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可能并不知道你在父母心中的真实形象。

 此用户不可见 2017-05-25

一个年轻人的聚集地


正在上班的我看着对话框,顿了一下,捏了捏正在发炎的喉咙,但还是飞速打开了对话框,回了句:“好啊,我太想吃了。”


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昨天,我估计会认真考虑半天。而让我态度有所改变的,正是以下这篇文章,今晚推荐给你看。


这是今天的音乐

想いの寄り方は不均一

来自我要WhatYouNeed

00:00 02:14


正文

by Tonnie


不久之前,我在一家为失独家庭提供帮助的 NGO 做义工,主要负责为他们做简单的英语培训。


走进小小的教室,我看见底下坐着十几个平均年龄 50 多岁的阿姨。大家吵吵闹闹的,嘈杂中,不时飘来几句她们聊的家常。


在她们的眉眼里,我能感受到一种平静,甚至乐观。


于是猜测,应该是都走出来了吧?


简单介绍之后,我开始给他们上课。一小时下来,我跟他们讲解字母,日常用语,她们听得很认真,甚至还做了笔记。


下课后,其中两位阿姨向我走过来,其中一位说了句,“你讲得真好。”


我有点难为情地笑了笑,“我也是第一次讲,讲得不好请见谅。其实英语学起来,真的不难的哦。”


阿姨的目光放得很软,她笑笑,然后提起,“我的女儿啊,比你大一点,也说过和你一样的话。她大学念的就是英语专业,后来还在在英国读了研究生,英语说得也很好。”


她的语气自然,甚至有点愉悦,就像她的女儿就在广州的某个高级写字楼的格子间里工作,下班后还要回家做饭给她吃。


突然有点好奇,不知道在外人面前,爸妈会怎么评价我。也好奇,她的女儿究竟知不知道,自己的形象在妈妈心中这么高大。


那一刻,我忘记了他们的背景,马上接了一句,“那你可以现在学会了,回去和你女儿说呀。”


然后,我就清晰地看着她收敛起笑容,摇了摇头,换成一抹苦笑,朝旁边的阿姨说,“这孩子......好像还不清楚我们是什么人。”


“谢谢你,但是,我已经没有机会和她说了。”


她又转过来朝我微笑了一下,很轻,但语气和表情都平静得可怕。


那一瞬漫长又煎熬,我只想扇自己一巴掌,为什么在这里都会说错话。




第二次上课时,我甚至不敢与她有眼神的接触了。


只是战战兢兢地上完课后,我没想到阿姨会主动走过来,手里拿着一束好看的塑料花。


“孩子,这是阿姨自己做的塑料花,不值钱。但是我想,能回报你的一点心意。真的谢谢你,来给我们上课。”


我定定盯着那二十几朵花纹复杂的塑料花,心想她一定做了很久。


现在还能记起那天分别前,她呆呆地看着我,显得有点不得体,像是要透过我看向一个远方的模糊人影。


然后细声叮嘱我,一定要注意身体,健健康康。


那天活动结束后,我在麦当劳待了很久。硬生生给自己塞了两个甜筒,企图驱赶心中的涩意。


吃甜筒时,突然想起自己在家的生活,那个连起床都可以拖一个小时的自己,那个去外地比赛前一天晚上,还能深夜把父母弄醒让他们帮忙做道具的自己,那个最近经常冷漠对他们的女儿。



我想起了最近快要毕业的表姐。


表姐她最近找了一份工资较高的实习,又没有租房压力,每个月的生活费绰绰有余。


她想着自己花了家里二十多年的钱,现在终于可以经济独立了,就让我姨妈不用再每个月打生活费或者发红包,也不用再买什么东西给她。


没想到,姨妈并没有为孩子能自己赚钱而开心,相反她板起脸,很严肃地跟表姐讲实习的钱就存着当零花钱,生活费不要操心。


表姐可能是有点烦了,三番五次把姨妈打给她的钱又打回去。


这几天,不怎么用微信的姨妈发了一条朋友圈,大意是说,没有人给她转过钱,但微信钱包凭空多了 200 块。

 

我忍不住评论道:“其实有一个可能,是你发出去的红包没人领被退回了。”

