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忽视的三国圣人:中国楷书鼻祖,与王羲之并称“钟王”!...

 昵称40945039 2017-05-24

谈起三国,人们永远记得的都是那些征战四方的武将,比如吕布、关羽、赵云、张辽等等,抑或那些神机妙算的谋士们,比如郭嘉、贾诩、周瑜、诸葛亮,再或者就是那些雄踞一方的霸主,比如曹刘孙等。但是还有一部分人被这人们所遗忘。在这些人中,有一位堪称超级大牛人,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影响,尤其中国的书法。那么此人是谁呢?他就是中国的楷书鼻祖钟繇。各位看惯了打打杀杀的三国,忽然冒出一个文化人,或许还没反应过来,但是各位学富五车的小伙伴,这位牛人是一位实实在在的牛人,不用罗贯中的虚构,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尤其书法史的地位那是宛如泰山。那么我们就来看看钟繇到底是何方神圣!

钟繇(151年—230年),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钟繇早年相貌不凡,聪慧过人。历任尚书郎、黄门侍郎等职,使用计谋骗得李傕郭汜等,帮助汉献帝东归,被封东武亭侯。后被曹操委以重任,为司隶校尉,镇守关中,曾率兵抵御马超,后又率兵斩杀西凉大将郭援,降服单于,功勋卓著。被封前军师。魏国建立,任大理,又升为相国。曹魏建立后,历任廷尉、太尉、太傅等职,累封定陵侯。在魏文帝时期,与华歆、王朗并为三公。太和四年(230年),钟繇去世,活了八十岁,这在古代可谓是半仙的人物了。他死后,被追谥号“成”。正始四年(243年),配享曹操庭庙。

但是钟繇的真正本事还不是出谋划策行军打仗。而是写字。钟繇擅篆、隶、真、行、草多种书体,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推动了楷书(小楷)的发展,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

钟繇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汉字的发展有重要贡献。陶宗仪《书史会要》云:“钟王变体,始有古隶、今隶之分,夫以古法为隶,今法为楷可也。”钟繇之后,许多书法家竞相学习钟体,如王羲之父子就有多种钟体临本。后张昶、怀素、颜真卿、黄庭坚等在书体创作上都从各方面吸收了钟体之长、钟论之要。后世将他和东汉的张芝被人合称为“钟张”,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南朝庾肩吾将钟繇的书法列为“上品之上”,唐张怀瓘在《书断》中则评其书法为“神品”。

关于钟繇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传说,录在此,供各位学富五车的小伙伴欣赏:

野史传说,不必当真:说钟繇小时候跟随刘胜去抱犊山,学了三年书法。那时候,闲来钟繇常跟魏太祖,邯郸淳、韦诞等人一起谈论书法。有一回,钟繇向韦诞借《蔡伯喈笔法》看看,韦诞没有借给他。钟繇生气捶胸,口吐鲜血。曹操取出五粒灵丹让他服下,才救了他一条性命。韦诞死后,钟繇命人盗掘他的坟墓,终于得到了这部《蔡伯喈笔法》。从此,钟繇的书法日见长益,更趋精妙。钟繇全神贯注地研习书法,不分地方,不分时间,达到了废寝忘食甚至忘我的境界,据说有时他躺在床上用指书写,常常将盖在身上的被子穿破。更严重的时候是上厕所,竟然忘记了出来。他看到各种物件都想到书法,试图将它们书写下来。

其实这则野史传说虽然不过是为了表现钟繇对书法的痴迷,但是反过来想一想,我们若想做成一件事,如果不怀着如此痴迷的劲头和热情,怎么会成功呢?所以说,喝一千碗鸡汤,不如学习钟繇的这种精神全神贯注于自己的工作或事业,相信各位小伙伴一定会取得不俗的成绩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