乾隆年制”篆字外,只有宜兴紫砂艺人能在作品上署自己的姓名。紫

阳文印章款。楷书印章款,如“稼丰”、“荆溪周记”、砂器印鉴的主要内容是作者的姓名字号,还有干支

“荆溪同记”、“大彬福记”。行书体印章款不多见,宜纪年、斋堂室名、监制或订造者姓名、店铺商号名、诗

兴藏陈鸣远制四方轿顶壶,盖有行书“鸣远”椭圆形词赋和吉语、地名款、纪事款、综合款和寄托款,以及

印章款。隶书印章款很难见到。图案款、数字款、满文款等。

紫砂器上各种字体并存的局面,自陈曼生开始。1.紫砂艺人的姓名字号款

他与友人在方寸之间盈握之际,或草或篆或行或隶,宜兴窑艺人大多是小手工作坊,每个艺人在自

大开大合形成了壶随字贵、字依壶传、字画并蓄、相己的作品上钤自己的姓名或字号,以示与他人的区

得益彰的新局面。特别是铭文,几乎各种字体在紫砂别,其中还含商业广告的意思。在紫砂实物上表现为

器上都有表现。下列几种形式:

①姓+名+制:这种形式在清代、民国及当代的

三、明清紫砂壶款识的表现形式紫砂器上最常见,是制陶者常用的形式。如清初邵亨

裕的小圆壶,壶底钤“邵亨裕制”;清代邵景南朱坭

明清紫砂器的款识以其或含蓄或醒目的不同形壶,壶底钤“邵景南制”。有的制陶者不用“制”字,直

式分布在紫砂器的不同部位上,款识文字的排列方接将姓名刻在壶上,如时大彬制壶,有时只刻三字

式亦各有不同。“时大彬”。②名+制:不用姓氏,只缀名带制字的款,



102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一般在刻划款中能见到,如水平壶以惠孟臣制作的款的茗壶或紫砂器都是由名流富商重金延聘能工巧

