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已经不知道起什么题目了,反正这篇文章就是值得收藏,曹将从不骗人!

 藏经阁byu 2017-05-24

前几天因为一篇文章阅读量低,发了张图片,表达了郁闷的心情。


有朋友留言,大致意思是:曹将,你知道你文章阅读量低的原因吗?因为你讲的是手写笔记,现在还有多少人用笔记录啊。


他的观点虽然有点偏激,但确实也是。比如现在开会时,越来越多的人也直接敲打键盘,手写笔记本则冷落在旁。


我也是。


但这并不能否认手写笔记的作用,它能让人在更专注的状态下,让思路更为清晰。


我喜欢一句话:如果看似矛盾的观点都能找到立足点,那必然可以通过「场景」进行解释。


所以,今天我就分享一下不同场景下,自己是如何做笔记的。



↑ 做了一张高逼格的封面图哈哈



(一)印象笔记:生活全纪录



↑ 印象笔记


使用印象笔记已经 5 年多时间。当初刺激自己下载这款 App 的原因挺简单的:Logo 好看。果然,还是颜控。


在这段时间里,也尝试过为知笔记、有道云笔记、Bear 等,但最终还是将印象笔记作为主力,原因有两点:


第一,它的连接性更强。


很多优秀的 App 都能同步过去,比如 方片收集、水滴清单、imemo、Scanner Pro、格志日记、IFTTT、得到 等。所以,我会用它对各类笔记进行集中管理。


第二,它的周边产品给力。


比如基于浏览器的「剪藏」,基于扫描的「扫描宝」,基于 Markdown 的「马克飞象」(这是第三方做的),这些插件或应用制作精良,同步顺畅。一旦使用习惯,便自然会对印象笔记形成依赖。


而自己在使用时,主要的场景有五个:


第一,日记归集。





之前是直接在印象笔记里写,后来有了「格志日记」后,便先在这个 App 里回答问题,然后同步过来。


在一个地方集中管理的好处是,将来回归某一天时,会更加方便。



第二,扫描文档。




我有个习惯,只要是经手的重要文件,都扫描备份。这样做的好处时,即使文件遗失,也能留存证据,避免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烦。


这个一般是用「扫描宝」来实现,当然,印象笔记的摄像头也有这个功能。



第三,渠道归类。




我的职务是「研究分析师」,经常需要查找各种渠道的资料。有些可能只是偶然获得,将来使用频次少,但还是会在印象笔记里做个记录,以备不时之需。



第四,学习素材。




遇到有用的资料,或者有启发的文章,都会保存至此,并进行归类分档。将来要写相关文章时,也能马上根据素材整理成文。



第五,社交同步。




多亏 IFTTT ,我可以轻松同步发布在 Instagram 上的图片。这样将来查找时,也能较快地定位。



(二)为知笔记:工作文章收集站



↑ 为知笔记


很多人都很好奇,为什么有了印象笔记,还要用为知笔记?


其实原因很简单,我想对工作上遇到的资料进行单独整理。毕竟,现在的印象笔记已经太大了,8 小时之外的内容占比过高,那还不如直接全部让位于工作之外。


这样自己以后整理也比较轻松。


其实还有个原因,为知笔记提供「阅读模式」,这可以避免误触带来的偶然编辑,这在阅读工作相关文档时十分方便。


目前基本上保存的都是微信上看到的文章。



(三)OneNote:工作笔记的深度加工



↑ OneNote


那为什么还要 OneNote 呢?


OneNote 继承了 Office 系列的强大功能基础,格式丰富,编辑顺畅,与 Office 文件连接性强。


也就是说,我可以非常方便地将电脑内的 PPT 、Word、Excel 与它进行关联,将来写东西时则能快速定位。


所以,我会按主题在 OneNote 内进行编辑整理,最终形成一个个专题。



(四)手写笔记:日程安排和思路整理



↑ 手写笔记


我使用过各类日程安排 App,最终发现还是手写最舒服。我可以非常方便地按照“讨厌-没那么讨厌”或者“重要-不重要”等逻辑进行分类。


至于思路整理,那就更方便了,一张纸摊开,写上标题,将思路一字一图地表达,完成之后,自己也对逻辑关系有了较深的理解。



(五)Paper 53:微信配图



↑ Paper 53


Paper 53 是 iPad 上我最爱的 App , 没有之一。它的推荐配色基本满足我的需求,同时也能智能识别矩形、线条,无论是画逻辑图,还是画草稿,都能胜任。


我现在会经常使用它来画一些公众号配图,效果还蛮不错的。


简单总结一下:


  1. 印象笔记:生活全纪录

  2. 为知笔记:工作文章收集站

  3. OneNote:工作笔记的深度加工

  4. 手写笔记:日程安排和思路整理

  5. Paper 53:微信配图


好了,还没完!下面才是本文的重点。


目前已经写过大量关于笔记的文章,整理如下,相信看完之后,绝对可以成为笔记达人!




(一)电子笔记系列:


  1. 【印象笔记】我的印象笔记管理术

  2. 【OneNote】是时候认真聊聊Onenote了

  3. 【Paper 53】我可以删除iPad上所有的APP,但不能没有你

  4. 【BambooPaper】这款支持安卓、IOS和Windows的绘图软件,请务必收下

  5. 【Paper 53 案例】我想再次郑重其事地向你推荐这款APP


(二)手写笔记系列


  1. 【笔记方法论】这是我五年来做笔记的经验,一并分享给你

  2. 【日记全攻略】如何高效写日记?看这一篇就够了

  3. 【案例这里找】去哪找好看的手写笔记

  4. 【工具买这个】试用了10多款笔和本子后,我选出了3款性价比高的推荐给你


(三)本文提及的相关 App/技能


  1. 【方片收集】这个APP让我激动了一晚上

  2. 【Instagram】Instagram使用手册

  3. 【保存微信好文章】我的印象笔记

  4. 【MarkDown】为什么他们更喜欢看我发的邮件?






-本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