 

没过一会,表姐私戳我,“瞎说啥大实话,我妈现在在发我脾气。”

 

原来,她昨天给表姐发了个红包,表姐没领,就这么让红包过期了,而这让姨妈十分生气。

 

“本来实习赚钱,就是为了不再向家里伸手要钱,我真的不懂为什么这样反倒让他们更难过了,” 表姐感叹,“实习以来整天为了各种小事和我吵,我都忍不住屏蔽她了。”


姨妈也私聊我:“真不知道你表姐怎么了,越大越冷漠了,都照顾她二十年了,怎么突然就变了。”



联想到最近和一位前辈吃饭,她说自己工作了几年,最近才修复了和妈妈的关系:


“工作一直需要理性,我花了好久才明白,我妈最怕的是我不再需要她了。所以后来,面对她有时候有点咄咄逼人的‘生活指导’,我知道那是她表达自己关心的方式。这种表达是无谓对错的,我应该接受。”


我后来就和表姐说,其实妈妈只是想关心你,不要和她吵了。


安慰别人时,我总是头头是道。等到类似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我却有点不知所措了。


在我的朋友圈里,妈妈从来只点赞我发发牢骚和日常混吃混喝的照片。相反,关于社团活和实习工作的朋友圈,她从不点赞。


我倒也没有把这个细节放心上。只是一次偶然提起,她说其实那些朋友圈都有看到,只是觉得那里面的我,很陌生,不像她自己的女儿。


当时我并没有接她的话,而是纳闷,自己在妈妈心中的形象真的变了那么多吗?


前段时间,趁着五一小长假放假,我随男友回他老家梅城游玩,顺便和他父母见了面。


他的父母招待很热情,临走前,他的妈妈拉过我,给我塞了一个大红包还有一款手表,以及许多零食。


“也不知道你们小年轻喜欢什么,阿姨给你挑的小心意,拿着吧。”男友妈妈的好意,我只好忙说着很喜欢和谢谢,就收下了。


回到广州的家里,妈妈留意到我行李箱里的表,问:“他家人送的?”


我点点头,她也没多说什么,转身走出房门的时候,轻轻念叨了一句:“我之前就问过要不要买只表给你,你自己说不要的。”


她总是常常在我面前说,你上大学我就自由了,却也总是在我每周两次的回家里,不断问我在学校缺什么,她去给我买,也不管我是不是真的需要。


我随口回了一句:“不用啦,其实不用老给我买这买那的。”


妈妈听了之后,好像想对我说什么。但她顿了一会儿之后什么都没说,小心翼翼地把男友妈妈送我的东西拿出来,放到我的房间里面。


我留意到她的动作,就像对待一位来家里做客的客人一样上心。可是却丝毫不像对待女儿时,一边唠叨数落,一边粗暴收拾本该是我动手的物品。


我突然意识到,在妈妈面前,我似乎也变得冷淡和陌生了,不再像小时候那样,需要她的付出与帮助,让她操碎了心。



《请回答 1988》有一句这样的台词,据说是因为神无法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妈妈。


意识到这样的状况之后,我也明白到,如果现在想让妈妈开心,说一句我现在需要妈妈,就是很好的方式。

 

母亲节前后那段时间,妈妈喜欢的歌手在香港开演唱会,她打算和爸爸一起去看,不过没有叫上我,大概是觉得我在学校很忙,叫不动吧。


但我用着实习攒下的钱偷偷给他们买好演唱会的票,回家的时候拿给妈妈。


妈妈很开心,但过一会儿又开始念叨起了我乱花钱,也不经常问她要生活费了。


被她念到有点烦了,我没听下去,转身走回房间,妈妈也及时收口,没再说下去。进房之后,我突然觉得自己这样不好,这并没有什么好生气的。


但我想,至少,我已经意识到自己的不对了。我这个在妈妈心中有点“冷漠”的女儿,终于也开始学着略带生硬地亲近他们了。


毕竟,我也是想他们在其他人面前,由衷地夸我啊。



今日作者

编辑 / 菜籽酱

音乐 / 想いの寄り方は不均一-加藤達也

配图 / 《请回答198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