最好,壶底即刻有“孟臣制”三字直排款。③字+款:匠制作的高档茶具。

清代邓奎,字符生,他参与紫砂壶的创作,至今在传4.监制订造者款

世茗壶上,尚可见到“符生摹古”四字直排双行款。④这类款识只署姓名以标明监制订造,如“邓奎符

名:紫砂艺人有时舍去姓氏和制字,只钤刻名。这也生监造”、“仁昌监制”。也有只为自己使用而订制的,

是一种常见的印鉴和刻划款的表现形式。如邵大亨就钤自己的名字和号,如清道光进士、湖北布政使黄

在所制作的筋纹壶柄下部钤“大亨”二字小圆印。陈彭年,字子寿,所订制的壶,盖内钤隶书方印“子寿”,

鸣远在其制作的紫砂器上,也常常只刻名字款。在杨壶底篆书方印“彭年”。清末重臣端方,号陶斋,他订

彭年与陈曼生合作设计制作的“曼生壶”上,杨彭年制的壶以白坭为主,盖内钤篆书阳文印“陶斋”。

只钤“彭年”二字小印。从我们常见到的这种“名字5.店铺商号款

款”看,大部分是著名艺人的印鉴款。⑤字或号:有些福建省泉州港外曾打捞起明代沉船,船上有大

紫砂艺人只钤刻字或号。清代名匠吴月亭只钤“竹批紫砂茗壶,许多壶的款为“玉香阁”。从其数量看,

溪”二字小印。此外,在清代紫砂器上还能见到“壶不会是某一个工匠的作品,而是一个以“玉香阁”名

痴”“陶”这类“别号款”。⑥地名+姓名+制:在传义批量生产商品壶的小店,因而“玉香阁”可能是店

世明清紫砂壶上钤刻这种款式的最常见。如“荆溪徐名。

飞龙制”,“荆溪邵柏原制”等。⑦姓:清代有的茗壶只6.地名款

钤一个字,系姓氏款。例如一柄紫砂壶只在盖的外唇常见的地名款有义兴、宜兴、阳羡、荆溪、蜀山

上钤有“潘”字款。此外还有“荆溪陈”款。这种款式不等。这几个地名指称的是同一地区。义兴(宜兴),史

多见。书记载汉代即在今江苏省宜兴市设立“阳羡县”,隋

2.纪年款代改称“义兴”。唐、五代沿称旧名。宋代太平兴国初

①年号。明清两代以帝王年号为记录制作时间年为避讳又改称宜兴。元代为宜兴州,明清时期仍改

的紫砂器款,并不多见。现藏于美国的紫砂“万寿字称宜兴县。荆溪,水名,在宜兴境内。蜀山,宜兴县境

壶”,壶底钤有“大清乾隆年制”。天津一位收藏家也内有丁山、蜀山,其中以蜀山窑穴多,而且生产高档

藏有一柄紫砂小圆壶,壶底钤有阳文篆字“大清乾隆紫砂器。

年制”。以帝王年号为款的还有画珐琅四时花卉壶,明清以来特别是清代,常见有钤地名款的紫砂

壶底印有“康熙御制”款,现藏于我国台湾省故宫博器。大都把地名放在前面,如:地名+姓名,地名+姓

物院。名+制(造),地名+姓,地名+名,地名+店名。这些

②干支款。以传统的干支纪年来记录制作紫砂地名款一般用以标明紫砂器的生产地区,或标明制

器的时间。这种款式流行于明清和民国初期。《阳羡陶者的籍贯。

名陶录》载:尝于吾师樊桐山房见一壶,款题“丁卯上7.诗词赋吉语款

元为木先生制”。时大彬制壶,题款为“甲辰秋八月宜兴紫砂器色泽典雅,造型千姿百态。为配合紫

时大彬制”。砂器制作,制陶者、订造者或摘录古诗词赋,或自吟

③纪年干支款。这种款式将帝王年号与干支放一两句,刻划及钤印在紫砂器上。上海博物馆藏逸公

在一起,用以记录制壶时间。明代沈子澈制壶有款执壶,壶底阴文款:“中山一杯小惠逸公”。清代一扁

“崇祯癸未沈子澈制”。还有“嘉庆乙亥秋九月桑连壶,底钤阳文篆体印“小安乐窝主人”;署款“子怡”的

理馆制”款茗壶。一柄紫砂壶,壶底刻划有“香引古人来子怡”,当代名

3.斋堂室名款匠顾景舟有一方印为“啜墨看茶”。壶底之外,在壶

在紫砂器上镌斋堂室名款识者,多为文人墨客肩、壶腹上刻划铭文的内容更为广泛。

士大夫或附庸风雅的商贾之流。大凡镌有斋堂室名8.纪事款



103

制陶者为朋友或订造者制作紫砂器时,为铭记字。

其事而镌印或刻划一句话,也有部分制陶者因受褒11.其它文字款

奖而述作。明代名匠李仲芳制小壶,刻划款为“万历清代中期以后,宜兴壶的盖、底出现了满汉两种

戊午秋日九月望日为叶龛先生制、仲芳”。清代名匠文字并列的印章款。如“豫丰”两字的左边是两个满

陈鸣远技艺精湛,文人富贾“争相揽之”,他的一把壶文字。

上即刻有“丁卯上元为先生制”。综合上述,以个人姓名作为款识,始作俑者为万

9.寄托款历时的时大彬,并以刀刻为主,故在鉴定款识时出现

紫砂器的寄托款是个复杂问题,产生寄托款的时大彬款识印章,当为赝品无疑。此外,紫砂器的姓

原因也比同时代瓷器上寄托款复杂。若归纳一下,大名款,似有定规,亦无定规。但具体到一位著名的工

致有:同时代人互仿;后人仿前人。①同时代互仿:几匠,还是有比较清晰的线索可供追寻。如杨彭年,在

位名匠同在宜兴,各有所长,互相追摹,这是正常的。曼生壶上只钤一小圆印“彭年”,舍此无他。时大彬在

有趣的是此一名匠喜欢彼一名匠所制作的紫砂器,其作品上只刻划“时大彬”“大彬”而从不用其字“少

就在该器上钤刻自己的名字,当作自己的作品,所谓山”。陈鸣远用印鉴,则上用小圆印以示姓,下用方印

“李大瓶,时大名”的故事,就是如此。据史料记载,时以表名,如用刻划款,则只刻“陈鸣远”“鸣远”。著名

大彬的弟子李仲芳,制瓶技艺出类拔萃,每有佳作,紫砂艺人钤印刻款的习惯用法,也表明他们把印款

时大彬见而喜之,于是钤刻上自己的大名,所以知情视作壶艺的一部分,使之与精巧绝伦的造型、坭色、

人戏称“李大瓶,时大名”。大概这一类事比较多,因纹饰完美地统一起来。这也是在鉴定紫砂壶真伪时

而传世明代紫砂器上钤上大彬名字的较多,随他学应注意的。

艺的几位弟子却很少有作品传世。陈信卿有时也将再有,有时一位著名工匠故去,他专用的印章遗

学生作品稍加修改,钤上自己的姓名,权充自己的作传给家人或弟子,后代不可避免地放任使用,如杨彭

品,以图高利。②后人仿前人:这种情况出现在后世年的“阿曼陀室”印、“彭年”印,程寿珍的“冰心道人”

工匠仿制前代名匠作品,钤刻款都是被仿者之名款,印,都留给后人,其子孙弟子在各自作品上钤刻前人

以至后人真伪难辨。据史料记载,时大彬仿制前人作印款。这种款识印鉴若非制陶者庸工手拙,的确不易

品,就钤被仿者名款。周高起云:于吴卿家见大彬辨识。

所仿则刻“供春”二字。还有一种是“用其铭翻刻者”,印鉴款识是壶艺的一部分。认识、鉴赏紫砂壶的

用火漆之类材料经加热软化后,放在被仿者的印款第一步是辨识印鉴款识,这已成为收藏界的共识。然

上按压,冷却后,就成了与原印款一样的印,用以仿而,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对紫砂器印鉴款识的认识

制名匠作品,以至真伪难辨。还是非常肤浅的,随着今后资料的增多,我们将对历

10.数字款代紫砂器印鉴款识有更全面的认识。

以数字作款,表明作品生产的数量。据统计,曼

生监制4614件,香港罗桂祥先生所藏曼生壶是第一(本文作者:李正中天津社会科学院中

千三百七十九号;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是第四千六百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一十四号。有的壶没有印款,只有以毛笔书写的数





104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